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場運行檢修安全工作內容
風電場的運維工作主要包括運行、檢修和安全三個方面,具體如下:
一、運行工作內容
1、一般規定
風電場運行工作主要包括:
風電場系統運行狀態的監視、調節、巡視檢查。
風電場生產設備操作、參數調整。
風電場生產運行記錄。
風電場運行數據備份、統計、分析和上報。
工作票、操作票、交接班、巡視檢查、設備定期試驗與輪換制度的執行。
風電場內生產設備的原始記錄、圖紙及資料管理。
風電場內房屋建筑、生活輔助設施的檢查、維護和管理。
開展風電場安全運行的事故預想和對策。
應根據風電場安全運行需要,制定風電場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生產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發生異常或故障時,屬于電網調管范圍的設備,運行人員應立即報告電網調度;屬于自身調管范圍的設備,運行人員根據風電場規定執行。
2、系統運行
風電場變電站中屬于電網直接調度管轄的設備,運行人員按照調度指令操作;屬于電網調度許可范圍內的設備,應提前向所屬電網調度部門申請,得到同意后進行操作。
通過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監視風電機組、輸電線路、升壓變電站設備的各項參數變化情況,并做好相關運行記錄。
分析生產設備各項參數變化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后應加強該設備監視,并根據變化情況做出必要處理。
對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風電場功率預測系統的運行狀況進行監視,發現異常情況后做出必要處理。
定期對生產設備進行巡視,發現缺陷及時處理。
進行電壓和無功的監視、檢查和調整,以防風電場母線電壓或吸收電網無功超出允許范圍。
遇有可能造成風電場停運的災害性氣候現象(沙塵暴、臺風等),應向電網調度及相關部門報告,并及時啟動風電場應急預案。
3、運行記錄
風電場的運行數據包括發電功率、風速、有功電量、無功電量、場用電量及設備的運行狀態等。
運行記錄包括運行日志、運行日月年報表、氣象記錄(風向、風速、氣溫、氣壓等)、缺陷記錄、故障記錄、設備定期試驗記錄等。
其他記錄還包括交接班記錄、設備檢修記錄、巡視及特巡記錄、工作票及操作票記錄、培訓工作記錄、安全活動記錄、反事故演習記錄、事故預想記錄、安全工器具臺帳及試驗記錄等。
4、數據報送
及時根據各單位、部門要求,準時報送數據。
二、檢修工作內容
1、故障檢修
日常檢修
臨時故障的排除,包括過程中的檢查、清理、調整、注油及配件更換等,沒有固定的時間周期。
大型部件檢修
應根據設備的具體情況及時實施。
2、定期維護
風力發電場應制定定期維護項目并逐步完善;定期維護項目應逐項進行,對所完成的維護檢修項目應記入維護記錄中,并管理存檔;定期維護必須進行較全面的檢查、清掃、試驗、測量、檢驗、注油潤滑、修理和易耗品更換,消除設備和系統的缺陷。定期維護周期一般為半年、一年,特殊項目的維護周期結合設備技術要求確定。
3、狀態檢修
狀態監測
對風電機組振動狀態、scada數據等進行監測,分析判定設備運行狀態、故障部位、故障類型及嚴重程度,提出檢修決策。風力發電場應根據自身情況定期出具狀態監測報告。
油品檢測
對風電機組齒輪箱潤滑油、液壓系統油等進行油品監測,分析判定設備的潤滑狀態及磨損狀況,預測和診斷設備的運行狀況,提出管理措施和檢修決策。增速齒輪箱潤滑油每年至少出具一次油液檢測報告。
4、檢修資料
檢修結束以后,及時收集檢修資料,完善整理,編寫檢修報告。
