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收發油安全注意事項
加油站收發油屬于特殊工種,許多加油站發生爆炸燃燒等事故均出現在這些環節。因此,在加油站收發油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首先是對加油員工嚴格要求,必須具有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識,熟練地使用消防器材。加油前,加油車輛進站必須到位,加油員要提醒駕駛員熄火關閉油門,并告誡車內乘客不得打火抽煙。在問明其加油品種后,方才持油槍加油,槍管務必緊靠油箱口,由慢漸快(旨在減輕油的沖擊,釋解靜電積聚)。加油時加油員必須集中精力,如油溢出,要迅速用不擦凈油跡,特別不允許將油噴濺在車排氣管上(車一發動,易引發燃燒),待車走后,再清除地面雜物。
加油機具務必保證工作正常,不得"帶病上陣"。尤其要經常檢查加油槍與機體的整體靜電連接,查電線是否老化斷裂、脫落。隨時應仔細檢測加油機在工作時油槍口是否出現瞬間閃燃現象,這是至關重要的環節之一。
在炎熱氣候尤其在接近38℃時加油,必須考慮用冷水來降溫(因為氣溫愈高愈接近汽油的閃、燃點),這樣為加油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可大大降低事故的發生。
加油時,加油人員要按要求著裝,切忌攜帶打火機,以防上下油罐車時打火機掉地觸撞而產生火花。核對清楚油品種類,先開啟罐蓋后,再打開出油閥門。必須用專門的墊板墊住油罐車的后輪,以防后滑,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加油場地要配備足夠的滅火器及石棉被,要檢查靜電接地夾連接是否正確,尤其是與收油管線的整體連接。收油過程中,收油人員絕對不能離開現場,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總之,所要求的一切程序必須按章辦事,不得盲目蠻干,這是收發油整個過程中要切實注意的。
篇2:加油站消防管理制度
一、成立群眾義務消防組織,站長是防火第一責任人,每個員工都是義務消防隊員,應做到“三懂三會”:即懂火災危險性,懂預防措施,懂撲救萬法;會報警,會使用滅火器材,會撲救初期火災。每半年組織一次消防訓練。
二、加油站應有滅火作戰預案,編制圖表說明,作為訓練和實戰的主要依據,其王要內容:
1.組織領導和指揮系統。2.地理位
篇3:工地加油站: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麥喀高速第四合同段施工單位物資部油罐安裝
分項工程名稱油罐安裝工種物資部、油罐安裝工
交底名稱油罐安裝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一、油罐的選址、安全距離
1、汽油罐和柴油罐應埋地設置,嚴禁設在室內或地下室內。
2、油罐與站房之間的距離4米。
3、油罐與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安全距離不應少于18米。
4、油罐與室外變配電站安全距離不應少于18米。
5、架空電力線路不應跨越油罐且安全距離不應小于5米。
6、工地小型臨時油庫應遠離生活區50米以外,并設圍欄。
二、油罐的安裝
1、油罐的設計和建造,應滿足油罐在所承受外壓作用下的強度要求,并應有良好的防腐蝕性能和導靜電性能。鋼制油罐所采用鋼板標準規格的厚度不應小于5mm。
2、油罐的外表面防腐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鋼質管道及儲罐腐蝕控制工程設計規范》SY0007的有關規定,并應采用不低于加強級的防腐絕緣保護層。
3、當油罐受地下水或雨水作用有上浮的可能時,應采取防止油罐上浮的措施。
4、油罐的人孔,應設操作井。當油罐設在行車道下面時,人孔操作井宜設在行車道以外。
5、油罐的頂部覆土厚度不應小于0.5m。油罐的周圍,應回填干凈的沙子或細土.其厚度不應小于0.3m。
