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生產監控系統日常管理辦法

安全生產監控系統日常管理辦法

2024-07-23 閱讀 7447

為確保我公司安全監控系統的穩定可靠運行,準確及時的反映井下作業環境狀況,充分發揮監控系統在礦井安全生產中的作用,保障礦井的安全生產,嚴格按國家安全生產行業標準AQ1029-2007及礦“一通三防”文件中有關要求執行,做到“監控有效”,即裝備齊全、數據準確、斷電可靠、處置迅速,為此,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一、職責范圍:電氣儀表室:1、負責地面中心站及其監測設備、線纜的標準化管理。2、在相關單位(機電、通風、使用單位)的配合下,負責井下安全監測設備、線纜的一次性安裝。3、對安全監控系統的故障做到及時處理。4、監督檢查各使用單位監測設備及線路的標準化管理工作,并按照相關文件進行考核。

使用單位:1、負責本單位區域內的監測設備及線纜的安全、防爆和標準化管理。每天檢查監測傳感器線路及按標準吊掛傳感器,保證傳感器清潔衛生。2、提供與監測分站相關閉鎖斷電開關的相關技術資料,搭接監控設備安裝所需要的電源和斷電接點。3、負責工作面傳感器及線纜的延長和回撤,負責工作面終止后巷道內監測設備和線纜的回收上交工作。4、及時反饋監測傳感器及線路的異常和故障情況,配合監測人員維護、檢修工作和中心站人員詢查。5、負責本區域內監控設備檢修或調校過程中動力開關的的停、送電。

機電部:1、提供井下供電系統圖及相關供電設備的技術資料。根據斷電范圍提供斷電條件。2、負責固定場所監測設備的電源搭火以及斷電設備所需接點的接線工作,提供分站合理化位置及接地極。3、負責本區域內監控設備的標準化管理及設備檢修或調校過程中動力開關的的停、送電。4、根據電氣儀表室提供的電纜布置資料負責統籌設計、安排監測電纜掛鉤。通風隊:1、負責提供安全監測傳感器(CH4、CO、溫度、風速、風門等)的安裝位置(下發安裝通知單)及監控設備回收時間。2、提供瓦斯傳感器的報警、斷電、復電值及斷電范圍。3、負責現場瓦斯傳感器數據的比對及傳感器、線纜的異常情況反饋。

二、設備安裝:1、通風部門根據設計提前一周下發監控設備安裝通知書給電氣儀表室,以便其做好設備、線纜準備,組織鋪設主干電纜和安裝設備。2、通知書必須注明安裝地點、安裝位置、分站及傳感器上傳名稱、報警值、斷電值、復電值、斷電范圍、斷電開關的型號、編號及斷電接點性質。3、設備安裝時,電氣儀表室提前一天向通風隊、機電隊、使用單位下達施工通知單。各家根據通知單的要求,安排人員準時到達指定現場。負責搭接監控分站的電源、并把斷電控制線接入斷電開關中,使用單位負責職責范圍內的關聯設備的連接,配合安裝及設備交接,電氣儀表室負責安裝、調試監控分站及各類傳感器。4、使用單位必須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及《煤礦設備、線纜標準化管理》的要求進行設備連接、安裝、調試。分站、傳感器位置按AQ1029-2007要求設置。5、設備安裝完畢后,確認傳感器、斷電器正常工作,由電氣儀表室和使用單位現場辦理交接手續,設備、線纜正式移交使用單位管理。6、電氣儀表室做好使用單位的設備及線纜使用臺帳,要求一巷道一臺帳,做到線纜的發放、回收數量清楚明了,接線盒、牌板發放、回收有帳。

三、日常管理1、監測維護人員每周不少于一次對所有的監測設備及線纜進行檢查,對不達標的依照質量標準化的要求下達整改通知書,對整改不及時的給予下達考核通知書。2、監測維護人員必須按規定的時間和標準定期對傳感器進行認真調校和斷電試驗并做好記錄。3、監控設備的關聯設備進行檢修時,必須提交檢修報告,并注明影響范圍和時間,經礦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進行,中心站留存一份檢修報告備查。需停電檢修影響安全生產監控系統運行的,應提前向電氣儀表室提交停電影響報告。延長或回撤傳感器電纜、巷道臨時性標準化整線、巷道放炮等必須事先向電氣儀表室匯報影響的地點和時間,待中心站備案上報后方可作業。4、通風隊瓦檢人員必須每班使用光干式甲烷檢測儀與甲烷傳感器進行對照,當兩者讀數誤差大于允許誤差時(大于±0.2%),先以讀數較大者為依據,采取安全措施,協同維護人員在8小時內將兩種儀器調準。5、使用單位負責本區域內的監測設備、線纜及傳感器牌板的日常管理,嚴格按規程、標準吊掛。甲烷傳感器應垂直懸掛,距頂板(頂梁、屋頂)不得大于300㎜,距巷道側壁(墻壁)不得小于200㎜,并應安裝維護方便,不影響行人和行車。

