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路Q2標安全管理工作措施
安全管理已成為建筑、道路、橋梁等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這無需冗言。新華路Q2標取得了無錫市2010年市文明工地、江蘇省2010年省文明工地、無錫市市政工程示范工程的稱號。從新華路Q2標針對安全工作的一系列方式方法中,我個人深有感悟,接下來就談一下新華路Q2標具體安全工作措施:
一、建立安全管理組織機構
為組織好新華路Q2標段的施工安全工作,經項目部決定,成立“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組織,落實標段內“安全生產”工作。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臺帳
項目部進場后,根據工程特點及時制定了安全技術方案審查交底制度,安全檢查制度、安全工作會議制度、事故隱患整改制度、消防管理制度等各項相關管理制度和臺帳,制定了各職能部門和各類人員安全職責。
三、層層落實安全責任制
總公司及時與項目部、項目部及時與各部門和分部、分部與個人層層簽訂安全責任狀,明確安全職責、權利和義務,組織員工學習安全責任制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對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案、安全技術交底和現場管理進行了明確分工,不斷完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強化管理人員安全責任意識,規范施工人員的作業行為。同時項目部還定期對各個崗位及部室的安全職責進行考核,并把考核結果同個人收入掛鉤,使各崗位、部室管理人員明確各自的安全職責,力爭做到安全工作處處有人管。
四、加強常態化管理,狠抓日常檢查和隱患整改
項目部加強安全檢查,加大整改力度,以日常檢查、專項檢查、突擊檢查及月度檢查相結合,每月定期組織開展3次綜合大檢查和召開安全例會1次。根據總公司質量安全年活動和項目安全生產月活動的要求,項目部分別組織開展了深基坑防護檢查和施工現場安全用電、高空作業等專項檢查。對發現的隱患及時落實整改,確保本項目的施工安全。
具體工作如下:
(1)平時日常巡視過程中,經常會發現一些工人不正確佩戴安全帽,不穿工作服甚至赤膊、穿拖鞋進入施工現場。對于此類現象我們項目部的各級管理人員都會在施工現場第一時間進行及時的制止和糾正,對其所在的班組進行批評并要求其班組長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管理和教育。
(2)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方面的不夠重視,經常發現部分電箱里重復搭接、無接地保護、電焊機破舊無電源保護罩、用電線路排放凌亂等現象。對此項目部果斷做出決定,專門派專職電工進行每日的巡查,嚴格要求各個班組增設配電箱、拆除重復搭接,做好接地和接零保護、過路線架空和規范現場的用電線路,堅決做好現場的臨時用電。
(3)在橋臺、墩身的施工,一開始對開挖的基坑和泥漿池都不主動的進行圍擋和防護。對此項目部嚴格對所有的泥漿池和橋臺的基坑開挖施工作業必須進行鋼管加防護網硬防護,并懸掛安全警示標志,杜絕由于疏忽或是夜間照明不足而造成的失足、跌入事件的發生。
(4)由于施工現場的限制我項目部有一段社會便道近鄰居民住房,存在一定的施工擾民和便道揚塵大等問題,為此項目部規定,凡是在施工過程中產生噪音的工序一律放在白天施工。對于揚塵大問題項目部專門安排一個清掃小組和一臺灑水車來控制社會便道的揚塵。同時為了社會便道的順暢問題專門在便道倆頭設專門人員進行交通疏導,并嚴禁超限車輛駛入。
(5)在文明施工方面由于受到施工場地的限制,我們的彩鋼瓦圍擋是緊靠社會便道架設,此處車流量又較大,經常會有車輛或行人將我項目部的圍擋損壞,另外有的時候考慮施工需要,例如燃氣管道做過路鋪設、電力管線隊伍做電線遷移施工等工作,也不得不拆除圍擋或者移位,針對上述情況,項目部能及時組織人員對沿線圍擋進行修復。
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令2007年第1號《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之規定,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按照每5000萬元施工合同額配備一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項目部共配備了3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六、施工一線人員、上崗安全培訓教育和對施工現場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項目部十分注重對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使其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為此項目部舉辦各類培訓班,使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進場人員都通過安全三級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并建立臺賬。項目部為所有參建人員辦理了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以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
七、針對工程特點編制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和專項施工方案以及監理單位對專項方案的審批
項目部及時編制:《新華路Q2標臨時設施搭建計劃》、《新華路Q2標臨時用電方案》、《新華路Q2標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方案》、《新華路Q2標現澆箱梁專項施工技術方案》、《新華路Q2標跨錫達路門洞搭設方案》、《新華路Q2標交通組織方案》等安全專項方案,并及時上報總監辦且已全部審批結束。
八、施工現場大型機械設備尤其是特種設備的檢驗檢測,以及日常管理
項目部對進入施工現場的大型機械設備和特種設備,委托無錫市鼎都安全咨詢有限公司,進行檢驗檢測,并出具檢驗檢測合格報告。由項目部機務管理人員負責道路施工機械,橋梁施工設備,進行日常檢查、維修和保養工作,并做好相應的臺賬管理工作。
九、施工駐地,場內臨時設施是否符合安全性要求
根據合同條款和無錫市共建中心要求,項目部駐地租用獨門獨院辦公樓二層,各橋梁工區駐地均采用彩鋼瓦搭建,內部地坪進行硬化處理。生活區、辦公區、食堂、倉庫均按要求配置消防設施。
十、針對項目特點編制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及演練
