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金屬礦山火災中毒防護措施

金屬礦山火災中毒防護措施

2024-07-22 閱讀 5142

金屬礦山重大惡性火災事故較多。據統計,1957年至1979年的22年間,金屬礦山共發生重大外因火災事故16起,死亡200余人,直接損失一千多萬元。造成火災事故的直接原因,大多數是由于電氣引燃,其次是由于明火或焊接火花引起,上述事故占礦井外因火災事故的60%以上。我國金屬礦山火災造成的傷亡事故,絕大部分是由于缺乏防火計劃,指揮失當,導致多人中毒傷亡。預防礦山火災事故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1)嚴格按照《礦山安全規程》的要求,配置必要的防火設施,定期檢查和維護,并對有可能導致發生火災的火源,嚴加管理,堵塞漏洞,防范于未然。

(2)建立完善的、能夠適應火災時期通風變化的通風系統和隨時能夠逆轉的主力通風裝置。

(3)建立靈敏、可靠并針對各主要火源點的探測警報系統和有效的滅火裝置。

(4)應編制全礦性的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每年應根據礦井的變化情況,對計化做必要的補充和修訂。計劃中應包括礦內任何地點發生火災時的通風措施,人員撤退路線,警報信號和避災洞室。要有符合安全規程的要求,經常維護良好、有充足照明和明顯指路標牌的安全出口,以保證火災時人員能夠迅速撤出。

篇2:脫硫防腐期間防火災防中毒安全規定

脫硫工程已進入防腐襯膠涂鱗施工階段,因防腐作業使用的原料如稀釋劑、甲苯、丙酮、鱗片樹指等均為易燃有毒物品,為了防止火災、人員中毒事故發生,在防腐施工期間,特制定如下安全管理規定,并嚴格遵照執行。

一、防腐材料存放倉庫、堆放區、工作間、防腐施工設備、防腐施工區均為重點防火、防中毒部位(以下簡稱重點部位)。

二、防腐重點部位應保持通風、干燥、陰涼、遠離明火與熱源。

三、防腐施工區必須采取封閉隔離措施。重點部位周圍應用柵欄或安全警戒繩進行防護(安全警戒繩不少于兩道),并懸掛醒目的防火警示牌。

四、重點部位所使用的照明必須采用防爆型燈具和安全電壓;電源線使用絕緣良好的橡膠皮線,電源線不能私接亂拉。

五、重點部位必須配備足夠數量的干粉滅火器。吸收塔、GGH、事故漿液箱配備消防水帶,并布置在施工區域。

六、重點部位除防腐所使用的設備、材料外,其余易燃物一律清出安全距離以外,現場不準存放多余的防腐材料。

七、防腐施工單位應派專人輪班對重點部位進行巡視檢查,防止火源接近防腐重點部位,并做好巡檢記錄。

八、吸收塔與GGH做防腐工作時,除采取以上措施外,還應把出、入口煙道做好隔離措施并設專人看守。

九、吸收塔、GGH、煙道、各箱罐在做防腐前,電、火焊工作必須完成。防腐后,所有防腐部位不得直接施焊或動火,以免損壞或引燃防腐層。

十、因工作需要必須進入防腐區進行電、火焊作業時,應提前與大唐環境項目部負責人及防腐施工負責人取得聯系,得到其同意后,到大唐環境脫硫項目部辦理動火作業票,并嚴格按動火作業票程序執行。

十一、防腐工作區所設置安全警戒圈,無關人員嚴禁入內。

十二、凡進入防腐工作區的人員、必須自覺清出火種,并服從保衛人員的管理。

十三、施工現場及重點防火部位嚴禁煙火,各施工單位按照“誰施工誰負責”的原則,管好自己的人。

十四、處罰規定:防火安全監督小組在現場每發現一個煙頭對責任單位罰款1000元;每發現一個違反上述規定的不符合項對違者罰款1000—10000萬元,拒不遵守者,一經發現嚴肅處理,視情節輕重給以處理直至清出現場,對造成嚴重后果者,按照有關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十五、在防腐期間防腐作業施工為防火直接管理單位,對防火管理負有直接管理責任,其它施工單位與其交叉作業范圍內必須無條件接受管理。在施工期間防腐施工單位必須派專人24小時現場巡視值班。

