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工程源頭性火災隱患預防措施

建筑工程源頭性火災隱患預防措施

2024-07-23 閱讀 9846

火災統計數據表明,70%以上的火災事故是房屋、建筑物和堆場的建筑火災,這其中90%的火災都是養患成災而致。因此,建筑火災隱患,特別是先天性火災隱患,是導致火災事故的禍根,今天的火災隱患,可能就是明天的災難。基于這種認識,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建筑先天性火災隱患整改工作,預防建筑先天性火災隱患的滋生。本文試就建筑先天性火災隱患的表現形式、產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談點粗淺看法。

一、建筑先天性火災隱患的表現形式

建筑先天性火災隱患是指建筑在規劃、設計、施工、消防審核和驗收、使用、改建、擴建、內部裝修等建設過程中出現的違反相關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技術標準,在火災情況下可能影響人員安全疏散、滅火救援和造成火勢蔓延的行為,一般情況下,建筑先天性火災隱患需要限期整改,且整改難度大,周期長。其主要表現情形一是占用防火間距和消防車通道、堵塞疏散通道等影響人員安全疏散或者滅火救援行動的;二是未按相關消防技術標準設置火災自動報警、自動滅火、防煙、排煙設施和通風、空調系統,或系統不符合要求,影響防火滅火功能的;三是防火、防煙分區不符合國家建筑消防技術標準,容易導致火勢蔓延、擴大的;四是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響公共安全的。主要是總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中涉及消防安全的防火間距、消防通道、消防水源,不符合國家工程建筑消防技術標準。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一些原來邊遠的易燃易爆場所被新建的建筑群包圍,已經不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的要求,對周邊的建筑和人民群眾構成了嚴重威脅。

二、建筑先天性火災隱患的產生及原因

建筑先天性火災隱患的產生,主要是各建設管理和實施部門不甚協調。一個建筑工程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各地方政府及建設、規劃、設計、施工、消防、監理、質檢、檢測、使用、房產等部門為自身利益,往往放松或疏忽了對消防的要求。規劃部門在規劃過程中僅考慮建筑位置、美觀、高度等問題,而對涉及消防安全的消防車道、防火間距、消防水源未予考慮或考慮不多而致產生先天性的火災隱患。設計單位在設計過程中因遷就建設單位的要求而不按相關消防技術規范進行設計,對設計過程中難以解決的問題不認真分析研究,將難題交由消防部門在審核時提出,大都導致無法整改。建設單位在資金遇到困難時,為節省投資,首先想到的就是砍掉消防設施。施工單位為最大程度地盈利,在施工消防工程中或偷工減料,或降低消防產品的規格型號,或購置廉價的不合格的消防產品。消防部門在審核和驗收過程中由于技術水平的不同,造成審、驗標準不一致,或因各種利益關系腳踩紅線。監理部門在消防工程的施工監理過程中不認真履行職責,收錢了事,不是認真對照相關消防施工規范對施工進行監督。質檢部門對未取得合格消防驗收文書的工程違法進行驗收。檢測部門對檢測僅提出問題,而不是對問題認真分析,進而幫助建設單位進行解決。房產部門對未經消防驗收的建筑仍發放房產證件。使用單位在建筑使用過程中,為其功能需要隨意進行改建、擴建、內部裝修,而不是按規定進行設計和申報消防審核。

產生建筑先天性火災隱患,分析其原因,主要一是建設、規劃、設計、施工、消防、監理、質檢、檢測、使用、房產等部門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在當今市場經濟體制下,由于政治體制改革、企業改制等原因,導致上述單位的人員變動頻繁,受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的驅使,各單位往往由一些不懂業務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從事相關消防業務工作,導致一些隱患滋生;二是相應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技術標準不完善。

