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控制工作程序
1目的為了預防和控制本礦水害,最大限度地減少可能產生的后果,特制定本程序。2范圍本程序適用于井上下防治水的控制管理。3術語及定義本程序引用管理手冊中的相關術語和定義。4職責4.1技術科是井上下防治水的主控部門,負責礦井水害、汛情分析及預報工作,負責參加現場指揮、處理水害事故。4.2機電科負責井下排水設備的管理、檢修、維護保養工作,負責井下主要排水系統的統一調度。4.3安監站負責防治水害過程的安全管理。4.4通修工區負責井下水閘門的日常管理及維護工作。5工作程序5.1水害預報5.1.1技術科及時收集井上下水文地質資料,及時填繪各種水文地質圖紙,定期發放《采掘工作面水害分析預報》,及時發放各種臨時水害預報,填寫《龍固煤礦礦井涌水量觀測臺帳》、《礦區內水位觀測孔水位記錄臺帳》、《礦井井下點臺帳》、《采后總結》。5.1.2技術科及時分析各采掘工作面水害因素,探放水要有探放水措施,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原則。探放水鉆孔施工完畢后,認真填寫《礦井井下鉆機探放水鉆孔統計表》。5.1.3井下采掘單位若臨時發現水害隱患時應及時向技術科匯報,技術科應派專職技術人員現場勘察并及時發放《水害預報通知單》。5.2水的排放5.2.1礦井主要排水過程由機電科統一調度實施,具體執行相應的作業規程。5.2.2各單位具體負責本單位工作范圍內的排水過程的管理。5.3“雨季三防”的管理5.3.1在雨季來臨之前,機電科排查井上下排水系統及井下排水能力,填寫《礦井分水平涌水量及泵房排水設施能力調查表》。5.3.2礦成立“雨季三防”領導小組,各單位成立相應的應急準備領導小組,并明確其職責、義務和權限。5.4突發事故5.4.1礦井突發水事故具體執行《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5.5礦井防治水具體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礦井水文地質規程》。6相關文件《煤礦安全規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局2004年10月18日發布,2005年1月1日實施《礦井水文地質規程》原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工業部1984年發布實施7相關記錄LGMS/LF-09-01《采掘工作面水害分析預報表》LGMS/LF-09-02《龍固煤礦礦井涌水量觀測臺帳》LGMS/LF-09-03《礦區內水位觀測孔水位記錄臺帳》LGMS/LF-09-04《礦井井下突水點臺帳》LGMS/LF-09-05《礦井井下鉆機專門探放水鉆孔統計表》LGMS/LF-09-06《水害預報通知單》LGMS/LF-09-07《礦井分水平涌水量及泵房排水設施能力調查表》LGMS/LF-09-08《采后總結》
篇2:地測防治水部管理制度辦法
一、部長對部室的思想政治、業務、安全工作負有全面責任,直接對總經理、總工程師負責;
二、部長助理對部長負責,按照分管的業務進行工作;
三、組長對部長助理負責,各測量組、地質組、探水組組長做好各小組日常工作安排;
四、根據部長工作要求和日常碰頭會其他部室提出地測部門的工作,由部長助理對各組長之間要協調安排,督促落實;
五、測量組長帶領測量組人員積極組織完成日常井上下測繪任務,探放水組長帶探水人員積極完成日常探水工程任務;
六、凡涉及部室的問題,全部所有人員參加研究分析,形成決議,提出解決的辦法;
七、部長、部長助理、各組長必須樹立集體觀念,堅持工作具有計劃性、事前具有部署、事后具有檢查的工作方法,各級工作人員對領導安排的任務,應主動逐級匯報完成情況;
八、各組必須抓緊時間、合理安排、科學管理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計劃,同時樹立全局觀念,相互協作,密切配合;
九、完成公司領導交給的任務。
職責范圍
一、地質組職責范圍
1、負責全礦采掘工程的地質測繪工作,搜集、整理、繪制、提供全礦地質、水文地質情況及井巷、采面測繪圖紙資料;
2、掌握井田內及其鄰近地面建筑、水體和老窯情況,提供有關防治水設計及主要井巷保護煤柱,調查采動對地表、建筑物及水體的破壞情況。
3、對全礦儲量和煤場存煤進行管理,計算“三量”動態,按時提供有關報表和圖紙資料;
4、根據有關技術政策和《礦產資源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統計、分析煤層開采利用情況,并對其進行監督,及時提出合理開采,減少煤炭資源損失的意見;
5、負責全礦的原煤煤樣和煤層煤樣采、制、送驗工作,監督檢查全礦提高煤質措施的執行情況,按有關規定進行考核;
