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架空和電纜線路上工作安全措施(二)

架空和電纜線路上工作安全措施(二)

2024-07-18 閱讀 5298

第九節去樹工作

第202條在線路帶電的情況下,砍伐靠近線路的樹木,工作負責人須向全體人員說明線路有電,并布置安全措施。

第203條在導線兩側剪樹枝時,應注意樹枝掉落方向,必要時應加繩索控制,防止樹枝掉在導線上。禁止用手直接從高壓帶電線路上拿下樹枝。

第204條去樹工作應攜帶必要的醫藥。上樹前應觀察有無蜂窩,確定站立位置及去樹方法。上樹時,不許抓脆弱和枯死的樹枝。

第205條去樹工作應有專人監護,除監護樹上工作人員外,必須防止砸傷行人和車輛。

第206條去樹時,禁止把安全帶栓在被鋸的枝叉上,小繩不應拴在身上。

第十節變臺上的工作

第207條在變臺上工作應填寫工作票。如果在同一天,同一線路上,幾處變臺上工作內容完全相同時,可用一張工作票。

第208條在變臺上工作時,如果線路不停電,只能允許在“母式變臺”上工作,并應有專人監護,禁止攀登保險器桿。

第209條在變臺上工作,無論線路是否停電,必須先拉開低壓側隔離開關或取下低壓保險片后,再拉開跌開式熔斷器,并應將已停電的高壓母線在專供接地的處所掛好接地線。

第210條用倒鏈撤換變壓器時,應對變臺的結構進行檢查,看能否承受全部重量。換變壓器用吊車時,應注意吊臂與鋼絲繩對鄰近帶電導體的安全距離。

第211條變壓器在變臺上做試驗時,變臺桿上不許有人。如變壓器在地面上進行試驗時,應在周圍裝設臨時圍欄或紅繩,并應懸掛“止步,高壓危險!”的標示牌,還應有專人監護。

第212條在桿上的電容器臺上工作,安全措施應與變臺上工作的要求相同,但在懸掛接地線前應將電容器放電。

第213條變臺桿為木桿時,應事先對桿根情況進行檢查,如發現有糟朽情況必須先更換邦樁。

第十一節爆破和爆破壓接導線的規定

第214條在山區或流沙地帶進行挖坑工作可以采用爆破法。

第215條爆破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熟悉爆破知識,并經過考試合格才能工作。爆破工作應有專人指揮。

第216條應根據土壤性質、藥量、爆破方法等規定爆破基坑危險區。一般鉆孔悶炮危險區半徑應為50米;土坑開花炮危險區半徑為100米;石坑危險區半徑為200米;裸露藥包爆破的危險區半徑應不小于300米。如用深孔爆破加大藥量時,應按具體情況擴大危險區范圍。

第217條炸藥和雷管應分別有專人保管,運輸、攜帶和存放過程中嚴禁和易燃物放在一起。運輸炸藥時,不應使用拖拉機、自動翻斗汽車、汽車拖車、二輪摩托車、電瓶車、雙套獸力車。運雷管時除不能使用上述車種外,亦不應用自行車。

攜帶雷管人員應坐在駕駛室內(但電雷管不許放在駕駛室內)。行車時,不許高速和急剎車。

第218條運輸中,雷管應有防震防火措施。攜帶雷管時,必須將引線短路。電雷管與電池不應由同一人攜帶。雷雨天不應攜帶電雷管,并應停止爆破作業。在強電場附近不應使用電雷管。

