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副井下放超長物料安全技術措施

副井下放超長物料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4566

我礦副井罐籠內裝載長件物料最長不超過5米,為了能夠上提超長物料(5-10m),需要將超長物料通過罐籠頂部的天窗下至罐籠內部進行提放,主要有長度8m、10m型號30kg的軌道,長度6-8m直徑50mm、100mm、150mm、275mm的鋼管和其它長度不超過10米的長料,為保障施工的安全,機電安裝部組織機運工區對現場進行了安全風險評價。

第二章技術風險評價

第一節可能導致機械傷害事故

危險因素:設備的轉動部位,設備的提升、上提或其他機械

風險:可能出現設備轉動、移動部位造成施工人員被轉動部位擠傷等機械傷害。

第三節可能導致滑倒摔傷、碰傷事故危險因素及風險

危險因素:人員在有水或油跡的場所行走

風險:可能出現由于現場油脂濺出,淋水造成地面滑使施工人員滑倒

摔傷或被機械設備尖銳棱角劃傷、碰傷。

第三節可能導致起重大件傷害事故危險因素及風險

危險因素:起吊作業

風險:由于起吊物偏擺或吊索斷裂等,可能對站在起吊物的正下方對偏擺范圍內的人員造成人身傷害,施工中加強管理,防止類似事故的發生。

第四節可能導致火災或引發瓦斯爆炸事故危險因素及風險

危險因素:電氣花火,燒焊

風險:人員在井口范圍內,內違章帶電作業,違章燒焊,可能引發火災、瓦斯爆炸等。

第五節可能導致墜落傷人事故

危險因素:高空作業,井身施工及違章行人。

風險:人員在高空及井身內作業不配帶安全帶,人員違規進入防護遮攔而造成墜落傷人事故。

第六節可能導致其他事故危險因素及風險

危險因素:施工現場其他危害因素

風險:可能引發其他傷害事故等。

第三章管理風險評價

第一節運行管理機構危險因素及風險

危險因素:管理機構不健全

風險:可能導致施工中出現設備及人身事故發生。

第二節運行管理制度危險因素及風險

危險因素:各項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實

風險:由于未制定全面的施工管理制度或未貫徹落實管理制度,可能導致運行中出現設備及人身事故發生。

第三節措施執行危險因素及風險

危險因素:運行措施未傳達落實

風險:由于未傳達落實運行措施,人員不知道運行工藝、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項,可能導致運行中出現設備及人身事故發生。

第四章各類人員素質評價

第一節各類人員安全意識危險因素及風險

危險因素:各類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施工中出現設備及人身事故發生。

風險:由于運行參與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可能導致設備及人身事故發生。

第二節運行人員操作技能素質危險因素及風險

危險因素:運行人員操作技能素質較差

風險:由于運行人員操作技能素質較差,運行中可能導致設備及人身事故發生。

第三節運行人員合作精神危險因素及風險

危險因素:運行人員合作精神差

風險:由于運行人員合作精神差,運行中不配合,可能導致設備及人身事故發生。

第四節管理人員違章參與運行管理

危險因素:管理人員提出的違背安全運行的意見

風險:由于非專業人員合的思想意識與系統安全運行不符合,提出的影響安全運行的意見或措施,可能會使系統出現不可控的風險,可能導致設備及人身事故發生。

第五章風險評價防范措施

1、機械傷害

防范措施:施工人員在罐籠內、井架上或井筒內施工時,提升機安全閘應制動,閘住絞車滾筒,切斷電源,并在閘把上掛上“有人工作,禁止動車”警示牌,工作完畢后,摘除警示牌,并應按操作流程啟動。

2、滑倒摔傷、碰傷事故

防范措施:現場保持潔凈,各類人員加強自保,防止滑倒摔傷。

3、起吊傷害

防范措施:首先檢查懸吊梁的強度和穩定性,起吊時物體下方及偏擺范圍嚴禁進行其它工作,施工人員站在安全位置,啟動起吊小絞車時要集中精力,做好隨時停車的準備。

4、高空墜落

防范措施: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井口危險區,嚴禁冒險作業,嚴禁防護措施不到位施工。

5、火災或引發瓦斯爆炸

防范措施:嚴格執行燒焊規定,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和電氣設備檢修技術規范,嚴禁帶電作業。

