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小區設施設備日常巡檢制度4

小區設施設備日常巡檢制度4

2024-07-18 閱讀 9639

小區設施設備日常巡檢制度4

1目的

規范小區內設施設備的日常巡檢工作,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確保設施設備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

2引用文件

《設施設備綜合控制程序》

3職責

3.1管理處主任和維修組主管負責制定本小區的設施設備巡檢計劃和巡檢路線。

3.2技術性不強、容易發現問題的設施、設備由管理處管理員進行巡檢;技術性較強的設備應由維修組維修工進行巡檢。

3.3管理處管理員負責每日對門禁系統、樓道、樓道燈、大堂燈具、園區道路、公共標識進行一次巡查。巡查中發現問題及時報修。

3.4維修組維修工負責對電梯、鍋爐、冷機、生活水泵、消防水泵、游泳池設備、設施、集水坑潛水泵、給排水主要管道閥門、園區燈具、地下車庫燈具、鍋爐等進行巡查,并負責對水、電、煤氣總表進行抄錄。巡查中發現故障及時維修,如故障較大則報告維修組主管,由主管安排維修。

4操作規范

4.1巡檢標準和方法

4.1.1門禁系統

門禁系統的要求:

a)門鎖開關靈活;

b)屏幕顯示正常;

c)外表清潔無污物(檢查方法:開關試驗、觀察)。

4.1.2樓道:墻面、樓梯、電梯前室無明顯破損或污漬;各管壟井門正常關閉。4.1.3樓道燈、大堂燈具樓道燈、大堂燈具燈要求:

a)感應開關或手動開關啟動正常;

b)燈具啟動正常,照明無故障(檢查方法:逐一開啟)。

4.1.4園區道路:地磚、墻磚無松動、脫落,破損面積不超過本身面積的四分之一;

排水設施不堵塞;鐵質欄桿、路燈桿無銹蝕(檢查方法:觀察)。

4.1.5公共標識:無損壞、缺失(檢查方法:觀察)。

4.1.6游泳池設備、設施

游泳池設備、設施的要求:

a)管道、閥門沒有滲漏水(檢查方法:觀察);

b)泵房集水坑潛水泵能正常啟動(檢查方法:同集水坑潛水泵);

c)游泳池的拉手、爬梯沒有松動(檢查方法:用手拉拽)。

4.1.7集水坑潛水泵

集水坑潛水泵要求:

a)水泵手動、自動啟動裝置正常(檢查方法:調至手動模式進行啟動);

b)水泵處于自動運行狀態(檢查方法:看指示燈);

c)浮子位置正常(檢查方法:觀察);

d)電控柜門關閉(檢查方法:觀察)。

4.1.8給排水管道、閥門:主要給水管道和閥門沒有漏水現象,主要閥門的開關與標識相符合(檢查方法:觀察;如發現主要閥門的開關與標識不符,則應在調整前向主管確認)。

4.1.9園區燈具:照明正常,燈罩無破損,燈桿直立無銹跡(檢查方法:觀察)。

4.1.10地下車庫燈具:照明正常,燈罩無破損;配電箱門緊閉(檢查方法:逐一啟動、觀察)。

4.2人員及路線安排

4.2.1管理處主任和維修組主管負責指定巡檢計劃和巡檢路線,安排管理員和維修工對設施、設備進行巡查。

4.2.2管理員每日應對本人責任范圍內的設施設備至少巡檢一次。

4.2.3維修工巡查工作

維修工巡查工作可參照如下安排,巡檢次數不得少于以下要求:

a)上午9時~12時,維修工一人,對生活水泵、消防水泵、游泳池設備、設施、集水坑潛水泵、給排水主要管道閥門做一次巡查;

b)下午4時~5時,維修工一人,對生活水泵、消防水泵做一次巡查;并于5時左右對總水表、總電表、鍋爐煤氣表進行抄錄;

c)晚8時~10時夜班維修工對園區燈具、生活水泵、消防水泵做一次巡檢。

4.2.4以上巡檢工作記錄于《公共區域日常巡查表》、《水泵、水池巡檢記錄》、《日常巡查簽到表》中。其中《日常巡查簽到表》粘貼于電梯機房、集水坑潛水泵、游泳池泵房、水泵房中,由巡檢人員在巡檢工作中簽到并做相應記錄。

