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食品安全信息報告及公布制度范本

食品安全信息報告及公布制度范本

2024-07-17 閱讀 6529

為規范食品安全信息報告的及時準確、科學規范,明確信息報告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食品安全工作信息報送辦法》(試行)和《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本制度所稱食品安全信息,是指各鎮鄉及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過程中形成或獲得的涉及食品安全的信息,具體包括食品安全的總體情況、事故及其處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監督監測行政執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等信息。

第二條各鎮鄉、縣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的管理制度和隊伍建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報告制度,完善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發布程序。

第三條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報告網絡。縣政府負責食品安全綜合信息的收集、匯總、整理、分析、聯絡、編發;各鎮鄉、縣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確定一名工作責任心強,有一定組織協調和文字表達能力的同志為食品安全信息聯絡員,負責本地、本部門食品安全信息的搜集、匯總和報告工作。

第四條各鎮鄉、縣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報告的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和食品安全事故需要由部門主要負責人簽署。

第五條各地、各部門每月至少報送一次信息,重要信息隨時報送。報送的信息重點反映以下內容:

(一)本地、本部門貫徹落實中央和地方關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重要會議和文件要求及領導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情況。

(二)本地、本部門食品安全工作重要動態。

(三)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

(四)食品安全突發事故(件)處置情況。

(五)基層食品安全工作的典型經驗。

(六)本地、本部門收集整理的有關食品安全工作意見、建議。

(七)其他需要報送的重要信息。

第六條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的分析工作,對潛在的問題和可能的影響進行預測,及時向縣政府報告,并通報有關部門。

第七條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加強食品安全信息通報,實現信息互通。

第八條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管過程中發現屬于其他監管部門職責范圍內或涉及其他監管部門的信息,應當及時書面移交或通報相關部門。

第九條食品行業協會及其他與食品安全有關的社會團體、民間組織應積極向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提供相應的食品安全信息。

第十條食品安全信息的發布。

(一)食品安全信息分為縣政府統一公布的食品安全信息和各有關食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公布的食品安全日常監督管理的信息。

(二)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及時公布下列食品安全信息:

1、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行政許可的情況。

2、責令停止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名錄。

3、查處食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的情況。

4、本部門舉報、投訴、咨詢電話與電子信箱等聯系方式。

5、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食品安全日常監督管理信息。

前款規定的信息涉及兩個以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職責的,由相關部門聯合公布。

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公布信息時,應當同時對有關食品可能產生的危害進行解釋、說明。

(三)食品安全信息發布前,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組織專家研究和分析食品安全相關信息,提供科學意見和建議。發布的食品安全信息涉及其他部門的,應當與有關部門進行溝通、確認,保證發布的信息準確一致。影響重大的食品安全信息應報請縣政府批準后發布。

(四)各部門應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發布保密審查機制,明確審查的程序和責任。在公開食品安全信息前,應當依照《保守國家秘密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及其他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對擬公開的食品安全信息進行審查。

(五)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發布的食品安全監管信息應當包括信息來源、分析評價依據、結論、發布日期等基本內容。其中發布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信息涉及具體企業或產品的信息應明確違法主體信息和違法產品信息,抽樣檢測信息應明確樣品名稱、商標、樣品規格、(標示)生產企業名稱、生產批次(批號)和本次抽樣檢測的被抽檢企業名稱、不合格項目以及對人體健康可能造成的影響等內容。

(六)各部門應當建立食品安全輿論監測制度,主動、密切監測輿情。處置食品安全輿情,應當迅速調查核實、研究處理措施,及時、準確發布有關信息,主動、正確引導輿論,妥善處置群眾關心的食品安全熱點問題,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七)依照本制度負有食品安全信息報告、通報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及時報告、通報食品安全信息。對隱瞞、謊報、緩報食品安全信息造成嚴重后果或不良影響的,由紀檢監察機關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八)信息公布單位對公布的信息承擔責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造成不良影響的,由紀檢監察機關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擅自公布食品安全信息造成社會不良影響。

2、瞞報或漏報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

3、提供或公布的食品安全信息嚴重失實的。

(九)本制度由昌黎縣水產局負責解釋,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2:秋冬季食品安全預警信息

進入秋冬季,天氣轉涼,人們大都以為食物不會像夏天那樣容易變質。其實不然,食物中毒在秋冬季節也會發生,而且大多數為細菌性食物中毒與動植物性食物中毒。一些食品原料如馬鈴薯、豆角等自然毒素含量增加,一旦食品加工不當就會導致食物中毒的發生。為預防秋冬季節食物中毒,提出如下警示:

一是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由于秋季同樣也是細菌滋生的活躍期,易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提醒廣大市民不要放松警惕,外出就餐時,要選擇信譽度高證件齊全的飯店,同時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好預防工作。

二是謹慎食用冬季藥膳。含有毒性藥材加工的藥膳,若加工、食用方法不當,極易引起食物中毒,廣大群眾要在充分掌握食藥兩用藥材,特別是附片、草烏等毒性中藥材的烹制方法、食用知識或在專業人士指導的情況下才能加工食用。

三是預防腌制類食品中毒。腌制類食品加工過程中會加入很多鹽,在腌制發酵過程中容易產生如亞硝酸胺等有害物質而引起中毒。

四是安全食用火鍋。秋冬季來臨,火鍋成為廣受消費者歡迎的餐飲方式之一。吃火鍋時要堅持生熟分離、防止交叉污染;各類食材必須充分煮熟煮透,方可食用;慎用海鮮產品、四季豆、野蘑菇、鮮黃花菜等食品,防止化學性食物中毒的發生;同時要注意合理飲食,避免暴飲暴食。

五是及時報告食品安全事故。消費者在餐飲消費過程中一旦發生身體不適或明顯食物中毒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診治,同時第一時間與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聯系。并保存好就餐發票、就診記錄、檢驗報告等相關證據。在日常消費中也要增強維權意識,購買食品時記得索要發票和檢驗證明等憑證,如果發生食物中毒,及時以此為依據向當地有關管理部門舉報投訴。

篇3:食品安全監管員協管員信息員考核辦法范本

為進一步強化我鎮食品安全工作,充分發揮我鎮食品安全監管員、協管員、信息員的作用,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考核辦法。

一、食品安全監管員、協管員、信息員的考核由鎮食安辦組織對食品安全監管員、協管員、信息員進行考核進行考核。

二、考核內容

(一)食品安全監管員考核的主要內容:

1、協助相關部門做好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2、收集和報送食品安全隱患信息;

3、定期對轄區進行巡查,加強與轄區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的信息交流。對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發現的食品安全隱患,按照食品安全分段監管的原則,及時向轄區相關監管部門報告;

4、接受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開展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培訓,負責轄區內食品安全知識培訓與宣傳;

5、指導食品安全信息協管員、信息員開展工作并進行考核;

6、完成農村群宴申報管理備案審查工作;

7、完成縣、鎮食安辦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食品安全協管員考核的主要內容:

1、協助相關部門做好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2、收集和報送食品安全隱患信息;

3、定期對轄區進行巡查,加強與本轄區內食品安全信息員的信息交流。對食品安全信息員發現的食品安全隱患,按照食品安全分段監管的原則,及時向轄區所屬食品監管員報告,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建議;

4、接受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開展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培訓,負責本轄區內食品安全知識宣傳;

5、對食品安全信息員的工作進行指導、考核;

6、完成農村家宴5桌(含5桌)以上現場指導工作;

7、完成食品安全監管員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食品安全信息員考核的主要內容:

1、協助相關部門做好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2、收集和報送食品安全隱患信息;

3、定期對轄區進行巡查,對發現的食品安全隱患,按照食品安全分段監管的原則,及時向所屬食品協管員報告,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建議;

4、接受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開展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培訓,負責本轄區,內食品安全知識宣傳;

5、完成農村家宴5桌(含5桌)以上現場指導工作;

6、完成食品監管員、協管員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食品安全監管員、協管員、信息員的考核按照附件《昔陽縣**鄉鎮食品安全監管員、協管員、信息員員考核表》執行;有下列行為的,應酌情扣分,情節嚴重的,經鎮食安辦調查核實后,報請鎮政府解除聘任。

(一)違反協助執法管理規定,對管理相對人實施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措施的;

(二)泄露有關保密事項;

(三)對管理相對人吃、拿、卡、要,以舉報事項要挾管理相當人,對管理相對人進行打擊報復的;

(四)其他違法行為。

四、對考核結果為不稱職的食品安全監管員、協管員、信息員由各鎮食安辦報請各鎮政府解除聘任,并報縣食安辦備案。

六、對食品安全監管員、協管員、信息員的考核由各鎮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上報送到縣食安辦。

附件:昔陽縣**鄉鎮食品安全監管員、協管員、信息員考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