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壓作業安全規范
基本概念
試壓作業,就是對井口裝備、地面設施和管線等的耐壓能力進行測試的過程。試壓作業分為強度試壓和嚴密性試壓作業,強度試壓是對管線(設備)能否承受相應壓力的測試,而嚴密性試壓則是對管線(設備)在設計工作壓力時是否滲漏的測試。
試壓的目的:掌握管線(設備)的承壓狀況,以確定安全的運行操作壓力;暴露運行多年的管線(設備)存在的缺陷,以檢驗其薄弱環節。
試壓作業對試壓作業人員來說是一項高風險的作業,稍有不慎極有可能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此有必要全面了解試壓作業時存在的風險、可能造成的傷害以及應當采取的預防或防護措施。
主要風險
試壓作業中隨著壓力的改變,面臨的主要風險有:試驗壓力過高或施工質量不合格等原因導致管線(設備)破裂;卸壓速度控制不當導致管線(設備)被吸扁損壞;試壓作業時發生漏氣或漏水傷及人員或設備;吹掃的鐵銹等雜物傷及人員或設備。
試壓前應具備的條件
儀表
1、試壓用儀表必須校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2、用水作試壓介質時,壓力表的精度不應低于1.5級;用氣體作介質時,壓力表的精度不應低于1級。
3、試壓用壓力表表盤直徑不應小于150mm,分度值不應大于0.02Mpa,量程應為試驗壓力的1.3-1.5倍。
4、每段試壓管線安裝的壓力表不應少于2只,管線兩端各安裝1只。
5、試壓用溫度計的精度不應低于1級,測量范圍滿足要求、分度值應不大于0.5℃。
6、每段試壓管線安裝的溫度計不應少于2支,管線兩端應各安裝1支。
7、試壓用溫度計應安裝在無陽光照射的地方,否則應采取遮陽措施。
設備
1、試壓設備(水泵和空氣壓縮機)的壓力、排量選擇要適當,應滿足試壓工藝要求并有一定富余量,操作要靈活可靠。
2、試壓用閥門的壓力等級應滿足試驗壓力的要求,安裝前應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
3、試壓設備與試壓管道之間的連接管應采用壓力等級匹配的無縫管。
試壓準備
1、試壓方案已經通過相關人員的審批。
2、成立專門的試壓隊伍(包括組織指揮機構和搶修隊伍等),備齊試壓和施工救險用的機具、設備、工程用料、交通工具、消防工具和救護設備等。
3、對所有參加試壓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和安全教育,向管線沿線居民進行安全宣傳,所有人員都已知可能的危害和相應的預防、應急措施。
4、通信系統完善可靠。
5、處理或修補更換的管線,加固因采用水試壓而強度不夠的架空管道支撐結構。
6、徹底清除試壓管線(設備)內的污物。
安全措施
1、試壓前,應按設計要求及有關技術規范規定對試驗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將不宜和管道一起試驗的閥門、儀表、配件等從管道上拆除,臨時裝短管接通;管道中所有的開口應封閉,不宜連同一起試驗的設備或高(低)壓系統與低(高)壓系統間應加盲板隔離,試壓后及時拆除。
2、試壓現場應設置明顯的安全標志,如:安全警示牌、夜間警示燈、警戒線等。
3、試壓期間,設專人監視,嚴禁隨意啟閉閥門,無關人員遠離危險作業區。
4、試壓過程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處理前應將管線(設備)內壓力降到零后方可進行作業。
5、采用水壓試驗
試壓前應在管線的高點裝設排氣閥,在管線的低點裝設排水閥,注水時應排盡管道內的空氣,試壓結束后應排盡管道內部的水。
穩壓期間應沿管線全面檢查、發現滲漏應做上標志,機上降壓后立即處理、處理后應重新試驗,直到合格,不得帶壓進行處理。
用水做介質試壓時,由于地形起伏變化,壓力表讀數受高差水壓力的影響較大,試驗壓力應以最高點壓力為準、且低點處管道的環向應力不得進超過管材本身的屈服強度與焊縫系數的乘積。
冬季試壓時應采取防凍措施,試壓后應對管道進行清管掃線。
國標規定,采用水進行強度試壓時,壓力應均勻緩慢上升,當壓力升至1/3試驗壓力時,應停止升壓15min進行檢查;然后升至2/3試驗壓力時再停止15min進行檢查;最后升至試壓壓力并穩壓。停止升壓期間應檢查管線壓力有無異常現象。
試驗壓力小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30m范圍劃為警戒區;試驗壓力大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50m范圍劃為警戒區。
6、采用空氣試壓
試壓前如管線(設備)內有天然氣,應先置換殘余的天然氣。置換時管內氣體的流速應低于5m/s,進氣量應達到試壓管線(設備)容積3倍以上或取樣分析天然氣含量在2%以下。
試壓壓力應均勻緩慢上升,每小時升壓不超過1Mpa;當試壓壓力低于3Mpa時,分2次升壓,在壓力為1/2試壓壓力時,穩壓30min,若未發現問題,繼續升壓至試壓壓力;當試壓壓力高于3Mpa時,分3次升壓,在壓力為1/3試壓壓力時,穩壓30min進行檢查,(試壓過程中,隨時注意壓力表變化,發現異常情況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然后繼續升壓至2/3試壓壓力時再停止30min進行檢查;最后升壓至試壓壓力并穩壓。停止升壓期間應檢查管線壓力有無異常現象。
