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事故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一、觸電事故的原因:
煤礦發生機電設備或供電線路觸電事故,不是偶然的,有很多主、客觀原因。但根據以往部分統計資料和發生觸電事故的整個過程分析,造成觸電事故的主要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機電設備使用的安全知識。如用手直接觸摸帶電體或漏電設備外殼;帶電操作高壓開關或設備;帶電拉接線路或安裝設備;有人觸電后不首先停電而直接去拉觸電者等。
(2)違反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作業規程、違章作業。如設備外殼不接地;帶電檢修或搬遷電氣設備;不使用絕緣工(用)具或使用沒絕緣或絕緣程度不夠的工(用)具;線路或設備檢修時人員還未全部撤離現場就送電;在帶電場所不設警戒或未懸掛標示牌,使人員誤入帶電場所,誤觸帶電線路或設備,誤送電等情況。
(3)對電氣設備或供電線路的安裝、維護不當。如纜線亂搭、亂接或接線不規范,不懸掛或懸掛間距、高度不夠,甚至放置地上;設備無支架、淋水受潮;設備零件缺少或破損未及時補足、更換,敷衍了事,而使設備帶病運行等。
(4)設備質量差,安全防護性能不合格。如設備絕緣性能差或不合格;纜線絕緣破損嚴重;設備缺少足夠的安全保護裝置;設備擺放的安全間距、安全通道及檢修間距不足等。
(5)偶然因素。主要表現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發生的觸電事故。
從以上各種原因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在煤礦安全生產中,觸電事故的發生多數不是單一因素構成,往往是由2個或2個以上的因素引發的,觸電事故的規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往往會由于種種因素及新技術的推廣而發生變化。因此,在煤礦生產過程中,應不斷地分析和總結煤礦觸電事故的發生規律,尋找預防和安全保護措施,減少機電事故發生率,為煤礦安全生產和減少觸電事故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
二、預防觸電事故的措施
為防止煤礦生產中發生觸電事故,降低事故率,一方面要加強設備的技術管理和作業者的組織管理,另一方面要抓好預防措施的落實,預防為主,切實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主要措施如下:
(1)加強對作業人員的供(用)電及機電設備的專業知識、安全用電、自主保安等培訓工作。培訓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實效,并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切實提高作業人員的整體操作水平。從根本上減少或消除因作業人員缺乏必要的電氣安全使用、操作知識而造成的觸電事故。
(2)防止人身接觸或接近帶電導體,加強對帶電設備的隔離、屏護工作,并懸掛標示牌,以警示作業人員與帶電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控制不安全因素。
(3)井下和向井下供電的變壓器中性點不得直接接地,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觸電事故,降低觸電的危險性。大部分小煤礦向井下供電的變壓器仍采用中性點直接接地的接線方式。據計算,在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供電系統中,人站在地上又觸及一相帶電導體時,通過人身的觸電電流為變壓器中性點不接地的供電系統的2.47倍,這無形中增大了觸電事故的危險性。
(4)井下電網必須裝設運行可靠的漏電保護裝置并切實投入使用,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有符合要求的保護接地。這兩項保護是在觸電事故發生時,從根本上降低人體觸電危險性的有效措施,不能降低其完好要求,更不能形同虛設。