6、施工管理混亂

防范措施:健全運行管理組織,明確施工負責人、安全負責人現場參與施工全過程,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嚴格按照管理制度組織施工,杜絕違章指揮現象發生。

7、施工人員素質

防范措施:強化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教育,提高施工人員自保及互保能力,保證施工安全;選拔安全意識強、操作技能高的人員參加施工,杜絕薄弱人物上崗,消除人員因素引發事故。

第六章結論

經運行風險預想,以上風險通過采取可靠防范措施,可以實現安全運行。

篇2:副井下放超長物料安全技術措施

我礦副井罐籠內裝載長件物料最長不超過5米,為了能夠上提超長物料(5-10m),需要將超長物料通過罐籠頂部的天窗下至罐籠內部進行提放,主要有長度8m、10m型號30kg的軌道,長度6-8m直徑50mm、100mm、150mm、275mm的鋼管和其它長度不超過10米的長料,為保障施工的安全,機電安裝部組織機運工區對現場進行了安全風險評價。第二章技術風險評價第一節可能導致機械傷害事故危險因素:設備的轉動部位,設備的提升、上提或其他機械風險:可能出現設備轉動、移動部位造成施工人員被轉動部位擠傷等機械傷害。第三節可能導致滑倒摔傷、碰傷事故危險因素及風險危險因素:人員在有水或油跡的場所行走風險:可能出現由于現場油脂濺出,淋水造成地面滑使施工人員滑倒摔傷或被機械設備尖銳棱角劃傷、碰傷。第三節可能導致起重大件傷害事故危險因素及風險危險因素:起吊作業風險:由于起吊物偏擺或吊索斷裂等,可能對站在起吊物的正下方對偏擺范圍內的人員造成人身傷害,施工中加強管理,防止類似事故的發生。第四節可能導致火災或引發瓦斯爆炸事故危險因素及風險危險因素:電氣花火,燒焊風險:人員在井口范圍內,內違章帶電作業,違章燒焊,可能引發火災、瓦斯爆炸等。第五節可能導致墜落傷人事故危險因素:高空作業,井身施工及違章行人。風險:人員在高空及井身內作業不配帶安全帶,人員違規進入防護遮攔而造成墜落傷人事故。第六節可能導致其他事故危險因素及風險危險因素:施工現場其他危害因素風險:可能引發其他傷害事故等。第三章管理風險評價第一節運行管理機構危險因素及風險危險因素:管理機構不健全風險:可能導致施工中出現設備及人身事故發生。第二節運行管理制度危險因素及風險危險因素:各項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實風險:由于未制定全面的施工管理制度或未貫徹落實管理制度,可能導致運行中出現設備及人身事故發生。第三節措施執行危險因素及風險危險因素:運行措施未傳達落實風險:由于未傳達落實運行措施,人員不知道運行工藝、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項,可能導致運行中出現設備及人身事故發生。第四章各類人員素質評價第一節各類人員安全意識危險因素及風險危險因素:各類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施工中出現設備及人身事故發生。風險:由于運行參與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可能導致設備及人身事故發生。第二節運行人員操作技能素質危險因素及風險危險因素:運行人員操作技能素質較差風險:由于運行人員操作技能素質較差,運行中可能導致設備及人身事故發生。第三節運行人員合作精神危險因素及風險危險因素:運行人員合作精神差風險:由于運行人員合作精神差,運行中不配合,可能導致設備及人身事故發生。第四節管理人員違章參與運行管理危險因素:管理人員提出的違背安全運行的意見風險:由于非專業人員合的思想意識與系統安全運行不符合,提出的影響安全運行的意見或措施,可能會使系統出現不可控的風險,可能導致設備及人身事故發生。第五章風險評價防范措施1、機械傷害防范措施:施工人員在罐籠內、井架上或井筒內施工時,提升機安全閘應制動,閘住絞車滾筒,切斷電源,并在閘把上掛上“有人工作,禁止動車”警示牌,工作完畢后,摘除警示牌,并應按操作流程啟動。2、滑倒摔傷、碰傷事故防范措施:現場保持潔凈,各類人員加強自保,防止滑倒摔傷。3、起吊傷害防范措施:首先檢查懸吊梁的強度和穩定性,起吊時物體下方及偏擺范圍嚴禁進行其它工作,施工人員站在安全位置,啟動起吊小絞車時要集中精力,做好隨時停車的準備。4、高空墜落防范措施: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井口危險區,嚴禁冒險作業,嚴禁防護措施不到位施工。5、火災或引發瓦斯爆炸防范措施:嚴格執行燒焊規定,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和電氣設備檢修技術規范,嚴禁帶電作業。6、施工管理混亂防范措施:健全運行管理組織,明確施工負責人、安全負責人現場參與施工全過程,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嚴格按照管理制度組織施工,杜絕違章指揮現象發生。7、施工人員素質防范措施:強化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教育,提高施工人員自保及互保能力,保證施工安全;選拔安全意識強、操作技能高的人員參加施工,杜絕薄弱人物上崗,消除人員因素引發事故。第六章結論經運行風險預想,以上風險通過采取可靠防范措施,可以實現安全運行。

