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制度

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制度

2024-07-23 閱讀 3516

一.編制目的

為進一步規范各工種行為,實現規范化操作,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質量,減少人員事故和財產損失,保障安全生產,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文件規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適用范圍

云南云嶺高速公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云南小龍高速公路土建一標項目部制定安全操作規程。

三、制度內容

1、項目部所制定的安全操作規程必須涵蓋涉及到所有工種、設備、工序。

2、各類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制定應根據施工作業的工序開展,具體相關負責人負責起草,項目安全部門審核,總工程師審定簽字后執行。可張掛的張掛在崗位明顯位置。

3、安全操作規程必須在項目限定時間內完成制定,并整齊張掛,不按時完成的責任人予以經濟處罰,由此造成的損失由責任人負責。

4、安全操作規程制訂工作完成,報項目部安全科存檔和匯總備案。屬保密范圍的有關人員必須做好保密工作,如有失竊,由責任人承擔一切后果。

5、項目部要定期不定期的對職民工進行安全操作規程的學習、宣傳,落實工作由項目部安全科負責,并負責考核,對有不符合要求的人員按項目的相關制度規定進行處理。

6、各級安全操作規程的修訂程序與制定程序相同。

7、安全操作規程的執行檢查由項目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由項目施工隊安全管理人員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違章現象按員工守則處理。由于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發生事故時,一律作責任事故從嚴處理。

8、項目每次檢查,出現安全操作規程牌亂丟亂放、甚至的情況,按照相關規定處以每一塊、每一樣2000元罰款。

10、安全操作規程應確保有效性,即隨著施工進度的推進,出現新的作業工種和人員時,安全操作規程應對應的隨之增加,并進行評審后執行。

篇2:制定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設備安全操作規程規定操作過程該干什么,不干什么,或設備應該處于什么樣的狀態,是操作人員正確操作高呼斬依據,是保證設備安全運行的規范。對提高可利用率、防止故障和事故發生、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等起著重要作用。

1.安全操作規程的制定要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其內容要結合設備實際運行情況,突出重點,文字力求簡練、易懂、易記。條目的先后順序力求與操作順序一致。根據設備使用說明書的操作維護要求,結合生產及工作環境進行編制。

2.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內容一般包括設備安全管理規程、設備安全技術要求和操作過程規程。管理規程主要是對設備使用過程的維修保養、安全檢查、安全檢測、檔案管理等的規定;安全要求是對設備應處于什么樣的技術狀態所作的規定,它是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的核心。

如果安全操作規程的內容較多,一般將設備系統或工作系統劃分為若干部分展開撰寫。劃分方法可按設備系統劃分,如將機械設備系統劃分為動力、傳動部件。執行部件和控制系統等;按作業內容劃分為“大模板施工”、“升板施工”、“滑模施工”、“頂管施工”等。按操作程序劃分,如操作準備、啟動操作、運行操作、停機操作等。實際劃分可根據機械設備組成情況、作業性質、操作特點等而定。

設備操作規程內容一般包括作業環境要求的規定,對設備狀態的規定,對人員狀態的規定,對操作程序、順序、方式的規定,對人與物交互作用過程的規定,對異常排除的規定等。一般通用內容如下:

(1)開動設備接通電源以前應清理好工作現場,仔細檢查各種手柄位置是否正確、靈活,安全裝置是否齊全可靠。

(2)開動設備前首先檢查油池、油箱中的油量是否充足,油路是否暢通,并按潤滑圖表卡片進行潤滑工作。

(3)變速時,各變速手柄必須轉換到指定位置。

(4)工件必須裝卡牢固,以免松動甩出造成事故。

(5)已卡緊的工件,不得再行敲打敲打校正,以免損傷設備精度。

(6)要經常保持潤滑工具及潤滑系統的清潔,不得敞開油箱、油眼蓋、以免灰塵、鐵屑等異物進入

(7)開動設備時必須蓋好電箱,不允許有污物、水、油進入電機或電器裝置內。

(8)設備外露基準面或滑動堆放工具、產品等,以免碰傷影響設備精度。

(9)嚴禁超性能超負荷使用設備。

(10)采取自動控制時,首先要調整好限位裝置,以免超越行程造成事故。

(11)設備運轉時操作不得離開工作崗位,并應經常注意各部位有無異常(異音、異味、發熱、振動等)發現故障應立即停止操作,及時排除。凡屬操作者不能排除的故障,應及時通知維修工人排除。

(12)操作者離開設備時,或裝卸工件、對設備進行調整、清洗或潤滑時,都應停止并切斷電源。

(13)不得拆除設備上的安全防護裝置。

(14)調整或維修設備時,要正確使用拆卸工具,嚴禁亂敲亂拆。

(15)人員思想要集中,穿戴要符合安全要求,站立位置要安全。

(16)特殊危險場所的安全等。

篇3:燒結廠制定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加強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的管理,及時評審和修訂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確保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的適宜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燒結廠范圍內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的評審和修訂。

3引用法規、標準

《冶金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冶金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天津市安全生產條例》等。

4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制訂

4.1相關部門組織有關專業制訂廠級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并送達相關專業和人員進行會簽,征求修改意見。

4.2相關部門根據會簽提出的修改意見,對初稿進行修改和審核,形成審批稿。

4.3審批稿經廠級領導審批后,發布實施。

5評審與修訂

5.1安全生產制度的評審

5.1.1評審的頻次:正常情況下,每年組織評審一次;當出現以下情況時,可隨時組織評審。

a)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發生變化;

b)生產裝置和工藝技術發生重大變化;

c)安全生產相關的組織機構發生重大變化;

d)管理機構的管理職責發生重大變化時;

5.1.2評審組織: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評審,本著制訂部門組織進行評審的原則。

5.1.3評審內容

a)與法律、法規符合性;

b)與企業發展總體水平的相適應性;

c)與工藝流程和裝置變化的相適應性;

d)安全管理制度之間的相容性和匹配性;

5.1.4評審輸出

5.1.4.1評審結果作為安全生產制度修訂的主要依據之一。

5.2安全生產制度修訂

5.2.1修訂頻次:正常情況下,每年組織評審修訂一次。當出現以下情況,可隨時組織修訂。

a)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發生變化,現行安全規章制度與之出現沖突,或不能充分滿足法律、法規要求;

b)生產裝置和工藝技術發生重大變化;

c)新裝置、新產品投產,現行安全管理制度不能覆蓋其安全管理;

d)組織機構發生重大變化,需重新分配安全生產職責;

e)各級人員素質發生較大變化,規章制度的要求已經充分轉變員工的自覺行動;

5.2.2修訂組織: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修訂,本著制訂部門組織修訂的原則,當制訂部門發生職能變化時,由該職能的后續承接部門組織。必要時,需了解該制度制訂的原始背景。

5.2.3修訂依據:

5.2.3.1國家行業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條例。

5.2.3.2安全生產制度評審結果。

5.2.3.3制度執行過程中,員工提出其它合理建議。

5.2.4修訂后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要履行會簽手續,最后由廠級領導審批后,修訂版發布實施。

5.2.4安全生產制度終止執行

因特殊原因,終止執行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按原審批程序申請批準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