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生產安全技術規程
1.氧氣安全生產的特點
氧是無色、無味、無嗅的氣體,比空氣重。標準大氣壓下液化溫度為—182.98℃。液氧系天藍色、透明、易流動的液體。凝固溫度為-248.4℃,呈藍色固體結晶。
氧與其他物質化合生成氧化物的氧化反應無時不在進行,純氧中進行的氧化反應異常激烈,同時放出大量熱,溫度極高。
氧是優良的助燃劑,與一切可燃物可進行燃燒。與可燃氣體,如氫、乙炔、甲烷、煤氣、天然氣等可燃氣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容易發生爆炸。氧氣純度越高,壓力越大,愈危險。各種油脂與壓縮氧氣接觸,易自燃。
氧氣的制取方法很多,一般有化學法、電解法、吸附法和深度冷凍法等。
深度冷凍法制氧以空氣為原料,電耗低(1.8~2.16MJ/m3)、成本低、產量高、質量好,安全運轉周期長,工藝成熟,目前已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
2.氧氣生產的安全技術
隨著吹氧煉鋼、高爐富氧鼓風等強化冶煉的措施和鋼坯自動火焰清理機新技術的采用,鋼鐵企業的用氧發展很快,已成為國民經濟中最大的用氧部門。其特點是裝機多,容量大,普遍采用大型制氧機組,小時產氧量達數萬立方米,單機容量為3200~3500m3/h。
氧氣在鋼鐵企業生產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具有非常廣泛的用途。其用途基本可分為:工藝用氧和切焊用氧。鋼鐵企業不僅用氧量大,而且用途廣泛,從原料加工、冶煉、軋鋼到機修、基建,甚至生活后勤工作,無時不用氧氣。
1)氧氣的爆炸
(1)物理爆炸。無化學反應,也沒有大幅升溫現象。一般是在常溫或比常溫稍高的溫度下,由于氣壓超過了受壓容器或管道的屈服極限乃至強度極限,造成壓力容器或管道爆裂,如氧氣鋼瓶使用年限過久,腐蝕嚴重,瓶壁變薄,又沒有檢查,以致在充氣時或充氣后發生物理性超壓爆炸。
(2)化學爆炸。有化學反應,并產生高溫、高壓,瞬時發生爆炸,如氫、氧混合裝瓶,見火即爆。
2)氧氣的燃爆
發生燃爆需要可燃物、氧化劑和激發能源三要素同時存在。氧氣和液氧都是很強的氧化劑。氧氣的純度越高,壓力越高,危險性越大。
當可燃物與氧混合并存在激發能源時,可能發生燃燒,但不一定爆炸。只有當氧與可燃氣體均勻混合,濃度在爆炸極限范圍內時,遇到激發能源,才能引發爆炸。這就是燃燒條件和爆炸條件的惟一差別。
3)氧氣生產的安全要點
預防氧氣事故應從安全管理、安全裝置兩個方面人手。
(1)安全管理。制定崗位責任制、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安全檢查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等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
(2)安全裝置。氧氣安全裝置主要包括三大類:
一是安全泄壓裝置。安全泄壓裝置是用以保證系統(容器、管道、設備等)安全運行,防止發生超壓事故的一種保險裝置。若系統壓力超過規定值,它就自動將系統內的氣體迅速排出一部分,使系統壓力恢復正常值。
安全泄壓裝置有許多種類型,目前,冶金企業使用最多的是安全閥與防爆片。
