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常用安全用電防護措施

常用安全用電防護措施

2024-07-18 閱讀 2894

(1)設立屏障,保證人與帶電體的安全距離,并掛標示牌。

(2)有金屬外殼的電氣設備,要采取接地或接零保護。

(3)采用安全電壓。

(4)采用聯鎖裝置和繼電保護裝置,推廣使用漏電斷路器對人進行保護。

(5)正確選用和安裝導線、電纜、電氣設備,對有故障的電氣設備及時進行修理。

(6)合理使用各種安全保護用具。

(7)建立健全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加強安全教育和對電氣工作人員的培訓。

篇2:工程項目施工用電安全防護措施

工程項目施工用電安全防護措施

(1)非電工不得亂拉線,過路電纜應采取安全防護,采用套管包好。

(2)臨時用電必須建立對現場的線路設施的定期檢查制度并將檢查、檢驗記錄存檔備案。

(3)使用手持電動工具必須戴好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工具的電源線、插頭、插座應完好。

(4)配電采用三相五線制的接零保護方式,其他項目也應采取相應的接零接地保護方式。配電箱內布線整齊并設有漏電保護器,漏電保護器應經檢測動作可靠而且與實際使用負荷相匹配。配電箱內開關盒蓋齊全、回路標識清楚、接地良好。

(5)施工臨時用電線路采用架空敷設,并且遠離熱力管道和煤氣管道,電纜或導線接頭連接緊固,絕緣良好。與配電箱的連接必須采用帶中性線的電纜,電纜和配電箱的容量應與實際使用負荷相匹配。

(6)所用機具、設備必須經檢查性能良好、無安全隱患存在方可在施工中使用。用電設備要求一機一閘,閘刀內保險絲嚴禁用非保險絲代替,外殼可靠接地。

(7)施工現場臨時照明均采用光效高、壽命長的碘鎢燈,或羅口白熾燈,并要保證有足夠的照明度。送電調試期間,要嚴格遵守掛牌作業。非調試人員不得任意分、合帶電設備。帶電區域要設安全圍欄,并掛警告標志。

(8)加強現場防火安全管理,現場嚴禁使用電爐取暖、燒水或非生產用空調。對禁止動火作業的部位必須經業主有關單位辦理動火許可證并落實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作業。

篇3:施工用電安全距離外電防護措施

施工用電安全距離與外電防護

外電線路:指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線路以外的任何電力線路。

⒈不得往高、低壓線路下方施工、搭設臨時設施或堆放物件、架具、材料及其他雜物。

⒉安全距離:

⑴在建工程(包括腳手架)的外側與架空線路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1kv不小于4m,1~10kv不小于6m,35~110kv不小于8m。架空導線最大弧垂與施工現場地面最小距離≥4.0m與機動車道≥6.0m。

⑵起重臂或被吊物邊緣與10kV的架空線路水平距離≥2m。

⑶機動車道與外電架空線路交叉的最小距離1kv以下為6m,10kv以下為7m。

⒊外電防護:

⑴達不到安全距離要求,必須采取防護措施,增設屏障、遮欄、圍欄或保護網,并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牌。

⑵帶電體至遮欄的安全距離10kv應大于95cm,35kv應大于115cm.

⑶帶電體至柵欄(封閉)的安全距離10kv應大于30cm,35kv應大于50cm。

⑷在架設防護設施時,應有電氣技術人員或專職安全員監護。

⑸無法防護時必須采取停電,遷移線路或更改工程位置,否則不準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