6、油罐的各接合管,應設在油罐的頂部,其中出油接合管宜設在人孔蓋上。
7、油罐的進油管,應向下伸至罐內距罐底0.2m處。
8、當采取自吸式加油機時,油罐內出油管的底端應設底閥。底閥人油口距離罐底宜為0.15~0.2m。
9、油罐的量油孔應設帶鎖的量油帽,量油帽下部的接合管宜向下伸至罐內距罐底0.2m處。
三、油罐區的安全規定
1、嚴禁攜帶引火、發火危險品進入罐區。
2、一般情況禁止機動車輛進入罐區。特殊情況下應經有關部門批準,并帶阻火器后方可進入。
3、油罐區是重要設施,嚴禁無關人員進入。
4、嚴禁在罐區堆放油污、油布、紙張、木材等雜物。管溝、電纜溝保持暢通,不得積存油污、垃圾等。下水系統不得存油、瓦斯和滲油。
5、罐區應定時、定人進行巡回檢查,有異常情況要立即向調度室和領導報告,并采取有效措施。
6、輕質油泵房應加強自然通風和強制通風,室內禁止敲打和碰撞以防產生火花。
7、罐區內應有完善的滅火設施和消防水源,并使其始終處于完好狀態;消防道路要保持暢通無阻,不得堵塞。
8、避雷裝置和防靜電接地裝置每年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9、應定期檢查管道密閉性能是否良好,呼吸閥工作是否正常,在冬季呼吸閥有否凍結,液壓式安全閥的液面是否保持規定高度,阻火器是否有損壞和變形,量油口有色金屬襯墊是否完好等。
10、油罐區應有足夠的照明。宜采用遠距離高懸透光燈。罐體上一般不設照明,必須時應選用合適的防爆型燈具。
11、貯罐應設置防火堤,其有效容積符合設計規范要求。管線穿越防火堤處或分隔堤處的縫隙及堤壁上的孔洞,必須全部封死。
12、罐區和生產裝置內的殘液、瓦斯、污油等的排放應有回收系統,不準隨意排空或任意就地排放殘液。
13、貯罐管線須保溫的,應嚴格控制溫度,防止過高或過低,造成物料揮發或管線凍壞。
14、不同物料貯罐的管道不得相連。如貯罐換裝不同物料時,必須徹底清洗,經檢查合格后方可換裝,以防物料相混。
15、操作人員應經常檢查儀表指示的液面與實際液面是否相符,防止出現假液面造成跑料事故。
16、油品貯罐進口管,應在罐的下部進入,以免沖擊磨擦產生靜電。嚴禁采用自由流入方式向油罐、油槽車和油桶中罐注輕質油及其他易燃液體。調合罐禁止通風攪拌。
17、向貯罐輸油的油泵能力不應超過呼吸閥的工作能力,以免損壞貯罐。
18、油罐油品的加溫、脫水循環、清洗、輸轉、切換和油罐一系列管理制度,必須建立健全,應嚴格遵守如下規定:
1)、除凝固點過高的原油外,溫度一般應控制在油品的閃點以下。向有水份的貯罐送油溫度不超過90℃。超過90℃以上的貯罐收油不得帶水,不得直接向該罐用蒸汽掃線,以防冒頂跑油。有升降管的必須將升降管提到水層以上。
2)、油罐脫水不準離開人,應遵守“三脫水”制,即:收油前脫水;收油后沉降脫水;移動前脫水。
3)、對調合罐可根據罐的容積大小,泵排量大小和各種調合油品的性質決定循環時間。循環時各有關閥門的開關情況應檢查好,防止串油。
4)、為保證油品質量和安全檢修,貯罐必須定期清掃、清洗,清洗時必須采用蒸氣直接吹掃加溫并保證足夠時間,所有與罐體相連的閥門,管線一定要切斷關嚴,防止誤操作使油串入罐內傷人。
5)、油罐收付前后,須詳細檢查閥門、管線是否開關正確,切換時必須遵守“先開后關”的原則,以免憋壓。
6)、閃點低于60℃以下的油品,禁止用壓縮空氣掃線,夏季不掃線應防止管線受熱升壓。閃點高于60℃的油品在用壓縮空氣掃線時,油溫必須低于該油品閃點20℃。
7)、清洗含有硫化物的貯罐時,應不斷用水澆灑,保持潮濕,防止硫化鐵自燃;清除出的硫化鐵應運出罐區,埋入地下。
19、雷雨時應停止輸送油品,防止雷電感應引起火災。
20、檢尺和采樣口平時要蓋嚴。量油尺和采樣器應有防止碰撞產生火花的措施,起落要緩慢。
21、嚴禁穿帶釘子的鞋進入罐區和油罐、槽車上去操作。
22、現場補充其它安全注意事項
交底人簽名接底人簽名交底日期
作業人員簽名
注:本表一式兩份,作業班組一份檔案室一份,各施工人員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