安全生產技術通則制度
1.目的:為了落實平時安全基礎工作、使公司各項安全生產活動得到有效控制。
2.范圍:全公司員工。3.責任者:安全部、保衛科、各車間、部門。4.程序:1)“安全生產,人人有責”。全廠職工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增強法制觀念,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政策、法令、規定。嚴格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嚴禁違章指揮。2)新工人入廠和調換工種的人員,未經三級安全教育或考試不合格者,不準上崗參加生產操作。操作工人必須持有《安全技術作業證》。電氣、起重、焊接(切割)、壓力容器等特種作業的工人均應經專業技術培訓和技術考試合格后,持有《特種工種作業證》方準獨立操作。3)職工進入生產崗位前,必須按規定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配戴好其它勞動保護用品。不準穿短褲、裙子、拖鞋、高跟鞋,不準披長發,圍長圍巾;有可能被傳動機械絞傷的作業,不準戴手套。4)職工在班前和班中不準喝酒。工作中應嚴格遵守勞動紀律,集中精力,堅守崗位,不準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給他人,不準打鬧、脫崗、睡崗和做與生產、工作無關的事。5)各崗位的重復操作、稱料、投料、主要控制技術必須經過認真核對,嚴格執行雙檢制。6)公司所有崗位必須制訂安全操作規程。7)一切機械設備、壓力容器嚴禁超溫、超壓、超負荷運行。嚴格安全操作規程,勤檢查,發現異常情況要立即報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8)凡二人以上共同作業時,其中應指定一人負責安全工作。除在固定動火區內動火,其它動火一律要辦“動火許可證”;凡進入容器內工作應辦理“入塔、進罐許可證”;檢修是要辦理“檢修許可證”;登高作業要辦理“高處作業許可證”;其他高危作業要辦理安全許可證。凡在有毒區域內工作,必須配戴防毒面具。并有人監護。9)各崗位應按規定配備防毒面具、消防器材,及其它應急用品,有關部門應定期檢查,保證處于良好狀態。要熟記預防與急救方法,對防護器材消防器材要會正確使用和保管。消防設備嚴禁移作它用。10)高處作業、交叉作業或進入有可能被物體打擊的場所,必須佩戴安全帽,凡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牢系安全帶,嚴禁向下亂拋物件,工具。搭架板必須堅實、牢固。11)廠區內禁止吸煙;禁止穿帶鐵釘的鞋。12)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本崗位設備的性能和工藝流程,嚴格執行工藝指標,未經領導批準,不準從事本工種以外的設備操作。生產中凡遇到危及人身或設備安全,或可能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等緊急情況時,操作人員有權先處理,再上報。13)起重工具,應經常檢查、剎車有效、鋼繩完好,嚴禁乘人,嚴禁超載。14)電氣設備、線路的一切維修工作,必須由電工進行,其它人員一律禁止上述工作。嚴禁亂拉,亂接電線,檢修電氣設備時必須掛停電警示牌等。停電警示牌應由專人管理,誰掛誰取。15)一切儀表裝置的修理工作,應由儀表工進行,其它人員不得擅自亂動。16)各種設備、工具使用或開動前,要經過詳細的檢查,確認安全可靠后方可使用。17)各種防護裝置、信號、標志、儀表、指示器、安全裝置要經常檢查,定期校驗,保證齊全、完好、靈敏、可靠,未經批準,不得拆除、移動或停用。電氣線路和設備的接地(接零)必須良好,否則不準使用。18)行燈和機器設備上的照明燈電壓不得超過36伏。容器、溝道、潮濕場所使用的照明燈電壓為12伏,絕緣必須良好。進入設備內工作必須使用低壓防爆行燈。19)檢修(檢查)設備時,必須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檢修制度和有關操作規程。20)嚴禁違章搭棚,因生產需要在生產區內搭棚,由車間(部門)提出申請,經安全部審核批準,方可施工。21)設備在運行中(包括電風扇)不能用手或其他物件去碰撞或伸人,不能觸及傳動部位。移動設備時,必須先切斷電源,待設備停止轉動后方可移動。22)無阻火器的機動車不準駛入廠區內禁火區,廠區行車速不得超過10公里/小時,轉彎車速不得超過5公里/小時。23)廠內道路必須保持暢通。占用道路或路面施工時,必須先到保衛部門或安全部門辦理審批手續,并在所占路面兩端設安全遮攔,懸掛禁行標志;夜間必須掛紅燈。通行道路必須保持整潔暢通。發生事故時,必須沉著、果斷,判斷準確,服從統一指揮,積極處理。發生重大事故或惡性未遂事故的現場應予保護,并立即報告公司領導和有關部門,同時盡力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篇2:技術部安全生產責任制
技術部安全生產責任制
在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的直接領導下,對公司的生產技術工作的安全直接負責:對本部門安全工作直接負責;
(1)負責編制和修訂工藝技術規程,操作規程、崗位操作法,工藝技術規程等必須符合安全生產的要求,對操作規程、工藝技術指標和工藝紀律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督、考核;
(2)在進行生產技術的革新和控潛改造時,要按照“三同時”要求同時解決隱患,保證安全;
(3)積極采取先進的安全生產技術和安全設施,及時改進安全生產技術上存在的問題;
(4)負責對生產操作工人的技術培訓進行考核,提高員工操作技能;
(5)負責組織工藝技術安全檢查,并及時改進安全技術上存在的問題;
(6)負責生產工藝操作事故的調查、統計、上報,制定事故防范措施;
(7)完成領導布置的其他工作。
技術部門職業危害防治的職責
(1)編制企業生產工藝、技術改進方案,規劃安全技術、勞動保護、職業危害防治措施等,改善員工勞動條件,促進文明生產。
(2)編制生產過程的技術文件、技術規程,制作和提供生產過程中的職業危害因素種類、來源、產生部位等技術資料。
(3)對生產設施、防護設施進行維護保養,檢修,確保安全運行。
(4)對本企業的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負技術責任。
篇3:技術信息部經理安全生產職責
⑴貫徹落實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標準、規定和安全生產政策,嚴格執行上級和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協助制訂或修訂相關作業和本部門各工種、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和工藝標準,完善本部門的安全管理規章及安全措施,并檢查、落實執行情況。
⑵檢查、督促本部門其他領導檢查生產現場,支持本部門安全管理人員的工作,并檢查、督促做好相關記錄和建檔工作。
⑶主持召開部門月度安全生產會議,總結并布置安全工作,及時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1、負責組織制定和簽發本部的各項管理措施,并檢查、督促屬下各級人員落實崗位責任制;
2、負責組織制定、完善機械、電氣、信息、設備、輔助船舶技術管理制度和節能、環保、計量管理制度;
3、負責組織、監督機械、電氣、設備、輔助船舶技術、安全管理和節能、環保、計量安全、管理工作;
4、負責機械、電氣、設備、輔助船舶的維修、保養和更新改造計劃,并監督實施;
5、全面負責本部的行政管理工作,組織并貫徹執行公司及本部的各項規章制度;
6、組織并主持本部的安全、生產會議,總結分析各項工作情況,布置各項工作;
7、參加公司月度、年度生產、安全、技術工作會議,匯報本部工作情況,并按照公司的工作部署組織實施;
8、負責編制公司近,中,遠期機械、信息化項目,設備,網絡發展規劃,重點投資計劃的前期工作和可行性分析;
9、負責編制公司建設設備更新,購買和維護計劃;
10、負責整理、分析公司機械和成本相關資料,并對相關問題提出處理意見與建議;
11、制定計算機系統相關設備的更新、購買和維護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