篇3:密閉艙室油漆作業中毒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目的對公司密閉艙室油漆作業過程中發生的中毒、火災爆炸事故實施應急救援程序做出規定,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所造成的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2適用范圍適用于公司在修船舶、新制項目在進行密閉艙室油漆作業過程中發生的中毒、火災爆炸事故的報告、救援行動。3內容3.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和職責3.1.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組成人員a)領導小組·組?長:總經理·副組長:分管安全副總經理·成?員:安全監督部經理、生產部經理、人事保衛部經理、塢修車間主任、外管部經理、單船總管/項目經理b)設應急救援現場總指揮1人,安全監督部經理(或副經理)擔任。設應急救援現場副總指揮2人,修船總管/項目經理和塢修車間主任擔任。c)應急救援機構網絡圖領導小組現場總指揮救護組保衛組協作組起重班人員衛生所醫生消防隊員保衛人員總管小組3.1.2職責a)領導小組職責:·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組織領導工作·發出重要應急救援指令和最高決策·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調動·對不服從命令,影響應急救援工作的人員當即做出處理·組織制定密閉艙室油漆作業中毒、火災爆炸事故救援預案,組織應急救援預案訓練b)救護組職責:·安監部負責本預案演練計劃的編制。·安監部應經常檢查船上救生設施,如:急救箱、擔架、安全繩、空氣呼吸器等。·安監部消防隊負責突發事故后的應急戰斗、救援工作以及規劃出與我司各定點醫院的最便捷行車路徑,并組織司機熟悉路線的訓練及日常演練。c)保衛組職責:·維護事故救援現場秩序,配合救援工作。·協助引導無關人員快速撤離事故現場·保護事故現場,d)協作組職責:·向救護人員提供事故現場具體情況·組織疏散事故現場無關的作業人員·聯絡各施工隊伍并清點事故現場的作業人數·將清點人數結果報告現場指揮員·負責組織人員指引救援車輛及時趕到現場·根據指揮員命令做好其他相關工作3.2報警程序及訊聯絡方式3.2.1消防隊值班室設火警電話:內線119,3111;外線:或;高頻:13頻道,24小時有專人接聽。3.2.2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生產部調度室)設指揮小組頻道13頻道;電話:和,24小時有專人接聽。3.2.3報警:a)任何人發現油漆中毒、火災爆炸事故后,應立即通過船上固定電話、手機、高頻等通訊工具向消防隊值班室報警。報警人員應清楚報告事故地點(船名)、部位、報告人姓名等,當對方清楚后方可停止報告;b)門機司機發現施工區域內油漆作業發生中毒、火災爆炸事故后,立即發出報警信號,并用高頻、手機等通訊設備報警。3.2.4消防隊接到油漆中毒、火災爆炸報告后,立即通知衛生所值班醫生和衛生所長,(盡量講清楚是何種傷害,以利于醫生做好不同的急救準備),然后報告安全監督部經理及受害所在部門車間領導。(聯絡電話見公司黃頁)3.2.5安全監督部經理(副經理)告公司主管領導。并根據事故嚴重程度,若屬于重大傷害性事故,安全監督部應在兩小時之內報告上級主管部門3.2.6事故發生8小時內,所在車間、部門應將事故報告書面報安全監督部。3.3人員緊急疏散、撤離方法3.3.1油漆中毒a)當施工過程中發生油漆作業中毒事故時,發生油漆作業中毒事故的艙室及相鄰艙室停止所有作業,防止引爆發生油漆中毒事故艙室內的爆炸性油漆氣體;b)發生油漆中毒事故的艙室作業人員以班組為單位到碼頭登船梯口緊急集合處集合,由施工隊領班清點人數,并將各班組清點人數情況告知單船總管小組。