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設備綜合管理標準作業規程制度(5)

設備綜合管理標準作業規程制度(5)

2024-07-18 閱讀 7210

設備綜合管理標準作業規程(五)

1.0目的

從總體上確立物業管理公司各類設備的管理要求,確保各類設備管理工作的統一、完整和完善。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物業管理公司管理的各類

3.0職責

3.1機電維修部負責所轄小區的各類設備的日常管理工作

3.2公司辦公室負責各類設備檔案的管理工作。

4.0程序要點

4.1設備檔案的建立要求

4.1.1機電維修部在接管物業后一周內應將管轄范圍內的所有設備建立臺帳(見附表),并在建檔后的3個月工作日將臺帳移交公司辦公室存檔。

4.1.2機電維修部應在接管物業后一周內將所轄物業內的所有設備進行設備標識及設備編號:

所有設備應單機單臺或按功能系統進行“設備標識”;

“設備標識”用標牌形式予以實施,標牌應有下列內容:

--設備名稱;

--設備編號。

設備編號按下列規則編制:

設備流水號(01,02┄)

設備名稱縮寫(取漢語拼音字頭)

物業點編碼

注意事項:1.設備流水號按物業點的設備總數流水編制。

2.同類型同系統設備的流水號碼應保持相對的集中和連續性。

標識的制作規范:

--標識材質用金屬薄板制作,表面拋光呈本色;

--設備編號用凹形字體,涂黑色磁漆;

--尺寸長×寬×厚為70mm×20mm×1mm。

4.1.3所有設備應按單機單臺或功能系統建立《設備卡》。

4.1.4設備臺帳應保持與設備現行狀態一致,為此,設備管理人員應將諸如設備封存、停用、限制適用范圍、調遷、報廢和更換零部件幾檢修情況及時分別在設備臺帳或設備卡片上予以登錄。

4.1.5《設備臺帳》和設備出廠原件(合格證、說明書、保修協議等)統一由公司辦公室保存。管理處保存復印件。

4.2設備的日常操作、運行、維修保養管理

詳見機電維修部各類設備操作、運行、維修保養管理標準作業規程。

4.3設備的購置管理

4.3.1設備的購置包括原由設備的更新和新添置設備的購置。

4.3.2設備購置應遵循滿足服務提供需要的原則。

4.3.3設備購置的資金來源按相關法規或規定執行。

4.3.4設備更新需在原設備辦理了報廢手續后進行。

4.3.5新添設備由機電維修部提出服務用途或配套功能以及主要技術指標的需求。

4.3.6采購設備應遵循《采購管理標準作業規程》的相關規定進行采購。

4.3.7采購設備到達公司后,由機電維修部進行清點核對,接受相關資料,并組織安裝調試或試運行。符合要求的,按合同或公司相關規定辦理。

4.3.8經驗收符合要求的采購設備按本條例相關規定納入臺帳,建立卡片等進行日常管理。

4.4設備狀態標識

4.4.1機電維修部對設備狀態進行標識,以防止因設備誤操作造成人員傷害和設備損壞。

4.4.2設備狀態分為運行、備用、停用、封存、報廢、檢修及嚴禁合家閘等。

4.4.3正常運行中的設備可不予標識。

4.4.4標識的方式方法:

設備狀態用標識牌進行標識,標識牌用300mm×150mm×3mm(長×寬×厚)的白色塑料板制作,字體為紅色一毫米塑料板粘于底板上;

設備狀態標識牌應在設備狀態確定后,由設備操作人員及時懸掛于應予標識設備的顯眼位置;

設備狀態改變,標識應隨之改變。

4.5設備的停用和封存

4.5.1發現下列情況之一,設備應予停用或封存:

多余設備,含服務提供有再需要的設備;

設備功能已不能滿足提供服務需要的設備。

4.5.2停用或封存的設備應適當措施防止銹蝕、碰磕和其他形式對其狀態的損壞。

4.5.3機電維修部應定期(如一個季度)對停用或封存的設備進行檢查,以保持其適用性。

4.5.4設備主管人員應填寫設備停用或封存的報批單,經管理處主管經理批準后實施。

4.6設備的報廢

4.6.1無修復價值的設備應予報廢。

4.6.2報廢設備應由機電維修部組織鑒定。參與鑒定的人員應包括:設備主管人員、運行人員、品質部代表、管理處主管經理等。

4.6.3設備主管人員應填寫《設備報廢審批表》,經公司總經理批準后實施。

4.6.4需報廢設備在未或報廢批準、實施前,應懸掛“待報廢”標識。

4.6.5報廢設備應及時撤離原安裝或使用場所,未撤離前應懸掛“報廢”標識。

4.6.6機電維修部應將批準的《設備報廢審批表》報公司財務部一份。

4.7紅旗機房評比

4.7.1機電維修部主管負責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對各類機電設備房進行流動紅旗評比。

4.7.2評比內容:地面潔凈度、墻面潔凈度、門窗潔凈度完好狀況、管道潔凈完好狀況、設備表面潔凈度、設備性能完好狀況、檢修保養記錄、室內其他設備狀況、總體印象。

5.0記錄

5.1《設備臺帳》

5.2《設備卡》

5.3《采購設備驗收表》

5.4《設備停用/封存/報廢/審批表》

5.0《設備定點管理檢查表》

6.0相關支持文件

機電維修部所有標準作業規程

篇2:庫車段機械車輛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隨著公路建設事業的發展,公路施工機械設備大量增加,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機械設備使用保養和修理等環節的技術安全工作非常重要,只有遵守操作規程,操作方法按規定保養,才能延長機械使用壽命,提高工作率,利用率,取得交好的經濟效益,因此特制定本制度。

1、全體機械車輛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學習《道路交通管理法規》、安全法規及操作規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設置安全檢查員,經常對機械車輛操作人員進行檢查,及時糾正違規違章等不良現象。

3、要求操作人員在機車設備運行前,必須對各自駕駛的設備制動,轉向等重要部位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保證正常運行。

4、按照機車設備的保養規程,定期進行例保和一、二、三級保養、保持機車設備清潔,防腐除垢,堅固、潤滑、調整等工作,充分提高完好率。

5、嚴禁無證開車、酒后開車、開疲勞車、開故障車、駕駛室超員等不良現象,發現后,嚴格處罰,調換工作,以上行為若發生交通事故或其他事故,一切費用及后果由操作人員負責。

篇3:汽修企業設備管理制度

汽車修理安全管理制度

1、認真執行本行業技術要求,安全生產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及時組織修理技工認真學習安全操作教育,牢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

2、按章操作,工藝細致,做到安全、保險,服務周到,操作正確,不違章作業。

3、在作業過程中,禁止易燃易爆物品靠近火源,防止倒塌,修理前必須做好安全預防工作,用具定期檢查,由專人負責,專項管理。

4、操作中禁止“蠻干、亂干、湊合”三大不良作風,以便造成人身、設備及車輛的嚴重損傷和破壞。

5、電氣、機械設備及消防設施要定期檢查,定期保養;做到設備齊全、完好、有效,從而提高效率。

6、對于學徒工,師傅要負全面責任,及時教育,隨時指導,做到人人懂安全,個個技術能過關,培養好接班人。

7、保障安全,保證質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