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內燃鉗工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

內燃鉗工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

2024-07-16 閱讀 7619

1)負責全段大、中、小型內燃機械的養護,維修工作,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堅守崗位;及時完成交修的各項任務,保證生產需要。

2)嚴格執行一日作業標準化和有關安全操作規程,集中精力,保證修理質量,按修別技術要求,該換的部件一定要更換,不該換的部件,堅決不換,對拆下的零件,經修復鑒定合格的要繼續使用,并做到安全生產。

3)加強管理,搞好機械,工具分工責任制,做好內燃機巡回檢查制度,掌握段管內內燃機的型號,構造原理,熟悉軌道車、汽車的電路、油路,并能繪制零件圖。

4)修理工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按技術要求調整各部位間的間隙,認真填寫原始記錄,各種車輛或機械修復后,方可交付使用。

5)經常打掃車間內外的環境衛生,保持室內外和機械設備的整潔,實現文明生產,對各種機械配件及油料要妥善保管,努力搞好增產節約。

6)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臨時性任務。

篇2: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內燃鉗工

一、工作前,應檢查使用的修理工具有無缺陷、裂紋,檢查工作現象有無不安全的障礙物。

二、需要懸吊安裝時,事先得仔細檢查鋼絲繩或鏈條,以免工作中發生塌傷事故。在用活動龍門架時,要特別注意,防止倒向一邊傷人。

三、在裝配輪胎時,要用專用工具,防止壓圈飛出傷人。打氣時要注意內胎折疊或超壓。

四、修理底盤使用千斤頂時,須把前后輪墊住,待頂起后用木塊將圍支好才能工作,并要戴上防護眼鏡。

五、在發動機械時,要將排氣管接好通向室外。

六、在汽車修理現場嚴禁吸煙。

七、在拆裝電瓶時要防止電液溢出傷人。

八、不許在發動機運轉中修理(調整風扇、發動機電源)。

九、在車下仰臥進行修理前,要把前后車輪墊好后再工作,以防滑車。

十、拆下所有附件禁放到通道上。

十一、抬發電機時,要估計好重量,檢查好繩子。二人以上抬時一人指揮行動一致。較大的機械部件要使用起重設備拆、卸、安裝。

十二、拆卸機件時要防止毛刺、鐵屑損傷手腳。

十三、試驗發動機時,必須將使用的工具清理后進行,以防工具掉進皮帶輪內,發動機在運轉中禁止調整。

十四、在拆吊裝配部件時,不得在吊起的部件下進行工作,也不得把部件吊起后在空中停留時間過長。

十五、制動機構修理要仔細,保證安全可靠制動(在任何情況下均能制動,油和污物不準沾在制動片上,操縱輕便)。

十六、在用大錘或手錘時,要防止錘頭脫落,以防傷人。

十七、沒有駕駛執照的修理技工,在汽車修理好后,不得自己駕駛試車。

十八、在用沖子打機件時,不準將淬過火的金屬當沖子用,以免鐵屑飛出傷人。

十九、每臺汽車修理應做記錄,修理工對汽車由于修理原因而造成事故應負責任,修理完后,有待司機認為合格后,才辦驗收手續,否則不能開動。

二十、使用老虎鉗時,不得用鐵管子套入虎鉗手柄,以防止將虎鉗損壞。

篇3:內燃機車鉗工(柴油機部)安全操作規程

第一條嚴格執行《安全通則》。

第二條機車上作業:

1、注意地面、空間的障礙物,上下機車時必須面對機車,抓牢欄桿油漬要及時清除,以免滑倒跌落摔傷。。

2、作業時,要互相關照,做到呼喚應答,動作協調。在車上作業的要照顧車下作業的人員,防止墜落物傷人,在機車頂部作業時,必須系好安全帶。

3、盤車時,必須先與其他修理人員聯系好。

第三條拆裝管路部件時,應注意防塵保護,不準異物進入機內。在拆裝、搬挪部件過程時,要穩妥、牢靠,防止磕碰。

第四條清洗燃油箱時,應使用防爆手電。操作時戴好防毒面具,外面應有專人監護。使用清洗劑清洗部件時,要遠離明火。

第五條起機前需甩車時,配合司機必須做到呼喚應答。起機后應空檔運轉,全面檢查,確認無異常后,方可交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