對于一項建筑工程,涉及單位數十個,這些單位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劃分不清,當產生矛盾時,就互相推諉,對于建筑工程,由于相應消防技術標準不全面,當遇到難題時,往往憑想當然進行處理;三是建筑消防工程的性能化設計的實施面太窄。我國目前僅在超高層建筑等領域進行性能化設計,開展性能化設計的工程占全部工程的比例不到1%,國外許多發達國家的工程性能化設計幾乎占到工程總數的5%。由于性能化設計需要建立火災場景,進行復雜的分析和實驗的驗證,因而對其實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消防產品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近年來,在推進行政管理改革和政府職能調整、轉換中,一些不法企業趁機大量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導致安裝、使用這些產品的單位安全狀況惡化。據調查,一些地方因消防產品質量導致建筑消防設施不能投入使用和正常運行的比例高達35%以上,在火災隱患中因消防設施不合格竟占到火災隱患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嚴重危及經濟建設和社會公共消防安全。

三、防止產生建筑火災隱患的對策

一是完善消防法規體系。主要是修改現行相關建筑工程消防的法律法規和出臺相關消防技術標準。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明確規定和細化涉及建筑工程消防管理的建設、規劃、監理、設計、施工、使用、檢測、質檢等部門的職責、權利以及義務,加大對違反相關建筑消防法律法規的處罰力度,但實施難度大,可操作性還有待完善,不能真正扭轉在建筑工程消防領域責、權、利不一致的現實。在改進消防技術標準方面,要加快制定和修訂步伐,進一步完善消防技術規范和標準體系。一方面,應采用國際標準組織等國際通行的標準,盡量把這些國際先進的標準、尤其是國際公認的標準引進采用,對于國外先進的并非國際通行的技術標準,譬如美國消防協會等的標準進行借鑒,按我們國家技術標準的制定程序和要求,轉變成我們國家的消防技術標準。另一方面,盡快制定適應中國國情的消防技術標準,如:目前國內部分省市均制定有各自的消防驗收標準,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使之成為全國通用的國家標準等。

二是加強人員消防知識培訓,實行消防認證管理。目前國內僅對建筑設計和施工單位實行消防認證管理制度,而對相關建筑消防的監理、房產、規劃、建設、檢測等部門,一直未明確其在建筑消防工程方面的義務,也未推行認證管理,只有加強這些人員的消防專業技術素質,才能在消防法律法規的指引下正確行使行政職權,并承擔相應的義務。

三是加強對消防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消防產品是預防和撲救火災的物質基礎。首先,公安消防、工商行政管理、質監等部門要依法集中力量開展流通、使用領域消防產品的質量監督檢查,加大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打擊處罰力度,維護市場秩序,遏制消防產品質量下滑的勢頭;其次,要盡快制定完善相關法律和規章,增加消防產品市場準入、市場退出和終身質量責任的要求,明確消防產品質量監督的執法主體和處罰規則;第三,要加強消防標準化工作,完善標準化體系。及時制定和更新產品標準,為消防產品生產、產品入市的評價和消防管理、設計、施工、驗收提供技術依據。要加強管理標準化工作,充分發揮管理標準在推動消防產品工作規范化,推動單位自我管理的標準化,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方面的作用;第四,要切實加強對認證工作和評價組織的監管。要從行業和行政主管的角度,加強對消防產品認證工作和評價組織的監管;第五,要加強對消防行業的宏觀調控和規劃指導,及時會同國家有關部門確定、調整消防產業政策,研究制定消防行業技術發展措施,扶持、培育行業社團組織的建立和發展,逐步形成消防部門依法監督和宏觀調控、中介評價組織依法執業、行業社團自律管理的新型消防行業管理模式,建立良好的市場秩序,防止假冒偽劣消防產品進入市場和使用環節。

四是推行性能化設計,切實整改建筑工程火災隱患。推行建筑防火性能化設計是消除歷史遺留火災隱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些修建時無消防技術規范或因消防技術規范不斷修訂而成為歷史遺留問題的火災隱患,如一四層小型公共建筑只設一部疏散樓梯和建筑高度達到24米的小型辦公樓內頂樓的會議室未設置火災自動報警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而形成的火災隱患,按現行規范要求進行評估、整改是難以實現的,或者說是令人難以接受的,但若采用性能化設計理念,綜合考慮使用性質、內部裝修情況、火災荷載大小、人員密集程度、火災危險性和火災危害性大小等因素,對該建筑的防火性能進行綜合評定,也許會得出另類結論,從而撤銷原有火災隱患的認定結論,這也不失為一種消除類似火災隱患的手段。

