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高層建筑施工安全其他注意事項

高層建筑施工安全其他注意事項

2024-07-22 閱讀 4756

1、施工前,應逐級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及交底,落實所有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

2、高處作業中的安全帶、標志、工具、儀表、電氣設施和各種設備,必須在施工前加以檢查,確認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3、攀登和懸空高處作業人員以及搭設高處作業安全設施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專業考試合格后方能持證上崗,并必須定期進行體格檢查。

4、施工中高處作業的安全技術設施,如發現有缺陷和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

5、施工作業場所有墜落可能的物件,應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處作業中所用的物料,均應堆放平穩,不妨礙通行和裝卸。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作業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應隨時清掃干凈;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皮料均應及時清理運走,不得任意亂置或向下丟棄。傳遞物件禁止拋擲。

6、因作業必須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施工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的可靠措施,作業后應立即恢復。

7、臨邊作業

(1)基坑周邊,尚未安裝欄桿或欄板的陽臺、料臺與挑平臺周邊,雨挑檐邊,無腳手架的屋面與樓層周邊及水箱與水塔周邊等處,都必須設置防護欄桿;

(2)首層高度超過2.7m的二層樓面周邊,以及無外腳手架的高度超過2.7m的樓層周邊,必須在外圍架設安全平網一道;

(3)分層施工的樓梯口和梯段邊,必須安裝臨時護欄。頂層樓梯口應隨工程結構進度安裝正式防護欄桿;

(4)各種垂直運輸接料平臺,除兩側設防護欄桿外,平臺口還應設置安全門或活動防護欄桿;

(5)搭設臨邊防護欄桿時,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①防護欄桿應由上、下兩道橫桿及欄桿柱組成,上桿離地高度為1.2m,下桿離地高度0.6m。坡度大于1:22的屋面,防護欄桿應高1.5m,并加掛安全立網。除經設計計算外,橫桿長度大于2m時,必須加設欄桿柱;

②1.5m×1.5m以下的孔洞,應預埋通長鋼筋網或加固蓋板。1.5m×1.5m以上的孔洞,四周必須設兩道護身欄桿,中間支掛水乎安全網3

③梯踏步及休息平臺處,必須設兩道牢固防護欄桿或用立掛安全網做防護。

8、洞口作業

(1)板與墻的洞口,必須設置牢固的蓋板、防護欄桿、安全網或其他防墜落的防護設施;

(2)樓板、屋面和平臺等面上,短邊尺寸大于20cm小于100cm的孔口,必須用堅實的蓋板蓋。蓋板應能防止挪動移位;

(3)邊長為100~150cm的洞口,必須設置以扣件扣接鋼管而成的網格,并在其上滿鋪竹笆或腳手板。也可采用鋼筋防護網,鋼筋網格間距不得大于20cm;

(4)邊長在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充防護欄桿,洞口下張設安全平網;

(5)垃圾井道和煙道,應隨層的砌筑或安裝而消除洞口,或參照預留洞口作防護。管道井施工時,除按上一條的方法辦理外,還應加設明顯的標志。如有臨時性拆移,需經施工負責人核淮,工作完畢后必須恢復防護設施;

(6)梯腳底部應堅實,不得墊高使用。梯子的上端應有固定措施。立梯工作角度以750土5°為宜,踏板上下間距以30cm為宜,不得有缺檔;

(7)梯子如需接長使用,必須有可靠的連接措施,且接頭不得超過1處。連接后梯梁的強度,不應低于單梯梯梁的強度;

(8)懸空作業所用的索具、腳手架、吊籃、吊籠、平臺等設備,均需經過技術鑒定或驗證方可使用。

(9)懸空進行門窗作業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在高處外墻安裝門、窗,無外腳手架時,應張掛安全網。無安全網時,操作人員應系好安全帶,其保險鉤應掛在操作人員上方的可靠物件上;

2)進行各項窗口作業時,操作人員的重心應位于室內,不得在窗臺上站立。必要時應系好安全帶進行操作;

3)進行支模、粉刷、砌墻等上下立體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層作業的位置,必須處于依上層高度確定的可能墜蔣范圍半徑之外。不符合以上條件時,應設置安全防護層;

4)模板、腳手架等拆除時,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員。模板部件拆除扣件,臨時堆放處離樓層邊沿不應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m。樓層邊口、通道口、腳手架邊緣等處,嚴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

5)由于上方施工可能墜落物件或處于起重機把桿回轉范圍之內的通道,在其受影響的范圍內,必須搭設頂部能防止穿透的雙層防護廊;

6)建筑施工進行高處作業之前,應進行安全防護設施的逐項檢查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高處作業。驗收也可分層進行,或分階段進行。

篇2:建筑施工塔吊使用過程安全注意事項

塔吊安裝拆卸過程中意外情況的應急程序

在塔吊安裝、拆卸過程中一旦發生意外情況,較輕負傷人員應由現場有關人員送往醫院診治;較重或重大傷亡事故,包括機械重程度損壞的事故,應當立刻組織搶救傷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安排專人保護好施工現場,同時盡快(直接或逐級)向企業負責人報告。待企業負責人接到安全事故或傷亡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報告企業主管部門或當地勞動局、公安局、人民檢察院和工會。

