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機械交叉作業(yè)防碰撞措施
為確保垂直運輸覆蓋范圍,施工現(xiàn)場布置塔式起重機和高架門機各1臺,存在交叉作業(yè)區(qū)域,為防止兩臺起重機在作業(yè)過程中發(fā)生碰撞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或降低垂直運輸中的風險,確保施工過程中垂直運輸作業(yè)的安全。
1)兩臺起重機作業(yè)時,各機指揮要默契合作,不得在交叉范圍內同時吊運,要合理安排吊運時間,使各臺起重機能夠充分利用各自空間工作。
2)必須對起重機司機與信號工配備對講機,對講機要統(tǒng)一設定頻道,并必須鎖頻,使用人員無權調改頻率,要專機專用,不得轉借。己方起重機將要轉向交叉作業(yè)區(qū)時,必須先向對方發(fā)出危險信號。
3)信號工、起重機司機要相對固定,無特殊情況不得隨意更換。
4)信號工在指揮過程中,必須時刻目視起重機、吊鉤與轉臂過程,同時還須環(huán)顧相臨起重機的工作狀態(tài),及時發(fā)出安全信息。
5)兩臺起重機在交叉作業(yè)時必須遵守以下原則:①后機讓先機:后進入交叉作業(yè)區(qū)域的起重機應避讓先進入該區(qū)域的起重機;②動機讓靜機:進行運轉的起重機應避讓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起重機。③空載讓重載:兩臺起重機同時運行時,空載起重機必須避讓重載起重機。
6)必須在起重臂桿頭安裝紅色閃光燈和紅色旗幟。
7)下班前,塔機司機必須將小車回收離開交叉區(qū)范圍,同時把吊鉤起升到最高位置。
8)定期進行起重機司機、信號工安全技術交底。
篇2:建筑起重機械安全技能實踐考評試題
1、安全生產的三不傷害是指:一、不傷害自己、二、不傷害他人、三、不被他人傷害;
2、施工升降機的組成共有四部分:一、鋼結構(底部及圍擋、吊籠、吊軌架、天輪架、附著架吊桿對重,停層門等部件)、驅動裝置、電氣控制系統(tǒng)、安全裝置。
3、按傳動方式分為:齒輪齒條式、鋼絲繩牽引式、混合式。
4、標準節(jié)立管壁厚最大減少量至出廠厚度的25%時,要報廢或降級使用。
5、附著架一般間隔為6~9米。最大自由端高度不得大于6m,首次扶墻高度離地4.5~6m,以后每隔9m左右扶墻一次,架高超過150m以后,每隔6~7.5m左右扶墻一次。扶墻撐桿平面與附著面的法向夾角不應大于8度,允許下偏差不大于10度
6、齒輪和齒條齒面?zhèn)认稙?0.2~0.5mm,接觸長度沿齒高不得小于40%,沿齒長不得小于50%,若調整后,仍達不到此標準,必須更換齒輪、齒條。背輪與齒條的間隙為0.5mm。
7、齒輪、齒條由齒厚游標卡尺測量,新齒條厚度為12.56mm,弦高為8mm,齒條磨損后,齒厚從12.56mm磨損到小于10.6mm時,就達到報廢標準;齒輪采用法線千分尺進行測量,跨兩齒測公法線,當齒輪的公法線長度由37.1mm磨損到小于35.3mm時(2個齒)就達到報廢標準。
8、安全防墜器有瞬時式、漸進式、勻速式三種類型。安全器的有效檢測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施工升降機防墜安全器的壽命為5年,使用中每間隔三個月應進行一次墜落實驗。
9、防墜實驗復位完成后,吊籠必須是先向上運行1m,否則安全器將再次動作。
10、在進行安裝、拆卸和維修操作的過程中,吊籠最大速度不應大于0.7m/s,安裝垂直高度為1‰,垂直度測量應用經緯儀,分別在平行和垂直于吊籠長度的兩個方向上進行測量,應分別測量3次取平均值;鋼絲繩式為1.5‰.
