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主廠房上部結構安全環(huán)保措施

主廠房上部結構安全環(huán)保措施

2024-07-23 閱讀 6896

一、工程概況鄂溫克發(fā)電廠新建工程主廠房上部結構工程,自西向東依次為#1機組、#2機組,沿縱向共15個柱距,總長度為154.20m。汽機房跨度30.9m,煤倉間跨度為13m。運轉層標高15.00,汽輪機布置在運轉層,磨煤機布置在零米。汽機房、煤倉間組成鋼筋混凝土框排架結構,成獨立受力體系;縱向采用現(xiàn)澆縱梁,形成框架結構。煤倉間共15跨,縱向跨距1~2、9~10軸間距12m;4~5、12~13軸間距11m;8~9軸間距9m,其余跨距均為10m。橫向煤倉間B~C列跨距為13m。框架共7層,層高依次為8.15m、14.95m、25.62m、33.45m、43.45m、50.45m層。框架梁最大截面尺寸600×2200mm,框架縱梁最大截面尺寸400×1200mm。樓梯間設置在1~2軸線之間,為現(xiàn)澆鋼筋砼結構。二、編制依據(jù)1.《煤倉間框架、縱梁及樓面》F415S-T02162.《汽機房外側柱、吊車梁及偏屋框架樓面》F415S-T02093.《汽輪發(fā)電機基座上部結構》F415S-T0214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5.《鋼筋焊接及驗收規(guī)程》JGJ18-20036.《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guī)范》SDJ69-20**7.《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第一篇土建工程篇8.《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guī)程》DL5009.1-20**9.《施工組織總設計》10.《建筑施工強制性條文標準》11、東北電力設計院施工圖紙會審記錄及有關設計變更三、計量器具、工具、機械3.1、主要施工機具:調直機2?臺彎曲機4?臺?切斷機4?臺碰焊機2?臺電焊機20臺?電刨??2?臺高壓水泵?2?臺套絲機4?臺?60型拖泵2?臺砼泵車??2?輛砼罐車6?輛?QTZ80塔吊?2?臺砼振搗棒40臺??對講機??10部?10T塔吊?1臺3.2、主要施工器具(均應校驗合格,并且在有效期以內):工器具數(shù)量精度工器具數(shù)量精度全站儀1臺1mm經(jīng)緯儀2臺2秒水準儀3臺±1mm磁力線垂2只塔尺2把1mm線垂4只鋼卷尺(50m)2把1mm墨斗3個鋼卷尺(5m)5把1mm塞尺2把1mm四、勞動力組織4.1、勞力組織:工程負責人:王波?質量負責人:李為生技術負責人:陳宗軍、尹義文安全負責人:周慶海施工管理員:姜法軍?電工負責人:謝江峰木工:500人?鋼?筋?工:350人混凝土工:180人?電?焊?工:150人架子?工:?80人?鋼筋套絲工:?15人電工:?4人機?修?工:?4人壯工:20人五、主要安全施工方案5.1、一般性規(guī)定5.1.1、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經(jīng)體檢合格,持證上崗;高處作業(yè)必須持登高證登高作業(yè)。5.1.2、所有特殊工種,如起重工、電工、電焊工等,必須經(jīng)考試合格,持證上崗。5.1.3、施工前認真組織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切切實實地將現(xiàn)場安全注意事項,危險點預防、預控交到每個施工人員心中,并做好交底記錄及交底簽證。