第219條運送和填裝炸藥時,不應使炸藥受到強烈沖擊擠壓。嚴禁使用金屬物體或玻璃棒往炮眼內推送炸藥,應使用木棒輕輕搗實。

第220條電雷管的接線和點火起爆必須由同一人進行。火雷管的導火索長度應能保證點火人離開危險區范圍。點火者于點燃導火索后應立即離開危險區。

第221條爆破現場的工作人員,都應戴安全帽。準備起爆時,除點導火索的人以外,都必須離開危險區并進行隱蔽。

第222條起爆前,要再次檢查危險區內是否有人停留,并設人警戒。放炮過程中嚴禁任何人進入危險區內。

第223條如需在坑內點火放炮時,應事先考慮好點火人能迅速、安全地離開坑內的措施。

第224條雷管和導火索連接時,應使用專用鉗子夾雷管口,嚴禁碰雷汞部分,嚴禁用牙咬雷管口。

第225條如果有啞炮時,應等20分鐘后,再去處理。不應從炮眼中抽取雷管和炸藥。重新打眼時,深眼要離原眼0.6米,淺眼要離原眼0.4米,并與原眼方向平行。

第226條爆破時,應考慮對周圍建筑物、電力線路、通訊線路等設施的影響。如有砸碰的可能時,應采取防護措施。

第227條爆破點距建筑物玻璃窗應在50米以外,否則應采取防止玻璃震破傷人的措施。

第228條施工人員在作業時不準吸煙。

第229條帶電爆破壓接導線時,必須使用火雷管起爆。火雷管連同導火索或拉火管應在地面用金屬物短接,全部屏蔽。帶電爆破壓接導線不宜使用金屬殼雷管。雷管的加強帽也不應向著工作人員,以免爆破時飛出傷人。

