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塌事故預防措施
一、?土方坍塌預防措施
1、施工方案:基礎施工要有防護方案,基坑深度超過5m,要有專項支護設計。
2、確保邊坡穩定:開挖溝槽、基坑等,應根據土質和挖掘深度等條件放足邊坡坡度,如場地不如許放坡開挖時,應設固壁支撐或支護結構體系。挖出的土堆放距坑、槽邊距離不得小于設計規定,且堆高不超過1.5m。開挖過程中,應經常檢查邊壁土質穩固情況,發現有裂縫、疏松或支撐走動,要隨時采取措施。根據土質、溝深、地下水位、機械設備重量等情況,確定堆放材料和施工機械距坑槽的距離。
3、挖土順序應符合施工組織設計的規定,并遵循由上而下逐層開挖的原則,禁止采用掏洞的方法操作。
4、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開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土方時,應根據地質資料、開挖深度等確定排水或降水措施,并應在地下施工的全過程中,有效地處理地下水,以防坍塌。
5、作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下坑槽作業前,要查看邊坡土壤變化,有裂縫的部分要及時挖掉。上下要走扶梯或馬道,不在邊坡爬上爬下,防止把邊坡瞪塌,也不要從上往下跳。工間休息時應到地面上,防止邊坡坍塌被砸或被埋。不準拆移土壁支撐或其他支護設施。
6、監測措施。經常查看邊坡和支護情況,發現異常,應及時采取措施,并通知地下作業人員撤離。作業人員發現邊坡大量掉土,支護設施有聲響時,應立即撤離,防止土體坍塌造成傷亡事故。
7、支護設施拆除。應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規定進行,通常采用自下而上,隨填土進程,填一層拆一層,不得一次拆到頂。
二、?腳手架倒塌的預防措施
1、材料和構造應符合相應的技術標準,規范、規程的規定。腳手架高度超過規范時,應有專項設計計算,并經審查批準。
2、搭設與拆除應有能指導施工的方案,并在搭設前進行交底。
驗收后方可使用。腳手架要經施工負責人員檢查驗收后,才能使用。使用期間應該經常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維修和加固。
三、?模板工程倒塌預防措施
1、模板設計。模板工程施工前,應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模板設計,并經上一級技術部門批準。模板設計的內容包括:模板及支撐構件的材料及類別與規格的選擇,受力構件及地面承載力的計算,構造措施等。
2、模板施工技術方案。施工應根據模板施工技術方案進行,方案的主要內容有:模板的制作、安裝、拆除等的施工順序、方法及安全措施。施工方案需經上一級部門批準。
3、模板安裝。模板及支撐的安裝應嚴格按設計要求和施工方案進行施工。如設計存在問題或實施有困難時,需向工地技術負責人提出,并經上一級技術負責人同意后方可更改。
4、檢查驗收。模板工程安裝完成后,必須按照設計要求,由工地負責人與安全檢查員共同檢查驗收,確認安全可靠后,才能澆灌混凝土。澆混凝土過程中,應指定專人對模板幾支撐的受力情況進行監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拆模。模板支撐的拆除,必須在確認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才能進行,且拆除順序也應嚴格按照模板施工技術方案的要求,嚴禁野蠻拆模。
四、?龍門架倒塌的預防措施
1、全面貫徹執行《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范》的個項規定。
2、進場驗收。進入施工現場的提升機,應按規定進行檢驗,主要內容有:產品合格證、安全防護裝置、產品標牌(表明額定起重量、最大提升速度、最大架設高度等)。提升機吊藍與架體的涂色應有明顯區別。
3、安裝與拆除。裝拆人員應按高處作業要求,經過培訓持證上崗。物料提升機的基礎,附墻架、纜風繩及地錨等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產品說明書的規定。安裝與拆除均應按照事先編制的作業方案實施。
4、檢查驗收。提升機安裝后,應按照物料提升機安裝規范和設計規定進行檢查驗收,確認合格發給使用證后,方可交付使用。
5、使用與管理。提升機應配備經正式考試合格持有操作證的專職司機。使用前和使用中按規范規定進行定期(每月1次)檢查、日常檢查和使用前檢查,各類檢查的內容應符合提升機安全規范的規定。提升機的使用、存放、維修和保養均應符合該規范的有關規定。
五、?拆除工程中發生倒塌的預防措施
1、拆除工程施工,應實行許可證制度。申請許可證應提供的資料有:拆除建筑物的結構及現狀態說明或竣工圖;周圍環境情況說明;施工隊狀況;施工方案。
2、拆除工程應由具備資質的隊伍承擔,不得轉包,需要變更施工隊時,應重辦許可證。
3、拆除施工前,應組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施工方案和有關的安全操作規程,不得冒險作業。
4、拆除施工通常應該自上而下對稱順序進行,不得漏層同時拆除。拆除過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尚未拆除部分倒塌,采取爆破方法時,應經設計計算,以確保周圍建筑和人員的絕對安全。
