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化工單位安全設施規范

化工單位安全設施規范

2024-07-22 閱讀 1155

一、含義

安全設施,是指企業(單位)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將危險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圍內以及預防、減少、消除危害所配備的裝置(設備)和采取的措施。

二、分類

安全設施分為預防事故設施、控制事故設施、減少與消除事故影響設施3類。

(一)預防事故設施

1.檢測、報警設施

(1)壓力、溫度、液位、流量、組分等報警設施;

(2)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等檢測和報警設施;

(3)用于安全檢查和安全數據分析等檢驗、檢測和報警設施;

2.設備安全防護設施

(1)防護罩、防護屏、負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制動、限速、防雷、防潮、防曬、防凍、防腐、防滲漏等設施;

(2)傳動設備安全閉鎖設施;

(3)電氣過載保護設施;

(4)靜電接地設施;

3.防爆設施

(1)各種電氣、儀表的防爆設施;

(2)阻隔防爆器材、防爆工器具;

4.作業場所防護設施

作業場所的防輻射、防觸電、防靜電、防噪音、通風(除塵、排毒)、防護欄(網)、防滑、防灼燙等設施。

5.安全警示標志

(1)包括各種指示、警示作業安全和逃生避難及風向等警示標志、警示牌、警示說明。

(2)廠內道路交通標志。

(二)控制事故設施

1.泄壓和止逆設施

(1)用于泄壓的閥門、爆破片、放空管等設施;

(2)用于止逆的閥門等設施。

2.緊急處理設施

(1)緊急備用電源、緊急切斷等設施;

(2)緊急停車、儀表連鎖等設施。

(三)減少與消除事故影響設施

1.防止火災蔓延設施

(1)阻火器、防火梯、防爆墻、防爆門等隔爆設施;

(2)防火墻、防火門等設施;

(3)防火材料涂層。

2.滅火設施:滅火器、消火栓、高壓水槍、消防車、消防管網、消防站等。

3.緊急個體處置設施:洗眼器、噴淋器、應急照明等設施。

4.逃生設施:逃生安全通道(梯)。

5.應急救援設施:堵漏、工程搶險裝備和現場受傷人員醫療搶救裝備。

6.勞動防護用品的裝備

包括頭部、面部、視覺、呼吸、聽覺器官、四肢、身軀防火、防毒、防燙傷、防腐蝕、防噪聲、防光射、防高處墜落、防砸擊、防刺傷等免受作業場所物理、化學因素傷害的勞動防護用品和裝備。

篇2:化工企業安全設施設備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了加強公司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因安全設施使用不當造成的人身傷害和事故隱患,充分做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創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工作環境,制定此制度。

二、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生產裝置和罐區的各種安全設施的管理工作。

三、職責

1、安環科是公司安全設施的主管部門。

1.1、凡機械、設備上的安全裝置如受壓容器上的安全閥、壓力表等由設備工程師管理;

1.2、凡屬電器方面的安全保護裝置如各種繼電保護裝置、儀器儀表均由電氣工程師負責管理;

1.3、凡生產區內的火警報警裝置、滅火裝置和其他固定裝置均由消防負責人管理。

2、相關部門負責轄區內各類安全設施的使用與維護工作,轄區內的安全設施確定責任管理人員。

2.1、各單位應定期檢查消防系統、電氣系統及其它安全裝置、設施的完整性,發現問題及時上報或處理。

2.2、對施工變動后不能及時恢復的安全設施,值班人員應督促施工人員采取臨時替代措施,確保設備和人身安全。

3、安全設施使用與維護應符合國家相應的要求。

3.1、新購入的安全設施要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產品生產企業須具有生產資質。

3.2、各種安全設施要建立臺賬,做到賬物相等。

3.3、消防設備設施的管理執行公司《消防安全管理設施辦法》。

3.4、消防系統必須定期啟動一次,檢驗設備是否運行正常、有序,消防水帶如出現老化、泄漏等現象要及時更換。

3.5、防雷防靜電設施應定期監測,保證接地電阻≤4Ω。

3.6、對監控設施要進行常規保養、維修,保證正常、有效使用。

四、公司主要安全設施分類

1、預防事故設施

1.1、檢測、報警設施

壓力、溫度、液位、流量等報警設施,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氧氣等檢測和報警設施,用于安全檢查和安全數據分析等檢驗檢測設備、儀器。

