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劑儲存使用須知
大多數有機溶劑揮發性高且均易著火,而石油溶劑產品尤甚。而有機溶劑亦均或多或少具有毒性,故無論是溶劑之運輸、儲存以及使用操作等等之時,均必須特別防范火災以及中毒等事故。
(一)、著火性
多數溶劑,均易著火,美國防火協會(AmericanFireProtectionAssociation)曾就溶劑的操作安全,特別提出下列注意要點:
1.必須嚴禁煙火。
2.絕對避免容易發生火花的動作,工作人員均應著膠底鞋及使用非鐵工具。
3.操作各種著火性溶劑的設備及容器,必須以電線接地。
4.大量溶劑必須貯於防火建筑物內,并與其他物料隔離。
5.噴霧溶劑之場所,必須為防火結構且容易清洗。
6.噴霧溶劑或容易氣化溶劑之操作場所,均須采用防爆燈具、線路及開關。
7.操作場所附近應經常準備合用支滅火機。
8.操作場所應有良好的通風,俾保持空氣的新鮮,并減低溶劑蒸氣在空氣中的濃度達一定限度之下。
(二)、毒性
任何物質,只要微量吸入或口服後,即發生不良的生理作用者,則稱此物質具有毒性。物質之是否具有毒性,完全視其作用程度而異。例如數毫克的微量氧化砷即可足以致命,而多量的食鹽雖亦影響不良的生理現象,但雖一時服下15~20克,也不至於死亡。是以所謂毒性者,實指微量的份量具有強大的致命作用而言。
溶劑蒸氣在大氣中是否具有毒性,是個別溶劑性質的不同而異。具有毒性的溶劑,在大氣中的濃度不可過高,否則工作人員極易發生頭暈、目眩等不良的生理作用。美國制造化學家學會(Manu-facturingChemist’sAssociation)曾公布一種化學品安全資料(TheChemicalSafetyDataSheets),其中包括各種溶劑的毒性在內。溶劑的毒性,多指由空氣中吸入其蒸氣而言,此種濃度一般都以PPM即百萬分之幾為單位來表示。例如5PPM即表示百萬分之5。
(三)、安全措施
工業上防火及消毒的第一措施實為員工的安全教育。因為任何意外事件,如能及早防范,都可以減少極大的損失。此種安全教育,實非任何自動機械所能代替。除積極推行員工的安全教育之外,尚須日常注意防范有關之意外。
一般而言,操作溶劑產品的場所,必需裝有良好的通風設備,如風扇、吹風機等,必須注意定期保養,確保其原有的良好效率。例如,就操作苯而言,其濃度應在35PPM以下。各種盛裝溶劑的容器必須堅固,防止泄漏。必要時更須準備防毒面具。
除經由呼吸器官吸入溶劑蒸氣外,若干溶劑亦可由皮膚吸收體內。故若干具有毒性溶劑,亦應小心操作,防止長期觸及皮膚,以免吸入體內。為防范此點,可以使用橡皮手套或在皮膚上涂用含有羊毛脂(lanoline)的面霜。
工作人員如因吸入多量溶劑蒸氣而不幸中毒,應立即扶至新鮮空氣之處,作人工呼吸予以急救後,立即治療。
篇2:油漆及溶劑儲存安全技術規程
一、適用法規和技術標準
1、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2、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
3、涂裝作業安全規程-安全管理通則
二、儲存安全技術條件
1、儲存間與明火的間距應大于30m。
2、儲存的物品有應防潮措施。
3、儲存間的室溫應控制在30度以內。
4、儲存間的周邊不得有可燃物。
5、儲存間應設置有防泄漏設施。
6、儲存間的墻體材料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1.5h的不燃耐火材料。
7、儲存間周邊如沒有比其更高的建筑物,則應設置防雷接地裝置。
8、儲存間的門應向外開啟,窗應防止陽光直射儲存的物品。
9、儲存間應設備防爆型的通風裝置。
10、金屬儲存桶應設置靜電接地裝置。
11、儲存室內的配電線路應采用金屬套管或非燃硬塑套管。
12、儲存室內的所有電器應采用防爆型(開關、燈、通風設備)。
13、儲存間外應有獨立的電源總開關。
14、根據儲存間的面積,儲存間內應設置干粉球形自動滅火器。
15、儲存間外應設置足量的干粉滅火器。
16、儲存間外應設置必要量的消防砂。
篇3:120#溶劑汽油儲存使用場所防火要求
120#溶劑汽油,又稱橡膠工業用溶劑汽油,簡稱橡膠溶劑油,主要成分為脂肪烴類化合物,無色透明液體,密度不大于0.730,餾程為80-120℃,引燃溫度:415℃,閃點:>30℃,爆炸極限(V/V):1.3%-6%,火災危險性:乙類。急性毒性分級:低毒。
一、120#溶劑汽油使用場所要求
