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中小型燃氣鍋爐事故預防

中小型燃氣鍋爐事故預防

2024-07-17 閱讀 4831

配備了各類安全裝置的燃氣鍋爐,在設備完好、管理到位、操作無誤的條件下是能夠保證安全運行的。可是,近幾年來事故還是時有發生。20**年發生在燃氣行業,由于專業人員調試點火裝置時操作失誤、造成2人死亡的燃氣鍋爐爆炸事故就是1例;另外,不久前南通市發生了1起鍋爐爆炸事故,某外資企業1臺立式燃油鍋爐在運行中,值班人員聞到濃烈的柴油味,發現煙囪冒濃煙,即與值班電工一起去鍋爐房查看:發現鍋爐燃燒器油泵軸封處漏油,爐頂平臺上積油,兩人關閉進油閥使鍋爐停止運行,隨即清理爐頂平臺上的積油,此時爐膛突然發生爆炸,并點燃爐頂平臺上的積油引起火災,兩人在緊急情況下爬上屋頂橫梁,敲碎通風窗玻璃才得以逃生,經過緊急滅火,1人被燒傷,鍋爐燃燒器及其他設備被燒毀。

1.事故原因

2003年8月6日,國家質檢總局通報了上半年我國鍋爐、電梯及游樂設施等特種設備的事故情況。在148起“嚴重”事故中,因設備本身質量引發的占總數的21.6%,因安全附件不全或安全裝置失效引發的占總數的13.5%,因維護管理不善引發的占總數的7.4%,因操作失誤引發的占總數的47.3%。后兩項合計占54.7%。這些數據表明,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誤是引發事故的主要原因,設備的質量問題也不可忽視。

如前所述,上述爆炸事故也是由于操作失誤引發。當時,操作人員如果嚴格按照燃油、燃氣鍋爐的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2.事故特點

鍋爐機組一般由水汽系統、引送風系統、燃料供給系統、自控儀表系統及鍋爐本體組成。從介質流動的角度看,可大致分為水汽系統和燃燒系統。由于燃氣的特性是易燃、易爆、易擴散,所以,在燃氣鍋爐的爐膛、煙道等易聚積氣體的部位,往往成為事故的引發點。

燃氣鍋爐的起動程序分為起動前的檢查和準備、上水、點火、升壓和送熱。燃氣鍋爐的爆炸事故多發生在起動和停爐這兩個時段,即多發生在點火和滅火的過程中。點火時如果先通人燃氣,當啟動點火裝置時,易瞬間發生爆炸;滅火后如果沒有及時切斷氣源,在爐膛高溫的作用下,也會造成危險的后果。點火和滅火這二個時段應是燃氣鍋爐的管理人員和司爐工人特別關注的焦點。而且統計結果表明,中、小型燃氣鍋爐的燃氣爆炸事故有2/3是發生在點火過程,造成的原因絕大多數都是違反操作規程而引起的。因此燃氣鍋爐的點火,必須嚴格按操作程序進行,絕對不可疏忽大意,特別是全自動控制的燃氣鍋爐,雖然其爐膛和煙道以及燃氣管路的吹掃、點火及事故發生時的處理等操作均為自動進行,鍋爐運行人員也應加強責任心,不可過分依賴自控保護裝置,按照規章制度進行人工監控并做好記錄。

3.事故預防

通過對20余項煤改氣工程的質量監督,我認為要預防燃氣鍋爐事故的發生,除了要加強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嚴格依據國家標準和《蒸汽、熱水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進行施工,使燃氣鍋爐的安裝質量得到監督和控制,堅決杜絕不合格工程外,事故預防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燃氣鍋爐的設計水平,選用質優產品,燃氣鍋爐應自動化運行、保障安全,有可靠的自控和保護裝置。一個完善的鍋爐自動控制系統能把鍋爐的起動、停爐、正常運行、主要故障處理的操作都自動化,這就要求鍋爐裝設電氣點火裝置、熄火保護裝置、點火程序控制裝置、給水自動調節裝置、燃燒自動調節裝置、燃氣高低壓保護裝置和其他連鎖保護裝置,并將安全保護與自動控制相結合。燃氣鍋爐發展趨勢是采用計算機控制,實現機電一體化。為了杜絕事故隱患,燃氣鍋爐從制造到安裝,每一個環節都必須進行嚴格的質量檢驗,不合格產品決不允許出廠和使用。

(2)實行科學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結合燃氣鍋爐特點,制定一整套燃氣鍋爐安全操作規程,嚴格執行《鍋爐房安全管理規則》,堅持燃氣鍋爐管理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定期檢查鍋爐及其附屬設備的維護保養和檢修計劃的實施情況,保持設備的完好,鍋爐及輔機設備應有檢驗和保養制度,,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防患于未然。

