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高壓線下施工作業安全措施

高壓線下施工作業安全措施

2024-07-18 閱讀 3649

一、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令

(第8號)《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第五條規定。

2、《建筑基坑支護工程技術規程》(DBJ/T15-20-97)

3、中央景觀大道污水工程施工圖。

4、國家現行與本工程相關的《安全規范》等。

4、周邊高壓線與現場施工作業區相對空間位置情況。

二、工程概況

污水管線平面位置布設于中央景觀大道非機動車道下,距北側路緣2.5m,污水管線設計覆土控制在4m左右。本段污水管線設計排水出口兩個,分別為宣府西路W23井和W35井。管道基礎采用180°砂石基礎。管道銜接方式采用管頂平接,管道接口為滑動膠圈接口。

經現場勘查,樁號Z1+580至樁號Z1+620、樁號Z1+700至樁號Z1+740有一趟50千伏、110千伏線路。

三、土方開挖、管道吊裝安全措施

中央景觀大道污水工程(前兩公里)為線性工程,沿槽存高壓線路影響施工的不利因素,為了保證我部施工安全,在進行土方施工前,必須作好各項施工準備工作。

工程技術部依據周邊情況合理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及作業指導書,并及時與業主方、監理方、安全環保部門溝通制定安全防護方案,對在高壓線下土方作業隊、管道吊裝隊進行開挖、吊裝技術交底和安全技術交底及培訓。

我部主干槽開挖與管道吊裝主要采用大型機械作業,施工前應對機械停放點、行走路線、運土方式、挖土分層、電源架設等進行實地勘察,要求施工機械和人員與35KV以上的高壓線必須保持不小于5米的垂直距離;60KV以上的安全垂直距離不應小于10米。在靠近高壓線塔、電桿等構筑物附近挖土時,應以作業中心向外預留15米以上的安全距離,并按設計要求進行放坡,避免發生坍塌事故,以保證施工安全。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樁號Z1+580至樁號Z1+620、樁號Z1+700至樁號Z1+740的50千伏、110千伏線路,架空鐵塔高度約為50m,高線電線距地面最低點越為30m。

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為導線邊線在最大計算風偏后的水平距離和風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離之和所形成的兩平行線內的區域。因此,水平距離方面,我部施工區域均能達到安全距離。

在垂直安全距離方面,管道吊裝時,根據QY25K汽車吊車角度與負荷重量關系起重特性曲線圖。我部施工時,將QY25K汽車吊定位于高壓線一側,其工作半徑與工作角度,能滿足一次吊起一根DN400鋼筋混凝土管的情況下,最高點至高壓線距離也符合安全距離。

土方開挖,我部采用的SK330-8型反鏟挖掘機,作業時,伸斗最高點至高壓線距離也符合安全距離。

四、安全監控小組與監控措施

為此,我部在施工作業時,為更進一步加強安全監控,特成立安全監控小組。土方作業和吊裝作業分別由專人負責安全監控。

土方作業特別安全監控人:馬建(電話-)

吊裝作業特別安全監控人:趙曉輝(電話-)

機械在危險地段作業時,必須設明顯的安全警告標志,并應設專人站在操作人員能看清的地方指揮,駕機人員只能接受指揮人員發出的規定信號。

機械在邊坡、邊溝作業時,應與邊緣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使輪胎(履帶)壓在堅實的地面上。

施工機械一切服從指揮,人員盡量遠離機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員后方可接近。在挖土、吊裝工作范圍內,不許進行其它作業。挖掘機和載重車輛的停機點必須留有足夠的安全距離,杜絕坡道停機、停車,坡道挖掘應由專人指揮。

篇2:高壓線下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為了保證我集團內高壓線下的作業安全,有效保障國家電網的安全運行,結合集團實際特制定以下管理規定:

一、適用范圍:廠區內的500KV忻石II線、忻石III線及35KV高壓線下作業。

二、職責

(一)集團安環生產部負責監督檢查相關單位對本單位范圍內的高壓線路巡視檢查及高壓線下施工作業的安全監督檢查情況,并對違章的單位進行考核。

(二)高壓線所經過的相關單位負責本對單位范圍內的高壓線路進行巡視檢查,負責本單位范圍內的施工作業進行監督檢查,負責對本單位范圍內的安全設施進行完善及維護。

(三)高壓線下作業施工單位負責本單位施工現場高壓線設施的保護,施工人員的自身安全及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工作。

三、高壓線下作業安全管理要求:

(一)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國務院《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以及《河北省實施(電力實施保護條例)》等電力法律的相關規定。

(二)不變更集團內線路導線的最小距離,不得在架空線路保護區內興建建筑物、構建物、不種植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植物,不堆放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物品。

(三)在電力設施保護區內進行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施工作業前,向所在單位安全科及集團安環生產部備案,并要依法向當地政府電力管理部門(發改委或工信局)辦理審批手續,經電力管理部門審批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作業。

(四)經批準在電力設施保護區內施工作業時,要采取以下保護電力設施及人身安全的措施:

1、在架空線路保護區(邊線外20m內為線路保護區)區界設立固定的、明顯的區界標志、危險告知警示標志,提醒施工人員,不得跨越區界進入線路保護區內施工。

2、在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內及附近進行施工作業,設置現場安全監護人,并設立警示標志,在線路保護區內及附近使用起吊、挖掘機等大型機械車輛進行施工作業,提前3天通知集團安全管理部門及電力設施產權單位進行現場監護,確保電力設施不受損害,保證不發違章作業。

3、在高度超過4米的大型機械、車輛進出線路保護區的部位設置限高標志或防護欄,確保不發生高壓線路對車輛放電致人傷亡和跳閘停電事故。

5、各單位在區域內高壓線保護區內設置的安全警示牌、警示標志,保證不能損壞、移位。

6、在陰天、雷雨雪霧大風等惡劣天氣情況下,必須停止一切施工,施工人員禁止在基塔10米范圍內逗留。

7、作業現場和作業完成后,所有的廢棄物、覆蓋物均要壓實或清理,避免刮風卷起造成線路短路觸電事故。

8、施工所用電源線路不得架設在高壓鐵塔支架上,所有施工人員不得攀爬高壓線架,禁止向高壓線投擲物品。

9、塔基基礎不得填埋,塔基基礎必須高于地面0.2米。

10、鐵塔的接地不得隨意破壞,必須有效可行。

(五)相關單位及施工單位經常對施工作業人員在高壓線下作業安全及施工安全進行培訓教育;遵守電力設施保護法律法規情況進行檢查教育,提高施工作業人員自覺保護人身安全和電力設施安全的意識,并接受電力部門及集團相關單位對施工現場的檢查,對提出的要求及時整改,如不能按時整改將按照集團相關規定進行考核。

(六)集團內的線路設施,因員工或施工期間施工人員違反電力設施保護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造成線路跳閘停運、電力設施損壞及人身傷害的,相關單位應承擔相應責任。

篇3:高壓線下施工安全交底

交底內容:

1、凡不符合高處作業的人員一律禁止高處作業,并嚴禁酒后作業。

2、嚴格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遵守高處作業規定,工具必須入袋,物件嚴禁高處拋擲。

3、腳手架桿件,選材必須嚴格按國家《建筑安裝工程安全技術規程》要求選擇合格的桿件。不得任意改變腳手架的幾何尺寸和保持穩定的剪刀撐,十字桿和掃地桿等桿件的位置。

4、六級以上大風、雨等惡劣天氣必須停止腳手架作業,雨、雪天氣應有防滑措施。夜間拆除,必須布置良好的照明設備。

5、拆除區域須設置警戒范圍,設立明顯的警示標記,非操作人員或地面施工人員,均不得通行或施工,安全部門應配員現場監護。

6、拆除物件,應有垂直運輸機械安全輸送地面。吊機不允許設在腳手架內。施工前應仔細檢查各結點、攀樁、傳動、索具等上否可靠,桿件必須二點捆扎吊運。懸空口的拆除,預先應進行加固或設落地支撐措施后,方可進行拆除工作。輸送至地面的桿件,應及時按類堆放,整理保養。

7、立桿、斜拉桿的接長桿拆除,應二人以上配合進行,不宜單獨作業,否則易引起事故。斜拉桿、登高設施的拆除,應隨腳手架整體拆除同步施工,不允許先行拆除。在拆除綁扎時,操作者應保持安全意識,站立位置、用力均需得當,防止原桿在搭設校正時,其彎勢的回彈。

8、作業人員進入崗位后,應先進行檢查,如遇薄弱環節時,應先加固,后拆除。對表面存留的物件、垃圾應先清理。

9、翻腳手板應注意站立位置,并應自外向里翻起豎立,防止未清除的殘留物從高處墜落直接傷人。

10、當天離崗時,應及時加固未拆除部位,防止存留隱患造成復崗時的人為事故。

11、搭設腳手架,立桿根部必須埋入土中300mm以上。因地表層堅硬無法埋入者,在距離地面高度400mm處綁扎水平掃地桿保護。腳手架的底部應考慮排水措施,防止積水后腳手架步層的不均勻沉陷。

12、為了保證腳手架的整體穩固,同一立面的小橫桿應按立柱總數對等交錯設置。

13、立桿、大橫桿,斜拉桿的接長,應視梢部有效直徑接足1800mm以上。每300~400mm綁一道。接桿中不宜三桿同時綁扎。

14、腳手板鋪滿鎖牢接頭,板端懸空部分必須按規定。嚴禁使用不合格的腳手桿、跳板或金屬扣件。

15、嚴禁拋擲使用的工具,材料和腳手工具。堆放在腳手架上的材料不能超過所規定的荷載。

16、做好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

17、吊車必須接可靠地線后才允許進行施工。

18、大風、雨中、雨后等惡劣天氣必須停止吊車作業。

19、鉆機在安全防護架下進行施工,嚴禁超出腳手架支護范圍以外進行施工。

20、其余地方施工,鉆機、吊車距離高壓線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