(5)提高機電設備的絕緣性能,嚴禁非煤礦專用、絕緣低劣的農用機具或機電設備在煤礦井下使用。良好的絕緣是保證設備和供電線路正常安全運行和有效防止觸電事故的重要措施。
(6)對人身頻繁接觸的電氣設備應按要求采用127V及以下的低電壓供電,降低觸電時的危險性。如手持電鉆、照明設備、提升信號裝置和控制電路、按鈕等。
(7)嚴格執行供用電審批制度,同時加強電氣設備的檢查監督,發現問題及時停機維護,確保設備無病運行,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扼制事故苗頭,防范于未然。
篇2:學習貴港發生觸電事故防范措施
1發電廠電氣運行人員倒閘操作安全措施
電氣運行人員在倒閘操作時,必須由2人執行,其中1人對設備熟悉者作監護人,另一人操作。操作人員要戴安全帽、穿絕緣靴、戴絕緣手套。雨天操作,應有防雨措施。雷電時,嚴禁操作。
電氣設備倒閘操作工作,必須認真、嚴肅、正確使用操作票,在實施操作過程中執行倒閘操作規定:
(1)操作準備。調度通知填票時,運行人員必須明確操作目的、任務、停電范圍、運行方式、保護及自動裝置相應變化,以及在操作中所要正確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并做好思想和物質準備;
(2)操作票填寫。接到調度操作命令時,應經復核后,將操作任務填寫在操作票的任務欄內,按操作步驟逐一依次填寫。操作票由副值填寫,正值審查。遇有重大或復雜操作,值長或專工增加一級審
(3)接令。接命令時,正值接令、副值監聽,重復命令無誤后,經調度同意后方可執行操作。如本公司操作對電網系統有影響時,應向調度詢問清楚,若對操作有疑問,應與調度研究解決;
(4)模擬盤預演。模擬盤要與運行方式相符。正、副值根據操作票所填寫的步驟在模擬盤上進行預演,無誤后再進行操作,地線亦應在模擬盤上標出位置。遇有緊急命令時可不進行預演,先操作,再變更模擬盤上的位置;
(5)操作監護。在操作過程中,監護人應認真對操作人進行監護,及時糾正操作人的不正確動作。操作人要在監護人唱票確認后,方可操作。操作后要認真檢查操作質量,最后在操作完的項目上挑勾。操作完了,記錄時間,向調度回令后,在操作票上蓋上“已執行”章,監護人、操作人簽名;
(6)操作質量檢查。操作斷路器時,檢查指示燈、表計、分合指示器。操作隔離開關時,檢查三相要同期,拉、合要到位,操作把手上的定位銷要銷好。主變、消弧線圈倒分頭后,要測量通路,必要時測直阻。掛地線時先接接地端,接地要牢固可靠,接地線不得纏繞,不得與人體接觸。對一經合閘即可送電的隔離開關,要將其銷子鎖好。操作過程中發生問題需要解鎖操作時,應查清原因,禁止強行操作
2倒閘操作安全措施
倒閘操作時,必須由2人進行,1人操作,1人監護。操作人員要戴安全帽、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必須認真、嚴肅、正確使用操作票。接受操作命令時,要清楚明確,受令人應將命令內容向發令人復誦,核對無誤。操作前應按操作票順序與模擬圖板核對相符,操作后應檢查核對設備編號、設備斷開或合閘位置。操作完畢后,受令人應立即報告發令人。在操作過程中,要按操作票順序逐項進行操作,完成一項,做一個“√”記號最后簽名。
3運行人員巡視安全措施
運行人員巡視電氣設備時,應穿絕緣鞋,戴安全帽,一般應2人一起進行。經領導批準允許單人巡視電氣設備時,不得進行其他工作,不得移開或越過設備區遮欄。雷雨天巡視電氣設備應穿絕緣靴,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針。巡視設備發現高壓電氣設備斷線接地時,室內不得接近故障點4m以內,室外不得接近故障點8m以內。要進入上述范圍,必須穿絕緣靴,要接觸設備的外殼和架構時,必須戴絕緣手套。
4運行人員檢安全措施
有工作經驗的人,可以一人擔任巡檢任務。新人員不得一人單獨檢,暑天、大雪天必要的時候應由2人進行。
5在轉動著的發電機、同期調相機上工作的安全措施
(1)一般禁止在轉動著的發電機、同期調相機的回路上工作,禁止用手觸摸高壓繞組。如必須不停機進行緊急修理時,應該先將勵磁回路切斷,投入自動滅磁裝置,然后將定子引出線與中性點短路接地。在拆裝短路接地線時,應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或站在絕緣墊上,并戴護目鏡。
(2)在轉動著的發電機、同期調相機上調整、清掃電刷及滑環工作是允許的,但此項工作必須由有經驗的人擔任。工作時必須扣緊袖口,頭發、辮子必須放進帽子內,不使衣服及材料被機器掛住。工作時站在絕緣墊上,不能同時接觸兩極或同時接觸一極與接地部分,也不能2人同時進行工作。
