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維修地面防火和滅火安全要求
了解防火要求,熟悉各種滅火材料的使用以及飛機地面滅火的操作方法,盡最大可能使火災損失減到最小程度。
1.火的種類
A類火:由普通燃燒物,例如木材、布、紙、裝飾材料等燃燒引起的火。
B類火:由于易燃石油產品或其它易燃液體、潤滑油、溶劑、油漆等燃燒引起的火。
C類火:通電的電氣設備燃燒引起的火。
D類火:由易燃金屬燃燒引起的火。
2.各種火應使用的滅火劑
A類火:最好用水或水類滅火劑撲滅。
B類火:宜用二氧化碳、鹵代烷或化學干粉滅火劑。注:不能用水滅火劑,水滅火劑不但無效,而且易使火焰擴散。
C類火:最好用二氧化碳滅火劑撲滅。
(注:①滅火器的喇叭狀噴管必須用非金屬材料制成,以防在工作時產生靜電,重新引燃。
②水或泡沫滅火劑不適用于C類火。)
D類火:宜用化學干粉或細砂滅火劑撲滅。
(注:任何情況下不能用水來撲滅D類火,因為水可助長D類火的燃燒,亦可能引起爆炸。)
3.滅火劑使用注意事項
1、火前應盡快關斷飛機電源。
2、火時應使用滅火劑對準火焰根部噴射。
3、有些滅火劑遇熱能分解出有毒氣體,要注意不要吸進滅火時產生的氣體,為此,進入火區時,要從上風方向或火頭低的方向順風進入。
4、滅火時,一開始就全開滅火機,火焰熄滅后,要繼續噴射一些滅火劑,以防重新燃燒。
5、在發動機上只有緊急時才用泡沫滅火劑滅火,但在使用泡沫滅火劑后,要及時清洗發動機。
4.防火要求
1、噴漆和燃油零部件修理間等散發大量易燃氣體的工作條件下,禁止使用明火和進行有跳火花的工作,所用電器裝置必須是防爆式的。
2、在機庫、廠房、工作房內及其排水溝內,禁止灑潑廢油料。亂扔和堆積油抹布、棉紗團等易燃物。
3、氧氣設備的使用和維修必須由專業人員在專用房間內進行,所使用的工具和設備不得沾上油污,禁止將油污物品帶入氧氣工作間。
5.發生火警時的處置措施
1、起落架區域著火
(1)地面人員用化學干粉滅火劑從機輪的前后方向接近機輪滅火,不準站在機輪的側面(防止輪轂破裂傷人)。
(2)除非在不得已時才準使用水、二氧化碳和泡沫滅火劑(因為這些滅火劑可能使輪轂破裂,輪胎爆破)。
(3)火焰熄滅后,要等機輪完全冷卻后才能接近機輪和進行檢查。
2、人體著火時:受害人應盡快撤離火區,撤離時不要驚慌奔跑,并盡可能屏住呼吸。可在地上打滾,裹以氈布,或用水噴滅火。使用化學干粉,泡沫滅火瓶或高壓水龍頭滅火時,要離開受害人約10米遠的地方,噴射受害人的身體中部,受害人用手捂住臉,以防受傷。明火撲滅后應立即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救治。
篇2:地面變電所消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一、班組消防火負責人要對所有的安全防火進行監督、檢查,一旦發現火災隱患要及時匯報井調度,并組織人員及時處理,開展好經常性防火宣傳。
二、器材的更換、維修和配置,由消防火負責人負責,任何人不得擅自調換。
三、防火工作人人有責、班組消防火負責人要組織對職工定期進行安全防火教育,積極帶領職工做好防火工作。
四、存放、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地點,嚴禁使用明火、電爐。
五、搬運、使用易燃易爆品,需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違者所造成的后果由當事人承擔,并視情節給予經濟處罰或行政處分。
六、在無火警情況下,任何人不得擅自動用消防器材,如有損壞要原價賠償。
七、班組要指定專人做為消防員,負責保管好各種消防器材,并保持性能良好。
八、消防器材的配置、更換、維修及滅火器的定期更換,由消防火領導小組統一安排,班組崗位給予密切配合。
九、變電所內嚴禁其他無關人員進入,每天巡視電纜、設備完好情況,室內保持通風良好,衛生干凈整潔。
篇3:地面(構筑物)建筑物防火管理制度
(一)為加強地面建(構)筑物防火管理,預防火災事故,根據《煤礦安全規程》(2016)
第246條“煤礦的所有地面建(構)筑物、煤堆、矸石山、木料廠等處的防火措施和制度,必須遵守國家有關防火的規定”的規定,制定本制度。
(二)新建煤礦的永久井架和井口房、以井口為中心的聯合建筑,必須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對現有生產煤礦用可燃性材料建筑的井架和井口房,必須制定防火措施。
(三)廠房的層數及面積、耐火等級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標準規范的要求。(四)應按規范設置符合國家規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設施。
(五)木材加工間、材料倉庫、施工現場油漆間等為防火區,20m以內禁止任何火種入內和使用明火。
(六)辦公樓、集體宿舍、木工間等的電氣設備要定期檢查維修,發現電線老化、絕緣不良、漏電發熱等要立即更換。
(七)工地現場的電線要采用絕緣材料架高,不得穿過或纏繞在易燃材料上。
(八)不在禁止吸煙場所吸煙。在規定場所吸煙后應將煙蒂熄滅后放入煙灰缸,嚴禁將煙蒂直接倒入或扔進裝有雜物的垃圾箱或紙簍。
(九)對工人加強安全防火教育,會撲救初期火災,會使用滅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設施。集體宿舍,臨時工棚區禁止使用電爐、煤氣灶,禁止用大功率電燈,禁止亂接電
線及插座。
(十)保持消防疏散通道暢通,禁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熟悉所在工作場所的消防逃生通道,遇到危險會組織疏散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