5.1.4、禁止夜間從事較危險的作業(yè)。5.1.5、禁止在六級或六級以上大風及大霧、雨天氣等惡劣氣侯下進行高處作業(yè)。5.1.6、高處作業(yè)的施工現(xiàn)場要有較安全的施工環(huán)境及人行通道。5.1.7、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照明,要安排專職電工值班。5.1.8、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施工人員必須穿戴合格的勞動保護服裝和佩戴安全帽,嚴禁酒后進入施工現(xiàn)場。5.2、施工現(xiàn)場5.2.1、施工平面布置應符合要求和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材料、設備應按施工總平面布置規(guī)定的地點定值定位堆放整齊,并符合搬運及消防的要求。堆放場地應平坦、不積水,地基應堅實。主廠房施工區(qū)域定制平面布置具體見附圖(1)5.2.2、生活區(qū)與施工現(xiàn)場應隔開。非工作需要的人員不得在現(xiàn)場住宿。與施工無關的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xiàn)場。5.2.3、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施工人員必須穿戴合格的勞動保護服裝并正確佩戴安全帽。嚴禁穿拖鞋、涼鞋、高跟鞋或帶釘?shù)男?以及短袖上衣或短褲進入施工現(xiàn)場。嚴禁酒后進入施工現(xiàn)場。5.2.4、施工現(xiàn)場應有急救、保健設施。5.2.5、場區(qū)文明施工標志、重點防火部位標志及緊急救護標志等應醒目、齊全。運輸?shù)缆窇M量減少彎道和交叉。載重汽車的彎道半徑一般不得小于15m,特殊情況下不得小于10m,并應有良好的瞭望條件。5.2.6、現(xiàn)場道路不得任意挖掘或截斷,如必須開挖,應事先征得施工管理部門和消防部門的同意并限期修復。開挖期間必須有保證安全通行的措施。5.2.7、現(xiàn)場的機動車輛應限速行駛,時速一般不得超過15km。路邊應設交通指示標志,危險地區(qū)應設“危險”、“禁止通行”等警告標志,夜間應設紅燈示警。場地狹小、運輸繁忙的地點應設臨時交通指揮。5.3、腳手架工程5.3.1、腳手架的荷載不得超過270kg/m2。搭設好的腳手架應經(jīng)施工部門及使用部門驗收合格并掛牌后方可交付使用。使用中應定期檢查和維護。5.3.2、腳手架的兩端、轉角處以及每隔6根~7根立桿,應設支桿及剪刀撐。支桿和剪刀撐與地面的夾角不得大于60°。支桿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得小于30cm。架子高度在7m以上或無法設支桿時,豎向每隔4m、橫向每隔7m必須與建筑物連接牢固。5.3.3、搭設腳手架時,架管應搭設牢固,腳手架板應用#10鐵絲封頭固定,且不得有探頭扳出現(xiàn),架板外側應搭設安全網(wǎng)及橫桿圍欄1.5米。5.3.4、腳手架的立桿、大橫桿及小橫桿的間距見排架搭設措施,經(jīng)演算均符合設計要求。5.3.5、腳手板的鋪設:5.3.5.1、腳手板應滿鋪,不應有空隙和探頭板。腳手板與墻面的間距不得大于20cm。5.3.5.2、腳手板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0cm。對頭搭接處應設雙排小橫桿。雙排小橫桿的間距不得大于20cm。5.3.5.3、在架子拐彎處,腳手板應交錯搭接。