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線路蹬桿檢查安全技術措施
我礦35KV及6KV的架空輸電線路有6條,總長超過50KM,按照規定,每年必須對全線進行兩次(春、秋兩季)停電蹬桿檢查,發現并處理威脅線路安全可靠運行的隱患。為了確保蹬桿檢查工作中的安全,特制訂本措施。
一、工作時間:11年3月5日-11年3月20日每日8:00-17:00
二、施工負責人:
安全負責人:
停送電負責人:
三、檢查項目
輸電線路檢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塔桿是否穩固,拉線是否齊全無松動,接地是否良好;
2.導線松弛程度,線夾是否緊固;
3.絕緣子是否完整,有無放電閃烙痕跡;
4.橫擔、金具是否完好;
5.樹障情況;
6.安裝經試驗合格的線路避雷器。
四、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準備保安用具,包括高壓驗電器、高壓絕緣手套、接地封線、安全帶、三角板、棕繩及其他工具,數量充足,使用前要認真檢驗,不合格不準使用。
2、提前將線路避雷器進行試驗,經合格后方可使用。
3、當檢查某條線路時,必須提前填寫好審核工作票,經礦領導及相關部門審核允許后方可進行檢查,檢查前必須將負荷轉到與當前試驗線路并列運行的另一回路供電,并與相關單位或部門聯系做好檢查的預防措施。
4、由于蹬桿檢查工作為分組進行,各分組施工、安全負責人由施工、安全負責人在班前會上指定。
五、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頭腦清醒,班前不得喝酒,服從施工、安全負責人的指揮。
2、認真做好停送電工作。停送電嚴格按照停送電程序進行,必須嚴格執行工作票、操作票制度。變電所值班員接到審批好的工作票后填寫倒閘操作票,停電拉閘操作時必須嚴格按照開關、負荷側刀閘,母線側刀閘的順序依次操作。送電合閘按母線側刀閘、負荷側刀閘、開關的順序執行。
3、工作許可人(變電所值班員)在完成停電、驗電、放電、裝設接地線、掛停電牌等操作后,還需會同施工負責人再次檢查所做的安全措施,證明檢修線路確實無電壓后在工作票上分別簽名,完成上述許可手續后,方可開始施工。
4、蹬桿前,反復核對線路編號、標識,確定是否要檢修的線路,避免蹬錯桿塔。
5、線路驗電。在停電線路工作地段裝設接地線前,要首先驗電,驗明線路確實無電壓。驗電時,必須戴高壓絕緣手套并有專人監護。
6、線路經過驗明確實無電壓后,必須在工作地段兩端掛接地線(截面不小于25mm2的軟銅線),掛接地線時,必須使用絕緣棒或戴高壓絕緣手套,且嚴格按照“先接接地端,后接導線端”的程序執行,拆除接地線時,按照“先拆導線端,后拆接地端”的順序執行。操作時人體不得接觸接地線。如同桿塔架設的多層線路,應先掛下層后掛上層,拆除時先拆上層后拆下層。
7、線路避雷器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安裝,必須使用經試驗合格的避雷器,避雷器的上下引線線徑要求不低于10mm2,接地電阻必須符合規程要求,接線螺栓必須緊固牢靠。
8、認真做好工作監護,施工安全負責人對蹬桿作業人員的安全應認真監護,及時糾正不安全動作。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正確佩戴保險帶,任何人不允許站在蹬桿作業者下方,避免墜物傷人。
9、嚴格按照輸電線路完好標準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記錄、處理并匯報。
10、每日施工結束后,由安全負責人會同安全負責人認真檢查線路檢修地段的狀況以及桿塔導線上有無遺留的工具、材料等,撤下桿塔上的所有作業人員,拆除所有的接地線,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工作許可人報告工作結束。
11、工作許可人在接到施工負責人的完工報告后,必須確認工作已經完畢,所有工作人員已經由線路撤離,線路上的接地線已經拆除,核對無誤后,方可拆除變電所側的接地線、停電牌,向線路恢復送電。
12、本措施在審批后,由施工負責人在班前會上向所有參與施工人員貫徹并簽名。