三、安全工作內容
本項沒有以具體工作內容的形式列出,僅以安全工作要求形式列出。在于安全工作穿插在運行、檢修工作中,即在開展運行、檢修工作中,必須符合安全工作要求。
1、人員基本要求
風電場工作人員應沒有妨礙工作的病癥,患有心臟病、眩暈癥、癲癇病、恐高癥等病癥的人員,不得從事風電場的高處作業。
風電場工作人員應具備必要的機械、電氣、安裝知識,熟悉輸變電設備、風電機組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結構,掌握判斷一般故障的產生原因及處理方法,掌握監控系統的使用方法。
風電場工作人員應掌握墜落懸掛安全帶、防墜器、安全帽、防護服和工作鞋等個人防護設備的正確使用方法,具備高處作業、高空逃生及高空救援相關知識和技能。
風電場工作人員應熟練掌握觸電、窒息急救法,并熟悉有關燒傷、燙傷、外傷、氣體中毒等急救常識及消防器材、安全工器具和檢修工器具使用方法。
外單位工作人員持有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了解和掌握工作范圍內的危險因素和防范措施,并經過考試合格方可開展工作。
臨時用工人員應進行現場安全教育和培訓,應被告知其作業現場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緊急處理措施后,方可參加指定的工作。
2、作業現場基本要求
風電場配置的安全設施、安全工器具和檢修工器具等應檢驗合格且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的規定;風電場安全標志標識應符合GB2894的規定。
風電機組底部應設置“未經允許、禁止入內”標示牌;風電機組基礎附近應增設“請勿靠近,當心落物”、“雷雨天氣,禁止靠近”警示牌;塔架爬梯旁應設置“必須系墜落懸掛安全帶”“必須戴安全帽”指令標識;風電機組36V及以上帶電設備應在醒目位置設置“當心觸電”標識;風電機組內無防護罩的旋轉部件應粘貼“禁止踩踏”標識;風電機組內安全繩固定點和起吊點應清晰標明;風電機組塔架平臺、機艙的頂部和機艙的底部殼體、導流罩等作業人員工作時站立的承臺等應標明最大承受重量。
風電場場區各主要路口及危險路段內應設立相應的交通安全標志和防護設施。
風電機組塔架內照明設施應滿足現場工作需要,照明燈具選用應符合GB7000.1的規定,燈具的安裝應符合GB50016的要求。
風電機組機艙和塔架底部平臺應配置滅火器,滅火器配置應符合DL5027的規定。
風電場現場作業使用交通運輸工具上應配備急救箱、應急燈、緩降器等應急用品,并定期檢查、補充或更換。
風電機組內所有可能被觸碰的220V及以上低壓配電回路電源,應裝設滿足要求的漏電保護器。
3、安全作業基本要求
風電場作業應進行安全風險分析,對雷電、冰凍、大風、氣溫、野生動物、昆蟲、龍卷風、臺風、流沙、雪崩、泥石流等可能造成的危險進行識別,做好防范措施;作業時,應遵守設備相關安全警示或提示。
風電場升壓站和風電機組升壓變安全工作應按照GB26860的規定執行。風電場集電線路安全工作應按照GB26859的規定執行。
進入工作現場必須戴安全帽。登塔作業必須系墜落懸掛安全帶、穿工作鞋、戴防滑手套、使用防墜落保護裝置,登塔人員體重及負重之和不得超過100公斤。身體不適、情緒不穩定,不得登塔作業。
安全工器具和個人安全防護裝置應按照GB26859規定的周期進行檢查和測試;墜落懸掛墜落懸掛安全帶測試應按照GB/T6096規定執行;禁止使用破損及未經檢驗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和個人防護用品。
風速超過25m/s及以上時,禁止人員戶外作業;攀爬風電機組時,風速不得高于該機型允許登塔風速,但風速超過18m/s時及以上時,禁止任何人員攀爬風電機組。
