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斗機風險管理標準管理措施
管理對象
耙斗機
管理責任人
耙斗機司機
監管部門
安全生產辦公室、機電辦公室
監管人員
安檢員、機電檢查人員
編?號
DYYN-JJD-耙斗機—10
管理標準
1.頂板堅實,支護要牢固,安設好固定楔,掛好尾輪,禁止將尾輪掛在棚梁上;
2.機器各部位清潔,無煤、矸壓埋,保持通風,散熱良好;
3.電氣設備上方有淋水時,應在頂棚上妥善遮蓋;
4.導向輪、尾輪懸掛正確,安全牢固,滑輪轉動靈活;
5.鋼絲繩磨損、斷絲不超過規定,在滾筒上排列整齊,閘帶間隙松緊適當;
6.耙斗機固定符合作業規程規定,卡軌器緊固可靠;司機操作一側距離巷壁的距離保持在700mm以上;
7.信號靈敏、可靠;
8.各潤滑部位油量適當,無滲漏現象;
9.機器各部位連接可靠,連接件齊全、緊固,各焊接件應無變形、開焊、裂紋等情況;
10.供電系統正常,電纜懸掛整齊,無壓埋、磨損、被擠等情況;
11.控制按鈕、操作機構靈活可靠;
12.各部運轉聲音正常,無強烈震動;
13.鋼絲繩松緊適當。
管理措施
1.耙斗機司機必須檢查設備的安全保護裝置和安全警示裝置,對缺少安全警示裝置,必須立即進行處理;
2.開機前耙斗機司機要按要求安裝固定楔,掛尾輪;
3.包機人每天對耙斗機進行維護,不得帶病運轉,電氣防爆部分不得失爆;
4.包機人要清除耙斗機傳動部分和開關上的巖石、粉塵、操持機械及環境衛生;
5.機電辦公室檢查人員不定期對耙斗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對耙斗機司機進行相應的處罰。
篇2:維修電工風險管理標準管理措施
管理對象
維修電工
管理責任人
機電段長
監管部門
安全生產辦公室、機電辦公室
監管人員
安檢員、機電檢查人員
工作任務
采煤機檢修
編?號
DYYN-CMD-維修電工-01
所需工具
內六方、扳丁、鉗子、試電筆
防護用品
安全帽、防塵工罩、自救器、手套、工作服,礦工靴、礦燈
管理標準
1.采煤隊維修電工在檢修電器設備前必須切斷電源,并斷開隔離開關,掛上“有人作業,嚴禁送電”標志牌,嚴禁帶電檢修;
2.采煤隊維修電工打開電氣開關的外蓋時,必須輕拿輕放,不得滑傷防爆面;
2.停電后應與電源電壓等級相適應的驗電筆檢驗,檢驗無誤后,再進行導體對地完成放電(在瓦斯可能積聚之處必須進行檢查時,瓦斯濃度在百分之一以下時才準放電)。裝有接地裝置的設備,停電后必須將相應的開關手柄打到“接地”位置;
3.檢查電器設備的絕緣性能時,必須使用與其電壓等級相適應的搖表進行測試;
4.處理采煤機故障時,不得甩掉采煤機的各種保護;
5.采煤隊維修電工處理采煤機故障時,不得調整各種元器件的整定值,不得用銅絲、鋁絲代替熔斷器的熔體;
6.采煤隊維修電工檢修完畢時檢查電氣開關內不得留有工具或備件;
7.檢修后,應試機檢查各種保護的運行狀態,檢查后的電氣設備必須達到完好標準,并做好詳細記錄。
管理措施
1.作業前由機電段長負責對工具的完好情況進行檢查,不完好的工具不得使用;
2.檢修班長負責監督采煤隊維修電工是否按照規定打開電氣開關的外蓋,對于未按規定處理的,要求其立即整改;
3.安檢員負責監督采煤隊維修電工,必須使用與其電壓等級相適應的搖表進行測試電氣設備阻值;
4.安檢員、機電段長負責監督采煤隊維修電工處理采煤機故障時是否甩掉采煤機的各種保護,發現其未按照要求作業,對責任人進行相應的處罰,并要求其立即整改;
5.技術員負責抽查檢修后,電氣設備是否達到完好標準,是否做詳細記錄。
收貨部制度
篇3:登高作業人員風險管理標準管理措施
管理對象
登高作業人員
管理責任人
帶班隊長
監管部門
作業單位
監管人員
作業單位負責人
工作任務
登高作業
編號
snmh—登高作業人員―01
所需工具
礦燈、梯子、腳手架
所需個人防護
安全帽、自救器、防塵口罩、手套、安全帶
管
理
標
準
1.作業人員進行2m以上的登高作業時,必須使用安全帶;
2.作業人員必須檢查確認安全帶合格、完好,佩帶完好后,將安全帶吊掛在穩固的物體上,并確認不脫扣;
3.作業人員作業前先檢查并確認作業范圍內無人,并設置警示標志;
4.登高作業不得與其他作業交叉進行。
5.必須先檢查確認梯子穩定、無歪斜、無扭曲變形;踏板防滑。
6.作業人員使用腳手架登高作業時,必須先檢查并確認支架分布均勻且間距不大于1.2m,腳手架的跨度不得小于1.2m,當腳手架高度超過2m時要設置欄桿;金屬材料制作的腳手架,作業時須將腳手架搭設牢固、可靠,不得有腳手架歪斜、晃動現象;
7.作業完畢,作業人員要對現場進行清理。
管
理
措
施
1.礦人力資源科(培訓)每年對員工進行一次登高作業安全知識培訓;
2.登高作業前班組要組織登高作業人員進行班前崗位風險源辨識;
3.帶班隊長、安監員對登高作業過程進行監督、檢查,發現未按要求檢查、佩帶安全帶、檢查梯子、腳手架的完好性,立即制止、批評教育,教育不聽者對其進行相應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