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安全意識確保施工安全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安全問題正愈來愈多的受到整個社會的關注與重視。搞好安全生產工作,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是實現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保障,是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促進社會穩定的基礎。在企業的社會生產活動中,特別是施工行業,安全就是形象,安全就是發展,安全就是效益的觀念,正在被廣泛接納,并更多的受到施工企業的高度重視。然而,在實際的工程施工當中,各類施工安全事故還是頻頻出現,給社會、給施工企業帶來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如何有效地預防和減少這類傷害與損失,就成為我們需要急切解決的問題。
通過對工程施工特點的分析以及事故發生的原因探究,在施工安全管理的實踐與探索中認識到,人是施工事故發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人的安全意識的薄弱是導致事故發生的最主要原因,提高安全意識對確保施工安全尤為重要,要搞好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工作,首要的前提與任務,就是要不斷的提高施工管理人員和工程施工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
一、施工的特點
?施工屬于事故發生率較高的行業,其特點是:
(1)高處作業多。按照國家標準《高處作業分級》規定劃分,施工高處作業較多,其中建筑施工中的高處作業達90%以上。
(2)露天作業多。據統計,一般工程的露天作業約占整個工作量的70%,受到春、夏、秋、冬不同氣候以及陽光、風、雨、冰雪、雷電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和危害。
(3)手工勞動及繁重體力勞動多。工程施工機械化程度雖然在逐步提高,但部分工種至今手工操作仍然繁重,容易使人疲勞、分散注意力、誤操作多易導致事故的發生。
(4)立體交叉作業多。工程施工一般比較復雜,工期較緊,必須多單位、多工種相互配合,立體交叉施工,如果管理不好、銜接不當、防護不嚴,就有可能造成相互傷害。
(5)臨時員工多。目前在工地第一線作業的工人中,農民工約占50%-70%,有的工地高達95%.
以上這些特點決定了工程的施工過程是個危險大、突發性強、容易發生傷亡事故的生產過程。因此,必須加強施工的安全管理,加大事故的預防力度。
二、事故發生的原因分析
1、事故的概念
從廣義的角度講,事故是指人們在實現有目的的行動過程中,由不安全的行為、動作或不安全的狀態所引起的、突然發生的、與人的意志相反且事先未能預料到的意外事件,它能造成財產損失,生產中斷,人員傷亡。
事故作為一種意外事件,具有本身特有的一些屬性。概括起來,有以下四種:
(1)因果性。事故的因果性指事故是由相互聯系的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2)隨機性。事故的隨機性是指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后果的嚴重程度是偶然的。
(3)潛伏性。事故發生之前,系統(人、機、環境)所處的這種狀態是不穩定的,也就是說系統存在著事故隱患,具有危險性。
(4)可預防性。現代事故預防所遵循的一個原則即是事故是可以預防的。也就是說,任何事故,只要采取正確的預防措施,事故是可以防止的。
2、事故發生的基本要素
事故發生的原因往往是復雜的,多方面的:有技術上的,有管理上的;有直接原因,有間接原因;有人的不安全狀態,有物的不安全狀態;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而且,這些原因又在不斷變化。安全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事故的發生包括四個基本要素,即4M要素:人的不安全行為(人的錯誤推測與錯誤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不良的環境、較差的管理。在事故系統中人、物、環境和管理四個因素是相互牽連的,其中的一個因素起變化,另外三個因素也就跟著變化。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運動軌跡在一定的時空里發生交叉,并產生了超過人體承受能力的非正常能量轉移。
通過對事故概念以及事故發生的基本要素分析可以看出,事故是一種意外事件,是由于多變因素引起的與人的意志相反的事件,并且產生了一定的經濟損失或人身傷害,它潛存在不穩定的系統當中,同樣它也是可以預防的,
