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中心及會議大廈消防管理
行政辦事中心及會議大廈消防管理
消防管理是政府機關物業管理的重點和難點,是保證行政辦事中心及會議大廈人身、財產安全的重要管理環節。根據我公司體系文件規定,服務中心統計編制《大廈消防檔案》及《消防設施清單》,建立了以服務中心負責人為總指揮的"義務消防隊",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及檢查流程,并定期進行全員消防安全教育及消防知識培訓。
1、消防安全管理要點;
強化消防意識:堅決貫徹"預防為主、消防結合"的消防管理方針,確保火災事故的零發生率。
建立消防隊伍:根據消防管理"預防為主、消防結合"方針,設置專義務消防隊伍,成立消防緊急應急分隊,任命義務消防隊員(原則上為物業服務中心全體人員)。
建立消防制度:建立周密完善的消防疏散圖、防火責任制,制定消防作戰方案、救護措施、定期檢查各類消防設施,明確防火檔案制度及消防員職責,并定期邀請消防專業人員進行專題培訓和定期進行消防模擬演習,以防患于未然。
落實防火責任制:堅決執行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各級和各項消防管理責任人和滅火指揮人員。
強化消防意識:加強物業服務中心員工的消防觀念和防火意識,任何管理服務人員都有消除火災隱患之責任。
加強過程控制:各個環節嚴格遵照國家有關規定和公司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之要求,各消防設施定期檢測,保證完好無損,隨時可以啟用。各類簡易滅火器材固定位置放置,便于有需要時有關人員取用方便。
24小時監控:對物業各區域實行24小時消防安全監控,對火災易發生區加強防范和巡查,重點防范。
定期消防預演:定期組織員工進行防火災演習,熟練掌握各種消防設施的使用方法,提高對火警的應付能力。
全員防范:安全管理員、保潔員以及全體物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日常工作注意巡視,保持警惕,對于不應放在某處的物體,不能解釋來歷的物體和不適宜放在某處的物體要及時處理,對危及消防安全的事故隱患及時報告、處理。
標識完備:嚴格遵照萬科物業完備之CI系統要求,完善各類防火標識,和各類消防設施的使用說明標識。
2、強化消防意識:
堅決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管理方針
每兩周舉行一次消防宣傳
每季度組織一次消防知識培訓
每半年組織一次消防演習,確保火災的零發生率
3、建立消防隊伍
根據消防管理"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方針,設置專業消防隊伍,成立消防緊急應急分隊(成員為午夜服務中心全體人員)。
物業服務中心經理為物業服務中心消防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依照消防法律、法規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職責,組織消防安全工作的落實和監督總結,建立健全防火安全責任制度。并在一旦發生火情時,擔任物業服務中心消防滅火總指揮。
經理落實和監督消防工作,督促完善防火安全責任制度。
各主管為消防管理分項責任人,具體負責組織消防工作的具體組織、落實、培訓、演習、檢查、完善消防設施,組織和建立義務消防隊,依照有關消防法規,建立落實各項消防安全措施,并指定消防作戰方案。
指定專人為各項消防管理工作的直接執行人,負責各項消防安全措施的具體實施,組織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及消防安全檢查,消除火險隱患、及時制止、糾正違章行為。
全體員工都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報告火警、參加滅火工作的義務。
4、建立消防制度
建立周密完善的消防疏散圖、防火責任制,制定消防作戰方案、救護措施、定期檢查各類消防設施,明確防火檔案制度及消防員職責。
物業服務中心全體人員組建一支義務消防隊伍,制定出一套有效的,切合實際的消防作戰方案,由物業服務中心經理審批后報公司品質管理部驗證生效。消防作戰方案、消防作戰示意圖應懸掛于控制中心及安全員宿舍。
5、消防工作的控制過程
物業服務中心定期舉行消防安全知識和消防作戰方案的培訓,使所有員工了解消防基本常識、消防作戰程序的內容及字火災發生時自己的任務。每半年要組織全體員工就消防安全知識和消防作戰方案進行考核。安全員必須會使用滅火器、消防水帶,保潔員必須會使用滅火器、知道疏散人員的方法。
每位員工應熟悉自己的崗位環境,操作的設備及物品情況,熟悉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消防器材的具體擺放位置,掌握消防器材的具體使用方法。
定人、定時、定措施消除火險隱患,每年年底組織一次消防實戰演習(演習時必須實際使用消防水帶、滅火器)。演習前制定演習方案并提前一周報公司相關部門進行審核,演習后保存相應的圖片記錄,有關演習的情況記錄在案。
對消防設施、設備進行統計并記錄于《消防設施清單》上,并根據情況對《消防設施清單》及時更新。
物業服務中心每月定期組織檢查維修保養消防器材設備,并提交消防工作總結及消防監控設備保養簡報。
每半年至少進行一次消防緊急集合,人員以義務消防隊員為主(在崗安全員可不在緊急集合之內),準確記錄各人員在接到緊急集合命令后趕至指定地點的時間及裝備情況。各組緊急集合的指定地點及所需時間由公司相關部門核定,對緊急集合中不能達到要求的人員,在月度考核中予以體現,對緊急集合中無故缺勤、延誤人員予以嚴肅處分。
保持樓梯、走道和出口暢通無阻,妥善維護樓梯、走道和出口的安全疏散指示和事故照明設施。嚴禁在所轄區域內的任何地方貯存易燃、易爆以及各類劇毒物品。
未經同意任何人員不得隨意啟動消防泵、噴淋泵、穩壓泵、送排煙閥、破玻璃按鈕,不得隨意動用消防器材和消防水。
配備足夠的消防用沙,不得挪做它用,煙感、溫感、噴淋頭未經許可不得擅自更改和拆除。
任何員工發現異味、異聲、異色等現象及時報告,并采取積極措施處理。
篇2:科技園區消防管理規定
科技創業園區消防管理規定
為了進一步加強zz小微(科技)企業創業園管理,促進創業園健康有序發展,特制定本辦法。
1、企業及其員工應熟悉園區大樓和園區消防及自救程序;安保部將定期舉辦消防培訓,企業防火責任人應積極參加;
2、園區禁止堵塞一切消防控制系統、消防通道、應急出口、窗戶、通向樓頂出口及各樓大廳,并保證暢通無阻;
3、禁止損壞消防設備、消防器材及其控制設備及設施;
4、安保部有權將障礙物搬離和更換受到破壞的設備和設施,責任人將承擔所有由此而產生的費用;
5、消防設備(滅火器、消防水喉、消防水管等)設置在每層固定的位置,非特殊情況不得擅自移動,如遇火情,企業可使用以上設備進行滅火工作;
