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焊機異常電壓電擊預防措施

電焊機異常電壓電擊預防措施

2024-07-18 閱讀 2351

一、二次端電壓異常高的原因

1.電焊機內部絕緣損壞

常見的主要致損因素:

(1)電焊機長期受潮和腐蝕性氣體的侵襲,遭雨淋水淹等原因,導致內部絕緣損壞。

(2)電焊機長時間工作,超過規定的暫載率;采用粗大焊條并長時間選用大電流焊接;二次回路的線路常短路或焊條(焊鉗)與焊件常發生短路等形式的超負荷使用狀態,導致發熱使絕緣降低或燒損。

(3)由于運輸、安裝和使用方法不當,電焊機受到嚴重振動、沖擊、碰撞等機械性損傷,使繞組的絕緣損壞。

(4)在室外長期放置,氣候惡劣致使其內部絕緣老化變質。

(5)因制造、修理的工藝缺陷或其它因素造成內部短路,使一次繞組與二次繞組間絕緣損壞。

上述因素均可形成一次繞組的高電壓直接接到二次回路中,致使二次回路帶上異常高電壓,危及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2.一次電壓旁路漏電

(1)現場管理混亂,金屬屑、鐵絲頭、電線頭或其他導電物體構成旁路,使機殼、鐵芯、二次繞組漏電,或直接對二次線路接線端子等處形成旁路漏電。

(2)電焊機長期在粉塵環境下工作,致使導電性粉末在其內部集結,造成一次端電源對二次回路的漏電。

(3)電焊機受潮后,在內、外部形成表面水膜(結露),造成一次端電源對二次回路的漏電。

3.一次端接入電壓過高

(1)電焊機供電電源電壓異常升高。如供電線路的接線變動或三相嚴重不平衡、中線斷裂等原因,造成電焊機供電電源電壓的大幅升高,從而引起二次端輸出電壓隨之大幅升高。

(2)電焊機的一次端誤接高壓電。如220V接線端子誤接380V電壓的電源。

二、預防措施

防范異常的二次電壓對人造成的電擊事故,應當以預防正常二次電壓致人觸電的措施為基礎,并采取以下措施。

1.電焊機應放置在干燥、通風、無振動、無較大的揚塵、無腐蝕性氣體、無易燃易爆物品、溫度適宜(一般為一25~40℃)的場所。

2.在運輸、挪動和使用的過程中,應防止強烈的振動和撞擊,在戶外使用時應設有遮風避雨的裝置,防止雨雪和粉塵的侵入及烈日曝曬。

3.電焊機的接線端子應有防護罩;有插銷孔接頭的電焊機,插銷孔的導體必須隱蔽在絕緣板內。

4.電焊機所在場所的各種物品應當擺放有序,嚴防金屬屑、鐵絲頭、粉塵等雜物對電焊機造成的短路、旁路等危害。

5.配電電器的選用和安裝應合理、規范;正確選用保險絲的規格,且不得以其他金屬絲代用;空氣斷路器動作電流的整定要合理、準確。

6.接電焊機電源線之前,必須測量配電箱接線端子或空氣開關的輸出電壓,必須與電焊機一次端子的要求電壓相符合;對于使用中的電焊機,應經常檢查供電線路及配電裝置有無異常。

7.焊接工藝及焊條的選用均不得超過電焊機的額定焊接電流和額定暫載率,不得超負荷使用,以防因過載而損害內部絕緣或燒毀。當焊接結束或焊工暫時離開工作現場時,應切斷電源。

8.電焊機必須采取保護性接地或保護性接零措施,即把電焊機的外殼和二次側與焊件相連的一端接到電源地線,沒有地線時接零線,或接至自然接地體。無論哪種接地方式,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均不得大于4Ω。

9.為提高安全程度,最大限度地防止觸電事故,電焊機在供電電源端應盡可能安裝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預防漏電引起的電氣火災事故。

10.對于電焊機及其電源電纜、配電電器等應做好維護和保養,除日常檢查外應每半年進行一次保養,重點檢查電焊機及線纜的絕緣電阻不得低于1MΩ;用干燥的壓縮空氣吹凈電焊機內外的灰塵,必要時應驅潮;檢查繞組及引線各接線點有否松動或損壞等,發現問題及時修復。

篇2:跟班隊長危險源及預防措施表模版

崗位危害因素

風險

評估

預防控制措施

工作安排不到位,造成人員傷害

中等

及時了解工作面的安全狀況和生產狀況。

交接班時,安全隱患交待不清,造成人員傷害

中等

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安全隱患不及時處理,造成人員傷害

中等

嚴格執行四不生產原則(不安全不生產、安全措施不落實不生產、隱患不排除不生產、質量不達標不生產)。

指揮不當,造成人員傷害

中等

嚴格執行煤礦三大規程和礦上的各項規章制度。

入井便攜儀不完好,導致有害氣體測量不準確,造成窒息、中毒

中等

1.入井前必須對所攜帶的儀器進行檢查不符合要求及時更換。

2.定期檢修標校。

瓦斯超限造成窒息、燃燒或爆炸

中等

瓦斯超限后,立即停電、撤人、設警戒,同時匯報。

進入盲巷未按規定檢查有害氣體,造成窒息、中毒、爆炸

中等

1.進入盲巷時,必須兩人一前一后邊走邊檢查有害氣體。

2.當瓦斯、二氧化碳濃度達到3%或氧氣濃度低于18%時,立即停止前進并退出,設警戒,并匯報。

異常情況撤人、匯報、采取措施不及時,造成人員傷亡

中等

1.出現異常情況嚴格執行應急預案。

2.事故發生后,立即將事故匯報調度室,情況緊急時可按避災路線撤離。

篇3:信號把鉤工危險源及預防措施表模版

崗位危害因素

風險

評估

預防控制措施

乘車人員未按要求乘坐

中等

乘車人員乘車時,不得將身體的任意部位的所攜帶的工具和零件超出車身外。

乘車人員不得在車廂內站力,嬉戲,打鬧.

乘車人員必須等車輛停穩后方可按次序上下車,不得扒車,跳車.

未及時發現問題

中等

行車時人車司機必須坐在人車運行方向的第一節車的第一個座位上,注意燎望,隨時做好正常停車和緊急手動落閘停車的準備。

線路或巷道遇有障礙物,或有其它危險情況時,已發出停車信號絞車沒有停車能夠或來不及通知絞車司機時,必須果斷地扳動手閘停車。

絞車失控,人車下行速度超過正常速度時(即帶繩跑車)必須果斷地扳動手閘停車

沒有按要求檢查人車

中等

接班后檢查人車的各部件、鉤頭和接頭(鉤頭與鋼絲繩的連接)、連接裝置、手動落閘機構等,特別要使人車自動落閘機構閉鎖處于打開位置;檢查制動裝置是否靈活可靠,一切檢查合格后才能運行。

檢查乘車秩序,乘員應坐好,不得超員;人車聯接處,嚴禁站人,人車的安全防護鏈必須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