輕傷、重傷事故由企業負責人或指定人員組織生產、技術、安全等有關人員以及工會成員組成事故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死亡事故由當地勞動部門、公安部門、工會等部門人員組成事故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阻撓,干涉事故調查組的正常工作。

塔吊使用、安拆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按《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進行施工。

1.頂升(降)作業

1.1安排專人指揮、專人照管電源、專人操作液壓系統和專人緊固螺栓,非有關操作人員,不得登上爬升架的操作平臺,更不能擅自啟動泵閥開關或其他電器設備。

1.2頂升(降)作業必須在白天進行。

1.3只許在四級以下進行作業,如在作業過程中突然遇到風加大,必須停止工作,并緊固連接螺栓,使上下塔連接成一體。

1.4作業過程中,把回轉部分緊緊剎住,嚴禁回轉及其他作業。

1.5作業過程中,如發現故障,必須立即停車檢查,非經查明真相和

故障排除,不得繼續進行作業。

1.6作業升降,頂升撐腳(爬爪)就位后,應插上安全銷,方可繼續下一動作。

2、汽車(輪胎式)起重作業

2.1起重機行駛的工作場地應當保持平坦堅實;

2.2安全保護裝置和指示儀表齊全完好;

2.3鋼絲繩及連接部位符合規定;

2.4燃油、潤滑油、液壓油及冷卻水添加充足;

2.5作業中嚴禁扳動支腿操縱閥;

2.6作業中,汽車駕駛室內不得有人;

2.7重物在空中需要較長時間停留時,應將起升卷筒制動鎖住,操作人員不得離開操作室。

3、安全防護

3.1堅持正確使用,佩帶建筑“三寶”,現場所有作業人員都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系好安全帶;

3.2現場設安全標志,隔離帶安排專人看守;

3.3操作人員在高空作業時,工具、螺栓、螺帽等都必須放置在安全位置,以防高空落體傷人。

篇3:建筑施工交叉作業安全注意事項

1、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并正確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具。

2、施工中應盡量減少交叉作業。必需交叉時,施工負責人應事先組織交叉作業各方,商定各方的施工范圍及安全注意事項;各工序應密切配合,施工場地盡量錯開,以減少干擾;無法錯開的垂直交叉作業,層間必須搭設嚴密、牢固的防護隔離設施。

3、交叉作業場所的通道應保持暢通;有危險的出入口處應設圍欄或懸掛警告牌。

4、隔離層、孔洞蓋板、欄桿、安全網等安全防護設施嚴禁任意拆除;必須拆除時,應征得原搭設單位的同意,在工作完畢后立即恢復原狀并經原搭設單位驗收;嚴禁亂動非工作范圍內的設備、機具及安全設施。

5、交叉施工時,工具、材料、邊角余料等嚴禁上下投擲,應用工具袋、籮筐或吊籠等吊運。嚴禁在吊物下方接料或逗留。

6、支模、粉刷、砌墻等各工種進行上下立柱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層作業的位置,必須處于依上層高度確定的可能墜落范圍半徑之外。不符合以上條件時,應設置安全防護層。

7、鋼模板、腳手架等拆除時,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員。

8、鋼模板部件拆除后,臨時堆放處離樓層邊沿不應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m,樓層邊口、通道口、腳手架邊緣等處,嚴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

9、結構施工自二層起,凡人員進出的通道口(包括井架、施工用電梯的進出通道口),均應搭設安全防護棚。高度超過24cm的層次上的交叉作業,應設雙層防護。.

10、由于上方施工可能墜落物件或處于起重機吊臂回轉范圍之內的通道,在其受影響的范圍內,必須搭設頂部能防止穿透的雙層防護廊。

注意事項:

1、審查和落實相關作業指導書中有關交叉作業的安全措施,并進行安全交底。

2、組織交叉作業各方商定各自的施工范圍及安全注意事項,施工場地盡量錯開。

3、無法錯開的垂直交叉作業,層間必須搭設嚴密、牢固的防護隔離設施。

4、交叉作業通道應保持暢通。

5、在夜間和光線不足的地方禁止進行交叉作業。

6、有危險的出入口處應設圍欄或懸掛警告牌。

7、隔離層、孔洞蓋板、欄桿、安全網等安全防護設施嚴禁任意拆除;必須拆除時,應征得原搭設單位的同意,并采取臨時安全施工措施,作業完畢后立即恢復原狀并經原搭設單位驗收。

8、嚴禁亂動非工作范圍內的設備、機具及安全設施。

9、交叉作業時,工具、材料、邊角余料等嚴禁上下投擲,應用工具袋、籮筐或吊籠等吊運。吊物下方嚴禁站人或逗留。

10、在系統試運時進行交叉作業,必須執行工作票制度,必要時由試運人員進行監護。

11、路線交叉施工現場必須擺置和懸掛具有夜間視用功能的施工安全警示牌,交通安全警示牌。

12、夜間施工作業要裝置警示燈和指示燈,并派出安全保衛人員,維護、疏通過往車輛,確保施工和交通安全。

13、日常在路線交叉作業面,應設置安排交通疏導人員,指揮疏導交通,不造成交通堵塞現像以保證路線交通安全通暢。

14、路線交叉施工,交叉上方作業面應加設安全保護網,應設置扶攔桿,檔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