第230條工作人員由裝置爆破系統(藥包、導火索、雷管)到點燃導火索的過程,都應與炸藥、雷管處于等電位狀態進行。

第231條導火索的長度應能保證點火人安全地離開危險區。爆破壓接導線的危險距離(半徑)一般為20米。在可能情況下應盡量采用地面起爆。

第232條爆破壓接時,應注意防止絕緣工具和繩索受損。

第233條放炮前,須將雷管、炸藥移開放炮地點,最近不小于50米。

篇2:臨時架空架電纜線路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三亞鳳凰機場后勤保障基地小區分部分項工程工種臨時架空架電纜線路及安全技術交底1.開挖電桿基坑作業時,應與有關單位取得聯系,探明地下物狀況并采取防護措施。在現場電力,通訊電纜2m范圍內和現場燃汽、熱力、給水、排水等管道1m范圍內在主管單位人員的監護下人工開挖。2.人工立桿應使用兩副架腿,桿軸向與架腿頂部支點應保持同一直線,并位于架腿兩只腿的中心,架腿受力均勻。基坑填平整實后方可拆除支腿。立水桿時采取防護措施。3.蹬桿前應檢查電桿埋設的牢固性,確認按全后方可蹬桿。4.使用汽車起重機立、撤電桿時,應與信號員密切配合。吊點應在電桿重心的上方,距離桿根的距離應大于桿長的0.4倍加0.5m。5.立、撤電桿作業必須設專人指揮,明確聯系信號和人員的分工,必要時設專人監護和疏導交通。6.搬運電桿時,必須統一指揮,協調一致,互相呼應。使用車輛搬運時,必須將電纜綁扎牢固,并保持平衡。7.桿上作業使用的人員的工具和材料,應放在工具袋中,較大的工具用繩子栓在構件上。8.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暴雨、雷電、大霧等惡劣天氣,不得進行作業。9.立、撤電桿時,應設半徑為1.2倍的作業區域,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作業區域。10.用絕緣拉桿拉合高壓隔離開關及跌開式熔短器,或經傳動機構拉合高壓隔離開關及高壓負荷開關時,室內操作應帶絕緣手套,室外穿絕緣鞋。11.鄰近帶電路線或帶電設備放、緊線作業時,應將導線接地,并用繩子栓好,指定專人拽住。12.嚴禁帶負荷拉合開關及跌開式熔短器。13.雨天不得進行室外高壓作業。14.敷設電纜時應設專人指揮,在拐彎處敷設電纜時,作業人員應站在彎角外側。15.撤線作業應按規定程序操作。16.巡視架空線路時,應沿線路上風行走。發現導線落地或懸掛空中,應采取防護措施,并及時處理。17.變壓器停電時,先聽負荷,后停電源側。送點時,先送電源,后送負荷。18.操作但在平臺上盡心檢驗作業后時,必須完成下列安全技術措施:停電、驗電,掛臨時接地線,掛標示排和裝設遮攔。19.在建工程不得在外電架空線路正下方施工、搭設作業棚、建造生活設施或堆放構件、架具、材料等雜物。20.在建工程(含腳手架)的周邊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在建工程(含腳手架)的周邊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11~1035~110220330~~500最小安全操作距離/m4.06.08.0101521.起重機嚴禁越過無防護設施的外電架空線路作業。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吊裝時,起重機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在最大的偏斜時與架空線路的最小安全距離應符合下表規定。起重機與架空線路邊線的最小安全距離電壓安全〈沿垂直方向/m1.53.04.05.06.07.08.5沿水平方向/m1.52.03.54.06.07.08.522.施工現場開挖溝槽邊緣與外電埋地電纜溝槽邊緣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5m。23.當達不到本要求時,必須采取絕緣隔離防護措施,應掛警告標志。24.架設防護措施時,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的批準,采用線路暫時停電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并應有電氣工程技術人員和專射安全人員監護。25.防護設施應堅固、穩定,且對外電線路的隔離防護應符合相應的安全要求。防護措施與外電線路之間的安全距離不應小于下表所列數值。防護設施與外電線路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最小安全距離/m1.72.04.05.06.026.當以上防護措施取法實現時,必須與有關部門協商,采取停電,遷移外電線路或改變工程位置等措施,未采取上述措施嚴禁施工.27.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開挖溝槽時,必須同有關部門加固防護措施,防止外電線路電桿懸倒,傾斜.28.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外電叫空線路交叉時,架空線路的最低點與路面的最小垂直距離應符合下表的規定.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外電叫空線路交叉時的最小安全距離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11~1035最小垂直距離/m6.07.07.029.電氣設備設置場所應能避免物體打擊和機械損傷,否則應做防護措施.30.電氣設備和現場周圍不得存放易燃易暴物/污源和腐蝕介質,否則應清除或做防護處置,其防護等級必須與環境條件相適交底人簽字:日期:接受人(全員)簽字:注:本交底一式三份,班組、交底人、資料保管員一份。