5.3.5.4、腳手板應鋪設平穩(wěn)并綁牢,不平處用木塊墊平并釘牢,但不得用磚墊。5.3.5.5、在架子上翻腳手板時,應由兩人從里向外按順序進行。工作時必須掛好安全帶,下方應設安全網(wǎng)。5.3.6、高處作業(yè)的平臺、走道、斜道等應裝設由上下兩道欄桿(上道欄桿高1.2m,下道欄桿高0.5m)和欄桿柱組成的防護欄桿和18cm高的擋腳板。5.3.7、腳手架應經(jīng)常檢查,在大風、暴雨后及解凍期應加強檢查。長期停用的腳手架,在恢復使用前應經(jīng)檢查、鑒定合格后方可使用。5.3.8、拆除腳手架應按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yè)或將腳手架整體推倒。5.3.9、排架搭拆除時應由專人監(jiān)護,小型扣件用皮桶,不得亂扔東西。5.4、起重作業(yè)5.4.1、起重機的操作人員應經(jīng)專業(yè)技術培訓,并經(jīng)實際操作及有關安全規(guī)程考試合格、取得合格證后方可獨立操作。5.4.2、所有參加人員聽從統(tǒng)一指揮,分工明確,各負其職。5.4.3、起重用吊索吊具安全系數(shù)不小于8部。5.4.4、吊裝過程要求有人負責,專人指揮,專人監(jiān)護,確保吊裝作業(yè)過程安全進行。5.4.5、在吊裝現(xiàn)場,設立專門的警戒區(qū)域,無關人員不得進入。5.4.6、禁止在六級風以上的情況下進行吊裝。5.4.7、嚴禁起吊重物長時間懸掛在空中,作業(yè)中遇突發(fā)故障,應采取措施將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關閉發(fā)動機或切斷電源后進行檢修。在突然停電時,應立即把所有的控制器撥到零位,斷開電源總開關,并采取措施使重物降到地面。5.4.8、吊裝工程工組織設計中,必須有現(xiàn)場電氣線路及設備位置平面圖。現(xiàn)場電氣線路和設備應由專人負責安裝、維護和管理,嚴禁非電工人員隨意拆改,以防觸電。5.4.9、各種用電機械必須有良好的接地,塔吊應有避雷防觸電設施事故。5.4.10、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的照明。5.4.11、塔式起重機作業(yè)完畢后,應將變幅跑車停至要求范圍內。5.5、混凝土結構工程5.5.1、模板工程5.5.1.1、模板安裝、拆除應按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進行,嚴禁任意變動。模板未固定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5.5.1.2、模板及支撐應滿足結構及施工荷載要求,不得使用嚴重銹蝕、腐朽、扭裂、襞裂的材料,不得用斜角木墊模板。5.5.1.3、在高處安裝或拆除模板時應遵守高處作業(yè)的有關規(guī)定。施工人員應從梯子上下,不得在模板、支撐上攀登。嚴禁在高處的獨木或懸吊式模板上行走。5.5.1.4、用繩索捆扎、吊運模板時,應檢查繩扣的牢固程度及模板的剛度。用車輛運送模板時,應在車上放穩(wěn)、墊平或綁扎牢固。5.5.1.5、模板頂撐應垂直,底端應平整并加墊木,木楔應釘牢,支撐必須用橫桿和剪刀撐固定,支撐處地基必須堅實,嚴防支撐下沉、傾倒。5.5.1.6、支設4m以上立柱模板時,其四周必須釘牢。操作時應搭設臨時工作臺。支設獨立梁模板時,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或在梁上底模上行走。5.5.1.7、模板加固采用槽鋼加固,具體驗算過程見煤倉間上部結構措施。5.5.1.8、安裝牛腿模板時,應在排架或支撐上搭設臨時腳手架。