試驗壓力小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80m范圍劃為警戒區;試驗壓力大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100m范圍劃為警戒區。
吹掃放噴口應該選擇在空曠、開闊、人員稀少的地方,放噴口前方200m、左右100m、后方50m范圍內禁止行人、牲畜、機動車輛通行,并避開建(構)筑物。
管道放噴管口應朝上設置,與地面夾角不小于45゜,放噴管要固定牢靠,放噴控制閥靈活。
夜間由于受視線影響,不易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同時,一旦泄漏不便于處理,為此應避免夜間吹掃、放噴。
篇2:試壓特殊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目的與范圍
為規范對裝置和管道試壓作業過程的安全管理,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本規定適用于各單位試壓作業的安全管理
術語和定義
試壓作業
指在新(改、擴)建項目的裝置、容器、管道、受壓元件等承壓體上進行耐壓和氣密性試驗的作業。
職責
安全環保監察處負責試壓作業的安全監督管理。
相關專業管理部門負責本專業(系統)試壓作業的技術指導和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各二級單位負責本單位試壓作業措施落實和監護工作。HSE部門負責試壓作業監督管理工作。
作業人員應經過相關知識培訓,掌握試壓作業操作技能。
試壓設備及安全附件應經過檢驗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壓力試驗應以液體為試驗介質。脆性材料嚴禁使用氣體進行壓力試驗。當管道的設計壓力大于0.6MPa時,需用氣體介質試驗時,必須有設計文件規定或技術部單位同意,制定試壓現場的安全操作規程,方可用氣體進行壓力試驗。
應對現場防范控制措施和作業條件確認后再作業。
危害識別
根據工作任務,由施工單位負責人組織技術、安全等有關人員,針對作業內容和試介質,開展危害識別,制定防范控制措施,編制壓力試驗方案;至少應包括:
a)參加試驗的管道線號、規格設有關設備位號,并在流程圖上標明;
b)試驗項目、試驗壓力、介質及壓力來源;
危害識別
c)加置試驗用盲板位置、規格、線號及裝拆負責人;
d)壓力、溫度檢測總的數量及位置;
e)應拆卸的管道部件、零件及臨時連接措施;
f)復查確認負責人;
g)升壓步驟、停壓時合格標準及檢查方法和安全技術措施;
h)試壓危險區域警戒范圍、人員站位、試壓進度,人員分工及崗位責任;
i)應急預案及演練要求;
j)原始記錄。
作業許可
試壓前,由現場工程技術人員對參加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風險告知,明確風險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內容主要包括:
a)試驗方案的技術要求,明確氣密性試驗的介質及特性;
b)過程存在的風險、危害及控制措施;
c)主要的安全要求及施工中注意的安全事項;
d)試驗過程中應遵守的制度、標準、規程;
e)落實控制措施的責任人及其職責。
凡水介質試壓壓力<10Mpa或空氣介質試壓壓力<0.6Mpa的試壓作業,由施工作業現場工程技術人員編制壓力試驗方案,施工項目現場負責人對照試壓安全措施要求現場逐項確認。
進入施工現場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勞動保護用品,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現場。
用水作試壓介質時,試壓設備、機具的擺放位置離試壓管線的距離不應小于30m;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其擺放位置不應小于50m。
用水作試壓介質時,試驗壓力小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30m范圍劃為警戒區。試驗壓力大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50m范圍劃為警戒區;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試驗壓力小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80m范圍劃為警戒區、試驗壓力大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100m范圍劃為警戒區。在警戒區內應設專人流動值守警戒