6、負責對井田內及其鄰近小煤窯的開采進行檢查,掌握其開采邊界,地質及水文地質情況;7、編制礦井防治水長遠規劃和年度規劃,參與采掘工程的會審;
8、負責回采工作面煤厚探測及資料收集整理工作;
9、負責地質、儲量、繪圖、煤質的標準化工作;
10、負責全礦井上下的地質觀測,編錄并及時正確地繪制成圖;
11、查明地質構造,煤層儲存條件及影響安全生產的其它地質因素,提供地質預報和采區、采面以及開拓工程的地質說明書;
12、進行礦井水文地質工作,負責補充調查和井上下水文地質觀測,查明影響礦井安全生產的各種充水因素,提供采掘工程所需的水文地質資料,實施探放水工程;
13、負責編制礦井補充勘探計劃,提高儲量級別,為礦井正常開采提供儲量保障;
14、負責了解掌握采掘工作面出現的挑頂、割底及夾石增厚等影響煤質的情況,及時向領導匯報煤質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15、做好“有掘必探、有采必探”月度情況上報;
16、填繪1:**、1:5000采掘圖及采面儲量圖,并報送月進度底圖;
17、負責地測防治水的標準化工作;
18、完成領導交辦工作。
二、測量組職責范圍
1、負責井下7′、15′基本控制導線,15′、30′采區控制導線測量和資料整理;井下基本控制高程,采區控制高程測量和資料整理;
篇3:煤礦防治水安全檢查規范
詳細內容:
礦井水害是煤礦五大自然災害之首,是影響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長平礦井下開采深度的不斷加大,受奧灰承壓水影響的威脅越來越嚴重。為搞好2011年度長平公司長平礦井防治水工作,使井上下防治水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做到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特編制2011年度礦井防治水計劃如下:
1、公司成立防治水組織機構:
2、職責劃分
3、防治水工作總體安排
3.1、編制依據:
《地測防治水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煤礦安全規程》、《礦井地質規程》、《煤礦防治水規定》、《山西長平井田礦井防治水總體規劃》、《帶壓開采防治水專項措施》和2011年采掘銜接計劃。
3.2、工作原則及流程
防治水工作堅持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綜合治理措施。承壓區采掘工作面承總體防治思想是“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有采必探,先治后采”。一是對承壓區開展地面三維地震勘探,探測地質構造發育情況;二是開展地面瞬變電磁勘探,對地質構造的含水性及含水層的含水性進行探測;三是井下開展直流電法、音頻電透、高密度電法儀等物探工作,進一步探測富水異常情況;四是對物探結果顯示的富水異常區,進行鉆探驗證;五是巷道掘進、工作面回采過程中對物探、鉆探結果再次驗證。六是綜合收集地質、水文資料,提高預測預報的精度,更好的指導生產。對出水點水質進行化驗分析,判斷水源及該塊段富水性特征,以及通道性質。若涌水水為奧灰巖溶水則需采取措施進行治理。
3.3水文地質補充調查
地面水文地質補充調查包括:氣象資料搜集;地貌調查;地質調查;地表水體、河流調查;調查工作面回采造成的地表塌陷,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調查鉆孔的封孔情況。
井下水文地質補充調查有:對斷層、節理、陷落柱,觀測含水情況、導水情況、水溫、水質、含砂量等;對突水點詳細觀測記錄突水的時間、地點、確切位置、出水層位、巖性、厚度、出水形式、圍巖破壞情況,測定涌水量、水溫、水質、含砂量等;定期對井下的一級涌水點進行觀測,建立建全觀測記錄,完善水質分析數據庫;按時觀測礦井涌水量變化。
以上工作由地測部牽頭,其它單位配合,完善防治水基礎工作。
3.4、防治水工程設計
3.4.1、根據采掘銜接計劃圍繞1311、1312、4304、4306、4307、4308工作面的圈定,編制工作面異常區和構造探測設計、頂板疏放水設計和工作面防治水措施。
3.4.2、根據三維地震勘探資料對4304工作面D*77陷落柱、D*96陷落柱,4306工作面D*76陷落柱、D*23陷落柱,4308工作面D*22陷落柱、D*19陷落柱、D*93陷落柱、D*94陷落柱、D*95陷落柱、D*75陷落柱,1311工作面D*48陷落柱、D*105陷落柱、D*103陷落柱、DF16斷層,1312工作面D*104、D*109陷落柱、DF25斷層等構造進行鉆探設計并組織實施。
3.4.3、對各巷道掘進和各工作面回采過程中遇到的構造或異常區域,進行必要的探查或鉆探驗證。
