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機械設備部電氣部部長安全生產責任制

機械設備部電氣部部長安全生產責任制

2024-07-23 閱讀 5427

1、在總經理的領導下,對公司的機械、電氣、起重、鍋爐、受壓容器的現場安裝、調試和試運行的安全負責。

2、認真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在抓好設備安裝和調試的同時,堅持做到安全防范措施與設備安裝,兩個指標同時抓。

3、及時向總經理報告設備安裝現場的安全執行情況,執行總經理關于安全工作的指令。

4、認真抓好各類設備安全規程的編制及安全程度的分析預測工作。

5、負責組織對機械電氣設備按照安全技術規范及設備達標標準進行專項或經常性檢查,對設備方面的不安全隱患及時組織檢修或整改。

6、考慮和規劃技改、技措、大修項目中的安全技術措施方案,確保未來設備檢修中的安全。

7、當安裝或調試現場發生安全事故時,負責向安委會出具事故前現場的狀況證明,并協助安全部門調查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防止同類事故的發生。

8、組織并主持本部門人身傷害事故和設備安全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審定改進措施并督促實施。

9、負責解決設備安裝及調試和試運行中的重大安全技術問題,推廣先進安全技術,提高本部門的安全技術管理水平。

10、負責做好與外來協作單位安全合作。

篇2:采煤機械設備安全運行事故預防措施

1采煤機械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作用和位置

隨著煤炭開采技術的不斷發展,在采煤、掘進、運輸、篩選等生產環節的機械化和生產集中化程度也在迅速提高。在現有重點國有大中型煤礦中機械化程度已達到80%。正在不斷地向半自動化和全自動化方向發展。采掘設備在煤礦技術的發展過程中替代了大量人力繁重,艱苦的工作任務,并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成為煤炭開采中重要組成部分,在煤礦開采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的同時,如何搞好采煤機械的安全運行,預防事故發生,實現人機工程中提高的人機協作,高效安全生產的目的。是每個煤礦企業都面臨的實際問題。一個高產、高效的采煤工作面,從它的地質條件,生產設備的選型配套,及人員隊組3個方面的配備,最后才能實現“人、機、環”的整體系統的最高行令效能輸出。從人的因素考慮,首先要保證人的安全,根據人體的生理、心理特征盡最大努力滿足生產場所中工人的安全要求。從機的因素出發,要在安全運轉的基礎上完成其工人指令的工作任務。

2采煤機械安全運行的基本條件

采煤機械由于它所處的工作環境十分惡劣,空氣潮濕、空間狹窄、易受到打擊、砸壓。并可能在有易燃易爆的環境中工作。因此對采煤機械有許多特殊的要求。如耐壓防火、耐腐蝕、結構緊湊、強度高等,要實現一個工作面采煤機械的正常運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要做到綜采成套設備配套的可靠性,通過合理選型和正確的配套。在保證綜采成套設備設計質量的前提下,提高綜采成套設備的可靠性是減少機電事故以及其導致的其他事故的有效手段。實踐證明一套合理選型的煤機設備對于落煤、裝煤、運煤、破碎整個系統中是十分必要的有效的。

(2)要保證輔助系統生產環節能力的配套。以生產工作面能力為基礎,保證運輸、提升、通風、供電、供液等輔助生產系統能力足夠,不發生因輔助生產環節能力不足影響工作面“三機”能力充分發揮正常安全運行的情況。例如盡量減少因輔助運輸系統的不配套,發生工作面刮板機,順槽帶式輸送機重載啟動的情況。

(3)加強檢修維護,按照機械設備故障周期排序的理論,在生產設備使用期間屬于設備故障偶發期,而造成其故障的原因有70%為檢修維護不到位和人員誤差操作造成,在煤機檢修維護方面加強《四檢制》、《包機制》,要確保臺臺設備有人包,臺臺設備有人管。實現設備動態完好達標,按設備的技術要求進行維護保養,確保正常運行。

(4)提高管理和操作人員素質,通過加強技術及管理培訓和不斷改進勞動組織.正確使用操作采機設備,防止出現誤操作。例如:應用電液控制技術;實行追機作業;采、支、放煤等平行作業;提高工人操作能力,提高處理事故水平等。

