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設備安全措施
一、工程概述:
根據市、縣各級領導對我礦舊井系統檢查后要求,現需對井底020201采區及其進、回風系統機電設備、管線全部拆除,在機電設備及管線拆除過程中,為保證各項工作安全有序進行,特制定此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安排:
時間:2012年6月10日至2012年6月14日
人員組織:調度室根據工程需要組織人員,機電隊配合
施工負責人:王建喜、王飛
施工主要內容:020201采面斷電,電纜拆除回收,采區內所有皮帶機、刮板輸送機回收及開關回收、風水管路拆除回收、020201回風、運輸巷軌道拆除、回收。
三、施工前準備工作:
1、工作面設備、管線拆除本著由遠及近的原則,提前計劃好拆除順序、方法、準備好拆卸設備所用工器具。
2、為便于運輸,保證運輸安全,提前檢查好主運輸軌道,運行途中影響運輸的雜物提前清理干凈。
3、合理調配組織人員,所有作業人員認真學習此安全技術措施,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四、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職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
2、班組長要把當班的安全注意事項貫徹到每位職工,責任落實到人,并在現場統一指揮,協調行動,嚴把安全質量關,做到不安全不生產。要求每位職工自覺遵守《煤礦安全規程》和《操作規程》,做好自保、互保工作,嚴防碰傷人員或發生意外。
3、進入采區認真觀察頂板及兩幫,確保無安全隱患后方可拆除該區域內設備。
4、影響運輸的巷道及時清理維護,保證行車安全。
5、、在利用11.4KW內齒輪小絞車牽引運輸機頭,減速器、機尾等大件設備時,當班施工負責人要派專人檢查絞車的完好情況,鋼絲繩是否磨損或斷絲超限,以及絞車的基礎,點桿是否牢固可靠,確保設備在安全的情況下牽引施工。絞車司機和信號把鉤工要持證上崗,在掛鉤牽引設備時,應由專人負責檢查掛鉤情況,無問題后方可由負責人發出牽引開車信號,信號定為:一定、二拉、三卸。在拉運時,人員必須躲開鋼絲繩的波及范圍,且必須派專人把守施工現場兩頭,嚴禁閑雜人等進入施工地點或在施工地點逗留。
6、提前備齊拆除機電設備的所有工具、配件,并運到施工地點放置好。
7、拆除機電設備前,必須先切斷電源,把開關手把打至“0”位閉鎖,懸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警示牌,設專人負責看管,并要經常檢查瓦斯,當瓦斯濃度低于1%以下時,方可進行拆除工作,并在工作地點懸掛瓦斯便攜儀。如果拆除期間瓦斯濃度超過1%時,必須停止拆除工作,撤離人員。
8、施工期間,重量超過50Kg的設備,必須用手拉葫蘆起吊。在起吊減速器,電機、機頭等大件設備時,必須用完好的不小于3噸的手拉葫蘆起吊,起吊用的繩環、鏈環必須合格可靠,不得超負荷起吊。
9、起吊時,必須認真選擇正確的起吊位置,確保起吊梁穩固、可靠。施工時,人員嚴禁站在起吊梁的下方,被起吊設備受力后,要對起吊用具再次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嚴禁起吊裝置帶隱患運行。起吊過程必須一人操作,一人觀察,注意觀察重物的運動趨勢,有運動趨勢的方向嚴禁站人,非施工人員嚴禁靠近,確保起吊安全,施工人員必須周圍必須留足足夠的安全距離。
10、小件設備由人工抬運,在抬運過程中要輕搬輕放,同時,每名職工要做到照前顧后。在有坡度或狹窄的巷道內抬運時,抬運人員腳步要站穩,思路判斷要清晰,如遇到積水以防滑倒。抬運到裝車位置后,設備要按順序擺放好,嚴禁亂堆亂放,以免設備翻倒傷人。
11、電器設備裝運時,要放正,固定好,以防損壞電器設備。
12、電纜回收時,要統一指揮,要輕拉輕放,人工拉運電纜時,嚴禁使盲力,防止電纜損傷及發生人員安全事故。
13、回收出的設備裝車時,裝車高度不能超過1.6米,寬度不超過1.1米。在使用花車、平板車時,必須用鐵絲或鋼絲繩、圓環鏈剎緊,固定牢。在裝車前,必須檢查車輛銷子、閉鎖及附件是否齊全,不合格的車輛嚴禁使用。裝車時,所裝設備不得偏離車輛的重心或壓住所裝車輛銷子。
14、本措施未及之處,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中有關規定執行。
15、整個施工過程安全科進行現場監督把關。
篇2:機電設備管理組安全生產責任制
機電科設備管理組負責全礦的機電設備管理工作,對本崗位的安全工作負責。應熟悉全礦的機電設備數量、現狀和使用情況。
一、崗位職責