三、安全意識對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它包括認識的感性階段和理性階段。從意識的能動性而言,它能夠指導人們的行動,使人們的行動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預見性。因此,意識的存在會對事物發展進程起到巨大的促進抑或阻礙作用。而在工程施工當中,各類安全隱患較多,事故的發生后果嚴重。所以,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須以“預防為主、預防為上”的方針進行,即在事故發生之前,就需要及時發現、并采取解決措施、進行有效防范或制止,不能坐等事故的發生,再就事論事的進行認識、教育。
根據安全原理我們知道,在事故預防過程中,要涉及事故系統和安全系統這兩個對象。事故系統包含人(人因)、機(機器)、環(環境)、管(管理)四要素;而安全系統則由人、物(設備安全性)、能量(能量的有效控制)、信息(管理效能的發揮)等四要素構成。從這兩個系統的要求中可以看出,要搞好安全生產、預防安全事故,人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決定因素。通過這幾年頻發的施工安全事故我們不難看出:人的安全意識的薄弱正是導致這些事故發生的最主要原因,例如2008年“11.15”杭州地鐵施工塌方事故,雖然有地質偏軟等客觀原因,但是事故發生之前已有征兆,施工管理人員安全防范意識不強,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并采取預防措施,最終導致事故發生,釀成大禍。
因此,在工程施工當中,是要先提高施工管理人員和工程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才會有他們的安全行為;有了他們的安全行為,才能保證工程施工的安全進行。所以,在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當中,如何提高安全意識,使施工管理人員和工程施工人員都具有對施工安全的自覺能動性,就變的尤為重要。
四、從各層面著手,逐步提高安全意識
安全意識的樹立需要一個過程與方法的,對此應當從三個層面去著眼與落實。
首先,是制定安全規則,并對安全規則進行感性上的認知,這是安全意識形成的第一個層面。在施工安全管理過程中,安全教育、安全交底、違章處罰,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讓大家按照規章、規則執行和操作,從根本上對安全意識進行強化認識。
對于這一層面,我們需要從基礎抓起,從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同時抓起,切實做好三個方面:
(1)在安全施工管理中,必須針對工程施工的管理現狀,全面地制定出各項規章制度,從而保證對施工人員的行為制約。
(2)必須系統地、細致地做出各種工序的安全交底與安排,保證施工人員及設備、財產的安全。
(3)重視做好安全教育,在施工人員中全面確立安全防范意識,確保施工安全。
而在強化對規則的認知中,也充分體現了這一層面的意義。在實踐中,我們應該對所有的施工隊伍、施工人員推出企業及有關部門的各類管理制度與規定規程,堅決執行與遵守各項協議,真正將管理行為落在實處。通過對安全意識的強化認識,使全體人員從感性上對安全規則得到認知。
其次,是在對安全規則認知的基礎上,把認識上升到理性階段,在工程施工的實踐中得到自覺有效的執行。
在安全生產實踐中,關鍵的問題就是要在每個施工管理人員和參與施工人員的腦際當中建立起安全意識,能夠較好的理解安全規則,并自覺的去遵守安全規則。
這一層面,最基本的手段就是安全生產教育。我們可以采取誘導的方式,通過一些安全事例和安全事故發生的后果描述等,從對危險源的認識開始,讓施工人員從感性的認識上升到理性的認識,讓他們從機械的執行規章制度,認識到執行這此規章制度的必要性。從而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極大的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學性。
再次,在對安全規則的理性認識上,形成自覺的行為規范,把安全意識上升到全體施工人員的自覺能動性。
要做到這一點,不能僅停留在對安全規則的執行或安全生產的教育上,而是應該積極發揮施工管理人員和工程施工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依靠人家的自覺意識行為,相互提醒、相互督促,在工程施工的實踐活動中,認知并了解危險事故的特性,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預見隱患,并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方法解決隱患。
當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員和工程施工人員對施工安全管理進行自覺行為的時候,在施工安全管理的實踐中,大家就可以自覺的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了解危險源的基本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并采取解決措施,進行有效防范或制止安全事故的發生。這樣,施工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就收到了真正成效。
