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企業員工防火一般常識

某企業員工防火一般常識

2024-07-18 閱讀 3860

一、一般工種或崗位的防火要求

企業的每個工種或崗位上的員工都應該按照下面要求,做好防火工作:

1、自覺遵守消防法規、消防安全規章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

2、了解并掌握本單位、本工種、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事故應急措施。

3、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要的消防技能,如有關消防設施的性能。

4、發現火險事故隱患應及時向上級領導報告,及時消除火險隱患,積極糾正和制止違反消防法規的行為。

5、掌握自防自救的基本技能,會報火警,會正確使用滅火器材,會撲救初起火災。

6、明確自己在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中的義務和責任,積極參加消防演練。

7、不得損壞和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器材,不得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間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8、禁止攜帶火種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場所,禁止非法攜帶易燃易爆危險物品進入公共場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二、常見的火災隱患

可能造成火災危險的現有的或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叫做火災隱患。一般來說,屬于下列情況之一的,都可以認定為火災隱患:

1、建筑布局不合理的,發生火災后易蔓延或影響其他建筑物安全的;

2、建筑物的結構和耐火等級與其使用性質不相符的,不符合防火規范要求的;

3、建筑物的通風采暖系統、電氣設備、內部裝飾裝修不符合要求的;

4、火源、熱源、電源距可燃物較近的,如爐灶、火爐、鍋爐、煙囪、蒸汽、電熱器具、煤氣灶、煤氣熱水器、煤氣管道靠近可燃物或可燃結構的;

5、禁火區內有火源的;

6、易燃、易爆危險性較大的場所的電氣設備不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的;

7、沒有按規定設置避雷設施的,或避雷設備失效的;

8、應設置消除靜電裝置而未安裝的,或靜電裝置不符合要求及失效的;

9、電焊工、電工、油漆工等從事具有火災危險性的操作工種作業人員不具備消防常識,未經安全教育培訓上崗的;

10、生產、經營、儲存易燃易爆物品人員未經消防培訓,不具備安全常識上崗的;

11、消防水源不足的;

12、未按要求配備滅火器材或消防器材缺乏及損壞的;

13、損壞或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器材、設施的,如埋壓、圈占消火栓;

14、占用防火間距,如在防火間距內堆放可燃物品的;

15、在工作車間、倉庫內設置員工宿舍的;

16、易燃物品生產、儲存、運輸、包裝不符合規定的,性質相抵觸的物品混存的;

17、室內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淋系統、自動報警系統等固定消防設施不符合要求的;

18、缺少防火制度和相應措施,工作人員不懂防火和滅火知識的;

19、電氣設備的類型與使用場所不相適應,電氣設備接觸不良、缺乏安全裝置的;

20、安全疏散出口少,消防通道不符合規定或堵塞消防通道的,無疏散指示標志,無事故照明的或失火后影響人員疏散和消防車輛通行、影響水源使用的。

三、四種防火基本方法

1、控制可燃物

可燃物是燃燒過程中的物質基礎,控制可燃物就是使燃燒三要素中不具備可燃物條件或縮小燃燒范圍。

具有火災、爆炸危險性的場所,加強通風以降低可燃氣體、蒸汽和粉塵在空氣中的濃度,使其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限制易燃物品的存放量,并且將能發生相互作用的物品,都要分開存放;及時清除滴漏在地面或污染在設備上的可燃物等。

2、隔絕空氣

隔絕空氣就是使燃燒三要素中缺少助燃條件,也就是氧化劑。

如隔絕空氣儲存某些化學品,將鈉存放于煤油中,磷存放于水中;使用易燃易爆物的生產過程應在密封的容器、設備內進行;對有異常危險的生產,可充裝惰性氣體保護。

3、消除著火源

消除著火源就是使燃燒三要素中不具備引起燃燒的火源。。

如在有火災危險的場所,嚴禁明火照明,嚴禁吸煙或穿帶釘子的鞋;接地防靜電;安裝避雷裝置防雷擊;在可能由易燃易爆物品引起著火的場所使用防爆電器設備,如防爆燈;隔離火源、控制溫度、遮擋陽光等措施。

4、阻止火勢、爆炸波的蔓延

為阻止火勢、爆炸波的蔓延,就要防止新的燃燒條件形成,也就是阻斷燃燒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結合條件,從而防止火災擴大,減少火災損失。

如在可燃氣體管路上安裝阻火器、安全水封;汽車、推土機等機動車輛的排煙和排氣系統配備防火帽或防火罩;在壓力容器設備上安裝防爆膜、安全閥;在建筑物之間留防火間距、筑防火墻。

四、火災報警

報警早、損失小。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和場所,一旦發現起火,都要立即報警。報警時,應根據火勢,選擇恰當的方式。首先要向附近人員發出火警信號,同時應以最快捷的方式報告消防隊,然后再通知單位領導和有關部門,這是報警的基本程序。火警電話“119”撥通后,千萬不要慌張,應講清楚如下內容:

1、起火地點的詳細地址,如所在區、縣、街道門牌號。

2、起火的部位,著火的物質,火勢的大小,是否有人員被困等情況。

3、報警人姓名及電話號碼,以便聯系。要注意聽消防隊值班人員的詢問,要正確、簡潔地予以回答,待值班人員說明消防隊已去火場時,才能掛斷電話。報警后,盡可能到單位門口或路口迎接消防車,并帶消防車赴火場。

4、報警的注意事項

(1)一旦發現起火,要冷靜地觀察,了解火勢情況,選擇恰當的方式報警,不要驚慌失措、貽誤時間。

(2)向附近人群報警時,要盡量使周圍人群明白什么地點和什么東西著火,是通知人們來救火,還是讓他們緊急疏散。如果火勢在初起階段,短時間內還不能造成較大危害時,應注意通報火警方法和范圍,避免人們因情況不明而引起驚慌失措,爭相逃生,局勢失去控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3)發生火災后應及時報警,不要因某些因素,晚報、不報,延誤了滅火的最佳時機,導致小火釀成重災。

五、干粉滅火器

滅火時,可手提或肩扛滅火器快速奔赴火場,在距離燃燒處5米左右,放下滅火器。操作者一只手將開啟把上的保險銷拔下,然后握住噴射軟管前端噴嘴根部,另一只手將開啟壓把壓下,打開滅火器進行噴射滅火。使用時,一只手應始終壓下壓把,不能放開,否則,會中斷噴射。如在室外,應選擇在上風向或側風向噴射。

若使用手推車式干粉滅火器,一般由兩人共同操作,使用時由兩人一起將滅火器推或拉到燃燒處,在離可燃物10米左右停下,一人快速取下喇叭筒并展開噴射軟管后,握住喇叭筒根部,對準火焰根部或燃燒最猛烈處,另一人拔下保險銷,將拉桿向上拉起,滅火方式與手提式相同。干粉滅火器撲救可燃、易燃液體火災時,應對準火焰根部掃射。如被撲救的液體火災呈流淌燃燒時,應對準火焰根部由近而遠,并左右橫掃,直至把火焰全部撲滅。如果可燃液體在容器內燃燒,使用者應對準火焰根部左右橫掃,使噴射出的干粉覆蓋整個容器開口表面;當火焰被趕出容器時,使用者仍應繼續噴射,直至將火焰全部撲滅。在撲救容器內可燃液體火災時,應注意不能將噴嘴直接對準液面噴射,防止噴流的沖擊力使可燃液體濺出而擴大火勢。

撲救固體火災時,應對準燃燒最猛烈處,并上下、左右橫掃。如條件允許,使用者可手提滅火器沿著燃燒物的四周邊走邊噴,使干粉滅火劑均余地噴在燃燒物表面上,直至將火焰全部撲滅。

篇2:職工員工宿舍防火管理制度

(1)職工宿舍防火工作有室長負責,室員共同配合。

(2)宿舍內嚴禁使用電加熱器具。

(3)宿舍內電線由電工安裝完畢后,禁止他人亂拉亂接。

(4)嚴禁躺在床上吸煙,電扇不得放在床內吹風。

(5)職工宿舍每50m2設置一只滅火級別不小于3A的滅火器,定期檢查期使用可靠性,按時補換藥物。

(6)防火工作負責人要保持高度警惕,經常巡視生活區域及宿舍,發現危險因素,及時消除隱患。

篇3:飯店賓館員工防火守則

為了確保本店防火安全,使中外賓客、全體員工的人身財產和國家財產安全不受侵害,特制定本守則。

1.全店員工都要嚴格執行各項防火安全規章制度和各級崗位防火責任制,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2.各崗位、各工種都必須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易燃、易爆和重點要害部位動用明火,必須經保安部批準方可實施動火。

3.嚴禁吸煙,凡是標有“嚴禁煙火”的地方不準有火種。

4.宿舍內不準使用電爐、電熨斗等各種電熱器具,不準私自亂接電線。

5.人員集中的客房、禮堂、餐廳、宿舍等場所,必須保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暢通無阻。

6.全體員工必須做到“三懂三會”,即懂得崗位的火災危險性、懂得崗位的火災預防措施、懂得崗位的火災撲救方法、會報警、會使用消防器材、會組織人員疏散。

7.任何員工發現火災時,都應迅速準確地向飯店各級領導或保安部報警,并積極、奮力撲救,必要時立即疏散賓客至安全地帶。

8.員工必須愛護各類消防設施。消防器材和設施除用于防火救災之外,一律不得用于與消防工作無關的方面。

9.凡員工在消防工作中有顯著貢獻的,將按規定給予表揚和獎勵;凡違反防火安全規定或造成火警、火災事故的,將按規定予以處罰,直至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