(3)在轉動著的發電機、同期調相機上測量軸電壓、轉子絕緣水平是允許的,但必須使用專用電刷,電刷上應裝有300mm以上的絕緣把柄。
(4)運行人員在巡檢工作要隨身攜帶驗電筆及絕緣手套,在做接觸電氣設備時要首先進行驗電、戴絕緣手套,陰雨天氣升壓站巡檢要穿雨衣,嚴禁打傘巡檢。
(5)每班電氣巡檢人員對所有電氣設備,進行一次接低線檢查,用試電筆進行一次驗電,發現有漏電現象、沒有接地線或接地線斷開立即隔離聯系電氣維護人員處理。
(6)聘請有資質的專業電工對防汛潛水泵、電動工具及設備的接線、電纜盤進行漏電保護器、電纜線破損情況等進行檢查進行檢查,發現不合格的立即整改。
(7)每天對各值班室用電情況、線路情況、現場不規范電源線等進行檢查病例整改。
篇3:觸電事故防范措施要求
(1)堅持電氣專業人員持證上崗,非電氣專業人員不準進行任何電氣部件的更換或維修。
(2)建立臨時用電檢查制度,按臨時用電管理規定對現場的各種線路和設施進行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將檢查、抽查記錄存檔。
(3)檢查和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絕緣膠鞋、絕緣手套;必須使用電工專用絕緣工具。
(4)臨時配電線路必須按規范架設,架空線必須采用絕緣導線,不得采用塑膠軟線,不得成束架空敷設,不得沿地面明敷。
(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架設和使用必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的規定。
(6)施工機具、車輛及人員,應與線路保持安全距離。達不到規定的最小距離時,必須采用可靠的防護措施。
(7)配電系統必須實行分級配電。現場內所有電閘箱的內部設置必須符合有關規定,箱內電器必須可靠、完好,其選型、定值要符合有關規定,開關電器應標明用途。并按規定設置圍欄和防護棚。
(8)工地所有配電箱都要標明箱的名稱、控制的各線路稱謂、編號、用途等。
(9)應保持配電線路及配電箱和開關箱內電纜、導線對地絕緣良好,不得有破損、硬傷、帶電線裸露、電線受擠壓、腐蝕、漏電等隱患,以防突然出事。
(10)獨立的配電系統必須采用三相五線制的接零保護系統,非獨立系統可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接零或接地保護方式。各種電氣設備和電力施工機械的金屬外殼、金屬支架和底座必須按規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護。
(11)在采取接地和接零保護方式的同時,必須設兩級漏電保護裝置,實行分級保護,形成完整的保護系統。漏電保護裝置的選擇應符合規定。
(12)為了在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時能確保現場的照明不中斷,配電箱內的動力開關與照明開關必須分開使用。
(13)開關箱應由分配電箱配電。注意一個開關控制兩臺以上的用電設備不可一閘多用,每臺設備應由各自開關箱控制,嚴禁一個開關控制兩臺以上的用電設備(含插座),以保證安全。
(14)配電箱及開關箱的周圍應有兩人同時工作的足夠空間和通道,不要在箱旁堆放建筑材料和雜物。
(15)各種高大設施必須按規定裝設避雷裝置。
(16)分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距離不得超過30米;開關箱與它所控制的電氣設備相聚不得超過3米。
(17)電動工具的使用應符合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工具的電源線、插頭和插座應完好,電源線不得任意接長和調換,工具的外絕緣應完好無損,維修和保管有專人負責。
(18)施工現場的照明一般采用220V電源照明,結構施工時,應在頂板施工中預埋管,臨時照明和動力電源應穿管布線,必須按規定裝設燈具,并在電源一側加裝漏電保護器。
(19)電焊機應單獨設開關。電焊機外殼應做接零或接地保護。施工現場內使用的所有電焊機必須加裝電焊機觸電保護器。接線應壓接牢固,并安裝可靠防護罩。焊把線應雙線到位,不得借用金屬管道、金屬腳手架、軌道及結構鋼筋做回路地線。焊把線無破損,絕緣良好。電焊機設置點應防潮、防雨、防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