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檢查要點
1范圍
本要點規定了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現場檢查相關事宜。
本要點適用于各級管理人員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現場消防安全檢查,不適用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安全評價、檢測崗位人員的日常巡檢和防火巡查。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要點的條款。本要點所依據的規范性引用文件更新時,應按更新后的規范性文件相關條款要求進行檢查;當相關地方標準和本企業標準嚴于本要點時,按相關地方標準和本企業標準相關條款要求進行檢查。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6-2007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GB25506-2010
《火災報警控制器》GB4717-2005
《消防聯動控制系統》GB16806-2006
《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第1部分用戶信息傳輸裝置》GB26875.1-2011
《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GB25201-2010
《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技術規程》GA503-2004
3內容
3.1系統設置
*3.1.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設有自動和手動兩種觸發裝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3.1.2條)。
*3.1.2具有消防聯動功能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設置消防控制室。具有兩個及兩個以上消防控制室時,應確定主控制室和分控制室。主控制室的消防設備應對系統內共用及分控制室的消防設備及進行控制,并顯示其狀態信息。各分消防控制室內的控制和顯示裝置之間可以相互傳輸、顯示狀態信息,但不應互相控制(《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GB25506-2010第3.4條)。
3.1.3系統總線上應設置總線短路隔離器,每只總線短路隔離器保護的火災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和模塊等消防設備的總數不應超過32點。總線穿越防火分區時,應在穿越處設置總線短路隔離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3.1.6條)。
*3.1.4每個報警區域內的模塊應相對集中設置在本報警區域內的金屬模塊箱中,嚴禁設置在配電(控制)柜(箱)內。未集中設置的模塊附近應有明顯的標識(《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6.8.1條、6.8.2條、6.8.4條)。
3.1.5高度超過100m的建筑中,除消防控制室內設置控制器外,每臺控制器直接控制的火災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和模塊等設備不應跨越避難層(《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3.1.7條)。
3.1.6水泵控制柜、風機控制柜等消防電氣控制裝置不應采用變頻啟動方式(《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3.1.8條)。
*3.1.7系統設備及組件應按規定周期委托具備資質的機構進行檢測、標定,并留存檢測、標定記錄(《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GB25201-20107.1.1、9.2.2條)。
*3.1.8系統應保持連續正常運行,不得隨意中斷(《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6-20076.2.1條)。
3.1.9系統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應符合下列規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10.2.1條):
a)采用共用接地裝置時,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Ω;
b)采用專用接地裝置時,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4Ω。
3.1.10系統的供電線路、消防聯動控制線路應采用耐火銅芯電線電纜;報警總線、消防應急廣播和消防專用電話等傳輸線路應采用阻燃或阻燃耐火電線電纜;不同電壓等級的線纜不應穿入同一根保護管內,當合用同一線槽時,線槽內應有隔板分隔(《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11.2.2、11.2.5條)。
*3.1.1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設有交流電源和蓄電池備用電源;交流電源應采用消防電源;系統主電源不應設置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和過負荷保護裝置;蓄電池組的容量應保證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在火災狀態同時工作負荷條件下連續工作3h以上。主電源斷電及恢復供電時,應能自動轉換,并應分別顯示主、備電源狀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10.1.1、.10.1.2、10.1.4、10.1.5條;《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技術規程》GA503-20045.2.1條)。
3.2消防控制室
*3.2.1消防控制室內應設置應包括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火災報警控制器、消防聯動控制器、消防電話總機、消防應急廣播控制裝置、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控制裝置、消防電源監控器等設備,或具有相應功能的組合設備(《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GB25506-2010第3.1條)。