雷雨天氣不得安裝、檢修、維護和巡檢風電機組,發生雷雨天氣后一小時內禁止靠近風電機組;風電機組葉片有結冰現象且有掉落危險時,禁止人員靠近,并應在風電場各入口處設置安全警示牌;塔架爬梯有冰雪覆蓋時,嚴禁攀登風電機組。
攀爬風電機組時,應將機組置于停機狀態;禁止兩人在同一段塔架內同時攀爬風電機組;上下攀爬風電機組時,通過塔架平臺蓋板后,應立即隨手關閉;隨身攜帶工具人員應后上塔、先下塔;到達塔架頂部平臺或工作位置,應先掛好安全繩,后解防墜器;在塔架爬梯上作業,應系好安全繩和定位繩,安全繩嚴禁低掛高用。
出艙工作必須使用墜落懸掛安全帶,系兩根安全繩;在機艙頂部作業時,應站在防滑表面;安全繩應掛在安全繩定位點或牢固構件上,使用機艙頂部欄桿作為安全繩掛鉤定位點時,每個欄桿最多懸掛兩個。
高處作業時,使用的工器具和其它物品應放入專用工具袋中,不得隨手攜帶;工作中所需零部件、工器具必須傳遞,不得空中拋接;工器具使用完后的應及時放回工具袋或箱中,工作結束后應清點。
現場作業時,必須保持可靠通訊,隨時保持各作業點、監控中心之間的聯絡,禁止人員在風電機組內單獨作業;車輛應停泊在塔架上風向并與塔架保持20米及以上的安全距離;作業前應切斷機組的遠程控制或切換到就地控制;有人員在機艙內、塔架平臺或塔架爬梯上時,禁止將機組啟動并網運行。
風電機組內作業需接引工作電源時,應裝設滿足要求的漏電保護器,工作前應檢查電纜絕緣良好,漏電保護器動作可靠。
使用風電機組升降機從塔底運送物件到機艙時,應使吊鏈和起吊物件與周圍帶電設備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將風機機艙偏航至與帶電設備最大安全距離后方可起吊作業;物品起吊后,禁止人員在起吊物品下放逗留。
禁止在風電機組內吸煙,或燃燒廢棄物品。
篇2:風電場檢修專責安全生產職責
(一)負責本專業的日常安全管理和“點檢定修制”、技術監督、文明生產、勞動紀律、業績考評等工作,對本專業安全技術工作負有全面管理責任。
(二)根據新出現的安全技術問題及時提出現場檢修規程、圖紙資料的補充或修改意見,經審批后監督實施。
(三)做好本專業的安全技術資料、臺帳、圖紙的管理工作。
(四)參加安全大檢查、安全性評價、危害辨識與危險評價和專業性大檢查,審閱各班組的安全技術臺帳并提出意見,參加班組的安全活動,聽取員工在安全方面的意見并及時向部門負責人匯報。
(五)按時完成專業內的各種統計報表(如點檢計劃表和定檢計劃表等)。
(六)組織或參與編制設備大修(施工)、非標準檢修、技改工程、新技術、新工藝或重要施工項目的安全技術組織措施,經批準后對工作班組進行技術交底和安全措施交底。布置、指導、檢查班組編制分項檢修(施工)項目的安全措施和交底工作,認真履行設備檢修驗收職責。
篇3:風電場設備檢修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貫徹執行設備檢修管理辦法,保證電力設備的可利用率、安全性和經濟性,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有效地控制生產成本,結合風場設備的實際情況,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貫徹“預防為主、計劃檢修”及“質量第一、應修必修、修必修好”的方針,學習和運用當代先進的檢修管理方法和有效的在線、離線的檢測手段,堅持質量標準,嚴格控制工期和成本,求得可靠性、經濟性、可調性的優化組合。
第三條生產部是檢修管理工作的職能部門,負責貫徹落實風電場的檢修工作目標及要求,制定相關的檢修政策,對年度檢修計劃的審批和控制;檢修單位或部門負責所管設備、建(構)筑物、設施等檢修工作的具體實施。
第四條本管理辦法適用于。。。。。風電場。