3.3.2火災爆炸a)當船上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后,碼頭岸吊發出報警警告,總管通知船方拉響船上應急汽笛和生活區電鈴,全船作業人員及船方船員聽到報警警報、應急汽笛聲或生活區電鈴后,立即停止作業,放下手中工具,迅速從安全通道撤離到碼頭集合點集合(集合點有醒目標識)。b)處在密閉艙室作業人員如果沒有聽到報警警告、汽笛或電鈴聲,單船安全主管及安全員應在各個密閉艙室道門口利用口哨、硬物敲擊艙室及叫喊等方式通知各艙內作業人員及時撤離作業場所,到碼頭集合點集合。c)在疏散、撤離時,負責疏散撤離的人員應在船上主要通道上指揮人員安全疏散。在下船梯口處有專人把守,防止因擁擠而造成其他事故。d)船上傷員使用專用擔架固定好,再用門機吊運到碼頭急救處。e)人孔、梯子處、安全通道、登船梯設照明,保證夜間疏散撤離安全性。f)撤離現場人員在碼頭集合處集合,以各施工隊為單位站立,由領班或工程主管負責清點人數,并向現場指揮者報告人員撤離情況。3.4救援及控制措施3.4.1事故發生后,現場監護人或其他作業人員在第一時間向消防隊或單船管理人員報告后,要視事故情況利用自身攜帶或附近消防站內的救援設施積極采取自救。自救者首先要搶救傷者脫離危險區,其次再搶救損失的財物。3.4.2單船安全主管在接到事故報告后,要根據事故的性質,及時有效利用船上的緊急救援設備,組織總管小組成員及其他施工人員進行對傷員的搶救。3.4.3在專業救護人員到來之前,單船搶救人員切莫倉促進倉,必須根據事故性質,經過安全主管同意后,方可進艙救人和控制事故發展;a)油漆中毒事故: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搶救人員必須進入高濃度場所,所以,搶救人員的服裝必須防靜電;禁止使用手機、無線電對講機;艙內與艙外聯系用通訊繩;照明用防爆手提燈;搶救人員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氣呼吸器,但要做好空氣呼吸器鋼瓶的外部包裹,防止鋼瓶與鐵腳手架碰撞產生火星。搶救進入艙內的人員以三至四人為一組,進入時間不得超過45分鐘;b)油漆作業過程中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油漆作業過程中一般是先發生爆炸事故,然后引起火災,這時作業現場的可燃氣體可能已不存在,但還應考慮防中毒問題,搶救人員在進入爆炸現場時應戴好防毒面具或空氣呼吸器。救災的順序是:首先搶救受傷人員,再撲滅火災。3.4.4油漆中毒、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后,由于受現場惡劣環境、救援物資限制無法實施救援行動時,單船救援人員必須停止進艙救援行動,向油漆中毒事故的艙室內補充新鮮空氣,加強通風;利用單船應急消防水向發生火災爆炸艙室內以及艙壁上噴射消防水進行滅火、冷卻降溫,防止發生二次事故和事態進一步擴大,待救護組人員到達后及時通報施工現場和傷員情況,并協助救助。3.4.5消防隊接到事故報告并通知衛生所所長及值班醫生后,救護車應即刻接衛生所所長趕到事故現場(所長不在時接值班醫生),醫生在現場對傷員進行適當的處置后,根據傷情送往相應的醫院(醫院名稱及聯系方式見附件1),并及時與相應醫院及時聯系,協商有關搶救、治療事宜,并辦理相關手續。3.4.6消防隊到達現場后,立即開展救援行動,搶救中毒人員,進艙開展滅火戰斗;3.4.7滅火作戰程序a)值班人員接到報警,及時發出出動信號,消防人員迅速著裝登車,駕駛員將1號和2號消防車開到所發生事故碼頭(各個碼頭附近都有地下消火栓)附近的有利位置,迅速預先展開戰斗。b)消防隊班長將分水器設置在發生火災爆炸事故艙口附近的有利位置,并指揮戰斗員進行滅火作戰。