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鍋爐安全操作規程注意事項
為了確保燃油燃氣鍋爐安全經濟運行,保障人身安全,鍋爐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有關規定和本規程。
1啟動、升壓、供汽
1.1啟動前的準備工作
1.1.1內外部檢查:確認鍋爐本體、燃燒機、附屬設備狀態良好;安全附件、各閥門,儀表等作用靈活,位置正確;
1.1.2檢查線路電壓是否符合要求,各種開關位置是否正常,分別啟動水泵、燃燒機的風機、油泵等各種輔機的運行是否正常。
1.1.3鍋爐上水:打開排空閥,使水位上至正常水位(略低于中水位)。
1.2啟動
1.2.1首先進行爐膛吹掃,引風機抽吸時間通常為10分鐘左右,確保爐膛內沒有殘余煤氣,置換合格,然后點火,送氣燃燒。
1.2.2點火完畢后根據所需要的負荷調整燃燒量,鍋爐投入正常運行。
1.2.3啟動過程中,要嚴密監視水位變化情況,防止鍋爐缺水事故或滿水事故的發生。
2正常運行
2.1水位
2.1.1燃油燃氣鍋爐水位表應有紅線指示高、中、低水位,運行中
不得超過最高安全水位或低于最低安全水位。
2.1.2水位表每班至少沖洗一次,運行中對水位有懷疑時,應隨時沖洗檢查;
2.2汽壓壓力表應有紅線指示工作壓力,作到靈敏可靠,存水彎管每周至少應沖洗一次。
2.3安全閥
安全閥應鉛封完好,無泄漏;每周做一次手動(或自動)排放試驗,并將始啟壓力、開啟壓力、回座壓及試驗時間、參加人員等記入檢修記錄簿,以備查。
2.4排污
2.4.1按鍋爐水質要求水質化驗人員指導下進行,每班排污1-2次,排污時間不易過長,一般不超過10分鐘。
2.4.2排污應在低負荷、低汽壓、高水位時進行(最好在停爐后進行),排污時應嚴密監視水位的變化,并注意安全;
2.4.3多臺鍋爐共用一根排污總管時,禁止同時排污。
3停爐
3.1正常停爐
3.1.1鍋爐正常停爐時,一般應降低鍋爐運行負荷后,鍋爐則按程序停爐。開動水泵進水至高水位,待鍋爐蒸汽壓力降至0.3Mpa后進行沖洗水位表和排污操作,最后關閉主閥,切斷控制柜電源,擦試設備,清理周圍環境衛生;如需放水,水溫應低于70℃后,方可進行。
3.2緊急停爐
3.2.1鍋爐運行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爐;
(1)爐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可見邊緣;
(2)不斷加大給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然繼續下降;
(3)鍋爐水位超過水位表最高可見水位(滿水),經放水仍不能見到水位;
(4)水泵全部失效或給水系統故障,不能向鍋爐進水;
(5)水位表或安全閥全部失效;
(6)鍋爐元件損壞且危及運行人員安全;
(7)燃燒設備損壞,爐墻倒塌或鍋爐構架被燒紅等嚴重威
脅鍋爐安全運行;
(8)其他異常情況危及鍋爐安全運行。
3.3.2鍋爐嚴重缺水,采取緊急停爐時,嚴禁向鍋內給水。
4維修保養
4.1準備工作
4.1.1在進入鍋筒內部工作前,必須用強度足夠的金屬堵板將連接其他運行鍋爐的蒸汽、給水、排污等管道全部可靠地隔開,且將鍋筒(鍋殼)上的人孔和手孔打開,使空氣對流一定時間。
4.1.2在進入燃燒室工作前,應可靠地隔斷油、氣的來源且必須進行通風。
4.1.3在鍋筒(鍋殼)及燃燒室工作時,工作電壓應不超過24伏,禁止使用明火照明。鍋爐外面應有人監護。
4.2維修
4.2.1每季度維修
(1)清洗水泵入口濾網和油過濾器濾網。
(2)檢查水泵密封填料等。
(3)打開人孔、手孔清洗鍋爐,檢查鍋爐內部結垢及腐蝕況,以便確定水處理再生周期和決定是否需要化學清洗。
(4)清洗水位壓力表、三通旋塞等,檢查有無泄露情況。
(5)檢查控制箱部分是否有線路松動,并清掃積灰。
(6)檢查所有閥門是否完好,并進行清洗工作。
(7)對轉動部分的機械進行一次潤滑油添加或更換潤滑
油。
4.2.2每年維修
(1)打開前后煙箱的火門,檢查密封墊片及煙垢銹蝕情況,以決定是否更換和清理。
(2)打開前煙箱時,檢查燃燒器的燃燒嘴是否燒壞,以便更新。
(3)查進水和排污管道等的腐蝕情況。
(4)檢查電機、電器、電路、電纜的絕緣情況。
(5)檢查電氣儀表箱中各儀表、按鈕、壓力表的正確性。
唐山市工人醫院
篇2:燃氣鍋爐運行操作時注意事項
(1)為防止燃氣爆炸事故,燃氣鍋爐不僅在啟動前需對鍋爐爐膛及煙氣通道進行吹掃,而且還需對燃氣供氣管道進行吹掃。對燃氣供氣管道吹掃介質一般采用惰性氣體(如氮氣、二氧化碳等),而對鍋爐爐膛及煙道的吹掃則用一定流量、流速的空氣作為吹掃介質。
(2)對于燃氣鍋爐來說,一次未點著火,則就必須對爐膛煙道再進行吹掃后,方可進行第二次點火。
(3)在燃氣鍋爐燃燒調整過程中,為確保燃燒質量,必須對排煙成分進行檢測,以確定過剩空氣系數和不完全燃燒情況。一般來說,燃氣鍋爐在運行過程中,一氧化碳含量應低于100ppm,且在高負荷運行時,過剩空氣系數不應超過1.1~1.2;在低負荷條件下,過剩空氣系數不應超過1.3.