第二章年度例行維護周期
第五條正常情況下,除非設備制造商的特殊要求,風力發電機組的年度例行維護周期是固定的,一般如下:新投運機組:500h(一個月試運行期后)例行維護;已投運機組:5000h(一年)例行維護。
第六條例行維護的組織形式,集中平行式作業和散流水式作業兩種形式。
第七條可以根據設備的運行狀態,結合技術改造,對計劃檢修進行調劑。對主設備技術狀況不好的機組,為確保機組的安全,經過技術鑒定并報公司安全生產部批準后,其檢修間隔可低于上述規定。機組在計劃檢修過程中,如發現重大缺陷需要變更檢修天數,在計劃檢修工期過半之前向公司安全生產部提出申請,經批準后進行實施。
第八條盡可能利用節假日或機組因氣候停機時進行機組消缺和維修工作。
第三章?檢修計劃管理
第九條計劃檢修標準項目和非標準項目的確定
(一)計劃檢修標準項目
1、檢修標準項目的主要內容是:
(1)廠家要求的項目;
(2)進行較全面的檢查、清掃、測量和修理;
(3)進行定期監測、試驗、校驗和鑒定;
(4)更換已到期的需要定期更換的零部件;
(5)技術監督規定進行的一般性檢查工作;
(6)更改項目、安措反措、節能措施等;
(7)設備消缺。
(8)消除運行中發生的缺陷;
(9)重點清掃、檢查和處理易損、易磨部件,必要時進行實測和試驗;
(10)機組輔助設備的檢修。
2、檢修的標準項目及定額由安全生產部編制,報上級審核。
3、凡是只有停機才能檢修的設備,其檢修應與機組檢修同步進行。
4、狀態檢修是設備檢修工作的發展方向,要在逐漸完善設備測點,不斷使數據分析科學化的基礎上,使用先進的測試儀器、儀表和分析方法進行檢測分析,循序漸進地開展狀態檢修工作。
5、各級檢修的標準項目可根據設備的狀況、狀態監測的分析結果進行增減,原則上在一個檢修周期內所有的標準項目都必須進行檢修。
(二)計劃檢修非標準項目
非標項目系指標準項目以外的項目,一般指技術復雜、工作量大、工期長、耗用器材多、費用高或對系統、設備結構有重大改變的特殊項目,如大型更改項目、反事故措施項目等。檢修的非標準項目由風電場根據具體情況確定,經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后進行處理。
第十條“三年滾動規劃”的編制
(一)三年滾動規劃主要是對檢修后需要在檢修中安排的重大特殊項目進行預安排。
(二)三年滾動規劃的內容應包括:工程項目名稱、上次檢修的時間、重大特殊項目的立項依據和重要技術措施概要、預三年修時間、預定停機天數、需要的主要備件和材料。
第十一條?維護計劃的編制
根據我公司主、輔設備技術指標和健康狀況,合理編制年度檢修計劃。風力發電機組年度例行維護計劃的編制應以機組制造商提供的年度例行維護內容為主要依據,結合風力發電機組的實際運行狀況,在每個維護周期到來之前進行整理編制。計劃內容主要包括工作開始時間、工作進度計劃、工作內容、主要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人員安排以及針對設備運行狀況應注意的特殊檢查項目等。
在計劃編制時還應結合風電場所處地理環境和風力發電機組維護工作地特點,在保證風力發電機組安全運行的前提下,根據實際需要可以適當調整維護工作的時間,以盡量避開風速較高或氣象條件惡劣的時段。這樣能減少由維護工作導致計劃停機的電量損失,降低維護成本。“年度檢修計劃”的編制內容應包括檢修項目的名稱(按機組、公用系統、生產建筑物、非生產設施分列)、非標項目名稱及主要的技術措施、檢修的進度安排、標準項目總的工時和費用、各非標項目的工時和費用。
?第十二條“年度檢修計劃”的編報和批復
(一)每年7月31日之前,安全生產部應經過充分論證和研究提出下年度“檢修工期計劃”(包括檢修項目、距上次檢修的時間、檢修工期、檢修時間安排、重大非標項目及其立項依據)。?