一號員攜兩盤水帶、一支泡沫槍靠左在分水器處拋開水帶鋪設一路支線水帶到達有利滅火災位置。二號員攜兩盤水帶,一支泡沫槍靠右在分水器處拋開水帶鋪設一路支線水帶到達有效滅火位置。四號員攜兩盤水帶,沿消防車鋪設到分水器處,并連接好各個接口,在分水器處待命,負責開啟與關閉水源。三號員攜一盤水帶負責連接1號消防車與2號消防車。五號員鋪設一盤水帶連接地下消火栓,向消防車供水。c)當艙內的燃燒面積和強度較小時,消防人員可先在艙口向燃燒區射水,待火勢減弱,可利用艙內的固定爬梯,船舶或碼頭裝(卸)貨的起重吊鉤,以及掛鉤梯等,從艙口深入到艙內,抵近火源射水,同時通知船長利用艙底泵向船外排水d)必要時,可在船舷貨艙壁上切割開洞,消防人員沿著消防梯進入艙內,強攻滅火;e)當貨艙內的燃燒面積和強度較大時,則應采用向貨艙內灌注高、中倍泡沫的滅火方法;也可以用數支噴霧水槍在貨艙口四周平行射水,封閉貨艙口,隔絕空氣進入,待火勢減弱后,再深入貨艙內滅火;f)在現場滅火力量所配備的泡沫液足夠用時,可集中各種泡沫炮、泡沫管槍和泡沫勾管等,一起向燃燒貨油艙內噴射泡沫滅火;g)持續冷卻燃燒艙室,當火被撲滅后,仍需繼續進行冷卻,直至溫度下降,不會引起復燃為止h)如果艙內火勢較大無法進艙滅火,在確認艙內無人后,可由現場總指揮報救援小組組長后采取封艙滅火方法,但封艙后再次開艙要注意開艙時間,防止二次燃燒;i)根據現場火情變化,指揮員應機動靈活,組織安排戰斗員進行滅火作戰。如需外部增援,立即與外部救援單位取得聯系(見附件2):3.5其它注意事項3.5.1·救護車送傷者到相應定點醫院必須要走規定的最便捷路線,如遇特殊情況方可走備用路線;·對重傷人員,隨救護車的醫生在應急情況下及時對傷員進行救護;·中毒伴有昏迷、大面積燒燙傷應送往大化醫院。3.5.2重大油漆中毒、火災爆炸事故由公司領導擔任現場救護總指揮。一般事故由安全監督部經理擔任現場總指揮。3.5.3門機司機在接到事故通報后應及時停止作業,配合現場救援,首先準備連接救護吊籠,以便在必要時運送救援人員和傷員。3.5.4重大事故由保衛組派人對事故現場保護,一般事故由安全監督部派人對事故現場保護,未經同意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入事故現場。3.5.5在船舶火災的撲救過程中,船體內會灌進大量的水,容易發生嚴重傾斜,甚至傾覆。為了防止船體傾覆,可采取下列預防措施:a)派專門人員關注船體橫傾或縱傾;b)及時進行排水:開啟船上的艙底排水泵向船外排水;若起火船機艙起火,排水泵無法使用時,應調用其他排水設備進行排水;c)減少盲目射水:撲救過程中消防人員應抵近燃燒區滅火,將水流射到火源上,盡量不在死角處或船下吊射滅火劑;d)往壓載艙灌水:船體發生傾斜時,應往相反方向船舷的壓載艙內灌水,使船體恢復平衡或減小傾斜度;e)加固笨重物體:船舶主甲板上,貨艙內載有重量很大的物體時,應采取硬物塞墊、繩索捆綁或臨時點焊的方法,防止這些笨重的物體滑動,或使用岸吊將其到碼頭。防止在船體發生傾斜時,這些物體也隨之傾斜,進一步加劇船體傾斜,導致傾覆;3.6安監部定期按預案演練計劃組織演練3.7發文部門與生效日期本規定由安監部制定,于2007年2月15日起開始實施。3.8附表:附表1?定點醫院列表及聯系方式·遼漁醫院聯系電話:聯系部門:急救科·大化醫院聯系電話:聯系部門:急救科·市中心醫院聯系電話:—312聯系部門:急救科·市附屬第一醫院聯系電話:—3215聯系部門:急救科附表2?外部救援單位聯系方式·遼漁消防隊值班室電話:、聯系人:孔慶柱·華能消防隊值班室電話:—2218聯系人:姚順斌·金州區消防大隊值班室電話:聯系人:值班員·開發區消防大隊值班室電話:聯系人:值班員·遼漁醫院聯系電話:聯系人:康繼洪·大化醫院聯系電話:聯系人:王護士長·大連急救中心聯系電話:—312聯系人: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