安全閥由閥座、閥瓣和閥體組成,是一種閥門自動開啟型安全泄壓裝置。壓力超限時,閥門自動開啟泄壓;壓力正常后,閥門自動關閉。安全閥泄壓不影響系統正常運行。安全閥必須動作靈敏可靠,密封性能良好,結構緊湊,調節方便。
防爆片又稱防爆膜、防爆板,是一種斷裂型安全泄壓裝置。因為泄壓后膜片不能自動復原,所以系統將被迫停止運行。因此,防爆片只是在不宜安裝安全閥的情況下使用。
二是報警停車聯鎖裝置。該裝置能夠通過對一系列參數進行監控,發現異常或超限,自動報警和(或)停車。目前使用較普遍的是溫度、壓力、濃度、阻力、流量、液位報警停車連鎖裝置。
另外,軸位移保護、防喘振保護、振動保護、超速保護,以及電壓、電流、接地保護也經常采用報警停車連鎖裝置。
三是其他防護措施。氧氣事故的其他防護措施包括放散閥、逆止閥、防爆墻、防雷防靜電接地等。
篇2:氧氣生產安全規程
空分裝置的使用必須遵守安全規程。操作人員及在空分部門工作的人員都必須事先學習安全規程,并進行必要的訓練。
1空氣及空氣組份的一般特性
1.1空氣
?空氣液化后經精餾可獲得所含的各種組份,如果把液空放在敞口容器中擱置一段時間,由于更易揮發的氮的逐步氣化,因而液體中氧的含量將會增加,液體將逐漸具有液氧的性質。
1.2氧
?氧是一種無色、無嗅、無毒的氣體,有強烈的助燃作用。氧的濃度越高,燃燒就越劇。空氣中的氧含量只要增加4%,就會導致燃燒顯著加劇。包括金屬在內的許多物質在普通大氣中不會點燃,但在較高濃度氧的情況下,或在純氧中便能燃起來。因此,可燃性物質在較高氧濃度的情況下,易產生自燃,甚至爆炸。如遇受壓氧氣和液態氧,則情況更會加劇。
?浸透氧的衣服極易著火(例如由靜電荷產生的火花),并會極其迅速燃燒起來,如不及時加以驅氧,則在相當長時間內都會有這種危險。
1.3氮
?氮氣是一種無色、無嗅、無毒的氣體,但在高濃度的情況下,人一旦吸入,引起缺氧,便會窒息,這是很危險的,因為受害者會在事先沒有任何有不舒服表示的情況下,很快失去知覺。
?氮能阻止燃燒。因此,氮氣在許多場合是作易燃和易爆物質的保護氣,在空分裝置的保冷箱內,充有氮氣,以排除濕氣和防止氧的積聚。氬、氖、氦、氪、氙等稀有氣體也具有和氮相似的性質。
1.4液化氣體
空氣及其組份的液態,均由于溫度很低,若與人的皮膚接觸,將引起凍傷,類似嚴重燒傷。
2安全注意事項
空分裝置的工作區及所有儲存,輸送和再處理各類產品氣的場所,都必須注意以下安全事項。
2.1防止火災和爆炸
(1)禁止吸煙和明火,會產生火苗的工作,如電焊、氣焊、砂輪磨刮等,通常禁止在空分生產區進行,如確需進行,則必須采取措施,確保氧濃度不增高的場地,并要在專職安全人員的監督下才能進行。
(2)不得穿著帶有鐵釘或帶有任何鋼質件的鞋子,以避免摩擦產生火花。并不能采用易產生靜電火花的質料作工作服。
(3)嚴格忌油和油脂,所有和氧接觸的部位和另件都要絕對無油和油脂,因此要進行脫脂清洗,應該用碳氫氯化物或碳氫氟氯化合物,例如全氯乙烯來清洗,一般的三氯乙烯等不適用于鋁或鋁合金的清洗,因為,這會引起爆炸反應。由于這類清洗劑有毒,在使用時,必須注意通風,皮膚的保護,并戴防毒面具。
(4)現場人員的衣著必須無油和油脂。即使脂肪質的化妝品也會成為火源。
(5)裝置的工作區內禁止貯放可燃物品。對于裝置運行所必需的潤滑劑和原材料必須由專人妥為保管。
(6)要防止氧氣的局部增濃。如果發現某些區域已經增濃或有可能增濃,則必須清楚地作出標記,并以強制通風。人員在進入氧氣容器或管道之前,必須用無油空氣吹除,并經取樣分析確認含量正常才能進入。
(7)人員應避免在氧氣濃度增高的區域停留。如果已經停留則其衣著必被氧氣浸透,應立即用空氣徹底吹洗置換。
(8)氧氣閥門的啟閉要緩慢進行,避免快速操作,特別是對加壓氧氣必須絕對遵守。