第1條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安全生產方針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指示、指令、法律、法規及各項規章制度,對本崗位安全工作負責。
第2條負責全礦機電設備的使用、租用、調拔及設備臺帳、卡片和牌板的管理工作,做到帳、卡、物相符。
第3條參與編制設備購置計劃,負責組織對新增設備的驗收、編號和入帳工作。
第4條對檢修的設備進行修前鑒定和修后質量驗收,辦理設備交接事宜。
第5條負責檢查、監督、考核各單位的設備使用情況和管理制度執行情況,提出獎罰意見。
第6條新購進的設備嚴格按照《煤礦礦井機電設備完好標準》驗收,對無“生產許可證”,無“安全許可證”,無“防爆檢驗合格證”(防爆設備)的設備不予以驗收。
第7條參加機電事故分析,及時編制設備完好率、待修率、事故率報表,并按時上報。
第8條認真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二、責任追究
第9條有下列行為之一者的,給予機電科設備管理組人員警告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章指揮職工和犯人或強令職工犯人違章、冒險作業的;
(二)對職工和犯人屢次違章作業熟視無睹,不加制止的;
(三)對重大事故預兆或者已發現的事故隱患不及時采取措施的;
(四)拒不執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及煤礦安全監察人員的安全監察指令的;
第10條煤礦發生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機電科設備管理組人員降級直至開除的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煤礦事故的;
(二)偽造、故意破壞煤礦事故現場的;
(三)阻礙、干涉煤礦事故調查工作,拒絕接受調查取證、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
第11條對煤礦的機電設備管理負直接責任。
第12條負責對全礦機電設備使用、調撥和新設備的驗收工作,因管理漏洞導致煤礦使用了不符合規定要求的設備,機電科設備管理組負直接責任。
第13條發現或得知作業地點風量、溫度以及有害氣體不符合標準以及規定要求,但未及時采取相應措施的,機電科設備管理組負直接責任。
第14條不能夠經常深入現場,或對現場的機電、運輸設備、設施的防爆性能、完好等檢查不及時,由此造成的后果,機電科設備管理組負主要責任。
第15條在事故調查處理、各級組織的安全檢查(監察)、審查中,故意弄虛作假、隱瞞事實真相的,機電科設備管理組負直接責任。
第16條對于上述負直接責任、主要責任的,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行政、經濟處罰、追究刑事責任。
篇3:井下機電設備碉室安全管理規定
1.永久性井下中央變電所和井底車場內的其他機電設備硐室,應砌碹或用其他可靠的方式支護。采區變電所應用不燃性材料支護。
2.硐室必須裝設向外開的防火鐵門。鐵門全部敞開時,不得妨礙運輸。鐵門上應裝設便于關嚴的通風孔。裝有鐵門時,門內可加設向外開的鐵柵欄門,但不得妨礙鐵門的開閉。
3.從硐室出口防火鐵門起5m內的巷道,應砌碹或用其他不燃性材料支護。硐室內必須設置足夠數量的撲滅電氣火災的滅火器材。
4.井下中央變電所和主要排水泵房的地面標高,應分別比其出口與井底車場或大巷連接處的底板標高高出0.5m。
5.采掘工作面配電點的位置和空間必須能滿足設備檢修和巷道運輸、礦車通過及其他設備安裝的要求,并用不燃性材料支護。
6.變電硐室長度超過6m時,必須在硐室的兩端各設1個出口。
7.硐室內各種設備與墻壁之間應留出0.5m以上的通道,各種設備相互之間,應留出0.8m以上的通道。對不需從兩側或后面進行檢修的設備,可不留通道。
8.帶油的電氣設備必須設在機電設備硐室內。嚴禁設集油坑。
硐室不應有滴水。硐室的過道應保持暢通,嚴禁存放無關的設備和物件。帶油的電氣設備溢油或漏油時,必須立即處理。
9.硐室入口處必須懸掛“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字樣的警示牌。硐室內必須懸掛與實際相符的供電系統圖。硐室內有高壓電氣設備時,入口處和硐室內必須在明顯地點懸掛“高壓危險”字樣的警示牌。
采區變電所應設專人值班。無人值班的變電硐室必須關門加鎖,并有值班人員巡回檢查。
硐室內的設備,必須分別編號,標明用途,并有停送電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