11、司機作業(yè)前應重點檢查項目:1、各部結構無變形,連接螺栓無松動;2、齒條與齒輪、導向輪與導軌均接合正常;3、各部鋼絲繩固定良好,無異常磨損;4、運行范圍內無障礙。
12、作業(yè)后,應將梯籠降到底層,各控制開關撥到零位,切斷電源,鎖好開關箱,閉鎖梯籠門和維護門。作業(yè)前應鳴笛示警
13、升降機在大雨、大霧、六級及以上大風以及導軌架、電纜等結冰時,必須停止運行,并將梯籠降到底層,切斷電源,做好交接班記錄。
14、司機安全職責之“十字”作業(yè)方針:清潔、調整、緊固、潤滑、防腐;“四懂”指:一、懂原理、二、懂構造、三、懂性能、四、懂用途:“三會”指:一、會操作、二、會維修、三、會排除故障;“兩精”一、精心操作、二、精心保養(yǎng)。
15、吊籠運行不平穩(wěn)的原因:①滾輪未調整好;②驅動齒輪磨損超標;③減速器軸彎曲;④齒條損壞或齒條間過度不好;⑤齒條齒輪嚙合不良。
16、吊籠起、制動時動作異常猛烈原因:1.電機制動器動作不同步;2.驅動板連接部位松動;3.電機制動力矩過大;
17、吊籠啟動困難,電機發(fā)熱嚴重原因:1.電源功率不足,電壓降過大;2.制動器制動不正常;3.超載
18、高空傾翻墜落的原因:1.導軌架頂端自由高度、導軌架與附壁距離超過出廠規(guī)定;2.導軌架安裝不牢固;3.導軌架主弦桿磨損、銹蝕超標;4.暴風;5.偏載、超載
19、沖頂?shù)脑?1.使用時施工升降機上限位、上極限位功能失效或未安裝;2.安裝加高時,上限位、上極限位、天輪架未安裝,使高度機械限位功能失效,降吊籠開出導軌架,高空傾翻墜落。
20、施工升降機安裝前必須做到:1.熟讀使用說明書,清楚施工升降機的工作原理,結構性能,熟悉安裝(拆卸)工作過程,知曉各部件的重量、裝配關系、吊點位置,具備排除故障的能力,嚴格按使用說明書有關規(guī)定及注意事項進行。
21、安裝技術要求:基礎平整度為1‰,用水平儀測量,地腳螺栓中心距最大允許偏差±5mm;基礎下地面承載力不小于0.15Mpa,回填時必須夯實,保證強度;基礎必須保證排水良好;制作基礎時必須同時埋好接地裝置。
22、地盤上安裝三個標準節(jié)后,用經緯儀測量導軌架與水平面的垂直度,誤差不得超過1.5mm,并用鋼墊片將底盤與基礎之間墊實。也可以用水平尺檢查導軌架頂部四根立柱管端面的水平度,誤差不得超過1mm。地腳螺栓用450N.m的力矩緊固。
23、標準節(jié)螺栓用M24×230的8.8級高強度螺栓,以350N.m的力矩緊固。
24、背輪與齒條背面間隙為0.5mm。各滾輪與導軌架立柱管的間隙不大于0.5mm。
25、導軌架每加高10m應用經緯儀測試一次垂直度。
26、電動機和電器設備金屬外殼的接地電阻,應不大于4Ω;電氣機電氣元件的對地絕緣電阻不小于0.5MΩ,電氣線路的對地絕緣電阻不小于1MΩ(P332頁)
27、不帶電纜車的用戶,應在電纜筒上方2m處安裝第一個電纜保護架,向上4.5m安裝第二個,以后每隔6m安裝一個,要求電纜保護架的護圈中心與電纜筒中心對證。
28、不允許在風速超過13m/s和下雨、下雪等惡劣天氣進行拆裝作業(yè);不允許非專業(yè)人員進行電氣安裝拆卸工作,在電氣安裝拆卸時必須提前切斷電源。拆裝作業(yè)時,吊籠最大速度應≦0.7m/s
29、檢查、驗收的儀表和工具包括:點檢錘、萬用表、兆歐表、經緯儀、水平儀、鋼卷尺、直尺、力矩扳手
30、司機、拆裝工應具備的條件:1.要求年滿18周歲,2.初中以上文化程度;3.當?shù)囟壱陨厢t(yī)院出具的最近三個月內體檢報告,檢查沒有問題,4.取得相關的特種資格證書,5.沒有妨礙本工作的相關疾病。
篇3:起重機械作業(yè)人員考核試題(答案)
一、填空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從事特種設備作業(yè)的人員應當按照規(guī)定,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設備作業(yè).操作資格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yè)或管理工作。2、《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證》遺失或者損壞的,持證人應當?及時報告發(fā)證部門并在當?shù)孛襟w予以公告?。查證屬實的,由發(fā)證部門補辦證書。3、滑輪槽壁厚磨損達原厚的?20%?時應報廢。4、常用防滑裝置有夾軌器、夾軌器?、止軌器、錨定裝置?等。5、在同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中,回轉動作應在伸臂動作和向下變幅動?之前運行。6、嚴禁起重機反車制動,防止產生過大的慣性力對金屬橋架結構的沖擊。7、地面操縱的葫蘆式起重機,手電門必須使用?低壓?電。8、吊鉤必須安裝有防繩扣脫鉤的?安全鎖閉?裝置。9、起重機的起升、變幅機構的制動器必須是控制屏?、電阻器等。二、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10分)1、吊鉤開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時,吊鉤應報廢。?(?√)2、新更換的鋼絲繩應與原安裝的鋼絲繩同類型、同規(guī)格。(√)3、起重機軌道接頭的縫隙一般為5-10mm。?(×)4、葫蘆式起重機在正常作業(yè)中可使緩沖器與止擋器沖撞,以達停車目的的。(×)5、《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證》每2年年復審一次。持證人員應當在復審期滿3月前,向發(fā)證部門提出復審申請。?(×)