篇3:臨時架空電纜線路基防護:安全技術交底

1、?開挖電桿基坑作業前,應與有關單位取得聯系,探明地下物狀況并采取防護措施。在現場電力、通訊電纜2m范圍內和現場燃氣、熱力、給水、排水等管道1m范圍內必須在主管單位人員在監護下人工開挖。2、?人工立桿應使用兩副架腿,桿軸向與架腿頂部支點應保持同一直線,并位于架腿兩支腿的中心,架腿受力應均衡。基坑填平夯實后方可拆除支腿。立水泥桿式,應采取防滑措施。3、?蹬桿前應檢查電桿埋設的牢固性,確認安全后方可蹬桿。4、?使用汽車起重機立、撤電桿時,應與信號工密切配合,吊點應在電桿重心的上方,距桿根的距離應大于桿長的04倍加0.5m。5、?立、撤電桿作業必須設專人指揮,明確聯系信號和人員分工,必須時設專人監護和疏導交通。6、?搬運電桿時,必須統一指揮,協調一致,互相呼應。使用車輛搬運電桿時,必須將電桿綁扎牢固,并保持平衡。7、?桿上作業人員使用的工具和材料,應放在工具袋內,較大的工具應用繩子拴在牢固的構件上。8、?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暴雨、雷電、大霧等惡劣天氣,不得進行立桿和蹬桿作業9、?立、撤電桿時,應設置半徑為1.2倍桿長的作業區域,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作業區域。立桿作業時,坑內嚴禁有人。10、用絕緣拉桿拉合高壓隔離開關及跌開式熔斷器,或經傳動機構拉合高壓隔離開關機高壓負荷開關時,室內操作應戴絕緣手套,室外操作還應穿絕緣靴。11、鄰近帶電路線或帶電設備放、緊線作業時,應將導線接地,并用小繩拴好,指定專人拽住。12、緊、撤線前應先檢查拉線、拉樁,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在無拉線、拉樁的電桿上緊線,必須設置臨時拉線。緊大截面導線應設專人監視拉線、拉樁,發現異常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13、嚴禁帶負荷拉合隔離開關機跌開式熔斷器。14、雨天不得進行室外高壓作業。15、敷設電纜時應設專人指揮。在拐彎敷設電纜時,作業人員站在彎角外側。16、撤線作業必須按規定程序操作。放線時應先用繩索將導線拴牢,剪斷后徐徐下放。17、巡視架空線路時,應沿線路上風側行走。發現導線斷落地面或懸掛空中,應采取防護措施,并及時處理。18、變壓器停電時,先停負荷側,后停電源側。送電時,先送電源側,后送負荷側。19、操作單在平臺上進行檢修作業時,必須完成下列安全技術措施:停電、驗電、掛臨時接地線、掛標示牌和裝設臨時遮攔。20、在建工程不得在外電架空線路正下方施工、搭設作業棚、建造生活設施或堆放構件、架具、材料及其他雜物等。21、在建工程(含腳手架)的周邊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應符合下表規定。在建工程(含腳手架)的周邊與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11~1035~110220330~500最小安全操作距離/m4.06.08.0101522、起重機嚴禁越過無防護設施的外電架空線路作業。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吊裝時,起重機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在最大偏科時與架空線路邊線的最小安全距離應符合下表規定。起重機與架空線路邊線的最小安全距離電壓/KV<安全距離沿垂直方向/m1.53.04.05.06.07.08.5沿水平方向/m1.52.03.54.06.07.08.523、施工現場開挖溝槽邊緣與外電埋地電纜溝槽邊緣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5m。24、當達不到本安全技術交底的要求時,必須采取絕緣隔離防護措施,并應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25、架設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采用線路暫時停電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并應有電氣工程技術人員和專職安全人員監護。26、防護設施應堅固、穩定,且對外電線路的隔離防護應符合相應的安全要求。防護設施與外電線路之間的安全距離不應小于下表所列數值。防護設施與外電線路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最小安全距離/m1.72.02.54.05.06.027、當以上防護措施無法實現時,必須與有關部門協商,采取停電、遷移外電線路或改變工程位置等措施,未采取上述措施的嚴禁施工。28、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開挖溝槽式,必須會同有關部門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外電架空線路電桿傾斜、懸倒。29、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外電架空線路交叉式,架空線路的最低點與路面的最小垂直距離應符合下表規定。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架空線路交叉時的最小垂直距離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11~1035最小垂直距離/m6.07.07.030、電氣設備設置場所應能避免物體打擊和機械損傷,否則應做防護處置。31、電氣設備現場周圍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污源和腐蝕介質,否則應予清除或做防護處置,其防護等級必須與環境條件相適應。32、建筑電工應符合以下要求:(1)?經醫師鑒定無高血壓、心臟病、神經病、癲癇病、聾啞、嚴重口吃、色盲癥等妨礙電氣作業的病癥和缺陷。(2)?持學習證人員不得獨立作業,應在持操作證人員的監護下作業。(3)?雨、雪及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等惡劣天氣后應對供電線路、用電設施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使用。(4)?必須掌握必要的電氣知識,并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在準許的工作范圍內作業。(5)?按規定佩戴個人防護用品,使用和保管專用工具。(6)?熟練掌握觸電緊急救護方法。發生事故后應采取措施,搶救傷員,并及時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