*3.2.2消防控制室送、回風管的穿墻處應設防火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3.4.5條)。
*3.2.3消防控制室內嚴禁有與其無關的電氣線路及管路穿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3.4.6條)。
3.2.4消防控制室不應設置在電磁場干擾較強及其他影響消防控制室設備工作的設備用房附近(《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3.4.7條)。
*3.2.5消防控制室內設備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a)設備面盤前的操作距離單列布置時不應小于1.5m,雙列布置時不應小于2m;
b)在值班人員經常工作的一面,設備面盤至墻的距離不應小于3m;
c)設備面盤后的維修距離不宜小于1m;
d)設備面盤的排列長度大于4m時,其兩端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m的通道。
e)與其他弱電系統合用的消防控制室內,消防設備應集中設置,并應與其他設備之間有明顯間隔。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3.4.8條)
*3.2.6消防控制室內應保存下列紙質和電子檔案資料:
a)建(構)筑物竣工后的總平面布局圖、消防設施平面布置圖、消防設施系統圖及安全出口布置圖、重點部位位置圖等;
b)包括消防設施的類型、數量、狀態等內容的消防設施一覽表;
c)消防系統控制邏輯關系說明、設備使用說明書、系統操作規程、系統和設備維護保養制度等;
d)消防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應急滅火預案、應急疏散預案等;
e)包括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專職、志愿消防人員等內容的消防安全組織結構圖;
f)消防安全培訓記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演練記錄;
g)值班情況、消防安全檢查情況及巡查情況的記錄;
h)設備運行狀況、接報警記錄、火災處理情況、設備檢修檢測報告等資料。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GB25506-20104.1條)
*3.2.7消防控制室日常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a)確保24h有不少于2名具備相應專業資質的人員值班;
b)確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滅火系統和其他聯動控制設備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c)確保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氣壓水罐等消防儲水設施水量充足;
d)確保消防泵出水管閥門、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管道上的閥門常開;
e)確保消防水泵、防排煙風機、防火卷簾等消防用電設備的配電柜開關處于自動(接通)位置。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GB25506-20104.2.1條)
3.3圖形顯示裝置
*3.3.1圖形顯示裝置應能用同一界面顯示建(構)筑物周邊消防車道、消防登高車操作場地、消防水源位置,以及相鄰建筑的防火間距、建筑面積、建筑高度、使用性質等情況;
*3.3.2圖形顯示裝置應能顯示系統各類消防、報警及其控制設備的名稱、位置和運行狀態、故障信息和相關聯動反饋等動態信息;
*3.3.3當有各類報警、反饋、屏蔽、故障等信號輸入時,應能顯示輸人信號的位置、類別和名稱,并記錄時間、信號類別和部位等信息。
3.3.4圖形顯示裝置應在10s內顯示輸入的火災報警信號和反饋信號的狀態信息,在100s內顯示其他輸入信號的狀態信息。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GB25506-2010第5.1條)
3.4火災報警控制器
*3.4.1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或有人值班的房間和場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6.1.1條)。
3.4.2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能接收火災探測器及其他火災報警觸發器件的火災報警信號,在10s內發出火災報警聲、光信號,指示火災發生部位,記錄火災報警時間,并予以保持,直至手動復位(《火災報警控制器》GB4717-2005第5.2.2.1、5.2.2.2條)。
3.4.3火災報警控制器在火災報警狀態下應發出火災報警信號,并3s內應啟動相關的控制輸出,并能控制火災聲光警報器的啟動和停止。(《火災報警控制器》GB4717-20055.2.3.1、5.2.3.3條)。
*3.4.4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能顯示火災探測器、火災顯示盤、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正常工作狀態、火災報警狀態、屏蔽狀態及故障狀態等相關信息(《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GB25506-20105.2條;
*3.4.5火災報警控制器的火災報警、故障報警、自檢、顯示與計時功能應運行正常;觸發自檢鍵,應能夠對面板上所有的指示燈、顯示器和音響器件等進行功能自檢《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技術規程》GA503-2004第4.3.3.1、5.3.3.1條)。
3.5消防聯動控制器
*3.5.1消防聯動控制器應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或有人值班的房間和場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6.1.1條)。