(4)在鍋爐尾部沒有采取防腐或凝結水收集等措施的情況下,燃氣鍋爐應盡量避免在低負荷或低參數情況下長期運行。
(5)對于燃用液態氣的燃氣鍋爐,應特別注意鍋爐房的通風條件。因為液態氣的重度比空氣大,萬一發生泄漏極易引起液態氣在地面上凝結和擴散,造成惡性爆炸事故。
(6)司爐人員應時刻注意氣體閥門的開關情況。氣體管路不可漏氣,若有異常情況,如鍋爐房內有異常氣味,不可開啟燃燒器,應及時檢查通風情況,排除氣味,檢查閥門,正常后才可投入運行。
(7)氣體壓力不可過高和過低,應在設定的范圍內運行,具體參數由鍋爐生產廠家提供。當鍋爐運行一段時間,發現氣體壓力低于設定值時,應及時與煤氣公司聯系,供氣壓力是否有變化。燃燒器運行一段時間,應及時檢查管路中過濾器是否清潔,如氣壓下降很多,有可能是氣體雜質過多,過濾器被堵塞,應拆下清洗,必要時更換濾芯。
(8)在停運一段時間或檢查管路后,在重新投入運行時,應打開放空閥,放氣一段時間,放氣時間應根據管路長短及氣體種類來確定。若鍋爐停用時間較長,則應切斷煤氣供應總閥,關閉放空閥。
(9)應遵守國家有關燃氣的規定。鍋爐房內不可隨意用火,嚴禁在氣體管路旁進行電焊、氣焊等作業。
(10)應遵守鍋爐制造廠家及燃燒器廠家提供的操作說明書,且說明書應擺放在便于取閱的地方,以便查閱。有異常情況,不能解決問題時,應視問題性質及時與鍋爐廠或煤氣公司聯系,維修要由專業維修人員進行。
篇3:熱采燃氣鍋爐安全注意事項
1鍋爐點、停爐注意事項
⑴點爐前或停爐后必須檢查主氣管路過濾器、膨脹管內是否有積液,如有則將積液排放干凈。
⑵點爐前應打開蒸汽發生器天然氣進口一、二級球閥,來氣壓力不能超過0.35MPa,若超壓則匯報聯合站調度協調處理;四2區各站當天然氣來氣壓力高于0.4MPa時,天然氣分離器改為直通,當天然氣壓力高于0.5MPa時則必須匯報聯合站調度協調處理。
⑶點爐前用肥皂水檢查天然氣燃氣管線、閥件的泄漏情況。
⑷點爐時要求引燃管路必須通過各部位的減壓閥,嚴禁將天然氣(液化氣)氣源直接通過點火槍進行點火。
⑸用液化氣點爐時液化氣罐手閥關閉,用天然氣點爐時引燃手閥關閉,直至前吹掃十分鐘結束,點引燃火時方可打開。
⑹點爐前一、二級電動閥處于關閉位置,放空電磁閥開;主氣路調壓閥應調整在合適位置;一級電動閥前壓力控制在0.07~0.2MPa。
⑺點爐前氣蝶閥開度應在1~1.5刻度內。
⑻點爐前及鍋爐運行過程中必須保持鍋爐間通風良好,確保氧量的足夠供給。
⑼點爐時鍋爐后部嚴禁有人。
⑽點爐時必須兩人同時在現場,一人操作,一人監護。操作人按照《熱力采油蒸汽發生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監護人配合檢查相關部位的閥件動作及壓力波動情況。
a)前吹掃期間,監護人觀察天然氣壓力波動情況及一、二級電動閥是否處在關閉位置,并隨時準備關閉天然氣主氣路球閥;待天然氣壓力正常時,在風門連桿部位觀察風門是否打開,如果風門未開,必須停爐待故障排除后再次啟動。在10分鐘前吹掃期間兩人不得離開鍋爐房,操作人和監護人注意觀察有無異常情況,如出現誤發火焰信號等,應及時處理;
b)前吹掃結束后,監護人應觀察風門是否全關,若不在全關位置,由監護人來監護操作人調整風門至全關位置,并由操作人重新進行10分鐘前吹掃,重復⑾a步驟;若前吹掃結束后,風門處于全關位置,則方可點火;