項目部進場后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了詳細的了解和摸底,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編制了《新華路Q2標安全應急預案》、《新華路Q2標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方案》、《新華路Q2標消防應急演練方案》、《新華路Q2標燃氣泄漏模擬演練方案》等各類應急預案,并根據危險系數組織了消防演練和燃氣泄漏模擬演練。
十一、加強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措施和文明施工落實
項目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2007年第1號令和無錫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錫公建{2010}141號文件《關于錫東新城高浪路,新錫路,新華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考評試行辦法》指示精神和要求,加強對施工作業區、泥漿池、基坑、溝塘進行了防護和圍護,在便橋、便道進出口、交叉路口及沿河道地段等設置了各類指示、警示、警告等標志標牌。
結束語
盡管安全工作開展得平穩有序,但也不會因此而放松管理,更不會麻痹大意,會在上級領導之下堅決把安全工作當作以后的重中之重來常抓不懈,以后會把安全意識的培養,工人自我安全防護的教育工作、繼續加大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力度、加大安全投入作為安全工作的重點。
安全工作既是挑戰、又意義深遠,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緊密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實現從人治向法治轉變;努力實現從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向規范化、制度化、經常化管理轉變;努力實現從事后查處向強化基礎轉變;努力實現從被動防范向管住源頭轉變;努力實現從以控制事故為主向全面做好職業安全健康工作轉變,全覆蓋、長周期的實現安全生產,為我項目部生產經營任務的順利完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篇2:安全管理監控措施
1、公司每周一上午組織管理人員召開一次安全周會。
2、公司每月定期召開一次全體員工及駕駛員參加的安全月會。
3、公司安全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一次全體成員會議。
4、安全思想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經常性的工作,是保障安全運輸生產的重要措施之一,各部門必須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必須做到:研究工作時,研究安全工作;布置工作時,布置安全工作;總結工作時,總結安全工作。
5、公司安全領導小組對駕駛員每季至少安排一次安全教育課(職業道德、技術操作、事故分析)。公司每季出安全宣傳欄。
6、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必須經公司安全領導小組召開事故分析會議進行分析、定性、處理。
7、事故分析會議,由公司安全領導小組根據具體情況,統一召開,各專職安全員必須參加。
8、嚴格執行國務院和上級有關工傷事故管理規定,及時準確掌握已、未遂事故情況,總結教訓,研究事故發生規律,必須加強工傷事故的報告、調查、統計分析和處理,采取預防措施,實現安全運輸生產,提高經濟效益。
9、公司員工在辦公區域內,從事工作有關的勞動,發生喪失勞動能力滿一個工作日以上的事故稱工傷事故。
10、工傷事故報告:如發生工傷事故,所在部門必須立即組織搶救,保護好現場,迅速報告安全部。輕傷者三日內填寫“事故登記表”上報,重傷以上事故要拍照上報、存檔。
11、發生重傷、死亡多人事故,特別重大傷亡事故,在當天內迅速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市紀委、市勞動局、檢察院和旅游局等相關領導部門。
12、傷亡事故一般應在兩個月內結案,特別情況不得超過三個月;重傷、多人事故由上級部門批準結案;死傷事故由勞動局、檢察院等相關部門批準結案。
篇3:附院護理安全管理制度與監控措施
附屬醫院護理安全管理制度與監控措施
一、管理制度:
1、認真落實各級護理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工作明確分工,團結協作,結合各科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
2、安全管理有專人負責,定期組織檢查,發現事故隱患及時報告,采取措施及時處理。
3、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預防院內交叉感染。
4、對危重、昏迷、癱瘓患者及小兒應加強護理必要時加床檔、約束帶,以防墜床,定時翻身,防止褥瘡。
5、劇、毒、麻、貴重藥品人專人保管,加鎖、帳物相符。
6、搶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種類、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時(及時檢查、及時維修、及時補充),搶救器械做好應急準備,一般不準外借。
7、搶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時清點交接,嚴防損壞和遺失。
8、對科室水、電、暖加強管理,保證不漏水、漏電、漏氣,如有損壞及時維修。
9、內服藥和外用藥標簽清楚,分別放置以免誤用。
二、監控措施:
1、氧氣管理:用氧管理:
1)用氧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2)告知患者及家屬勿在室內抽煙,氧氣管道周圍禁煙火和易燃品。
3)定期檢查氧氣接口,發現漏氣及時維修。
4)吸氧設施有"四防"標志(防熱、防油、防火、防震),并系有安全帶,氧氣筒內的氧氣不可用盡。
2、對危重患者及小兒防止發生意外措施:
1)防墜床。小兒要使用有床檔的小兒床;昏迷及煩燥患者有專人守護,必要時加床檔。
2)防燙傷。需要熱敷的患者,護士要及時巡視,嚴格交接班;給嬰幼兒、老人、昏迷、肢體癱瘓麻痹患者用熱水袋時,溫度50℃以內,熱水袋不可直接接觸病員的皮膚。
3、制度落實:
1)執行分級護理,進行健康教育,術后及長期臥床初起活動者,有人扶持,動作要輕慢,以防因體位變化,引起虛脫。
2)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做好"三查七對",按時巡視病房,發現不良反應及時處理。
3)對急危重癥患者,做好各項基礎護理。
①昏迷患者專人護理,床旁備好壓舌板、開口器、舌鉗、紗布、吸痰器等,及時清理口腔分泌物。
②做好皮膚護理,定時翻身、拍背、按摩、防止褥瘡的發生。
③煩躁患者給約束帶固定,注意松緊適度,觀察肢體血運、溫度、顏色等變化。
④嚴格執行差錯事故登記報告制度,發現隱患及時討論處理并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