3.5.2消防聯動控制器應能按設定的控制邏輯向各相關的受控設備發出聯動控制信號,并接受相關設備的聯動反饋信號,顯示或反饋其工作狀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4.1;《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GB25506-20105.3)。
3.5.3消防聯動控制器應具有手動和自動兩種控制方式,在自動方式下,手動插入操作應優先(《消防聯動控制系統》GB16806-2006第4.2.2.6-4.2.2.10條)。
3.5.4消防聯動控制器計時裝置的日計時誤差不應超過30s(《消防聯動控制系統》GB16806-2006第4.2.2.14條)。
*3.5.5消防聯動控制器的故障報警、屏蔽、自檢、信息顯示與查詢功能應運行正常;觸發自檢鍵,對面板上所有的指示燈、顯示器和音響器件進行功能自檢(《消防聯動控制系統》GB16806-2006第4.2條,《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技術規程》GA503-2004第5.3.3.3.1條)。
3.6火災報警傳輸設備
*3.6.1火災報警傳輸設備或用戶信息傳輸裝置應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未設置消防控制室時,應設置在火災報警控制器附近的明顯部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6.10.1條)。
*3.6.2火災報警傳輸設備或用戶信息傳輸裝置的手動報警裝置應設置在便于操作的明顯部位,并應保證有足夠的操作和檢修間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6.10.3條-6.10.4條)。
3.6.3火災報警傳輸設備應能接收來自聯網用戶火災探測報警系統的火災報警信息,并在10s內將信息傳輸至監控中心(《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GB26875.1-2011第1部分4.1.2.1條)。
3.6.4傳輸設備在傳輸火災報警信息期間,應發出指示信號,該信號在火災報警信息傳輸成功或火災探測報警系統復位后至少應保持5min(《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GB26875.1-2011第1部分第4.1.2.2條)。
3.6.5傳輸設備在傳輸除火災報警和手動報警信息之外的其他信息期間,以及在進行查崗應答、裝置自檢、信息查詢等操作期間,如遇火災報警信息,應能優先接收和傳輸(《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GB26875.1-2011第1部分:用戶信息傳輸裝置4.1.2.3條)。
3.7消防專用電話
*3.7.1消防專用電話網絡應為獨立的消防通信系統,通話音質應清晰(《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6.7.1條)。
*3.7.2消防控制室應設置消防專用電話總機,并符合下列規定(《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GB25506-2010第5.4條)。
a)應能與各消防電話分機通話,并具有插入通話功能;
b)應能接收來自消防電話插孔的呼叫,并能通話;
c)應有消防電話通話錄音功能;
d)應能顯示消防電話的故障狀態,并能將故障狀態信息傳輸給消防控制室。
*3.7.3多線制消防專用電話系統中的每個電話分機應與總機單獨連接。消防水泵房、發電機房、配變電室、計算機網絡機房、主要通風和空調機房、防排煙機房、滅火控制系統操作裝置處或控制室、企業消防站、消防值班室、總調度室、消防電梯機房及其他與消防聯動控制有關的且經常有人值班的機房應設置消防專用電話分機。消防專用電話分機應固定安裝在明顯且便于使用的部位,應有區別于普通電話的標識(《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6.7.3-6.7.4.1條)。
*3.7.4消防控制室、消防值班室等處,應設置可直接報警的外線電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6.7.5條)。
3.8應急廣播
*3.8.1集中報警系統和控制中心報警系統應設置消防應急廣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4.8.7條)。
*3.8.2消防應急廣播與普通廣播或背景音樂廣播合用時,應具有強制切入消防應急廣播的功能(《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4.8.12條)。
*3.8.3消防應急廣播控制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a)應能顯示處于應急廣播狀態的廣播分區、預設廣播信息;
b)應分別能通過手動和自動功能選擇廣播分區,啟動或停止應急廣播,并自動對廣播內容進行錄音;
c)應能顯示應急廣播的故障狀態,并能將故障狀態信息傳輸給消防控制室。
d)擴音機儀表、指示燈顯示應正常,開關和控制按鈕應動作靈活,能用話筒播音,監聽功能正常。(《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GB25506-2010第5.5條)
3.8.4民用建筑消防應急廣播系統的揚聲器應設置在走道和大廳等公共場所。其數量及功率符合相關標準和消防應急的實際需要。在環境噪聲大于60dB的場所設置的揚聲器,在其播放范圍內最遠點的播放聲壓級應高于背景噪聲15dB(《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6.6.1條)。
3.9防火門監控器
*3.9.1防火門監控器應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未設置消防控制室時,應設置在有人值班的場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6.11.1條)。
*3.9.2電動開門器的手動控制按鈕應設置在防火門內側墻面上,距門不宜超過0.5m,底邊距地面高度宜為0.9m-1.3m(《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6.11.2條)。
3.9.3電動常開防火門,應在火災報警后自動關閉并反饋信號(《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技術規程》GA503-20044.14.1.4條)。
3.10火災探測器
*3.10.1火災探測器的選擇應符合《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并與保護場所火災特性相適應。
*3.10.2各類火災火災探測器應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6-2007要求,由具備相應資質的人員進行定期維護保養或更換。