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在升壓過程中,不允許工作人員沿管線檢查。當試驗壓力超過4MPa時,沿管線兩側各6m范圍內應劃為禁區。
耐壓試驗注水時,應排盡管道內部的空氣。試壓時,環境溫度不宜低于5℃。當環境溫度低于5℃時,應采取防凍措施,禁止以任何方式敲打管道及其附件。
穩壓期間,檢查受壓設備和管道的法蘭、盲板、壓力表時,禁止站在法蘭、盲板的對面,讀表時視試驗壓力確定站位安全距離,水壓試驗不少于2米,氣壓試驗不少于6米。
在試壓過程中,發現法蘭或焊縫有滲漏現象,嚴禁帶壓擰緊螺栓和補焊,應降壓后,再進行修復,缺陷消除后,應重新試驗。當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處理前應將壓力降至0.02MPa以下方可進行作業。
試壓設備有專人看管,負責試壓和停壓操作。
試壓后泄壓處置
試驗合格后,應將試驗介質引至室外合適地點排放,并注意安全。
氣壓試驗,應緩慢降壓,排放應盡量利用系統內的放空管,如用臨時按管應接至室外排放。排放管應牢固可靠,應承受反沖力的作用。
試壓結束后,應及時拆除盲板、膨脹節限制設施。裝好拆除的管閥、儀表。
試壓作業應填寫壓力試驗記錄。
篇3: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ˉ目的與范圍n?為規范對裝置和管道試壓作業過程的安全管理,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n?本規定適用于*****油田所屬各單位試壓作業的安全管理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術語和定義n?試壓作業n?指在新(改、擴)建項目的裝置、容器、管道、受壓元件等承壓體上進行耐壓和氣密性試驗的作業。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職責n?安全環保監察處負責試壓作業的安全監督管理。n?相關專業管理部門負責本專業(系統)試壓作業的技術指導和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n?各二級單位負責本單位試壓作業措施落實和監護工作。HSE部門負責試壓作業監督管理工作。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基本要求n?實行試壓作業許可證制度。新(改、擴)建項目的試壓作業應取得《試壓作業安全許可證》,方可作業。n?作業人員應經過相關知識培訓,掌握試壓作業操作技能。n?試壓設備及安全附件應經過檢驗合格方可投入使用。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基本要求n?長輸管道線路試壓應執行SYJ4001-90《長輸管道線路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第十章和第十一章的規定。n?油田集輸管道試壓應執行SY0422-97《油田集輸管道施工及驗收規范》管道強度及嚴密性試驗的規定。n?已投入運行天然氣管線的試壓應執行SY/T6149-1995《天然氣運行管線試壓技術規范》。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基本要求n?壓力試驗應以液體為試驗介質。脆性材料嚴禁使用氣體進行壓力試驗。當管道的設計壓力大于0.6MPa時,需用氣體介質試驗時,必須有設計文件規定或經建設單位同意,制定試壓現場的安全操作規程,方可用氣體進行壓力試驗。n?簽發人應對現場防范控制措施和作業條件確認后,簽發《試壓作業安全許可證》。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危害識別n?根據工作任務,由項目經理(施工單位負責人)組織技術、安全等有關人員,針對作業內容和試介質,開展危害識別,制定防范控制措施,編制壓力試驗方案;至少應包括:?a)參加試驗的管道線號、規格設有關設備位號,并在流程圖上標明;?b)試驗項目、試驗壓力、介質及壓力來源;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危害識別?c)加置試驗用盲板位置、規格、線號及裝拆負責人;?d)壓力、溫度檢測總的數量及位置;?e)應拆卸的管道部件、零件及臨時連接措施;?f)復查確認負責人;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危害識別?g)升壓步驟、停壓時合格標準及檢查方法和安全技術措施;?h)試壓危險區域警戒范圍、人員站位、試壓進度,人員分工及崗位責任;?i)應急預案及演練要求;?j)原始記錄。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作業許可n?試壓前,由現場工程技術人員對參加作業人員、建設項目方、監理人員進行技術交底、風險告知,明確風險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內容主要包括:?a)試驗方案的技術要求,明確氣密性試驗的介質及特性;?b)過程存在的風險、危害及控制措施;?c)主要的安全要求及施工中注意的安全事項;?d)試驗過程中應遵守的制度、標準、規程;?e)落實控制措施的責任人及其職責。