(9)冷凝蒸發器液氧中的乙炔和碳氫化合物的濃度必須嚴格控制。
2.2防止窒息引起死亡
(1)要防止氮氣的局部增濃。如果發現某些區域已經增濃或有可能增濃則必須清楚地作出標記,并加以強制通風。
(2)嚴禁人員進入氮氣增濃區域。如要進入氮氣增濃區域,需先通風置換,并嚴經檢驗分析確認正常以后才能允許進入。并要在安全人員監督下進行。
(3)人員進入氮氣容器或管道前,必須經檢驗分析確認無氮氣增濃,才允許進入。并要在安全人員監督下進行,且從進入到出來的全過程安全人員不得離開,發現情況異常,即采取急救措施。
2.3防止凍傷
(1)在處理低溫液化氣體時,必須穿著必要的保護服戴手套,褲腳不得塞進靴子內,以防止液體觸及皮膚。
(2)進入空分裝置保冷箱內前,有關的區段必須先加溫。
3安全措施
3.1廠房設計
?空分裝置的廠房和附屬建筑必須設置適當的通風系統,尤其在地下室,地坑和通道等處,這些地方易造成氣體成分的增濃。
?在液氧有可能泄漏的地方,樓板不得復蓋任何易燃材料(例如木板,瀝青等)而且必須平滑,不得有接口和斷層。
?空分裝置和附屬建筑區域內的下水道必須設置液封,要有足夠的緊急出口,并有明顯的標記。
3.2防火設備
為及時撲滅起火,應該配置足夠的滅火設備,如:
(1)?特殊的噴淋裝置,只要用手一按或人一起進去便能噴水
(2)?配置有足夠長度水龍帶的消防龍頭
(3)?配備方便的手提式滅火器
(4)安全可靠的報警系統
(5)在氧氣可能增濃場所安置禁止吸煙和禁止明火的醒目警告牌
3.3防止超壓
?在受壓狀態下工作的所有容器和管道,以及內部壓力可能會升高的容器和管道,必須配備防超壓的安全裝置(安全閥防爆膜等)。這些安全裝置必須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必要時,安全閥的起跳壓力要定期進行檢查。報警系統必須定期進行檢查。
4絕熱材料的使用
4.1為使保冷箱內的絕熱材料保持良好的絕熱性能,需在保冷箱內充氮以防止濕氣的浸入,要定期檢查保冷箱內充氮壓力。
4.2?為防止保冷箱內因氧氣滲漏造成氧氣增濃,而使得絕熱材料含氧,要定期檢查保冷箱內氣體組分。如果有氧氣增濃現象,應用氮氣吹洗,以便氧濃度降至安全范圍。
4.3在裝填絕熱材料時,必須使用特制面罩和手套,防止損害呼吸器官和皮膚。保冷箱裝砂口應設置防護柵格以防人員或其他雜物入冷箱內,千萬別踏入珠光砂堆中,以免陷落,造成生命危險。
篇3:氧氣充填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充填時,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設法排除,不得帶病運行。
二、上崗操作前,必須穿上沒有油污的,潔凈的工作服,手要洗干凈,室內外應清潔衛生,氧氣瓶擺放整齊。室內嚴禁煙火、油污和閑雜人員進入。
三、保持大小氧氣瓶完好、氣密,合理使用與節約氧氣,容積為40L的氧氣瓶不得少于5個,低于此規定時,應立即報告主管領導,及時補充。
四、必須堅守工作崗位,保證戰備值班及訓練有足夠的氧氣瓶。呼吸器所使用的氧氣瓶壓力須達到20兆帕以上。
五、對氧氣瓶的使用管理要注冊編號,定期核實,嚴禁挪作他用或轉借他人。
六、對氧氣充填泵要勤檢查、勤維護、勤保養,充填泵壓力在20兆帕時不得漏油、氣、水、無雜音。
七、外單位充氧時,需經領導批準,并合理收費,嚴禁他人隨意開泵充氧。
八、聞警后,迅速到指定地點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