(3)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增強安全意識,堅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嚴格遵章守紀,嚴防違章操作,另外,燃氣鍋爐的推廣應用時間不長,部分管理人員對燃氣鍋爐安全技術及管理知識都缺乏了解,因此,還要加強對燃氣鍋爐管理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所有人員都要做到培訓考試合格上崗。

安全建議

為了保證燃氣鍋爐安全運行,我們可以采取種種措施。如在燃氣鍋爐上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控制系統,考慮到首都的特殊地位和奧運會將要召開,在管理水平、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狀況下,萬臺以上的燃氣鍋爐分散于城區,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因此,我們應當吸取近年來小煤窯、煙花廠分散管理、事故頻發、傷亡慘重的教訓,對燃氣鍋爐的安全運行給予足夠的重視,防范事故的發生,維護首都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篇2:某燃氣鍋爐房事故應急預案

1.后勤主任為組長、鍋爐房各技術骨干為成員的應急處理小組。

2.各鍋爐房配備應急燈及應急配件及工具。

3.健全以安全為主體的消防保障體系,配備合格的消防器材,確保消防器材安全可靠。

4.做好日常鍋爐的維修保養,確保鍋爐的完好性,保證鍋爐安全運行。

5.定期對鍋爐、壓力表、燃氣安全報警裝置進行檢查、檢驗,做到安全可靠。

6.定期對鍋爐安全裝置進行手動試驗,確保安全裝置靈敏可靠。

7.定期檢查消防安全通道,保證安全暢通及人員疏散。

8.對司爐工進行故障應急處理培訓,確保故障處理程序合法。

9.保持通訊暢通,建立鍋爐房主管故障逐級匯報制度,緊急情況下可越級直接匯報。

10.各鍋爐房必須在每年供暖開始前和供暖運行期間各演練一次。

11.在演練之前必須按規定填寫任務計劃書進行策劃,經最高管理者批準后方可實施。

具體實施方案

一、鍋爐介紹(略)

二、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1、學校成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由校長及各科室等部門的負責人和關鍵崗位的管理人員組成。

2、應急組織機構由消防滅火組、搶險搶修組、物資供應組、交通運輸組、警戒疏散組、醫療救護組、通訊聯絡協調組等7個小組組成。

3、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職責:負責組織本單位預案的制定、修訂;組建應急救援隊伍,組織預案的實施和演練;檢查督促事故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事故狀態下按照應急救援預案實施救援。

4、應急職責

(1)總指揮:負責宣布應急狀態的啟動和解除,全面指揮調動應急組織,調配應急資源,按應急程序組織實施應急搶險。

(2)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作好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若總指揮不在時,由副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

(3)消防滅火組:發生重大火災或其它重大突發事件時,立即趕到事故現場進行火災撲救或應急搶險。

(4)搶險搶修組:應急狀態下,撲救火災、設備維修、設備復位,制定安全措施,監督檢查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

(5)物資供應組:負責應急狀態下應急物資的供應保障,如設備零配件、工具、沙袋、鐵鍬、消防泡沫、水泥、防護用品等。

(6)交通運輸組:負責交通車輛的保障。

(7)安全警戒疏散組:負責布置安全警戒,保證現場井然有序;實行交通管制,保證現場道路暢通;加強保衛工作,禁止無關人員、車輛通行;緊急情況下的人員疏散。

(8)醫療救護組:負責聯系醫療機構;組織救護車輛及醫務人員、器材進入指定地點;組織現場搶救傷員。

(9)通訊聯絡協調組:負責應急搶險過程中的通訊聯絡,保證通訊暢通,負責各小組之間的協調以及與外部機構的聯系、協調。

三、應急預案的啟動

當公司鍋爐發生事故時,啟動鍋爐事故應急程序。

四、應急程序

(一)報警

(三)組建救援隊伍

1、急領導小組各位成員接到通知后,立即組織起本組的工作人員及搶險裝備,然后趕往事故現場,向現場總指揮報到,接受任務,了解現場災害情況,實施統一的救援工作。

(四)設立臨時指揮部及急救醫療點

1、各救援隊伍進入事故現場后,選擇有利地形設立現場指揮部及醫療急救站。

2、各救援隊伍盡可能靠近現場指揮部,隨時保持與指揮部的聯系。

3、指揮部、各救援組、醫療組均應設置醒目的標志,懸掛旗幟,方便救援人員和傷員識別。

(五)搶險救援

進入現場的各支救援隊伍要盡快按照各自的職責和任務開展救援工作。

1、現場指揮部:盡快開通通訊網絡;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救援方案;根據事故災情嚴重程度,決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組織指揮救援行動。

2、著火源控制

消防人員穿著消防服進行火災撲救,如果火勢過大,就將著火點分割,分片進行撲救。

(六)現場警戒

1、警戒疏散組根據劃定的危害區域做好現場警戒,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在警戒區的邊界設置警示標識,禁止其他人員及車輛靠近。