篇2:車管部機動車輛火災預防措施

1、各類機動車輛應配置滅火器,司機應熟練掌握其使用方法。

2、車輛出行前,事先檢查油箱和輸油管是否牢固,防止車輛在行駛中松動、脫落或斷裂,老化的機械零件要及時更換。

3、電源線路的接頭也要經常檢查是否牢固,老化的分電器、點火線圈和高壓線,要及時更換。車輛在行駛中發現電線被燒,應立即斷開電源,車輛減速停放在安全地帶并立即采取撲救措施,防止火勢蔓延。

4、清洗車輛時,必須先將電瓶線拆掉,使用汽油清洗車輛零件時,一定要用毛刷并將機件搬到室外遠離火源的空曠地方,需要照明時應使用手提式應急燈。

5、車輛應停放在有人管理的停車場內或安全可靠的單位內部,以防止犯罪分子進行放火破壞。

6、禁止把擦車用的油棉絲到處亂扔。嚴禁乘客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上車。

篇3:住宅工程電氣火災預防措施

住宅樓工程電氣火災預防措施

a.施工組織設計時要根據電氣設備的用電量正確選擇導線截面,從理論上杜絕線路過負荷使用,保護裝置要認真選擇,當線路上出現長期過負荷時,能在規定時間內動作保護線路。

b.導線架空敷設時其安全間距必須滿足規范要求,當配電線路采用熔斷器作短路保護時,熔體額定電流一定要小于電纜或穿管絕緣導線允許載流量的2.5倍,或明敷絕緣導線允許載流量的1.5倍。經常教育用電人員正確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避免作業不當造成火災。

c.電氣操作人員要認真執行規范,正確連接導線,接線柱要壓牢、壓實。各種開關觸頭要壓接牢固。銅鋁連接時要有過渡端子,多股導線要用端子或涮錫后再與設備安裝,以防加大電阻引起火災。

d.配電室的耐火等級要大于三級,室內配置砂箱和滅火器。嚴格執行變壓器的運行檢修制度,按季度每年進行四次停電清掃和檢查。

e.現場中的電動機嚴禁超載使用,電機周圍無易燃物,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設備正確運轉。

f.施工現場內嚴禁使用電爐子。使用碘鎢燈時,燈與易燃物間距要大于30cm,室內不準使用功率超過100W的燈泡,嚴禁使用床頭燈。

g.使用焊機時要執行用火證制度,并有人監護,施焊周圍不能存在易燃物體,并備齊防火設備。電焊機械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

h.施工現場的高大設備和有可能產生靜電的電氣設備要做好防雷接地和防靜電接地,以免雷電花引起火災。

i.存放易燃氣體、易燃物倉庫內的照明裝置一定要采用防爆型設備,導線敷設、燈具安裝、導線與設備連接均應滿足有關規范要求。

j.配電箱、開關箱內嚴禁存放雜物及易燃物體,并派專人負責定期清掃。

k.設有消防設施的施工現場,消防泵的電源要由總箱中引出專用回路供電,而且此回路不得設置啟示電保護器,當電源發生接地故障時可以設單相接地報警裝置。有條件的施工現場,此回路供電應由兩個電源供電,供電線路應在末端可切換;

l.施工現場應建立防火檢查制度,強化電氣防火領導體制,建立電氣防火隊伍;

m.施工現場一旦發生電氣火災時,撲滅電氣火災應注意以下事項:

(1)迅速切斷電源,以免事態擴大。切斷電源時應載絕緣手套,使用有絕緣柄的工具。當火場離開關較遠需剪斷電線時,火線和零線應分開錯位剪斷,以免在鉗口處造成短路,并防止電源線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員觸電。

(2)當電源線因其它原因不能及時切斷時,一方面派人去供電端拉閘,另一方面滅火時,人體的各部位與帶電體應保持一定充分距離,必須穿戴絕緣用品。

(3)撲滅電氣火災時要用絕緣性能好的滅火劑如干粉滅火機,二氧化碳滅火器或干燥砂子,嚴禁使用導電滅火劑進行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