6、流動式輪胎起重機可以吊載運行,汽車起重機不允許吊載運行。(√)7、減速器正常工作時,箱體內必須裝滿潤滑油。(×)?8、當重物位置大于回轉半徑時,起重機可以緩慢起升,待重物水平拉近鋼絲繩垂直后,在起吊。?(×)9、起升機構可以使用編結接長的鋼絲繩。(×)10、橋式起重機司機室應設在導電滑線的一側。?(×?)三、選擇題(每題1分,共10分)1、起重機的吊鉤應定期檢查,至少每?C?年檢查一次。?A、2?B、1C、半D、32、常閉式制動器在制動裝置靜態(tài)時處于??B?狀態(tài)。A、打開?B、制動?3、多臺合吊限定使用A?合吊,并盡量選用起重性能與技術參數(shù)接近的起重機。A、2機B、3機?C、4機D、5機4、起重機械不得使用?B?吊鉤。?A、打開?B、制動5、梁端和走臺的防護欄桿高度不應小于A?mm。A、1050B、800C、1000D、12006、《國務院關于修改的決定》已經2009年1月14日國務院第46次常務會議通過,自?D?起實施。A、20**年6月1日?B、2003年6月1日?C、2004年2月1日?D、2009年5月1日7、在吊重狀態(tài)下,司機?A離開司機室。A、不準離開B、可以離開8、起重機械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內應當向設備所在地?A。A、市級質監(jiān)部門登記?B、檢驗機構登記C、縣級質監(jiān)部門登記?C、省級質監(jiān)部門登記9、在冬季應延長空運轉時間、液壓起重機應保證液壓油在B以上方可工作。A、0°CB、15°C?C、30°CD、35°C10、作翻轉吊載時,操作者必須站在翻轉方向的B?側。A、同B、反?C、旁四、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20分)1、《條例》中起重機械的定義;答:起重機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水平移動重物的機電設備,其范圍規(guī)定為額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機,額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等于2米的起重機和承重形式固定的電動葫蘆等。2、葫蘆式起重機有哪些部件組成答:減速器、運行機構、卷筒裝置、聯(lián)軸器、軟覽電流引入器、限位器等組成。3、起重機吊鉤的報廢標準是什么答:起重機吊鉤開口比原來尺寸增大應報廢;另外,起重機械吊鉤出現(xiàn)下述情況時應報廢①裂紋。②危險斷面磨損達原來尺寸的10%③開口度比原來尺寸增大④扭轉變形10度。⑤危險斷面或吊鉤頸部產生塑性變形。⑥板鉤襯套磨損達原尺寸的5﹪時,襯套報廢。⑦板鉤芯軸磨損達原尺寸的5﹪時,芯軸報廢。4、橋式起重機的起升機構及組成答:電動機、高速聯(lián)軸器、制動器、減速機、低速聯(lián)軸器、卷軸、起升鋼絲繩、導向滑輪組、起升滑輪組、吊鉤裝置。五、問答題(每題10分,共40分)1、起重機械使用單位應當履行哪些義務及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的內容答:一、(1)使用相應資質的單位制造并經監(jiān)督檢驗合格的起重機械。(2)建立健全相應的起重機械使用安全管理制度。(3)設置起重機械安全管理機構或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從事起重機械安全管理工作。(4)對起重機械作業(yè)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保證其掌握操作技能和預防事故的知識,增強安全意識。(5)對起重機械主要受力結構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運行機構、控制系統(tǒng)等進行日常維護保養(yǎng),并作出記錄。(6)配備符合安全要求的索具、吊具,加強日常安全檢查和維護保養(yǎng),保證索具、吊具安全使用。(7)制定起重機械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根據(jù)需要建立救援隊。二、(1)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監(jiān)督檢驗證明,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使用和維護說明。(2)安全保護裝置的實驗合格證明;(3)定期檢驗報告和定期自行檢查記錄;(4)日常使用狀況記錄;(5)日常維護保養(yǎng)記錄;(6)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使用登記證明。2、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應當遵守哪些規(guī)定答:(1)作業(yè)時隨身攜帶證件,并自覺接受用人單位的安全管理和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的監(jiān)督檢查。(2)積極參加特種設備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培訓。(3)嚴格執(zhí)行特種設備操作操作規(guī)程和有關安全規(guī)章制度。(4)拒絕違章指揮。(5)發(fā)現(xiàn)事故隱患或者不安全因素,應立即向現(xiàn)場管理人員和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6)其他有關規(guī)定。3、簡述起重司機“十不吊”。答:1.指揮信號不明不吊;2超負荷不吊;3.吊物緊固不牢不吊;4.吊物上有人不吊5.安全裝置不靈不吊;6.吊物被埋不吊;7.光線隱暗看不清不吊;8.重物不明不9.棱角物沒有防護不吊;10.吊索夾角過大(不宜超過90度)不吊。4、簡述下圖指揮信號表示的意義答:圖1:指示降落方位。?圖2:緊急停止。圖3:吊鉤水平微微移動圖4:吊鉤微微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