5、拆除工程周圍設置圍欄要有專人監護,夜間用紅燈示警。拆除的材料、構件,禁止向下拋擲。
6、拆除建筑物一般不應用推倒法,因特殊情況采用該方法時,應遵照《建筑安裝工程安全技術規程》的有關要求。
篇2:防止施工坍塌事故專項治理規定
為了提高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生產水平、有效防止施工坍塌事故,現將開挖施工的基坑、模板工程、圍墻或圍欄的使用列入防止施工坍塌事故專項治理的重點,特作規定如下:
一、深基坑施工
1、基坑施工必須編制支護方案,方案必須經上級審批。
2、基坑開挖設置安全邊坡時,其放坡必須符合安全要求。
3、基坑施工必須設置有效的排水措施。
4、基坑周邊的堆料、堆土必須按方案設計規定,不能超過基坑設計時所允許的附加荷載。大型機械設備若要行走至基坑邊或停放在基坑邊,必須征得基坑工程設計人員的同意。
5、深度超過2米的基坑周邊,必須設置不低于1.2米高的固定防護欄桿。
挖土作業前,必須由公司總工程師組織簽發“挖土令”。不準擅自進行基坑開挖。
6、挖土作業必須按規定程序進行,不準超挖。
7、基坑開挖后,應按規定進行基坑支護變形監測,對毗鄰建筑物和重要管線和道路要進行沉降觀測。
二、模板工程
1、模板工程必須由項目部單獨編制施工方案,模板的支撐系統必須經過設計計算,方案中有計算書和完整的模板支撐搭設圖。單獨工程面積在10000平方米以上時,由公司總工程師組織審批;單獨工程面積在10000平方米以下時,由項目工程師組織審批。
2、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審批通過后,項目部應認真按方案組織實施,不允許擅自變更方案內容,若確系客觀原因要求變更時,必須修改方案,經審批后方能組織實施。
3、高于4米的滿堂模板支架,其兩端與中間每隔4排立桿,從頂部開始向下每隔2步,必須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確保模板支撐系統的整體穩定性。
4、模板安裝后,由項目工程師負責對模板支撐系統按方案組織驗收,填寫《模板支撐系統驗收單》;安全員參與驗收;合格后才開始澆灌。
5、模板支撐系統的拆除,必須確認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附合格的混凝土強度報告,并由施工負責人填寫《模板拆除(安全)申請表,經監理單位、生產副經理審核批準后,方能組織模板支撐系統的拆除。
6、在模板拆除區域應設置警戒線,配置專職安全監護人員,進行安全監護。
三、圍墻或圍欄的使用
1、施工現場應設置連續、密閉的圍欄,在本市中心城區和其他主要路段設置的圍欄,其高度不得低于2.5米,一般路段設置的圍欄高度不得低于1.8米。市政工程項目工地,應使用統一的連續性護欄設施。
2、施工現場的圍墻或圍檔應符合施工總平面圖要求。
3、施工現場的圍墻或圍檔內外,不準依墻壁堆放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土方和中小型機械設備。
4、施工現場的圍墻或圍檔不能作為擋土墻,不能作為廣告牌或機械設備的支撐墻。
篇3:項目部坍塌倒塌事故應急準備響應預案
項目部坍塌倒塌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
工程名稱:
期限責任人:編制人:
審核人:審批人:日期:
施工現場一旦發生外架、井架、塔吊倒塌事故,將會造成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為了爭取在第一時間搶救傷員,最大限度地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安全風險,特制定本項目部高處墜落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
1、不論任何人,一旦發現有外架、井架、塔吊等施工設備倒塌的可能性,應立即呼叫在場全體人員進行隱蔽。
2、現場人員應迅速通知項目經理或施工員,并打電話及時向分公司應急搶險領導小組領導報告事故的發生情況。請求分公司應急搶險領導小組的支援。
3、根據現場情況,若有人員受傷,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向急救中心求救。應務必講清受傷人數、地點和人員受傷情況,并派人到主要路口引導急救車盡快趕到事故現場。同時,現場急救人員在急救車到來以前,應對受傷人員進行急救。本項目部配備應急急救藥箱1只,藥箱存放在現場辦公室。
4、在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現場負責人應根據實際情況研究補救措施,在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秩序。
5、現場安全員應對腳手架、井架、塔吊等施工設備倒塌事故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相應的改正措施,認真填寫傷亡事故報表、事故調查等有關處理報告,并上報分公司應急搶險領導小組。
6、各相關方聯系電話:醫院:120公安:110消防:119
公司應急搶險領導小組:ZZ施工員:ZZ
項目經理:ZZ材料員:ZZ
安全員:ZZ勞動保障部門:ZZ
安全監督站:ZZ甲方:ZZ
監理公司: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