(二)安全生產部在8月15日之前,根據檢修計劃、設備狀況和重大非標項目,經綜合平衡后報上級部門審批。
第十三條檢修計劃的調整和落實
(一)檢修計劃一經批準要嚴格執行,做好檢修計劃的落實工作(如落實備件、材料,對重大特殊項目做好設計工作并制定施工技術措施,搞好內外聯系和協作)。
(二)檢修計劃經過批準后,檢修人員如果要求調換檢修機組或需要增減重大非標項目,必須向安全生產部申報,批準后方可實施。
?第十四條檢修物資管理
(一)年度檢修計劃中特殊檢修項目所需的大宗材料、特殊材料、機電產品和備品配件,由使用部門編制計劃,總經理辦公室組織供應。
(二)為保證檢修任務的順利完成,三年滾動規劃中提出的重大特殊項目經批準并確定技術方案后,應及早聯系備品配件和特殊材料的訂貨以及內外技術合作攻關等。
(三)生產管理部門,應有管理備品的人員或機構負責備品和圖紙、資料的管理。
(四)對標準項目及部分非標項目,都應在分析歷次檢修用料的基礎上制定材料消耗定額,以便檢查檢修節約成果。
第四章?檢修費用管理
第十五條計劃檢修費用由生產技術部門負責歸口管理,財務部門負責監督、考核。
第十六條計劃檢修費用,要從嚴控制使用,不得超支。
第十七條發、輸電主、輔設備、輔助設備、公用系統實施停機小修所發生的費用。
第十八條發、輸電主、輔設備的日常維護、公用系統、生產建筑物和非生產設施的維修及事故搶修所發生的材料、人工費用分別在材料費及其他費用(修繕費)中列支。事故處理費用由安全生產部核定列入相關科目。
第十九條各檢修標準項目的費用額度。
第二十條檢修費用每年作適當的調整。
第二十一條計劃檢修費用由公司下達。計劃檢修標準項目的費用及非標項目、生產建筑物、非生產性設施的大修費用由安全生產部審核批準。
第二十二條維修費按公司下達的指標,從嚴掌握使用,并按實際發生的數額直接計入生產成本。
第二十三條嚴格按下達的檢修項目和費用額度編制檢修工程實施計劃,提倡修舊利廢,堅決反對大拆大換。
第二十四條含技術改造性質的重大特殊項目,其費用應列更改費用;在完成年度檢修計劃的前提下,主、輔設備、公用系統、生產建筑物的檢修費用經允許可互相調劑使用,但非生產設施的檢修維護費不得與生產設備和生產建筑物的檢修資金互相調劑使用。
第五章?檢修的實施管理
第二十五條檢修工作實行全面合同管理,設備和大宗材料、工程施工和外委加工項目實行招投標管理。
第二十六條加強合同的管理,對合同的項目、費用、時效、安全和技術文件進行全面的審定,在項目開工之前必須簽定相關的合同,否則不允許開工。
第二十七條在進行設備檢修時,主要依靠我公司的檢修力量,在不能滿足要求時,再考慮借工或對其余的檢修項目實施外包。
第二十八條檢修工作對外承包的管理:
(一)檢修工作對外承包,資質審查及招議標的方式進行,只有具備公司檢修資格的檢修施工單位才能參與我公司機組設備檢修外包工程的投標。生產部每年將按照有關檢修施工單位的資質認證、工作業績、技術素質及信譽進行資格審定,對檢修隊伍進行動態管理。
(二)應按我公司“檢修工程外包管理辦法”和“檢修工程外包安全管理辦法”進行檢修項目對外招議標、簽定施工合同,并進行檢修外包項目的質量和安全管理。
(三)為了便于檢修現場的安全文明施工和質量的管理,減少檢修的成本,招議標時要充分考慮檢修工作的專業、設備和系統的完整,盡可能地減少現場外包隊伍的數量。)
第二十九條加強檢修基礎管理工作,檢修基礎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編制機組檢修工藝規程。