3預防采煤機械的事故措施

(1)員工在整個采煤工藝過程中起著判斷、決策、操作、維護的主導樞紐作用。從以人的角度出發,預防事故首先要防止人身事故的發生應做到:①設備要盡可能實現本質安全。各類可能造成人體傷害的設備如:旋轉、升降、位移、部位、帶電部位盡可能設計在設備內部,如無法實現的部位必須加防護罩、加套,確保人員經過或停留的地方要加裝過橋或護欄、護板等。②正確操作合理佩帶防護用品。在煤礦事故中大部分事故是責任事故。只有正確操作設備才能使設備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其作用。提高開機率降低事故率。進行遠方操作等合理佩帶防護用品是員工防止人身傷害的最后一道防線。③制定因設備事故而引發的次生災害的應急預案。由于采煤場所處環境復雜可能因設備故障而誘發其他災害。如風機意外停止造成有害氣體集聚等。要根據不同的工作環境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④加強員工培訓,增強員工安全意識。

(2)采煤機械設備的安全運行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一環。要使采煤設備安全高效運行,防止損壞機械事故的發生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正確操作、檢修、維護。正確操作、檢修煤機設備是保障設備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運轉的基本要求。只有在設備各類技術參數正常的情況下,正確操作才能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和使用壽命。②配齊配全各類儀表、人機界面和各類保護動態監察設備監察工作負荷的運行情況。通過設備上的各類儀表。如電機開關的儀表顯示參數,可以直觀地監察到其工作的電流、電壓等。液壓支架的雙真壓力表,可觀察到支護的初撐力等。③定期進行性能測定,對設備按周期進行性能測量如液壓元件的耐壓性能測定:圓環鏈的拉拔變形測定;關鍵部件的探傷測試。通過測定一是要提前發現隱蔽性缺陷,達到提前預防事故的目的,二是根據整機性能的狀況減少無效維護的投入。④定期上井大修保養,按使用壽命及時報廢,按使用情況和周期,定期上井到采煤機械維修廠大修,是防止設備帶病運轉和出現高耗低效情況出現的有效途徑。

4怎樣實現人機工程的人機和諧

按照入枧工程的特點:要使機械設備操作不超越人的能力極限,達到“人適機、機宜人”的效果;設計合理的工作環境及嫠息傳遞裝鬟達裂使入安全高效的工作。設備平穩高效的運行;把人、機、環境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從而獲得系統的最離效能。

合理確定人與機械設備的功能分配。機械的可靠度高于入的可靠度,實現生產機械化和自動蕾匕。就可以將人從機械的危險點和危險環境中鰓脫出來。利用人的思維、判斷能力指令操作機械設備。從而使設備適寵不同囂境的鋒韭熊力。麩根本上提高入機系統的可靠度,保障煤機設備的可靠安全運行,預防人身事故和設備事故的發生。

篇3:機四隊機械設備檢修安全技術措施

為確保我隊機械設備檢修工作的正常進行,使檢修任務順利完成,保證人身和設備的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1、根據工作任務,下井前帶齊所需的工具、材料、備件、儀器、儀表及安全防護用具等。

2、檢修運轉設備前,必須停電、掛牌、加鎖并專人看管,轉動部分必須采取防止轉動的措施。

3、拆卸零部件時要作好標記,妥善保管。

4、機械的維修、裝配及更換,要加強聯系,照前顧后并按標準的規定執行。

5、起吊工具要有足夠的安全系數,懸掛要牢固可靠,并搞好自身的安全防護;起吊物料前,要檢查頂板、巷道支護及周圍環境等情況,一切無誤后方可起吊;起吊要先試吊,被吊物下不得有人,檢查時不得將手腳等伸入起吊物下;起吊時要加強聯系、聽從指揮。

6、檢修作業前要先檢查頂板、巷道支護及周圍環境等情況,在安全條件下,才準進行作業。

7、高空作業時要檢查周圍環境,作業時要系好保險帶,加強聯系,工作中要采取防滑、防墜措施,下方不得有人。

8、從事電焊、氣割等作業時,要嚴格按《規程》及《措施》的要求執行。

9、檢修工作結束后要認真檢查、清理現場,并試運轉,認真填寫記錄。

10、整個檢修過程要有一名班隊長以上的干部負責現場指揮、統一協調。

11、所有參加檢修的人員都必須認真學習并嚴格執行此措施。

12、未盡事項嚴格執行《規程》及相關標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