3.4.4、根據各種物探結果中推測的構造或異常區,編制鉆探設計進行探測。
3.4.5、其它防治水工程(探放水)設計。
3.5、掘進工作面防治水工程
3.5.1巷道掘進過程中,掘進隊組按照措施要求施工水倉,及時鋪設排水管路,形成排水系統。疏放頂板水的巷道掘進時,要及時施工鉆場硐室及水倉,加鋪排水管路。
3.5.2、超前探測
各掘進隊組必須在掘進作業規程、措施中明確掘進工作面超前探測的方式方法、留設足夠的防水煤柱。地測部、安監部監督施工隊組超前探測探眼施工,不認真執行超前探測的隊組要重處,拒不執行超前探測的隊組必須停工。
3.5.3、充分利用物探手段,對帶壓掘進的巷道利用直流電法儀、地質構造探測儀、防爆探地雷達等物探儀器進行物探,根據探測結果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安全生產。
3.5.4、按照《煤礦防治水規定》要求,利用鉆探手段,對巷道掘進前方三維地震資料中的斷層、陷落柱和電法勘探的賦水異常區進行鉆探,經過鉆探查明前方是否存在導水威脅。
3.5.5、巷道在掘進時,要執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執行《帶壓開采防治水專項措施》規定。
3.5.6、巷道掘進期間,按照“物探先行,鉆探驗證”的原則,對掘進巷道進行物探,對物探異常區進行鉆探驗證。
3.6、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工程:
3.6.1、對1311、2302、4304、4306、4308工作面頂板水進行預疏放。
3.6.2、隨著巷道掘進及時對4304、4306、4308工作面進行物探。
3.6.3、回采工作面利用坑透儀、音頻電透儀進行物探對物探異常區進行鉆探驗證。坑透過程中,必須精確控制坑透點位置,與導線點附合。坑透結束后及時處理坑透數據,劃分坑透異常區,與采掘實際揭露的地質資料相結合,提供坑透結果報告。音頻電透要查清工作面導水性,查清工作面內富水區域。音頻電透主要利用電磁波在介質中傳播時,其電流強度隨著介質層電阻率的大小而有規律性變化的特征,做出反映探測區域富水性強的等視電阻率平面等值線圖,推斷出富水區域大小、空間形態及分布范圍。對于坑透、電透異常區,必須采用鉆探方法進行驗證,查明異常區屬性,包括構造性質、發育范圍、分析對工作面的影響程度。
3.6.4、工作面回采前必須制定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落實防治水工程,督促排水系統在工作面回采前形成。
3.6.5、回采工作面設計專門排水巷道,保障排水通暢。
3.6.6、對1310、2307、4305、4307、2302工作面的地表裂縫進行調查,總結裂縫塌陷規律,預計調查面積860畝。
3.6.7、2307、4305、4302工作面回采結束后,提交采后總結。
3.7、地面防治水工程
柳村西南部三維地震補充勘探,勘探面積2.5km2、長平礦井井田西部電法勘探,勘探面積7.36km2、長平礦井井田南部電法勘探,勘探面積5.365km2、長平礦井井田西部三維地震勘探,勘探面積7.36km2、西部地面水文觀測孔施工工程,按照計劃對這些工程進行上報審批并組織實施。
3.8、井下水文孔工程
在4210正巷出煤橫川內施工水文觀測孔,對施工情況進行監督。
4、防治水重點工作
4.1、防治水系統建設。建立健全主、支、子三級排水系統建設。
4.2、蘆家峪井底水倉建立潛水電泵排水系統。
4.3、督促釜山井底沉淀池、盤區集中水倉建設,提高礦井抗災能力。
4.4、強制推行頂板疏放水工程。對阻擾工作開展,不配合疏放水的隊組進行重罰。
4.5、強化超前探測監督檢查,采用突擊檢查、抽查驗孔等手段保證探測工作落實到實處。
4.6、強化鉆探隊管理,重視培訓工作、不斷提高鉆探質量和鉆探結果分析能力。
4.7、重視崗位技術比武工作。采用師帶徒,自學和重點輔導相結合、內部考試等辦法,同考核分掛鉤,提高技術水平,力爭拿名次。
5、開展防治水課題研究
5.1、深入開展物探新設備、新技術應用以及鉆探新設備和新工藝的應用研究。同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煤科院合作,引進瞬變電磁儀,開展超前探測研究。
5.2、同河南理工大學合作編制《長平礦井防治水規劃》。
5.3、同山西地寶能源有限公司合作,開展地質報告修編工作。
5.4、引進礦井水源自動識別儀,建立水源水質識別圖譜,達到快速分析水源的目的。
教學后記通過學習,使大家對長平礦的水患危險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一定的水患知識及預防常識。
收貨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