安裝梁外側模可利用支撐挑頭作為腳手,但必須鋪板并設欄桿。5.5.1.9、鋼筋、模板組合吊裝時,應計算模板剛度并確定吊點,吊點位置在施工中不得任意改變。5.5.1.10、使用機械吊裝大模板或整體式模板時,應先行試吊。必須在模板就位并加固后方可脫鉤。5.5.1.11、高處拆模應劃定警戒范圍,設置安全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監(jiān)護,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5.5.1.12、高處拆除大模板或整體模板,應先吊掛好后再拆除固定螺栓或其他固定件。在起吊前必須檢查所有固定件已拆除,并待模板脫離混凝土后方可正式起吊5.5.1.13、拆除模板應按順序分段進行。嚴禁猛撬、硬砸及大面積撬落或拉倒。5.5.1.14、拆除模板時應選擇穩(wěn)妥可靠的立足點,高處拆模時必須系好安全帶。5.5.1.15、拆除基礎及地下工程的模板時,應先檢查基坑邊坡的穩(wěn)定性,在確認安全或采取防范措施后方可進行操作。5.5.2、鋼筋工程5.5.2.1、鋼筋、半成品等應按規(guī)格、品種分類堆放整齊,制作場地應平整,工作臺應穩(wěn)固,照明燈具應加設網(wǎng)罩。5.5.2.2、手工加工鋼筋時:1)?作業(yè)前應檢查板扣、大錘等工具是否完好;2)?在工作臺上彎鋼筋時,工作臺上的鐵屑應及時清理,以防鐵屑飛濺入眼。3)?切短于30cm的短鋼筋必須用鉗子夾牢,嚴禁直接用手把持。5.5.2.3、多人抬運鋼筋時,起、落、轉、停等動作應一致,人工上下傳遞時不得站在同一垂直線上。5.5.2.4、在平臺、走道上堆放鋼筋應分散、穩(wěn)妥,鋼筋的總重量不得超過平臺的允許荷重,并保證人行通道的暢通。5.5.2.5、搬運鋼筋時與電氣設施應保持安全距離,嚴防碰撞。在施工過程中應嚴防鋼筋與任何帶電體接觸。5.5.2.6、主廠房框架、煤斗、汽輪機基座、水泵房等重要結構的鋼筋制作、安裝,應制定施工技術措施并經(jīng)施工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可進行。5.5.2.7、在高處或深坑內綁扎鋼筋應搭設架子和馬道,在高處無安全措施的情況下,嚴禁進行粗鋼筋的校直工作及垂直交叉施工。5.5.2.8、綁扎4m以上獨立柱的鋼筋時,應搭設臨時腳手架;嚴禁依附立筋綁扎或攀登上下,柱筋應用臨時支撐或纜風繩固定。5.5.2.9、綁扎大型基礎及地梁等的鋼筋時,應設附加鋼骨架、剪力撐或馬凳。鋼筋網(wǎng)與骨架未固定時嚴禁人員上下。在鋼筋網(wǎng)上行走應鋪設走道。5.5.3、混凝土工程5.5.3.1、所有車輛、機械均應有專人操作持證上崗。5.5.3.2、砼澆灌、泵車澆筑時應有專人指揮。5.5.3.3、澆灌混凝土前應先制定運輸及澆灌施工措施,檢查模板及腳手架的牢固情況。運輸?shù)缆窇獣惩ā?.5.3.4、汽輪機基座、煤斗澆筑混凝土應有通風設施,上下應有聯(lián)系信號。5.5.3.5、振動器的使用:1)?電動振動器的電源線應采用絕緣良好的軟橡膠電纜,開關及插頭應完整、絕緣良好。嚴禁直接將電線插入插座。2)?使用振動器的操作人員應穿膠鞋、戴絕緣手套。3)?搬移振動器或暫停作業(yè)時應將電源切斷。4)?不得將振動著的振動器放在模板、腳手架或已澆注但尚未凝固的混凝土上。5.6、焊接、切割與熱處理5.6.1、從事焊接、切割與熱處理的人員應經(jīng)專業(yè)安全技術教育、考試合格、取得合格證,并應熟悉觸電急救法和人工呼吸法。5.6.2、從事焊接、切割與熱處理操作的人員,每年應進行一次職業(yè)性身體檢查。