吊掛標準:采煤工作面上隅角:位置在切頂線上,距幫不大于200㎜,距頂不大于300㎜。采煤工作面:位置在離上出口不大于10米。采煤工作面回風巷:位置在離回風道口10—15米。掘進工作面:位置離迎頭不超過5米。掘進工作面回風巷:位置在離回風道口10—15米。6、調度室監控值班員要24小時不間斷觀察各分站氣體數據的變化,發現數據異常、系統發現通信中斷、傳感器斷線等,應立即按要求及時匯報、追蹤,并做好記錄。7、巷道內設置的甲烷傳感器和牌板在放炮前應移到安全位置,放炮后應及時恢復設置到正確位置。傳感器的挪移由班長、跟班隊長或其他管理人員挪移。在挪移傳感器時,不得拖拽傳感器,必須把傳感器及尾巴線固定在一起,防止傳感器和尾巴線的連接插頭受力松動造成虛接而導致傳感器數據異常。嚴禁把傳感器埋入煤堆或其它物品之中,嚴禁把探頭懸掛在淋水或風筒的正前方,嚴禁向傳感器灑水或噴槳,嚴禁傳感器放在電機等發熱設備上。發現故障及時向調度室監控室值班匯報,確保傳感器正常可靠的運行。8、使用單位應做好各類傳感器、線纜及牌板的管理工作,當管理范圍內傳感器、線纜發生故障需要更換時,到電氣儀表室辦理領用手續,確保設備、線纜及牌板的標準化,回收的線纜及接線盒必須按規定到電氣儀表室銷帳(自然損耗的線纜不得大于線纜總長度的5%),以便復用。9、使用單位每天要自覺保持監測分站、傳感器、牌板和線纜的衛生,錨噴巷道在噴漿前,必須將傳感器和牌板挪至安全地點,噴漿結束后,對傳感器、牌板和線纜進行清潔除塵,按標準吊掛,對礦調度要求檢查反饋的信息應積極主動去查實,嚴禁假報、瞞報。10、非維護人員不得隨意拆卸傳感器接氣嘴及傳感器銘牌,非專業人員不得隨意打開監控系統的分站,電源箱、傳感器等,以免造成系統人為故障。11、當現場傳感設備數據異常或發出報警時,現場人員應立即匯報礦調度,如實反映現場情況,按規定程序進行現場處理。12、礦井監控設備發生故障時,礦調度及相關單位應積極為維修人員提供便捷的途徑,確保故障在8小時內排除。13、當監控場所發生掉電后,相關單位應積極組織電工查明原因,恢復送電,以確保監控設備的正常運行。15、當巷道內供電系統及設備連接發生改變時,使用單位應及時通知電氣儀表室,重新修改監控設備布置及監控系統圖,確保監控有效。16、巷道貫通引起通風線路發生變化,通風部門應及時通知電氣儀表室修改傳感器安裝位置。