1.2、設備安全防護設施

防護罩、防雷、防滲漏等設施,傳動設備安全鎖閉設施,電器過載保護設施,靜電接地設施。

1.3、防爆設施

各種電氣、儀表的防爆設施,制氮系統,阻隔防爆器材,防爆工器具。

1.4、作業場所防護設施

作業場所的防靜電、通風(除塵、排毒)、防護欄(網)、防滑等設施。

1.5、安全警示標志

包括各種指示、警示作業安全和逃生避難及風向等警示標志。

2、控制事故設施

2.1、泄壓和止逆設施

用于泄壓的閥門、防爆膜等設施,用于止逆的閥門等設施。

2.2、緊急處理設施

緊急備用電源,緊急停車、儀表聯鎖等設施。

3、減少與消除事故影響設施

3.1、防止火災蔓延設施

阻火器、安全水封、回火防止器、防火堤、防火墻、防火門、蒸汽幕、水幕等設施,防火材料涂層。

3.2、滅火設施

水噴淋、泡沫釋放等滅火設施,消火栓、高壓水槍(炮)、消防車、消防水管網、消防快速接頭、滅火器等。

3.3、緊急個體處置設施

洗眼器、噴淋器、應急照明等設施。

3.4、應急救援設施

堵漏、溢油收集和現場受傷人員醫療搶救裝備。

3.5、勞動防護用品和裝備

五、安全設施的校驗

1、阿娜設備、設施在使用前或使用一段時間后必須進行校驗,經校驗合格后方可在校驗有效期內使用。

2、安全設備、設施的校驗必須由當地安全技術部門或上級技術監督局辦理,不具備資格的校驗部門,校驗結果無效。

3、設備、設施進行校驗時必須由安全員共同出具校驗說明書、標明校驗范圍、工作環境和介質說明等,并依據工藝過程和安全技術參數復審無誤后進行。

4、校驗安全設備、設施必須由安全員建立全面性管理檔案。

六、維修保養與檢驗

安全設施維護檢查,由作用部門每月檢查維護一次,在維護檢查中發現問題及時向設備負責人匯報,由負責人進行檢驗或維修。

1、各種安全裝置要有專人負責,經常巡回檢查,維護管理;

2、安全裝置要建立檔案,編入設備檢修計劃,定期檢修;

3、安全裝置不得隨意拆除,挪用或廢置不用,若確有必要申請拆除須經安全技術部門同意;

4、除安全裝置專責維修人員外,其他人一律不得亂動。

七、防護器材的選用和保管

1、根據作業性質、條件,勞動強度和防護器材性能及其防護性質,正確選用防護器材種類和型號,不得超出防護范圍進行代用;

2、崗位配備的過濾式防毒面具,應與使用人員頭型相適應;

3、各種防毒面具使用前后必須仔細檢查;各種防毒面具應定點存放;

4、個人使用和報關單額防護用品,應登記造冊,定期檢查;

5、車間應有防爆手電、防毒面具、隔熱手套、膠靴、防火服和安全帶等急救器材,以備搶救用;

6、安全帶使用前要仔細檢查,用后妥善保管,防止霉爛和強度下降,定期進行強度試驗;

7、絕緣手套、膠靴、絕緣棒、絕緣墊臺等常用的電氣絕緣工具要指定專人保管;

8、常用電氣絕緣工具按照電氣安全工作規程規定定期進行耐壓試驗,嚴禁使用不合格的絕緣工具從事電氣工作。

篇3:化工機械設備安全設施檢維修管理制度

1、檢修前準備

1.1、生產部在設備檢修前編制檢修計劃應做到內容詳細、責任明確、措施具體,應包括對安全裝置、設施的檢修。凡是有二人以上參與的檢修項目,必須有一人負責安全。

1.2、生產部長及各車間負責人要對檢修中的安全負責,在對參加檢修人員交待好檢修任務的同時,交待好安全措施。

1.3、生產部長及各車間負責人在檢修前,要組織人員對檢修過程進行風險評估,做好檢修機具準備和周密檢查,做到機具齊備,確保安全可靠。

1.4、檢修工在進行檢修作業時,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1.5、檢修電氣設備時,必須切斷電源,并經兩次啟動復查證明無誤后,在電源開關處上鎖和拆下熔斷器,并掛上“嚴禁合閘”“有人工作”等標示牌,工作未結束或未得到許可,不準任何人隨意拿掉標示牌或送電。必須帶電檢修時,應采用可靠的安全措施,作業人員和監護人員應由有帶電作業實踐經驗的人員擔任。

2、檢修安全規定

2.1、檢修人員要對檢修項目進行檢查,各項準備工作符合檢修要求方可進行檢修。

2.2、一切檢修作業,必須嚴格執行公司各項安全技術規程和相關安全管理規定。

2.3、凡檢修用的臨時照明,應使用36V或者12V電壓的安全行燈,絕緣要良好,電動工具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并有可靠的接地零線。在潮濕場所,安全行燈電壓不應大于12V。

2.4、拆卸有危險的零部件時,應穿戴好規定的防護用品。

2.5、設備內檢修必須有專人監護,監護人必須由有經驗的人擔任,必須認真負責,堅守崗位,并與檢修人員保持有效連絡。

2.6、在檢修作業條件發生變化,并可能危及檢修人員時,必須立即撤出檢修,再次進行檢修時,重新進行檢查。

2.7、較大型設備檢修,應根據設備具體情況搭設安全梯和架臺,并配備救護繩索、安全帶,確保應急撤離需要。

3、檢修竣工驗收

3.1、檢修竣工后,生產部要細致檢查,切勿將工具器材等忘掉在機械設備內,并將搭設的工作架臺、拉設的臨時電源全部拆除,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

3.2、檢修移交驗收前,不得拆除懸掛的警示牌和開啟切斷的電源。

3.3、竣工驗收時,生產和檢修雙方負責人當場檢查質量是否全部符合檢修標準,安全裝置是否恢復齊全。

3.4、生產車間自己檢修的,生產部負責任要親自到現場檢查驗收。

3.5、檢維修設備(設施)竣工驗收時,驗收人要在檢修記錄上簽字確認,并將檢修記錄交由設備(設施)管理人員存檔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