*3.10.3采用光柵光纖感溫火災探測器保護外浮頂油罐時,兩個相鄰光柵間距離不應大于3m(《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12.2.3條)。
3.10.4不同類型的火災探測器應有10%并不少于50只的備品(《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6-2007第6.2.6條)。
*3.10.5火災探測器外觀完好,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GB25201-2010第6.2.2條)。
3.11手動火災報警按鈕
*3.11.1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場所,每個防火分區應至少設置一只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從一個防火分區內的任何位置到最近的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步行距離不應大于30m。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設置在疏散通道或出入口處(《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6.3.1條)。
*3.11.2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設置在明顯和便于操作的部位。當安裝在墻上時,其底邊距地高度宜為1.3~1.5m,且應有明顯的標志(《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6.3.2條)。
3.11.3手動火災報警按鈕被觸發時,應向報警控制器輸出火警信號;同時啟動按鈕的報警確認燈,應能手動復位(《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技術規程》GA503-2004第4.3.2條)。
3.12區域顯示器
*3.12.1每個報警區域宜設置一臺區域顯示器(火災顯示盤);賓館、飯店等場所應在每個報警區域設置一臺區域顯示器。當一個報警區域包括多個樓層時,宜在每個樓層設置一臺僅顯示本樓層的區域顯示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6.4.1條)。
*3.12.2區域顯示器應設置在出入口等明顯和便于操作的部位。當安裝在墻上時,其底邊距地高度宜為1.3m~1.5m(《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6.4.2條)。
3.13火災警報器
*3.13.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設置火災警報器。火災警報器接收信號后應發警報,并在確認火災后啟動建筑內的所有火災警報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4.8.1條)。
3.13.2當火災聲警報器設置帶有語音提示功能時,應同時設置語音同步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4.8.4條)。
3.13.3同一建筑內設置多個火災聲警報器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能同時啟動和停止所有火災聲警報器工作(《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4.8.5條)。
*3.13.4火災光警報器應設置在每個樓層的樓梯口、消防電梯前室、建筑內部拐角等處的明顯部位,且不宜與安全出口指示標志燈具設置在同一面墻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6.5.1條)。
*3.13.5火災警報器設置在墻上時,其底邊距地面高度應大于2.2m(《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6.5.3條)。
3.13.6火災警報器聲壓級應大于60dB;在環境噪聲大于60dB的場所,其聲壓級應高于背景噪聲15dB(《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13第6.5.2條)。
注:本要點中帶“*”的條款為火災報警系統消防檢查中必查內容,其他條款可根據情況條件進行選擇性檢查。
篇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裝工程監理細則
1范圍
本章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裝工程。不適用于生產和貯存火藥、炸藥、彈藥、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險的場所設置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裝工程。
2程序及要求
建筑工程的消防設計圖紙的設計,必須是有相應的設計資質證書的設計單位設計。由建設單位將圖紙和資料送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審核,經審核批準后方可施工。
從事消防設施施工的單位,應當具有相應的資質等級,其資質等級由公安消防機構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審定,發給消防工程施工企業資質證書。
建筑工程現場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單位負責。施工單位開工前必須向公安消防機構申報,經公安消防機構核發施工現場消防安全許可證后方可施工。
(4)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已批準的消防設計圖紙施工,不得擅自改動。
(5)施工管理人員,如施工員、質檢員、材料員等應作到持證上崗。特殊工種,如電工、焊工等也應作到持證上崗。
(6)選用的機具必須符合施工現場的技術要求,使用強檢和非強檢的計量器具應按國家計量法的要求進行管理。
(7)安裝的消防產品、機電產品和材料均符合規定要求。
(8)工程施工中應接受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和質量監督機關等上級單位的檢查指導,以確保工程質量。
(9)施工中應嚴格按已批準的設計圖紙施工,認真執行有關的消防設計規范、施工驗收規范、施工工藝幾有關的圖集、廠方資料等施工要求。