四、監督考核1、電氣儀表室是監測系統管理的主要部門,承擔監控系統設備和線纜的維護及現場標準化的監督管理和考核工作。2、監測維護人員每周不少于一次對責任區域進行質量標準化檢查,并做好巡檢記錄,發現隱患及時下發隱患通知單,使用單位整改不及時的一次考核200元。3、監測維護人員不按標準調試傳感器,進行斷電試驗,每次考核100元。4、監控設備安裝時,各單位應積極配合,不按時到達指定地點的每次考核50元。5、各單位值班人員發現系統故障異常后,應立即按程序匯報,礦調度接到匯報后,啟動應急處理程序,并做好記錄,不記錄、不匯報每次考核50元。6、使用單位在事先沒有通知電氣儀表室的情況下,擅自作業造成監控系統數據中斷,每次考核100元。7、現場氣體正常,因挪移傳感器,或者傳感器吊掛位置不當,或者對傳感器保護不當,造成傳感器數據異常,每次考核100元,(按超過正常值的2倍),導致傳感器報警超限的,每次考核500元。8、傳感器數據異常一段時間后又恢復正常,說明設備運行正常,使用單位在不能正確說明真實原因的情況下,視傳感器吊掛位置不當處理。9、監控系統發生異常時,使用單位有責任檢查、匯報異常現象,接受礦調度安排的指令,及時反饋信息,拒報、假報、瞞報,每次考核100元。10、現場監控設備發生故障,監控維護人員應立即趕赴現場,礦調度、使用單位要積極安排配合,故障時間超過8小時后,將按責任大小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11、巷道施工或修復過程中,未對監測設備和電纜加以保護,造成損壞,影響系統正常工作,可視損壞程度及影響范圍大小對施工單位處以每次500—2000元的處罰。在施工結束后,未對電纜進行除塵和按標準吊掛的,除責令整改外,對施工單位罰款200元。13、設備和監測牌板損壞或丟失,按原價賠償,設備被砸壞,沖塵進水、放炮崩壞及其它人為因素損壞,視損壞程度給使用單位以相應的處罰,屢次整改不到位的累計加倍考核。14、探頭吊掛不符合行業標準AQ1029-2007的規定,每次考核使用單位100元。15、進行傳感器線纜對接時,必須嚴格按照“同顏色線對接的”原則,故意不按原則進行對接或虛接,造成傳感器故障,對責任單位或個人考核100元/次。16、工作面結束時,使用單位必須把所有監控設備及線纜如數回收,上交電氣儀表室銷帳,線纜的損耗不大于總數長度的5%,扣除損耗后,每少一米罰款5元。17、巷道施工單位變更,交接方和承接方應及時到監控室辦理設備及線纜的移交手續,未辦理移交手續,所有設備、線纜及責任仍歸原使用單位。18、由于不確定因素影響監控設備電源(無計劃),責任單位不按時恢復供電,或故意推諉責任,造成監控設備停止運行,對相關單位和責任人考核500元/次,同時被上級部門(省、市、縣監部門)追查和考核全部由責任單位承擔,對每次監控設備停電,礦必須組織相關單位進行追查。19、擅自屏蔽或者甩掉瓦斯超限斷電功能的,考核責任單位200元。20、惡意破壞監測設備或通信線路的交保衛部門處理。21、巷道供電系統、通風線路發生改變時,未及時通知電氣儀表室修改監控系統設備布置,每次考核200元。灣圖溝煤礦

篇2:中石化安全生產視頻監控配置管理規定

1總則

1.1本規定所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主要包括視頻監控設施、單體錄像設施和衛星定位裝置等3類。

1.1.1視頻監控設施。具有不間斷攝錄、圖像傳輸、主機控制、集中顯示和記錄保存等五項基本功能,主要用于監控永久、固定式生產裝置和場所。

1.1.2單體錄像設施。具有方便拆裝、移動監控等特點,主要用于監控臨時、流動式生產作業場所。

1.1.3衛星定位裝置。具有24小時不間斷跟蹤監控功能,主要用于監控機動車輛、船舶等特種移動設備。

1.2本規定適用于總部機關部門、事業部(專業公司),各企事業單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控股公司(以下統稱企業)。

2組織機構與職責

2.1各企業是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建設的責任主體,負責本企業安全視頻監控系統的建設,以及系統運行和日常維護管理等工作。

2.2事業部、管理部、資產公司、專業公司分別是板塊(行業)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建設與實施的管理主體,負責制定板塊(行業)實施細則和建設規劃,確保板塊(行業)安全生產視頻監控系統配備到位、監控有效。

2.3總部和企業信息管理部門分別是同級安全視頻監控系統的技術主管部門,負責系統運維、保障等日常管理等項工作。

2.4總部和企業安全監管部門分別是同級安全視頻監控系統的業務主管部門,具體負責視頻監控設施和監視點的監督檢查和指導,以及事故后錄像分析等工作。

3基本原則

3.1同步建設原則。安全視頻監控系統應與企業主體生產設施同步設計、同步開工、同步驗收投用。

3.2資源共享、優先投用原則。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建設應結合板塊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實際,做到網絡共用、平臺共享和優先投用。

3.3全覆蓋、無盲區原則。安全視頻監控系統配置應達到生產區域全面覆蓋,重大作業全程跟蹤,關鍵部位全角攝錄,監控掃描不留盲區等功能。

3.4分步實施、重點優先原則。

3.4.1各事業部、管理部、資產公司和專業公司應結合板塊生產信息化系統建設實際,合理確定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建設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并分步實施,確保重點監控對象優先投用。