對準備從事焊接、切割與熱處理操作的人員,應經(jīng)身體檢查,雙目裸視力均在0.4以上,且矯正視力在1.0以上,無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眩暈癥等妨礙本作業(yè)的其他疾病及生理、缺陷。5.6.3、氧氣瓶不應放在陽光下暴曬,更不可接近火源。5.6.4、搬運氧氣瓶時,必須采取防震措施,絕不可向地上猛摔。5.6.5、高處焊接時,如下方有易燃物,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準焊接。如將易燃物隔離并設安全監(jiān)護人。5.6.6、現(xiàn)場配備必要的消防設施等。5.6.7、焊接、切割與熱處理的作業(yè)場所應有良好的照明(501m/m2~100lm/m2),應采取措施排除有害氣體、粉塵和煙霧等,使之符合TJ36的要求。5.6.8、進行焊接、切割與熱處理工作時,應有防止觸電、爆炸和防止金屬飛濺引起火災的措施。5.6.9、在焊接、切割的地點周圍5m的范圍內,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確實無法清除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隔離或防護措施。5.6.10、嚴禁對懸掛在起重機吊鉤上的工件和設備等進行焊接與切割。5.6.11、不宜在雨、雪及大風天氣進行露天焊接或切割作業(yè)。如確實需要時,應采取遮蔽雨雪、防止觸電和防止火花飛濺的措施。5.7、交叉作業(yè)5.7.1?施工中應盡量減少立體交叉作業(yè)。必需交叉時,施工負責人應事先組織交叉作業(yè)各方,商定各方的施工范圍及安全注意事項;各工序應密切配合,施工場地盡量錯開,以減少干擾;無法錯開的垂直交叉作業(yè),層間必須搭設嚴密、牢固的防護隔離設施。5.7.2、汽輪機基礎與主廠房框架與A列框架施工存在交叉作業(yè),施工時必須在A列北側以及B列南側掛好安全網(wǎng)和密目網(wǎng),防止高處落物。5.7.3、汽輪機基礎與行車梁吊裝與鋼屋架吊裝存在交叉作業(yè),鋼結構吊裝時,汽輪機基礎夜班施工,燈光保證行車梁吊裝。5.7.4交叉作業(yè)場所的通道應保持暢通;有危險的出入口處應設圍欄或懸掛警告牌。5.7.5?隔離層、孔洞蓋板、欄桿、安全網(wǎng)等安全防護設施嚴禁任意拆除;必須拆除時,應征得原搭設單位的同意,并采取臨時安全施工措施,作業(yè)完畢后立即恢復原狀并經(jīng)原搭設單位驗收;嚴禁亂動非工作范圍內的設備、機具及安全設施。5.7.6?交叉作業(yè)時,工具、材料、邊角余料等嚴禁上下投擲,應用工具袋、籮筐或吊籠等吊運。嚴禁在吊物下方接料或逗留。5.7.7?在生產運行區(qū)進行交叉作業(yè)時,必須執(zhí)行工作票制度,制定安全施工措施,進行交底后嚴格執(zhí)行,必要時應由運行單位派人監(jiān)護。5.8、環(huán)保及防二次污染措施5.8.1、施工完的框架柱、梁要用角鋼圍護好,防止損壞柱角。5.8.2、嚴禁在施工完的混凝土面上亂涂亂劃。5.8.3、防止后續(xù)工序對上一道工序造成損壞或污染。5.8.4、在工程醒目處懸掛防二次污染警示牌,將防二次污染工作深入貫徹到施工人員心中。5.8.5、施工中產生的邊角料、施工垃圾應隨時清除。5.8.6、在現(xiàn)場設置固廢物體臨時堆放點,嚴禁在施工現(xiàn)場亂堆亂放材料及建筑垃圾。5.8.7、建筑垃圾堆放點的建筑垃圾應定期定人清理并妥善處理,并分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兩種。5.8.8、現(xiàn)場施工用水應隨手關閥門,以節(jié)約用水。