(二)根據有關的規程制度,結合我公司具體情況制定檢修質量標準、工藝方法、驗收制度、設備缺陷管理、設備異動管理和各項技術監督管理制度。
(三)編制機組檢修文件包。檢修文件包應包括檢修項目工藝卡(工序、工藝方法、工藝質量標準、施工記錄表單、驗收簽證)、檢修項目技術措施、安全措施及組織措施。
(四)建立設備檢修臺帳并及時記錄好設備檢修情況,加強技術檔案管理工作,要收集和整理好設備、系統原始資料,實行分級管理,明確各級職責。
(五)加強對檢修工具、機具、儀器的管理,按照有關管理規定對工器具進行定期的檢查和檢驗。
(六)搞好材料和備品的管理工作,編制設備檢修項目的備品和配件定額,合理安排備品配件的到貨日期,既要滿足檢修的工期要求,又要減少庫存資金的占用量,提高資金的周轉率,并做好備品配件的國產化工作。
(七)建立和健全檢修工時、材料消耗和費用統計制度,編制并不斷完善設備定期檢修的工時和費用定額,使定期檢修工作逐步規范化。
(八)加強設備的定期試驗工作,做好各種試驗的記錄。
(九)加強對建筑物和構筑物的管理,做好定期觀測和檢查及檢修的計劃和安排。
第三十條檢修開工前準備:
(一)大修開工前必須做好如下準備工作:
1、針對機組設備的運行情況、存在的缺陷和最近一次檢修的檢查結果,結合上次檢修總結進行現場查對。按照年度檢修計劃確三年修項目,制訂符合實際的對策和措施,并做好有關的設計、試驗(檢修前機組的性能試驗)和技術鑒定工作。
2、落實物資(包括備件、材料、安全用具、專用工具及施工機具等)的準備和檢修施工場地布置;對在大修中使用的起重設備、運輸設備、施工機具、專用工具、安全用具、試驗設備按照規程進行檢查和相關試驗。
3、制訂施工安全措施、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
4、準備好檢修文件包。
5、確定需測繪咄校核的備品配件加工圖
6、制定實施檢修計劃的網絡圖及施工進度表。
7、組織檢修班組學習、討論檢修計劃、項目進度、措施及質量要求,并做好特殊工作部署安排,明確三年檢修項目的施工和驗收負責人
(二)檢修開工10天前,應根據合同法同《新能源公司外承包管理辦法》完成所有檢修項目外包施工合同?簽訂協議。
(三)各施工企業必須按照合同規定的時間進入現場并配合進行檢修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第三十一條?檢修過程的質量管理
檢修工作必須貫徹質量第一、修必修好的方針,為此應強化檢修全過程質量管理,根據我公司的實際情況,加強對檢修質量的監督和考核。
(一)檢修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質量計劃中制定的“W”、“H”點執行質量驗收。
(二)質量檢驗實行檢修人員自檢和驗收人員檢驗相結合、共同負責的辦法。檢修人員必須堅持質量標準,在檢修過程中嚴格執行檢修工藝規程和質量標準;驗收人員必須深入檢修現場,調查研究,隨時掌握檢修情況,不失時機地幫助檢修人員解決質量問題,工作中應堅持原則,堅持質量標準,認真負責地做好質量驗收工作;
?(三)質量驗收的職責分工如下:
1、管理人員對檢修項目質量驗收方獎懲辦法的制定與執行情況等負責。
2、管理人員對設備檢修的工藝過程、驗收點質量標準、驗收技術指標及執行情況負責。
3、管理人員對檢修工藝質量及測量的數據準確性負責。?
第三十二條?檢修的進度管理?