七、應急預案
在用線路發生停電事故(南坪區變掉電、線路掉電)
1、檢修524線路時,在用的525線路發生停電事故。
處理方案:立即停止檢修,投入524線路,操作步驟如下:
1、停止檢修,拆除封線。
2、將524柜手車推入到工作位置。
3、停35KV一路進線525柜。
4、合35KV二路進線524柜。
2、檢修525線路時,在用的524線路發生停電事故。
處理方案:立即停止檢修,投入525線路,操作步驟如下:
1、立即停止檢修,拆除封線。
2、將525柜手車推入到工作位置。
3、停35KV二路進線524柜。
4、合35KV一路進線525柜。
進線開關跳閘事故(設備、線路故障引起跳閘或越級跳閘)
1、檢修524線路時,在用的525柜開關事故跳閘。
處理方案:立即停止檢修,觀察監控系統故障指示,退出所有故障設備、線路,復查無誤后,重新投運525線路。操作步驟如下:
1、停止檢修
2、觀察監控系統故障指示,查明故障設備、線路。
3、停所有故障設備、線路。
4、合35KV一路進線525柜。
2、檢修525線路時,在用的524柜開關事故跳閘。
處理方案:立即停止檢修,退出所有故障設備、線路,復查無誤后,重新投運524線路。操作步驟如下:
1、停止檢修。
2、觀察監控系統故障指示,查明故障設備、線路。
3、停所有故障設備、線路。
4、合35KV二路進線524柜。
在用主變發生事故
1、主變故障
處理方案:停止故障主變運行,合6KV母聯。操作步驟如下:
1、停止檢修,分500柜手車將手車推出至試驗位置。
2、停故障主變低壓側開關,并將手車搖出至試驗位置。
3、停故障主變高壓側開關,并將手車拉出。
4、合6KV母聯602柜。
2、設備故障引起的主變發生事故。
處理方案:切除故障設備,恢復主變運行。操作步驟如下:
1、停止檢修,分500柜手車推出至試驗位置。
2、停故障主變低壓側開關,并將手車搖出至試驗位置。
3、停故障主變高壓側開關,并將手車拉出。
4、切除故障設備,并將手車拉出。
5、合35KV母聯500柜。
6、合故障主變高壓側開關。
⑦、合故障主變低壓側開關。
篇2:架空電力線路巡視檢查制度
一、架空電力線路每月巡視一次。二、架空電力線路巡視內容:1、架空線有無銹蝕、斷股、燒傷等現象。2、分裂導線有無互撞磨傷現象。3、導線連接處有無接觸不良過熱現象。4、導線的弧垂三相是否一致,與當時氣溫是否相符。5、綁線、線夾有無異常現象。6、絕緣子有無損壞、裂紋閃絡放電現象。7、針式絕緣子有無脫離母線、傾斜。8、橫擔的固定螺栓有否松動,傾斜角度是否符合規定。
篇3:架空乘人裝置保護試驗檢查維修措施
一、安全保護項目試驗方法及試驗周期
(一)、安全保護項目及試驗方法:
1、重錘下限位保護
當漲緊重錘由于鋼絲繩或張緊鋼絲繩松弛等原因落地時,牽引鋼絲繩失去恒張力,拉動下限位開關,系統自動停車。
試驗方法:人工手動扳動下限位開關,出現語音報警提示,系統是否自動停車。
2、斷繩保護
當牽引鋼絲繩斷繩時,迂回輪沿導軌下滑,碰觸斷繩保護開關,系統停止運行。
試驗方法:人工扳動斷繩保護開關,出現語音報警提示,系統是否自動停車。
3、乘人間距保護
為防止牽引鋼絲繩在兩組托繩輪中間的撓度太大影響乘人安全,在上車區域安裝乘人間距保護,確保兩組托輪之間只允許一個人乘坐,當乘人間距(10米)過近時,系統自動停車。
試驗方法:人工連續2次扳動跑偏開關,系統是否自動停車。
4、全程急停開關保護
每隔50米安裝一組急停保護開關,急停拉線穿過急停開關,保證在全線任一點拉動拉線都能使系統停止運行。
試驗方法:在任一點隨意拉動急停拉線,系統是否自動停車。
5、防掉繩保護
當鋼絲繩抖動或偏離托輪中心時,可糾正鋼絲繩的偏離。
試驗方法:觸動防掉繩裝置,是否達到靈敏可靠。
6、上變坡點掉繩保護
當上變坡點處的鋼絲繩脫離托輪往下掉時,捕繩器托住鋼絲繩,防止鋼絲繩繼續往下掉,同時系統自動停車。
試驗方法:人工扳動掉繩保護開關,出現語音報警提示,系統是否自動停車。
7、過速、欠速保護
當運行速度低于設計速度(1.2m/s)的20%或高于設計速度(1.2m/s)的10%時,系統自動停車。
試驗方法:轉動速度傳感器的托輪,觀察操作臺上是否顯示速度值。
8、減速機油溫檢測和保護
當減速機外殼溫度超過設定值(90℃)時,系統自動停車。
試驗方法:檢查溫度傳感器是否損壞。
9、油泵壓力檢測和保護
系統運行中,壓力變送器檢測到各處的壓力高于或低于設定值時,系統自動停車。
