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監測監控中心管理制度

安全監測監控中心管理制度

2024-07-23 閱讀 2416

為保證我礦安全監測監控中心設備與信息的有效、安全和穩定,保障監控中心有良好的運行環境和工作秩序,以確保我礦的安全生產,基于《煤礦安全規程》及相關行業標準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1、嚴格執行上級有關精神,認真做好本職工作。

2、認真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3、實行二十四小時輪流值班制度,值班人員不得遲到、早退,嚴格執行請銷假。

4、不得空崗、缺崗、睡崗,上班時間不得擅自離崗。

5、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按時交接班,做到無人接班不離崗,故障處理不清不交接班,認真做好記錄。

6、值班人員負責打印昨日瓦斯日報表。

7、認真填寫當班監控中心運行日志,對出現的故障迅速匯報,并積極采取措施和詳細記錄處理情況。

8、嚴禁在監控主機上玩游戲、看電影、聽音樂。

9、嚴禁任何閑雜人員進入監控室內。

10、嚴禁任何人在監控室打印非監控用文件。

11、未經主管領導同意,不得隨意開、關監測監控儀器設備。

12、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的各種數據和圖案,未經領導批準不得隨意進行添加、刪除、修改等操作,監控資料未經批準不得泄露外傳。

13、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出現故障,監控值班人員必須在2小時內處理完畢。

篇2:GPS監控中心安全管理職責

一、安全科長是GPS監控中心安全生產的責任者,對監控中心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全面負責。

二、嚴格按照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技術規范。

三、負責組織制定本中心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并按規定進行考核。

三、參加種類安全生產會議,傳達上級安全生產精神,研究并解決GPS監控系統中存在的問題,保證監控系統運行正常。

四、安全科對“系統”負有直接的保管、使用及監控職責。即嚴格按照規定做好“系統”的日常保管和維護;做好數據的定期采集、定期分析和建立臺帳等工作;對違章違規當事人進行教育與處罰;發現不正常現象及時向主管領導報告,研究和落實整改措施,定期向公司報告運作情況。

五、發現各營運車輛有異常情況,要按異常情況處理程序及時上報并將有關資料存檔,認真監控各營運車輛安全情況,做好各種工作記錄。

六、嚴格執行值班制度和交接班制度,不得出現空班漏崗現象。

七、對違章違紀人員要進行登記,并上報部門負責人,必要時報告領導。

八、GPS監控設備公司按《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實行限速設置,高速公路行駛最高時速不超過100公里,非高速公路行駛最高時速不超過70公里。

九、GPS監控要實行定期抽查制或實時監控制,提高GPS、監控管理實效性和威懾力。抽查和監控情況要有具體登記臺帳。

十、GPS監控對超過10%時速以上的超速行為等各類違規行為進行嚴肅的經濟處罰。嚴格控制行車速度,提高GPS、監管的有效性。

篇3:監控中心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監控中心負責礦井監測監控系統、工業電視監視系統、束管監測系統和電話的管理與維護工作,確保安全監測監控系統正常工作。

一、部門責任

第1條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的各項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

第2條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管理制度。

第3條落實干警、職工及學員安全技術培訓計劃,強化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操作水平。

第4條落實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安全生產“雙基”建設、煤礦安全程度評估工作。

第5條落實監控系統施工作業規程及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第6條負責監測監控終端設備的安撤、調校、維護工作。

第7條負責對監測數據的分析、整理、上報工作。

第8條執行安全辦公會決決定事宜,研究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問題。

第9條負責本單位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監督、管理。

第10條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認真執行事故分析制度。

第11條積極推廣安全生產新技術、新設備,開展安全生產科研和技術革新。

二、責任追究

第12條未執行黨和國家有關的各項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的,監控中心負直接責任。

第13條未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管理制度的,監控中心負直接責任。

第14條未落實干警、職工及學員安全技術培訓計劃,強化業務培訓的,監控中心負直接責任。

第15條未落實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安全生產“雙基”建設、煤礦安全程度評估工作的,監控中心負直接責任。

第16條未落實監控系統施工作業規程及專項安全技術措施的,監控中心負直接責任。

第17條監測監控終端設備的安撤、調校、維護工作中出現事故的,監控中心負直接責任。

第18條未對監測數據的分析、整理、上報,監控中心負直接責任。

第19條未執行安全辦公會制度決定的,監控中心負直接責任。

第20條本單位作業人員未持證山崗的,監控中心負直接責任。

第21條未認真執行事故分析制度,監控中心負直接責任。

第22條對于上述負直接責任的,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