(一)制定檢修進度計劃時,應采用網絡圖的方法來統籌規劃和管理檢修進度和檢修質量相互的聯系,檢修項目應用網絡圖來控制該項目的進度。
(二)安全生產部要隨時掌握檢修工作的進展情況,對主線的工作進行跟蹤分析及時修正,控制檢修的進度。
(三)檢修期間生產部每周向公司書面匯報檢修工作的進展情況;檢修中發現重大設備問題,要立即向新能源生產部匯報并制定解決方案,如果該問題影響到檢修的工期時,要及時向新能源申請延期。
第六章?檢修總結與設備評估
第三十三條在檢修后,對所有檢修設備的狀態進行跟蹤,并對設備發生的問題、原因進行分析,總結經驗。
第三十四條檢修除按規程的要求進行總結外,還應對下列問題做進一步跟蹤分析:
(一)按照年度檢修計劃對項目進行分析和評估,對檢修標準項目進行必要的調整。對非標項目進行論證,是否達到預期的安全經濟、技術進步和環境保護等目標。
(二)對檢修中消耗的備品配件及材料進行分析,并對備品配件、材料定額進行修訂。
(三)對檢修項目的工時費用進行分析、總結。有關標準項目的定額報公司安全生產部。
(四)對檢修外委項目的招標進行說明,對參加檢修的隊伍的資質重新進行評價。
(五)對檢修資金進行效能監察,核查是否超計劃、是否超定額等。
(六)對設備日常維護和運行工作提出建議。
(七)設備檢修之后,按照《公司檢修規程》等辦法進行設備評級,對設備遺留問題應進行重點分析。
風電設備檢修、大修風電設備檢修、大修
2010-04-21
設備檢修:
1)日常維護
正常維修是指風電場運行人員平時(每日)應進行的檢查、調整、注油、清理以及臨時發生故障的檢查、分析和處理。
風電機組維護、檢查要求:
l風電機組的定期登塔檢查維護,應將機組手動停機后,置于維護狀態下進行。
l運行人員登塔檢查維護應不少于兩人。運行人員登塔要使用安全帶、戴安全帽、穿安全鞋以及放墜裝備。零配件及工具必須單獨放在工具袋內,工具袋必須與安全繩聯結牢固,以防墜塔砸傷他人。
l檢查風電機組液壓系統和齒輪箱以及其他潤滑系統有無泄漏,油面、油溫是否正常,油面低于規定時要及時加油。
l對設備螺栓應定期檢查、緊固。
l對液壓系統、齒輪箱、潤滑系統應定期取油樣進行化驗分析,對軸承潤滑點定時注油
l對爬梯、安全帽、照明設備等安全設施應定期檢查
l控制箱應保持清潔,定期進行清掃
l對主控室計算機系統和通信設備應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
2)定期檢修
通常定期檢修按廠家規定進行,如每半年一次的維護。一般分為A、B、C、D四種級別的維護。在定期維護時需對如下部件的狀態進行檢查:葉片、齒輪箱、發電機、塔架、剎車系統、偏航系統、傳感器、主軸、各部位螺栓、控制系統等部件。
除狀態檢查外應定期進行有關安全及功能性試驗,包括:超速、葉片順槳、正常和緊急停機試驗。
檢修中的測量包括剎車間隙、螺栓預緊力、接地電阻、計量系統的標定、油品取樣化驗以及發電機的部位的絕緣測量。
定期檢修還應包括對整個機組的清理,如:漏油的清理、灰塵清理;濾清器清理。
3)事故檢修
當風電機組一些大的部件損壞,如葉片、發電機、齒輪箱等,需要拆下來修理,這種故障如果產生較大數額的修理費用,應該定義為一般設備事故。事故發生后,應立即組織專家分析原因以及處理措施,然后與廠家聯系索賠或請專業廠家進行修理。如果某個部件經常出現故障時,應考慮安排配備事故備件。
設備大修:
風電機組設備大修是指風電機組運行一定年限后,或機組出現較大故障,需要將整個機組拆卸下來,進行檢查、修理、更換,調整然后重新裝回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