c)點引燃火時,監護人打開引燃手閥,同時觀察引燃管路天然氣壓力變化情況;如果操作人發現引燃火熄滅,應立即告訴監護人,由監護人關閉天然氣一、二級手閥;
d)引燃火建立后,監護人站在天然氣一、二級電動閥及便于觀察膨脹管壓力的位置,監護主火焰建立過程,即一、二級電動閥是否及時打開,膨脹管壓力的波動情況;若操作人發現引燃火熄滅,應立即告訴監護人,由其迅速關閉天然氣一、二級手閥;
e)在整個點火(引燃火、主火焰)過程中,操作人不得離開鍋爐前觀火孔,持續觀察引燃火、主火焰是否建立,有無熄滅,遇到引燃火、主火焰熄滅情況,應立即告訴監護人,由其關閉天然氣一、二級手閥;
f)調大火時,操作人邊調火邊觀察火焰及風門擋板開度情況,若遇主火焰熄滅情況,立即關閉鍋爐點火開關,同時告訴站在天然氣主氣路旁的監護人,由其迅速關閉天然氣一、二級手閥;
g)調火正常后,由操作人和監護人對鍋爐風門、蝶閥開度、爐膛壓力、膨脹管壓力、天然氣一級閥后壓力、天然氣一、二級電動閥打開情況再次進行檢查,操作人按照《熱力采油蒸汽發生器運行技術規程》進行點爐后的巡檢和鍋爐干度調整工作;
⑾點火程序各階段正確,達到一次點火成功;若二次點火不成功,則要查找原因,對點火系統進行必要的調整。
⑿每次點爐前、停爐后,操作人必須檢查一、二級電動閥是否動作正常,若電動閥出現異常情況,必須在《交接班記錄本》上做記錄,并向本隊干部匯報,由本隊進行統一處理整改。
2鍋爐運行中巡回檢查注意事項
⑴膨脹管壓力小于2.5kPa。
⑵爐膛壓力應小于500Pa。
⑶巡檢時,當班員工必須兩人同去,如果鍋爐需要調整,由操作人調節,監護人觀察火焰。
⑷每班操作人用肥皂水檢查天然氣管路、閥件兩次,交接班時交接雙方用檢測儀檢查天然氣管路、閥件一次,并做好檢查記錄。
⑸鍋爐后部禁止人員逗留(應采取劃紅線或掛標志牌等方式,作出明顯標記)。
⑹嚴禁在鼓風機進口處逗留。
⑺天然氣來氣壓力不能超過0.35MPa,若超壓則匯報聯合站調度協調處理;特別是四2區各站當走直通時,天然氣來氣壓力高于0.5MPa時,必須匯報聯合站調度協調處理。
⑻巡檢時,操作人發現火焰異常或天然氣管路來氣壓力波動頻繁,必須及時匯報聯合站調度并加密巡檢,在《站區危險點源巡檢記錄》中做好記錄。
⑼每班操作人對分離器排液一次并記錄,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聯合站調度并采取措施。
3.鍋爐一保或檢修時注意事項
⑴檢查更換所有不合格的觀火孔玻璃。
⑵配風系統風門連桿要完好,緊固螺栓及螺帽必須緊固無松動。風門與燃料閥門開度成比例。
⑶檢查火焰監測器固定是否牢靠,動作是否靈敏可靠。
⑷新鍋爐或新投天然氣管線在72小時調試正常后,必須停爐對天然氣主氣路進行檢查、清掃(包括過濾器、一、二級調壓閥、一、二級電動閥、膨脹管);投產的第一年內鍋爐燃氣系統至少檢修兩次,鍋爐檢修時也必須進行此項工作。各隊必須指定專人負責,同時負責檢修記錄的填寫工作。
⑸由電工檢查電動閥是否關閉嚴密、動作靈敏,并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