篇2:橋梁上部結構施工安全措施

一、工程概況

我部施工的橋梁共有6座,即**大橋、**中橋、**立交主線橋、秀山互通A匝道橋和兩座車行天橋。其中**大橋和**橋的梁為預制,其它橋梁的梁為現(xiàn)澆。本運梁、存梁、架梁安全措施適用于**大橋和**橋。

二、運梁、存梁、架梁具體方案

起梁、移梁、拖梁、存梁均采用卷揚機和滑輪組牽引,梁的架設安裝采用拔桿吊裝(又稱“雙鉤吊魚法”)方案。

三、安全保證措施

1、一般安全要求

⑴、起梁、移梁、拖梁、存梁、架梁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交底,作業(yè)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公路橋涵施工規(guī)范進行操作,現(xiàn)場設置專職安全員進行全過程監(jiān)督;

⑵、起梁、移梁、拖梁、存梁、架梁時應有統(tǒng)-的指揮信號,信號應鮮明準確,操作人員聽從指揮;

⑶、所有作業(yè)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不允許穿不防滑的鞋子,高空作業(yè)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攜帶好工具袋,安全帶不得掛在主索、扣索、纜風繩等上面;

⑷、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作業(yè)區(qū)域,并設立明顯禁區(qū)。架梁時地面操作人員不得在正在吊裝的構件下停留或通過;

⑸、遇有六級以上大風,下雨、夜間無充分照明設備時,不得進行起梁、移梁、拖梁、存梁、架梁等作業(yè);

⑹、在操作過程中,應隨時防止鋼絲繩與電焊線接觸和接近電纜線,以免發(fā)生事故,平時注意滑車和鋼絲繩的加油保養(yǎng);

⑺、在高空作業(yè)時要平穩(wěn)擺放工具,防止高空中物體下落傷人。

2、起梁、移梁、拖梁、存梁、架梁安全要求

⑴、正式作業(yè)前應經(jīng)吊載試運行后方可正式作業(yè);

⑵、正式作業(yè)前應檢查相關機具設備,檢查吊具卡環(huán)的螺絲是否擰緊,檢查各種設備、工具的性能完好程度,各種工具、絞車繩索不能有損傷。

⑶、梁在移位或臨時堆放時,其擱置的支承點應在支座中心線附近,而且其所在地面也應平整堅實;

⑷、起梁、運梁、吊梁前,吊裝就位后都必須對梁進行檢查,看是否有裂縫,如有裂縫必須對梁進行處理。就位后要檢查梁的平穩(wěn),四腳是否著力,否則必須重新墊平再就位;

⑸、牽引卷揚機啟動要緩慢,行進速度要平穩(wěn);構件在吊運時,起重卷揚機要協(xié)調配合,并控制好構件在空中的位置。起重卷揚機不得突然起升和下降構件,避免產生過大彈跳。構件吊運至安裝部位時,作業(yè)人員要等構件穩(wěn)定后再進行操作;

⑹、構件不能垂直就位而需旁側主索吊具協(xié)助斜拉時,指揮信號要明確,各組卷揚機要協(xié)調動作。

⑺、梁起吊后,保證梁的平穩(wěn)移動,就位時對準端線和邊線;

⑻、梁的起吊拖運過程中,鋼絲繩與梁的接觸表面須用木頭或橡膠皮墊好,保護構件表面不被破壞。

**路**項目部

篇3:主橋上部結構施工安全技術

(一)支架搭設

1、要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guī)范進行施工,對不同施工項目的安全操作要求,以文字交底至每個施工人員,新上崗的職工要進行崗前培訓。

2、特殊工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保證證件有效。

3、高空作業(yè)要設置安全網(wǎng)、防護欄等安全措施,在登高入口處要懸掛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作業(yè)人員應帶好個人防護用具,嚴禁一切不適宜人員進行高空作業(yè),嚴禁作業(yè)前飲酒。

4、搭設支架要有專人指揮,由架子工(持證)進行,并系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嚴禁帶病作業(yè)。支架通道應設置警示標志并懸掛紅燈。頂部應鋪設模板、安全網(wǎng)等,以防止墜落物傷人。