3.4.2在當前視頻監控系統尚未完全覆蓋的情況下,應重視發揮單體錄像設施的作用,確保重點場所、大型機組、關鍵部位和高風險作業隨時處于監控狀態。

4監控范圍

4.1以下范圍均應列為視頻監控對象,并做到全過程、不間斷監控。

4.1.1工業動火、進入受限空間、高處作業、破土作業、臨時用電和起重作業等高風險施工作業現場。

4.1.2鉆井作業、井下(試油氣)作業、測井作業等野外油氣專業施工,以及各類工程建設施工作業現場。

4.1.3煉化企業工廠圍墻以內生產運行、施工作業、日常巡檢、停產檢修等生產活動。

4.1.4銷售企業油庫圍墻以內正常運行、施工作業和日常巡檢等活動;加油加氣站正常營業區域。

4.1.5高含硫化氫氣田所轄全部生產區域;油田企業各類油氣集輸場站,以及油氣生產井井場等。

4.1.6放射性、爆炸性、劇毒性物質(器材)庫房(庫區),以及各類危險化學品庫房(庫區)。

4.1.7海洋鉆井作業平臺,海(水)上油氣生產、作業平臺。

4.2汽車吊、橋(梁)式吊、龍門吊、塔式吊等起重設備均應安裝單體錄像設施,全過程、不間斷監控起重作業。

4.3各類放射性、爆炸性、劇毒性物質(器材)和危化品專用運輸車輛,客運車輛,大型特種運輸(施工)車輛,以及各類運輸(施工)船舶均應安裝衛星定位裝置和視頻監控設施。

5監控技術要求

5.1企業應建立安全視頻監控系統管理平臺,統一管理視頻監控系統。管理平臺應與安全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有效聯接。

5.2攝錄點布置應綜合考慮生產區域、機組、崗位、部位、人員和環境等風險因素確定,做到優先重點、兼顧全面。以下3類風險部位應優先安裝:

5.2.1關鍵區域、關鍵機組、關鍵設施、關鍵物品和關鍵崗位。

5.2.2操作頻繁區、風險疊加區、故障易發區和事故多發區。

5.2.3無人值守區、人員禁入區、人員密集區和環境敏感區。

5.3視頻監控設施和單體錄像設備應能滿足場所本質安全需要,避免因此而增加(大)事故隱患或風險程度。

5.3.1防火防爆場所應選用防爆型視頻監控設施和錄像設備。

5.3.2海(水)上平臺視頻監控設施應具有異地備份(存貯)圖像記錄的功能。

5.3.3視頻監控設施設計與安裝應滿足防雷接地要求。

5.4安全視頻監控系統應選用云臺攝像機,確保實現多角度攝錄和自動歸位;攝像機應安裝在最佳觀察位置,以有效發揮實時監控功能。

5.5安全視頻監控系統應配套圖像存儲設備,以存貯各臺攝像機圖像記錄。

5.5.1圖像記錄應能顯示攝像機編號、攝錄日期與攝錄時間,并具有防篡改功能。

5.5.2一般圖像記錄應能保存7×24小時,關鍵部位(崗位)圖像記錄應能保存30×24小時。

5.6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宜采用主動監視方式,并與氣體、火災、周界(入侵)等報警系統聯動。即一旦發生異常狀態,報警系統可自動調動攝像機攝錄,并在相關監視器中自動彈出報警區域圖像。

5.7安全視頻監控系統應具備圖像跟蹤、越界報警等智能化功能。

6其他要求

6.1發生人身傷害、火災爆炸等安全生產事故,事故場所應向事故調查小組提交事故現場錄像。

6.2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建設與使用情況,由安全部門納入定期考核。監控系統凡逾期未建成者,或監控范圍達不到“無盲區、全覆蓋”要求者,或管理存在較大問題者,一律在安全管理考核中嚴格兌現。

篇3:集輸站監控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1、工作人員當班時必須嚴守工作崗位,認真觀察各崗的運轉情況。一旦發現可疑情況,立即與班長聯系,迅速查清情況原因并做好記錄。

2、積極參加政治、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熟悉集油站地形環境及工作流程。熟悉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3、堅守崗位,不擅離職守,離開監控室必須經班長批準。并按時交換班,作好交換班和值班紀錄,保存好錄像資料。

4、明確監控工作程序,正確處置異常情況。

5、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重要信息不得誤報、延報、漏報。

6、嚴格遵守《關家溝集油站監控室管理制度》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保證監控系統安全、規范、高效運行。

7、無關人員不準進入監控中心。

8、保持監控室內衛生,每日接班人員必須清掃一次地面及機械設備的灰塵,不得在設備上存放任何物品。

9、完成上級交與的其他工作。

10.執行HSE管理規定及標準,糾正不符合HSE工作的行為和做法。

11.履行好崗位職責,操作規程。

12.了解不安全、不健康因素和事故。

12.向班長或上面提出隱患改進意見。

13.掌握必要的HSE知識,積極參加此類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