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作業許可n?凡水介質試壓壓力<10Mpa或空氣介質試壓壓力<0.6Mpa的試壓作業,由施工作業現場工程技術人員編制壓力試驗方案,施工項目現場負責人、技術人員、監理單位對照《試壓作業安全許可證》中試壓安全措施要求現場逐項確認,施工項目現場負責人檢查確認安全措施落實后簽發《試壓作業安全許可證》。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作業許可n?凡水介質試壓壓力≥10Mpa或空氣介質試壓壓力≥0.6Mpa的試壓作業,由施工項目工程技術人員編制壓力試驗方案,試壓現場負責人審查,項目經理(或基層單位負責人)現場檢查確認安全措施落實后,簽發《試壓作業安全許可證》,并報本單位HSE部門備案。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現場控制n?進入施工現場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勞動保護用品,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現場。n?用水作試壓介質時,試壓設備、機具的擺放位置離試壓管線的距離不應小于30m;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其擺放位置不應小于50m。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現場控制n?用水作試壓介質時,試驗壓力小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30m范圍劃為警戒區。試驗壓力大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50m范圍劃為警戒區;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試驗壓力小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80m范圍劃為警戒區、試驗壓力大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100m范圍劃為警戒區。在警戒區內應設專人流動值守警戒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現場控制n?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在升壓過程中,不允許工作人員沿管線檢查。當試驗壓力超過4MPa時,沿管線兩側各6m范圍內應劃為禁區。在禁區內的居民應暫時撤到安全地帶,不允許人員、車輛和牲畜進入禁區。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現場控制n?耐壓試驗注水時,應排盡管道內部的空氣。試壓時,環境溫度不宜低于5℃。當環境溫度低于5℃時,應采取防凍措施,禁止以任何方式敲打管道及其附件。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現場控制n?穩壓期間,檢查受壓設備和管道的法蘭、盲板、壓力表時,禁止站在法蘭、盲板的對面,讀表時視試驗壓力確定站位安全距離,水壓試驗不少于2米,氣壓試驗不少于6米。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現場控制n?在試壓過程中,發現法蘭或焊縫有滲漏現象,嚴禁帶壓擰緊螺栓和補焊,應降壓后,再進行修復,缺陷消除后,應重新試驗。當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處理前應將壓力降至0.02MPa以下方可進行作業。n?試壓設備有專人看管,負責試壓和停壓操作。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試壓后泄壓處置n?試驗合格后,應將試驗介質引至室外合適地點排放,并注意安全。n?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不允許在距城市、居民點、工礦企業、森林、鐵路、公路、大型橋梁、倉庫和建筑物等100m之內放空。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試壓后泄壓處置n?氣壓試驗,應緩慢降壓,排放應盡量利用系統內的放空管,如用臨時按管應接至室外排放。排放管應牢固可靠,應承受反沖力的作用。n?試壓結束后,應及時拆除盲板、膨脹節限制設施。裝好拆除的管閥、儀表。n?試壓作業應填寫壓力試驗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