4.3電梯的日常巡檢見《電梯維護保養規范》。

4.4配電房的日常巡檢見《配電房管理制度》。

4.5發電機的日常巡檢見《發電機房管理制度》。

4.6衛生天線設備的日常巡檢見《衛星天線設備管理制度》。

4.7冷機的日常巡檢見《冷機房管理制度》。

4.8空調系統的日常巡檢見《空調系統維護保養規范》。

4.9鍋爐系統的日常巡檢見《鍋爐房管理制度》

4.10水泵房的巡查見《水泵房管理制度》

5相關文件

《電梯維護保養規范》

《配電房管理制度》

《發電機房管理制度》

《衛星天線機房管理制度》

《冷機房管理制度》

《空調系統維護保養規范》

《鍋爐房管理制度》

《水泵房管理制度》

6記錄

《公共區域日常巡查表》

《水泵、水池巡檢記錄》

《電梯日常巡檢項目表》

《能耗日、月報表》

篇2:安全設施巡檢工作制度

第一條設備巡檢制度和設備檢查制度

1、操作工要按照巡檢制度規定的定時、定路線、定內容進行認真的設備巡檢。巡檢內容包括觀察溫度、壓力、流量、電流、聲音是否正常,是否有跑冒滴漏等。

2、操作工首先按規定內容詳細巡檢、二撥針、三記錄,杜絕只撥針不巡檢不記錄。

3、分層次對設備組織檢查,工段、車間除平常不定期檢查外,每周一次設備安全檢查,廠每月進行一次設備安全大檢查,檢查情況要進行總結、講評和獎懲。

第二條潤滑管理制度

1、潤滑劑選用要符合設計要求,進廠的潤滑油要有合格證。

2、設備加潤滑油要先分析化驗合格再加油,要做到定人、定時、定質、定量、定位和三級過濾。

3、潤滑狀況是設備巡檢和設備檢查的重要內容,要認真檢查油質、油位及潤滑情況。

4、重要設備的潤滑油要定期取樣分析化驗,以確保油質、油量,并按規定更換潤滑油。

第三條設備檢修管理制度

1、設備單機檢修分為:損壞檢修、計劃檢修、狀態檢修,化工廠當前推行前兩種檢修,及設備出現異常停機(有備機的倒機)檢修,有的可進行計劃檢修,隨著設備管理水平的提高,逐步加大計劃檢修的范圍。

2、間斷性生產裝置可根據其生產特點和設備運行狀態實行計劃檢修,全廠實行計劃大檢修。

3、設備檢修要有檢修方案、檢修內容、質量要求、安全措施,嚴格執行《設備檢修安全技術規程》。

4、設備檢修用的備品配件、材料、潤滑劑都要實行科學計劃管理。其質量把好三關,即采購質量關、進廠檢查驗收關、用前檢查確認關。

5、設備檢修要做到科學、文明檢修,檢修過程中嚴格執行三證:動火證、登高作業證、進入設備內作業證。以及其它安全措施,有毒有害介質的檢修要穿戴好規定的保護用品,確保安全。

6、機械設備檢修實行一票(工作票)和兩交接制,檢修人員按工作票進行設備檢修,先由工藝處理合理監護人簽字交檢修工,方可進行檢修,檢修完畢經驗收試車達到要求,簽字交工藝操作工。

7、電氣檢修要嚴格執行兩票、三制的安全檢修制度。

8、搞好備機管理,要保質、保量及時完成備機的檢修。在位的備機要堅持盤車制度和搞好現場管理,確保備機備用時一次倒機成功。不在位的備機備件也要做到完好備用。

9、檢修用設備、工器具同樣納入設備管理范疇,做到管好用好維護保養好。

篇3:雨雪天氣配電設施巡檢管理制度

1目的

為加強雨雪天氣配電設施的巡檢工作,保證我廠配電設備安全度汛,特制定本規定,原相關設備維護檢修規程中相關條款仍然有效。

1管理內容

2.1小雨連續陰雨12小時以上,雨水持續期間及雨停后24小時內,每小時檢查一次電纜溝和配電室頂。

2.2中雨以上、短時強降雨,雨水持續期間及雨停后12小時內,每30分鐘檢查一次電纜溝和配電室頂,12小時后無異常情況下每小時檢查一次電纜溝和配電室頂至雨停后24小時。

2.3雪天在下雪持續期間及雪停后48小時內,每兩小時檢查一次配電室頂,雪停48小時后至屋項積雪清理之前,如未發現漏水、塌落等情況,每四小時檢查一次。

2.4如發現配電室頂漏水,危及配電柜時,KYN、JYN、GGD等封閉式配電柜可用防水材料覆蓋,GG系列等母線無防護的高壓配電柜,只能從上層頂棚覆蓋。

2.5電纜溝進水,水位可以用潛水泵抽到時應使用潛水泵排水,潛水泵最好在電纜溝內無水時事先放入,溝內已有水時應使用絕緣材料將潛水泵抬入。

2.6發現有接地信號時,應先檢查接地選線裝置指示的是哪個回路接地,然后由電氣維修工切除接地線路后再放入潛水泵,如指示母線接地,可向調度詢問是公司電力系統中哪個回路接地,如是本回路接地說明接地點在本系統內部,接地原因不明時不宜在有水的電纜溝內作業。

2.7潛水泵的線路應使用移動電纜,并不得有破損,接地線要和配電柜接地端子可靠連接。

2.8配電室頂漏水、電纜溝進水達到溝深三分之一時,要通知煉鐵廠調度,通過排水不能阻止水位上升時,要作為緊急情況通知煉鐵廠調度。

2.9電纜溝內進水速度較快時,在排水的同時,要盡量查找進水處進行臨時堵塞,減緩進水量。

2.10配電室要采取阻止洪水進入的措施,但當洪水直接沖入配電室時,室內人員要立即撤離,室內地面已積水時采用單腳或并腳跳離可能發生接地事故點二十米以上,不能撤離時要設法使身體所有部位都離開水面,但不能同時觸及兩個不連貫金屬體。一般配電室內積水超過基礎槽鋼100mm時可能會引發距地面較低的過電壓吸收器、避雷器等發生接地。但絕緣不合格的電纜會更早地發生接地現象。遇上述情況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同時,要采取一切手段通知調度和上級領導。

2.11水進入設備周圍,應先將低于地面的設備電源切斷,并通知調度,當水位即將達到電機底座時,立即通知調度及與該設備相關聯的區域,做停用該設備的準備,當水位超過電機底座時,停用該設備。

2.12接近、進入積水的配電室及被水浸泡的電氣設備時,必須穿經檢驗合格的絕緣靴。

3考核

雨雪天氣,未按本規定巡視設備,每次處罰責任人50元,或責任單位2分。發現屋頂漏水、電纜溝進水未及時上報車間領導、廠調度、設備科,未積極采取措施(緊急避險除外)防止形成事故或減小事故影響,每次處罰責任人100—500元,或處罰責任車間10-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