試驗方法:檢查壓力變送器是否損壞。
(二)、試驗周期:
1、全程急停保護、防掉繩保護、乘人間距保護、欠速、過速保護必須每天試驗一次。
2、重錘下限位、斷繩保護、上變坡點掉繩保護每周試驗一次。
3、減速機油溫檢測和保護、油泵壓力檢測和保護每月試驗一次。
二、架空乘人裝置的檢查與維修
(一)、每日檢查項目
1、驅動部分:
(1)、驅動裝置和迂回輪裝置中的所有緊固件是否松動。
(2)、驅動部分基礎牢固可靠,未出現開裂現象,鋼架結構無扭曲變形,螺絲緊固有效。
(3)、驅動輪輪襯磨損余厚不小于原厚度的三分之一,否則應及時更換輪襯,輪緣、及焊縫無裂紋、變形,鍵不松動,緊固螺母無松動,驅動輪轉動靈活,無異常擺動和異常聲響,定期給軸承加注潤滑油。
(4)、定期檢查緊固減速機與驅動輪的連接螺栓。
(5)、輪邊制動器杠桿系統動作靈敏可靠,銷軸不松晃,不缺油,閘輪表面無油跡,液壓系統不漏油,松閘狀態下,閘塊與制動輪間隙不大于2mm,制動時閘塊與制動輪緊密接觸,閘塊磨損余厚不小于3mm,閘輪表面溝深不大于1.5mm,溝寬不超過閘輪的10%。
(6)、聲光信號完好齊全,報警信號靈敏可靠。
(7)、鋼絲繩運行平穩,速度正常。
2、液壓系統:
(1)、檢查有無泄漏油點。
(2)、液壓油油位是否在油標中位刻度以上。
(3)、張緊保壓是否正常,張緊壓力有無明顯降低:若張緊壓力偏低,則應先補充張緊壓力,再啟動架空乘人裝置運行,若張緊壓力降低較快,則應檢查泄壓原因并進行處理。
(4)、可調元件(如液壓閥等)是否調動過。
(5)、液壓膠管是否有老化現象。
(6)、檢查冷卻扇是否需要清洗。
(7)、液壓油和過濾器是否需要更換,首次更換泵配過濾器和張緊油路過濾器,以及進比例調速閥油管路中安裝的壓油過濾器,濾芯更換時間為運行200小時,以后每運行500小時必須更換。首次更換液壓油的時間為運行200小時后,以后每300小時左右更換一次,液壓油型號為昆侖牌l-hm68抗磨液壓油,液壓油不得兩種混用。
(8)、減速機潤滑油是否需要更換,潤滑油首次更換時間7-14天,在·運行2-3個月除二次換油,以后規定前一次換油情況,每運行6-8個月換油一次,減速機溫度不超過85℃。
3、迂回輪:
(1)、輪襯磨損余厚不小于原厚度的三分之一,否則必須更換輪襯。
(2)、輪緣、及焊縫無裂紋、變形,鍵不松動,緊固螺母無松動,迂回輪轉動靈活,無異常擺動和異常聲響。
(3)、定期給軸承加注潤滑油。
4、張緊裝置:
(1)、能夠隨時靈活調節運載鋼絲繩在運行中的張力,活動部位移動靈活,不卡輪軸、無歪斜。
(2)、重錘上下活動靈活,不卡不擠不碰支撐架,配重安全設施穩固困可靠。
(3)、兩導軌無變形,導軌寬度正常,螺絲無松動現象,滑動尾輪架距滑動導軌的極限位置不小于500mm,否則更換鋼絲繩。
(4)、收繩裝置靈活可靠,當定位輪與鋼絲繩摩擦時,應更換收繩輪輪襯。
5、吊椅:
(1)、各部件齊全完整,螺絲緊固有效,無開焊、裂紋或變形。
(2)、抱索器襯墊磨損有無超限。
(3)、抱索器滾動件經常清洗、加油,確保轉動靈活。
6、輪系部分:
(1)、所有托、壓輪應轉動靈活、平穩、不晃動。
(2)、輪襯貼合緊密無脫離現象,輪襯磨損余厚不小于5mm。
(3)、托、輪架穩固,無彎曲變形及位置偏移現象。
(4)、各部件連接螺絲緊固有效、焊縫無開裂現象。
(5)、托輪軸承定期檢查、清洗、加潤滑油。
7、鋼絲繩:
(1)、不合格的鋼絲的斷面積與鋼絲總斷面積之比達到25%時,應更換鋼絲繩。
(2)、鋼絲繩斷絲不超過四分之一。
(3)、鋼絲繩直徑減少量不得大于原直徑的10%。
(4)、磨損銹蝕不超過其壽命極限。
8、電氣部分:
(1)、所有保護裝置動作靈敏可靠。
(2)、操作臺按程序操作可靠。
(3)、各種顯示正常、語音聲光報警信號完整。
(二)、每月檢查項目
(1)、機械部分:減速機的油質是否符合規定、各潤滑點加油換油、易損件是否必須更換。
(2)、液壓部分:液壓油、過濾器是否需要更換。
(3)、電氣部分:易損件是否必須更換、系統接地檢查,各種電纜線路是否破損。
(三)、每年檢查項目
(1)、機械部分:全系統必須做一次全面的機械檢修。
(2)、液壓部分:對液壓系統作一次全面的清潔維護。
(3)、電氣部分:全系統必須做一次全面的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