(七)現場醫療急救

1、醫療救護組在事故初起階段就應與醫院、說明事故情況及人員傷亡情況,做好緊急救護的準備。

2、醫療救護組必須在第一時間對傷員在現場進行處理急救,急救時按先重后輕的原則治療。

3、經現場處理后,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

4、送醫院時作好傷員的交接,防止危重病人的多次轉院。

(八)疏散撤離

1、事先設立安全區域。

2、警戒疏散組組織和指揮引導污染區人員撤離事故現場。

五、事故調查及恢復:

六、附件

附件:應急聯系電話一覽表:

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聯系電話:

應急小組人員:

篇3:燃氣鍋爐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范本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規范和加強鍋爐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工作,使應急安全有序、高效實施及時控制和消除事故危害,最大限度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維護社會安定,特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本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此預案適用于本單位鍋爐事故、火災事故、(或者有可能發生)鍋爐爆炸的事故。

1.4應急預案體系

本預案是我公司熱水鍋爐事故的綜合與處置相結合的預案體系。

1.5應急工作原則

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專業救援搶險與單位自救相結合。

2、鍋爐概況

本單位生產鍋爐,現有大氣直燃熱水鍋爐CQZS-0.7/95/75燃氣鍋爐8臺,;鍋爐房建于廠區西南側。

3、報警

(1)鍋爐在運行中,如發生鍋爐缺水,鍋爐超壓、鍋爐爆管等安全事故,經操作人員按操作規程及事故處理措施處理后,事態仍繼續擴大而無法控制,發生鍋爐爆炸或可能發生鍋爐爆炸時,第一發現人即向值班人員報告,說明事故情況,目前應急救援處理情況等,值班電話:-

(2)通過電話向應急指揮部報告

(3)指揮部根據事故程序,決定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撥打119、110及120。

(4)事故應急指揮部接到報警后,立即通知事故應立即指揮和相關人員到達現場。

4.應急處置

進入現場的各支隊伍要盡快按照各自的職責和任務開展搶救工作。

4.1現場指揮部

盡快開通通訊網絡;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搶救方案;根據事故災情嚴重程度,決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組織指揮搶救行動。

4.2著火源控制

消防人員穿著消防服進行火災撲救,如果火勢過大,就將著火點分割,分片進行撲救。

4.3現場警戒

警戒疏散組根據劃定的危害區域做好現場警戒,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在警戒區的邊界設置警示標識,禁止其他人員及車輛靠近。

4.4現場醫療急救

4.4.1醫療救護組在事故初起階段就應與醫院、說明事故情況及人員傷亡情況,做好緊急救護的準備。

4.4.2醫療救護組必須在第一時間對傷員在現場進行處理急救,急救時按先重后輕的原則治療。

4.4.3經現場處理后,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

4.4.4送醫院時作好傷員的交接,防止危重病人的多次轉院。

4.5疏散撤離

4.5.1事先設立安全區域。

4.5.2警戒疏散組組織和指揮引導污染區人員撤離事故現場。

5.應急結束

事故得到控制,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現場應急結束。消防工作辦公室負責對事故進行總結,對值班記錄等資料進行匯總、歸檔,并起草上報材料。按照有關規定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上報。

6.后期處置

經事故調查報告批復后應根據事故調查報告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積極落實,立即進行生產秩序恢復前的污染物處理、必要設備設施的搶修、人員情緒的安撫及搶救過程應急能力評估和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

7.保障措施

7.1通信與信息保障

公安:110火警:119醫療急救:120

7.2廠為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廠長安全員,關鍵崗位人員手機保持24小時暢通。

7.3應急物資

消防器材、工具、沙袋、鐵鍬、水泥、手套等防護用品。

8.培訓與演練

8.1培訓:年初制定生產計劃時,同時制定安全生產事故培訓計劃。培訓方式包括:防火知識輔導、防火有獎知識問答、滅火器的使用等。鍋爐安全操作規程,鍋爐事故的處理。要求每名職工有自我保護意識。

8.2演練:各崗位每季度由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組織至少開展一次事故應急演練。必須做到有方案、有記錄、有總評、有考核。演練結束后對演練進行評估及總結,并上報安全負責人。

全廠每年由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組織一次全廠范圍的綜合模擬消防安全應急演練,檢驗指揮系統現場指揮能力;檢驗疏散、搶救組是否在規定時間內將全廠員工撤離、疏散到指定位置;是否在規定時間內上報人數;檢驗應急搶救組是否熟練操作搶救器材(如:堵漏和消防工具);是否能正確使用滅火器;是否分為多個搶救梯隊有組織的救火;是否能迅速準確的切斷電源;是否進行自我保護。檢驗后勤保障組是否在不同險情的情況下,對搶險救災所必需的物資供給保障工作及事故現場的警戒和保衛工作。

各搶救小組成員必須熟悉各自的職責,做到動作快、技術精、作風硬。根據實際演練情況,查找不足,總結經驗。

結束后對演練進行評估及總結,及時修正及彌補應急預案制定的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