1、打膠廠房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面積小于300m2獨立設置的單層建筑,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三級;廠房的疏散用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且采用平開門。
2、二級耐火等級的打膠廠房與耐火等級二級的其它建筑(乙類以下的廠房及庫房)之間防火間距不小于10米,如果小于10米,必須采用防火墻;
3、打膠廠房必須安裝防爆型軸流風扇;根據作業特點設置強制排風、正壓送風等通風措施。
4、打膠廠房防爆區域內的電氣設施必須采用防爆型,電線應穿鍍鋅管保護;禁止將非防爆的電器(如手機、非防爆的照明燈具等)帶入車間。
5、打膠廠房內必須安裝固定式可燃氣體報警儀,室內最大保護距離按7.5m計算,并保證24h監測,安排專人值守;
6、打膠廠房與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25m,與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間距不宜小于50m;與明火點的防火間距不宜小于25m.
7、打膠廠房應有足夠的泄壓面積,泄壓設施宜采用輕質屋面板、輕質墻體和易于泄壓的門、窗等,不應采用普通玻璃。泄壓設施的設置應避開人員密集場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有爆炸危險的部位。作為泄壓設施的輕質屋面板和輕質墻體的單位質量不宜超過60kg/m2。
8、打膠廠房的管、溝不應和相鄰廠房的管、溝相通,該廠房的下水道應設置隔油設施。
9、打膠廠房應采取防雷措施;打膠設備應有可靠的防靜電接地,輸送120#溶劑汽油的管道法蘭、絲扣等連接處應采用防靜電跨接;車間出入口應設人體靜電導除裝置。所有防雷防靜電裝置每年應至少檢測一次。
10、打膠廠房屬于B類火災場所,危險等級為嚴重危險級,此類場所手提式干粉滅火器的配置級別應至少為5kg,最大保護距離按9m計算,每處應設至少2具滅火器。滅火器應設置在位置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點,且不得影響安全疏散。且應注意,碳酸氫鈉干粉滅火器與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不得在同一場所配置。
11、作業場所設應急水沖淋裝置與洗眼器。
二、120#溶劑汽油儲存場所要求
(一)倉庫
1、面積小于500m2且為單層結構的120#溶劑汽油倉庫,其耐火等級可采用三級,其余均至少應達到二級耐火等級;庫房出入口不應小于2個,面積小于100m2可設一個出入口。庫房的疏散用門應為向疏散方向開啟的平開門,且為鐵門或木門外包鐵皮。庫房門口應設防流散液體措施,高度不得低于15cm;
2、耐火等級二級的倉庫與耐火等級一、二級的建筑物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0米,與耐火等級三級的建筑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2米,與耐火等級四級的建筑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4米;
3、耐火等級三級的倉庫與耐火等級一、二級的建筑物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2米,與耐火等級三級的建筑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4米,與耐火等級四級的建筑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6米;
4、倉庫與其它建筑間距不足以上要求時,必須采用防火墻;
5、倉庫必須安裝防爆型軸流風扇;
6、倉庫內電氣設施必須采用防爆型,必須安裝防爆型軸流風扇;
電線應穿鍍鋅管保護;禁止將非防爆的電器(如手機、非防爆的照明燈具等)帶入車間。
7、倉庫內必須安裝固定式可燃氣體報警儀,室內最大保護距離按7.5m計算,并保證24h監測,安排專人值守;
8、倉庫與民用建筑及明火點之間的防火間距不宜小于25m,與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間距不宜小于35m。