6、企業有責任為其辦公場所購置必要的消防設備。
7、各樓大廳、樓層通道、樓梯通道禁止吸煙;在可吸煙區域,應謹慎處理好煙蒂及明火;
8、園區內禁止使用明火、加熱器、電烹飪設備、烤箱及熨斗等。功率在1千瓦以上電器設備在未得到安保部批準前,不得帶入園區。
9、避免電器超負荷運轉,如有異常,應立即關閉并及時通知園區辦派員檢修;
10、使用過程中企業需定期自行檢查電器設備,確保各種電器設備、線路及接口無松動及破損,如發現問題及時報修;
11、企業自用滅火器及設備應定期進行常規性檢查,確保其處于完好狀態;
12、在人員離開辦公室前,須關閉所有電器;
13、請勿在室內存放大量紙盒、紙箱、紡織品等易燃物品;
14、樓宇內禁止存放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及煤油、汽油、液化氣體等;
15、企業應選派消防負責人,負責消防工作并組織參加園區有關的消防培訓、演習。
篇3:采油廠消防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采油廠的消防工作,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損失,保護員工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不受損害,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結合我廠實際,特制定本規定。
第一章組織領導
第一條:消防安全是采油廠生產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行政正職(總監)既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也是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
第二條:各部門職責:
1)、制訂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和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應急預案,實行逐級防火責任制,確定本單位和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
2)、組織開展消防安全檢查,部門月度至少一次,并督促有關部門或整改火災隱患;
3)、按照有關規定配置消防設施和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定期組織檢驗、維護,確保消防設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4)、組織調查處理一般火災事故,協助上級部門調查處理重大火災事故。
5)、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設置符合國家規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標志。
第二章義務消防隊
第三條:各部門須成立義務消防隊,遵守全員參與原則,固定各崗位消防任務、操作職責范圍;
第四條:義務消防隊員要熟悉本崗位范圍的火災危險性,明確危險點和控制點。參加實際演練,熟練掌握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維護保養消防器材和設施。
第五條:在義務消防隊員發生火災要及時報警,積極組織撲救,保護現場,迅速有效地撲滅初起火災;協助有關部門調查火災原因。
第三章火災預防
第六條:采油廠CPF院內劃分為消防安全特級區域,OGM站內劃分為消防安全一級區域、單井井場為消防安全二級區域。
第七條:建立完善消防檔案,確定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部位),設置有效的防火標志,建立消防設施臺賬、義務消防員臺賬,實行嚴格管理;
第八條:各部門實行每月消防設施、器材月查,崗位人員結合日崗位檢查表進行防火巡查工作;
第九條:由維保部門及生產部門互相配合,定期做好消防設施、器材的維護和保養工作;
第十條:定期對職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
第十一條:制定和完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定期組織消防演練。
第十二條:對查出的火災隱患要逐項登記,立即整改,整改不了的納入隱患整改跟蹤表上報,采取防范措施保證安全,限期整改。
第四章責任追究
第十三條:因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火災事故的,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1、違章指揮或違章作業;
2、擅自拆除、毀壞、挪用、埋壓、圈占消防安全裝置和設施,影響火災撲救的;
3、玩忽職守、違反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勞動紀律;
4、拒不執行火場指揮員命令或故意阻礙消防車通行,影響火災撲救的;
5、過失引起火災。
第十四條:因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火災事故的,應追究各部門(總監)領導或有關領導人的責任。
1、本單位發布的指令、命令、決定、規章制度,違反有關消防安全法規;
2、無視消防監督管理部門的警告,不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3、消防安全工作無人負責,管理混亂;
4、不按規定對職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因缺乏消防知識發生火災事故;
5、設備帶病運行,不按規定檢修;
6、作業環境不安全,消防設施不齊全,又不采取措施;
7、規章制度不健全,無安全操作規程;
8、不按設計施工或擅自降低防火等級;
9、未經完工驗收擅自投產、使用;
10、發生火災事故后仍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致使同類事故重復發生。
第五章滅火救援
任何單位、個人發現火災時,都應當立即報警。發生火災的部門、崗位必須立即組織力量使用現場配置的消防設施或器材撲救火災,有義務消防組織和應急預案的必須立即按照崗位分工,首先從工藝上控制火勢發展。火災撲滅后,發生火災的單忙應當保護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如實提供火災情況。
AHDEB采油廠安委會
2012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