5、雨天施工要注意防滑,夜間施工要保證充足照明。

(二)模板安裝及拆除

1、支撐模板的立柱材料要符合要求,立柱底部設墊板;立柱間距符合設計要求,并按規(guī)定設置縱橫向支撐。

2、模板上施工載荷不超過規(guī)定,模板上堆料要均勻。

3、2M以上高處作業(yè)要有可靠的立足點,臨邊有防護措施,垂直作業(yè)上下有隔離防護措施。

4、模板要堆放整齊,大型模板存放有防傾斜措施。

5、立模完畢要進行量化驗收。

6、模板拆除必須在混凝土強度達到,并經(jīng)批準后方可進行。

7、拆模時,在拆除區(qū)域設置警戒線,并派專人監(jiān)護;不能留有未拆除的懸空模板。

8、拆模人員配戴好安全防護用品。

(三)混凝土澆筑

1、混凝土泵的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獨立操作。

2、泵送混凝土時,混凝土泵的支腿應完全伸出,并插好安全銷。

3、混凝土泵與輸送管連通后,應按所用混凝土泵使用說明書的規(guī)定進行全面檢查,符合要求后方能開機進行空運轉。

4、泵送設備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產品使用說明書。現(xiàn)場安裝接管,必須按施工方案執(zhí)行泵送混凝土所用碎石。不得大于輸送管徑的1/3,不得大于混凝土結構截面最小尺寸的1/4,并不得大于鋼筋最小凈距的3/4。

5、泵送設備必須放置在堅實的地基上,與基坑周邊保持足夠安全距離。

6、水平泵送管道敷設線路應接近直線,少彎曲,管道支撐必須緊固可靠,管道接頭處應密封可靠。Y型管道應裝接錐形管。

7、垂直管道架設的前端應安裝長度不少于10m的水平管,嚴禁直接裝接在泵的軟出口上,水平管近泵處應裝逆止閥。熱天應用濕麻袋或濕草包等遮蓋管路。

8、敷設向下傾斜的管道時,下端應接一段水平管,其長度至少是傾斜高低差的5倍,如傾斜度較大時,應在坡道上端裝置排氣閥。

9、作業(yè)前應檢查各部位,操縱開關、調整手柄、手輪、控制桿、旋塞等位置正確,液壓系統(tǒng)無泄漏,電氣線路絕緣良好,接線正確,開關無損壞,有重復接地和觸電保護器,安全閥,壓力表等各種儀表正常有效。

10.泵送混凝土前必須先用按規(guī)定配制的水泥砂漿潤滑管道,無關人員必須離開管道,管道較長時,應分段設置監(jiān)控點。

11、泵送混凝土連續(xù)作業(yè)中,料斗內應保持一定數(shù)量的混凝土,不得吸空,并隨時監(jiān)控各種儀表和指示燈,出現(xiàn)不正常時,應及時調整或處理。必須暫停作業(yè)時,應每隔5~10min(冬季3~5min)泵送一次。若停止時間較長再泵送時,應逆向運轉一至二個行程,然后順向泵送。

12、泵送過程中發(fā)生輸送管道堵塞現(xiàn)象時,應進行逆向運轉使混凝土返回料斗,必要時應拆管排除堵塞。

13、澆筑混凝土出料口的軟管應系扎防脫安全繩(帶),移動時要防碰撞傷人。

14、作業(yè)后,必須將料斗內和管道內的混凝土全部輸出,然后對泵機、料斗、管道進行沖洗。用壓縮空氣沖洗管道時,管道兩側和出口端前方10m內不得站人,并應采用金屬網(wǎng)等收集沖出的泡沫及砂、石粒,防止濺出傷人。

15、遇大雨或五級大風及其以上時,必須停止泵送作業(yè)。

(四)高空作業(yè)

1、高空作業(yè),禁止穿硬底和帶釘易滑的鞋,必須戴好安全帽。

2、高空作業(yè)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穩(wěn),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套)內,上下傳遞物件禁止拋擲。

3、遇有惡劣氣候(如風力在六級以上)影響施工安全時,禁止進行露天高空,起重和作業(yè)。

4、沒有安全防護措施,禁止在屋架上弦、支撐、桁條、挑架的挑梁和未固定的構件上行走或作業(yè),高空作業(yè)與地面聯(lián)系,應設通訊裝置,并專人負責。

5、上下交叉作業(yè)和通道上作業(yè)應設隔離設施,設置1.2米高防護欄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