9、倉庫內應配備不少于2具4kg的干粉滅火器。滅火器應設置在位置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點,且不得影響安全疏散。且應注意,碳酸氫鈉干粉滅火器與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不得在同一場所配置。
10、倉庫應采取防雷措施;倉庫出入口應設人體靜電導除裝置。所有防雷防靜電裝置每年應至少檢測一次。
(二)120#溶劑汽油儲罐
1、120#溶劑汽油儲罐的材質、壁厚及結構等應符合安全要求,且有制造廠家的合格證明。當裝有阻火器的易燃液體鋼質儲罐,其頂板厚度不小于4mm時,可不設接閃器,但必須可靠接地,并有不小于兩處的防雷接地;
2、容積≤50m3的儲罐與耐火等級一、二級的建筑物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2米,與耐火等級三級的建筑物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5米,與耐火等級四級的建筑物防火間距不應小于20米;與明火點的防火間距不得小于25m。
3、容積大于50m3,小于200m3的儲罐與耐火等級一、二級的建筑物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5米,與耐火等級三級的建筑物防火間距不應小于20米,與耐火等級四級的建筑物防火間距不應小于25米;與明火點的防火間距不得小于31.25m。
4、儲罐四周應設置防火堤,其結構應完整,無孔洞裂縫,雨水排出口應設閥門。防火堤內的有效容積不得小于儲罐容積;
5、臥式儲罐與防火堤內側之間的間距不應小于3米;立式儲罐不得小于罐壁高的一半;儲罐配套的輸送泵應設防火堤外,且距離罐壁不得小于11.25m,距離防火堤外側基腳線的距離不應小于5m;
6、儲罐與廠內主要道路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5米,與次要道路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0米,與廠外道路路邊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20米;
7、儲罐與架空電力線的水平間距不應小于1.5倍桿高;
8、儲罐與甲類廠房(庫房)及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25m;
9.埋地儲罐的壁厚不應小于5mm,且應滿足防腐、受壓、抗浮等要求。埋地儲罐及管道等設計及施工資料應齊全。埋地儲罐(當單罐容積小于等于50m3,總容積小于等于200m3)與建筑物之間的防火間距可按如上規定減少50%;
10、儲罐應設置液位指示裝置、呼吸閥、阻火器;儲罐的進料管應設在底部,或從頂部進料向下伸至罐內距罐底0.2m處。
11、儲罐區應配備滅火器。滅火器應設置在位置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點,且不得影響安全疏散。且應注意,碳酸氫鈉干粉滅火器與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不得在同一場所配置。
12、儲罐區應采取防雷措施;儲罐區出入口應設人體靜電導除裝置。所有防雷防靜電裝置每年應至少檢測一次。
三、操作人員要求:
1、操作人員上崗操作前應經過安全培訓合格,了解120#溶劑汽油的特性,熟悉崗位安全操作規程,掌握防火防爆和應急處理措施;作業前應認真檢查生產設備、安全設施及工、器具等是否正常。
2、120#溶劑汽油操作人員應穿防靜電工作服或棉質衣服,嚴禁穿脫化纖服裝,不得梳頭、拍衣服、打鬧等。戴橡膠耐油手套,不準穿釘鞋;
3、操作人員應佩戴防毒口罩;
4、工作場所嚴禁煙火,操作人員不得攜帶香煙火種。禁止使用取暖器、電烙鐵等帶有高溫表面的設備。
5、應保證作業通風良好,發現可燃氣體濃度超標應立即停止作業。
6、在使用與分裝溶劑汽油時,應杜絕“跑、冒、滴、漏”等現象,暫時不用的危險物質應蓋好或采取有效密閉措施。
7、應按照規定進行投料,不得隨意改變工藝參數;不得在車間內超量堆放危險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