(10)施工工程記錄和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填寫,應作到與工程同步,工程竣工驗收交付使用時應交給建設單位一套完整的工程資料,按合同要求,繪制竣工圖。
(11)消防工程安裝調試全部完成后,施工單位應先進行自檢,合格后再請建設單位(監理)、設計單位進行竣工驗收,辦理竣工驗收單。
(12)建設單位或施工單位應委托有資格的建筑消防設施檢測單位進行技術測試,并提交技術測試報告。
(13)建設單位應向公安消防監督機構提交驗收申請,送交有關資料,請公安消防監督機構進行消防工程驗收,經檢驗合格后發給消防設施驗收合格證,才準許使用,否則,驗收不合格或未經驗收均不準使用。
3準備階段
參加建設單位組織的圖紙會審,對圖紙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建設單位提交設計單位,整理并簽發圖紙會審紀要。
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施工組織計劃。
施工單位所安裝使用的消防報警設備及材料應填報《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監理工程師審核后予以簽返。
現場檢查施工單位施工準備情況。
4施工階段工藝流程
鋼管和金屬線槽安裝→鋼管內導線敷設線槽配線→火災自動報警設備安裝→調試→檢測驗收交付使用
5監控要點及質量標準
⑴按現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監督檢查施工全過程。
⑵質量評定標準暫時套用GBJ300-88、GBJ303-88,部分內容更改如下;
A配管及管內穿線,保證項目中導線間和導線對地間的絕緣電阻值改為必須大于20兆歐;基本項目管路敷設中,暗配管的保護層厚度應改為30mm;允許偏差項目中,管子最小彎曲半徑大于或等于6D,在地下或混凝土內暗配管為10D。
B火災報警控制器和聯動柜安裝套用成套配電柜及動力開關柜安裝分項工程質量評定表。
C端子箱和模塊箱安裝質量評定可套用電氣照明器具及其配電箱安裝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
D工作接地線的安裝質量評定套用避雷針(網)及接地裝置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
E報警探測器分項質量評定,保證項目中,探測器的類別、型號、位置、數量、功能等應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基本項目中,探測器安裝應牢固,配件齊全,無損傷變形和破損現象。導線連接必須可靠壓接或焊接,并應有標志,外接導線應有余量。探測器安裝位置應符合保護半徑、保護面積要求;允許偏差項目中,探測器距離墻壁、梁邊和四周遮擋物大于等于0.5米,距離空調送風口的距離大于等于1.5米,距離多孔頂柵口大于等于0.5米。在寬度小于3米走道頂布置探測器宜居中,感溫探測器安裝距離10米,感煙探測器安裝距離15米,距離端墻的距離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距離的一半。探測器宜水平安裝,傾斜角度不應大于45度。
6驗收階段
驗收順序:施工單位先自檢,填寫《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后報檢,施工單位報送《工程報驗單》。
(2)驗收合格:簽署《工程報驗單》。
驗收不合格:退回《工程報驗單》,簽發《不合格工程通知》,整改后報送《整改復查報審表》,監理重新檢查驗收。
(3)檢驗方法:檢查施工過程中的全部技術資料;施工現場檢查。
(4)檢查數量:按施工單位抽查數抽查其中的30%,但均不少于3處,或與施工單位共同檢查,監督施工單位的評定結果。
篇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
1、消防控制室必須實行每日24小時專人值班制度,每班不應少于2人,確保及時發現并準確處置火災和故障報警;
2、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應當在崗在位,認真記錄控制器日運行情況,每日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的自檢、消音、復位功能以及主備電源切換功能,并填寫《消防控制室值班記錄表》的相關內容;
3、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應當經消防專業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4、正常工作狀態下,報警聯動控制設備應處于自動控制狀態。嚴禁將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聯動控制的防火卷簾等防火分隔設施設置在手動控制狀態。其他聯動控制設備需要設置在手動狀態時,應有火災時能迅速將手動控制轉換為自動控制的可靠措施。
二、消防控制室資料管理
1、消防控制室應當按照《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存放單位基本情況和動態管理檔案資料。
基本情況包括:
(1)建(構)筑物竣工后的總平面布局圖、建筑消防設施平面布置圖、建筑消防設施系統圖及安全出口布置圖、重點部位位置圖等。
(2)建筑消防設施設備登記表。
(3)消防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滅火應急疏散預案等。
(4)消防安全組織結構圖,包括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專職、義務消防人員等內容。
(5)員工消防安全培訓記錄、滅火應急疏散預案的演練記錄。
(6)消防系統控制邏輯關系說明、設備使用說明書、系統操作規程、系統和設備維護保養制度等。
(7)定期保存和歸檔設備運行狀況、接報警記錄、火災處理情況、設備檢修檢測報告等資料。
動態管理情況包括:
動態管理情況包括建筑消防設施的值班記錄、巡查記錄、定期檢查記錄、年度檢測報告、故障維修記錄以及維護保養計劃、維護保養記錄等。
三、消防控制室的標識
對下列資料統一規格制作并懸掛于消防控制室:
1、消防行政許可文書。
2、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員上崗證。
3、消防控制室管理及應急程序。
4、自動消防設施操作流程圖。
5、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流程圖。
6、建筑消防設施平面布置圖。
7、建筑總平面布局圖。
8、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示意圖。
9、消防安全組織結構圖。
10、消防設施設備管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