總的來說,在安全生產管理的實踐中,談到施工安全,實際上最根本的就是應當抓好提高安全意識這個主要環節,讓每一名工程施工人員從執行制度開始接受施工安全的培訓教育,逐步形成行為規范,逐步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由理性上升到通過意識的能動性來指導施工安全工作,做到可以在工程施工中及時預見隱患,消除隱患。這樣,我們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問題和安全隱患也就可以得到相應的解決和避免,施工安全也就可以得到我們有效的控制。
然而,在工程施工當中,要真正使安全意識的這三個層面得以落實和實踐,切實做到提高安全意識,搞好施工安全,還必須得到三個方面的保證。
第一,有施工企業領導的大力支持。這種支持不能是僅僅停留在表面上的強調,而應該是在實際行動中切實把“安全第一”放在首位,明確闡明“安全第一,質量第二,進度第三”,做到“不保證安全不開工、不解決安全問題不放過”,把安全問題當作工程施工中的頭等大事來抓。
第二、安全管理人員要扎實做好員工的安全知識教育工作。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教育工作不是一種形式教育,而是一種人命關天的安全教育工作。只有扎實做好施工人員的安全知識教育工作,才能夠盡可能的使安全意識得以落實和提高。
第三,施工人員提高個人的職責能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點是在基層,提高安全意識,搞好施工安全,本身也是每一名工程施工人員的職責。在工程施工當中,如果每一名施工人員都可以很好的履行自己的安全職責,積極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那么,我們在工程施工當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就會變的極為樂觀。
而在有了這三方面保證的同時,我們去認真落實和實踐提高安全意識的三個層面,使每一名工程施工人員在施工中都可以通過自覺的意識能動性來指導施工安全工作,指導我們的安全行為,預見和消除不安全因素,我們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就一定可以取得質的提高,從而也真正實踐好重視提高安全意識的目的,最終確保施工安全。
?
?工程部:李毅敏
?2009年9月21日
篇2:員工安全意識識別監測提升管理制度
一、管理部門
1、公司安委會負責員工安全意識識別、監測、提升管理工作。
2、公司安委會應制定安全意識提升計劃。
3、員工安全意識識別、監測記錄表、員工安全意識提升教育培訓計劃等文件資料應歸檔保存。
二、員工安全意識提升計劃
員工安全意識提升計劃內容為:提升培訓人員、培訓課程、培訓課時、培訓地點、培訓教材、考核方式。
三、員工安全意識識別
1、安全科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員工安全意識識別調查活動,特殊情況應增加識別調查次數。
2、辨識員工安全意識時應從以下方面的考察其掌握及熟練程度:
(1)崗位職責、操作規程、個人防護用品配備和使用;
(2)工作場所特定的安全要求、特定風險;
(3)人身安全的有關知識、防止傷害的糾正行動;
(4)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
(5)事故、事件報告程序、應急程序。
四、員工安全意識監測
1、安全科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員工安全意識監測活動,特殊情況應增加監測次數。
2、員工安全意識監測應從以下方面的考察其是否掌握及其熟練程度:
(1)崗位職責、操作規程、個人防護用品配備和使用;
(2)工作場所特定的安全要求、特定風險;
(3)人身安全的有關知識、防止傷害的糾正行動;
(4)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
(5)事故、事件報告程序、應急程序。
五、員工安全意識提升
安委會根據員工安全意識識別、安全意識監測的結果確定安全意識提升教育培訓計劃,并按計劃落實培訓教育項目,以確保其掌握相關安全知識、規章制度、處理方法及應急措施等技能。
六、相關記錄
《員工安全意識提升計劃》
篇3:礦工崗前安全生產自保意識教育制度范本
一、各單位新增職工必須進行崗前自保意識教育。
二、崗前自保意識教育由工會負責組織實施。
三、教育內容主要圍繞《工會法》、《勞動法》、《安全生產崗位勞動保護》等法律法規,宣傳達事故案例,加強安全自我保護等方面知識。
四、自保意識教育,采取分散和集中的形式進行。
五、不得安排無證人員上崗作業,擅自安排無證人員上崗作業的必須立即停班,否則按規定進行相應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