篇3:井下超長物料裝車運輸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關于加強開掘工程技術及施工管理的有關要求"規定:井下使用的前探梁每根長度不得少于4m,我單位采用4.5mπ型梁作為前探梁,為保證π型梁裝車、運輸期間安全,特制定本專項安全措施。

一、要求

1、4.5m長π型梁需求:11采區下山11根,其中掘進三隊6根,綜掘隊3根,修護一隊2根;11采區上山掘進一隊3根;12采區掘進二隊2根;14采區修護二隊3根。

二、安全措施:

1、π型梁上車時,必須由一名工長以上管理人員現場指揮,盡量采用機械裝車的方法,機械裝車時,所有人員必須站在安全可靠的地點,避免意外事故發生,不能采用機械裝車的再考慮人工抬運。

2、人員抬運π型梁上車時必須有足夠的人員,平均承載力不得超過30Kg/人,操作人員動作協調一致,由專人喊號,做到同起、同落,輕起、輕落。

3、轉運超長物料必須使用花車或平板車,嚴禁使用礦車裝運超長物料。

4、裝車時,長物料的重心必須與花車或平板車的中心位置重合,嚴禁出現偏載現象,裝車的長物料不得超高(超出礦車的上平面)、超寬(超出礦車的寬度)、超重(超出礦車的承載能力)。

5、花車或平板車封車時,必須將物料與花車或平板車封成一體,并綁緊綁實、剎牢,每輛車的封車道數最低不少于2道,保證穩固可靠。

6、轉運超長物料車前,必須檢查長物料車的封裝是否牢固可靠,重心是否合適,如出現封車不牢或有偏載現象,不得轉運,待處理好后再進行轉運。

7、運輸大巷內,電機車牽引轉運超長物料車時,必須提前與運輸調度站聯系好,經同意后方可轉運。

8、運輸大巷內,電機車牽引轉運超長物料車時,必須使用專用牽引杠,不得使用鋼絲繩扣或溜子大鏈連接,并且機車的運行速度不得超過2m/s。

9、運輸大巷內,需人力轉運超長物料車時,必須執行好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10、采區上下山轉運超長物料車時,不能正常聯車的,一次只允許拉放一輛車。

11、采區上下山提升超長材料或設備用的花車、平板車,必須使用其它連接裝置時,必須使用鋼絲繩扣連接,繩扣必須使用不小于絞車提升主繩直徑的鋼絲繩,用至少3個M18.5的繩卡卡牢,卡子間距100mm,繩扣的直徑不得大于0.5米,繩扣和絞車鉤頭的連接,用不少于M24的馬鐙連接。保險繩在長物料上纏繞適當的圈數后與車輛可靠連接。

12、采區上下山轉運超長物料車時,絞車司機必須認真操作,嚴格按信號指令行車,把鉤工嚴格檢查檢查連接固定情況,并嚴格執行好"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不作業"制度。

13、采區上下山轉運超長物料車,拉放車時鋼絲繩必須繃緊,嚴禁余繩放車,絞車司機要精力集中,注意觀察鋼絲繩的拉力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停車,進行處理。

14、在拉放車過程中,出現車輛掉道時,原則上將長物料卸車,待空車復道后重新裝車,并嚴格進行好采區上下山抬道安全技術措施。

運送其他特殊物料的車輛時,除執行上述規定外,必須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制定符合現場的特殊安全技術措施。

15、其他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等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