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后勤之星面食廚師長事跡材料

后勤之星面食廚師長事跡材料

2024-07-16 閱讀 2691

  早上5點半,XX在后廚看著蒸鍋里的騰騰熱氣和廚師們忙忙碌碌的身影,經常會想起當年的自己——那個毛頭小伙剛來山大學生食堂時的情景。那時的他也和現在他的年輕徒弟們相仿,有使不完的精力和力氣,滿懷著激情。

  XX,千佛山校區3號食堂的面食廚師長,1997年初中剛畢業,他便進了當年的山東工業大學食堂做了一名面點廚師。跟隨的師傅是江蘇人,工作認真嚴謹,對徒弟的要求非常得嚴格,甚至可以說是苛刻,稍有差池就會大聲呵斥,當年XX和他的師弟兩人幾乎一天到晚,耳邊都是師傅訓斥的聲音。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師傅的高超的技藝、嚴苛的挑剔以及時時的督促,成為XX和師弟之間工作中相互競爭學習比高下的動力。做蒸包時,師兄弟輪流一個搟皮一個包,看誰搟得快包得好,誰的動作慢了跟不上就會落后。每天倆人較著勁,比著動作的協調與速度、造型的標準與完美,年輕的心和旺盛的精力日復一日地在兄弟倆你追我趕中磨練著。當時的XX自己總結出:每做一個產品,下一個一定要比上一個做的好。嚴格的自我要求和突飛猛進的技藝,使XX從一幫年輕廚師中脫穎而出,他的拿手專長——蔥花大油餅和油酥餅深受好評,19歲的他就當上了面食班長,2008年做了面食廚師長,現在也當了師傅的XX已經深刻理解自己師傅了,“帶徒弟很不容易,我也在用當年師傅的方法調教我的徒弟。”只不過他加入的情感多了,更加人性化。

  高校學生食堂工作面對的消費群體——學生的人數多,工作量大,而且時間性上比社會餐飲要強許多。從學徒一點點干起來的XX深有體會:“干飲食很辛苦,一天到晚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而且員工們大都是背井離鄉出來打工,身邊沒有親人,如果對他們太苛刻就太不近人情了。”他在要求自己團隊的員工要嚴格遵守規章制度,抓質量求品質的同時,更注重與他們的交流溝通。通過拉家常式的交流,XX很有心地從談話的細節中發現每個員工的生活、工作狀況以及心理的波動。2007年,XX發現一位平時工作積極的員工好多天工作時精神狀態不好,在單獨聊談中得知他的母親得了血癌,難過的同時,又因為他來自農村,家庭根本負擔不起高額醫藥費,只能東借西湊,愁得根本沒心思工作。XX了解了情況,先后借給他5000元應急,在工作時間上為他做了調整,讓他能有更多的時間照顧母親,空閑時就和他談心給予安慰,緩解他的壓力……直到2009年他的母親去世。正是有了這份情感的體諒和照顧,這名員工不但沒有落下自己的工作,而且一直很努力,當年母親生病時欠下的債務現在都已經還清,去年還被評選為先進工作者。

  好的廚師長是食堂發展的關鍵,合格的廚師長除了有組織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技術權威性是必須具備的。XX在2006年全國高校第一屆烹飪大賽上就獲得了白案金獎,今年又獲得了飲食中心第二屆烹飪技術大賽白案一等獎、濟南片區第一屆烹飪技術大賽白案一等獎和全省高校烹飪技術大賽白案一等獎,從2006年-2011年連續6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當問起如何在每次比賽中都能獨占鰲頭,XX說這與廚師平時的經驗積累和素養密不可分。比賽時間很緊,制作量大,但每個細致的環節都在考驗廚師平時的歷練:個人衛生、食品衛生、操作流程的準確、不能浪費食材、產品的成型是否美觀一致、色澤是否漂亮、口味是否適中……但更多的多是實踐制作經驗:2006年全國高校第一屆烹飪大賽中,在饅頭制作環節,給選手們發的是老面來做發面引子,老面一發下來很多年輕選手就傻眼了,因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大都使用酵母粉來發面的,老面引子很少使用。同樣的還有炸油條的手工和面和油溫控制,現在的餐飲后廚里大都使用機器和面和控溫油炸鍋,而且比賽就發給制作十根油條的面量,根本沒時間和食材去試炸,很多選手遇到手工制作不適應,敗下陣來。最終有著9年的工作經驗和扎實功底的XX拔得頭籌。

  “我從上班到現在一直比較順,得了不少獎和榮譽,但很多榮譽不是光我一個人干出來的,是大家伙一起干出來的,卻給了我這么多……”XX誠懇地說到這些。31歲的他顯得比同齡人穩重、踏實,工作起來也和他的性格一樣敬業扎實,幾位老員工提起他都贊賞有加。多年的工作積累讓他熱愛面食制作和面食文化,他經常從網絡上看一些有關廚藝的節目和資料,每次看到廚藝大師的精湛制作技藝就會由衷地贊嘆和羨慕,他很想能再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和技藝,學習創新,提升自我。

  境由心造,事在人為。一個踏實做事,追求進步,向往品質的人,相信他的路會走的更長……

篇2:后勤之星食堂廚師長事跡材料

  “我是革命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這是興隆山校區二號食堂廚師長XX給自己的定義。壯壯的、憨態可掬,是28歲的他最初給人的印象,可是說話做事卻又顯得成熟、自信,干練。采訪交談中,XX能清楚地給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的需求和責任,表現出一種年輕的穩重。說起他在食堂工作的感受,他用一句話來概括:“我在這里工作很踏實”。

  4點半,人們還在睡夢中時,XX就已經在廚房里開始和面、包蒸包了。每個月他都有各一半的早、晚班工作,晚班的學生夜餐得到晚上10點半才結束。即使沒有早晚班,早上5點半到廚房,一直到晚上7點下班,除了吃飯,中間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因為學生食堂的時間性很強,往往做完、賣完飯,整理收拾完廚房,接著就得準備下一時間段的飯菜,所以做餐飲工作其中的辛苦只有那些在廚房工作過的人才能體會。

  10年前,XX最初的夢想是坐在辦公室里玩著電腦,做一名朝九晚五的“白領”。那時他上的是職工中專,學的是當時很熱門的計算機,可是雖然熱門但卻不熱銷,因為電腦還沒有像現在這么普及,工作并不好找。2000年畢業后為了就業,陰差陽錯地到了山東大學學生食堂做了廚師。

  XX從小很頑皮,用他的話說是“經常挨揍”,年輕人都有愛玩的心,剛上班那幾年XX和他的同齡同事都喜歡玩電腦游戲,“‘超級瑪麗’都玩得很過癮。”因為廚房工作一天做下來太辛苦,下班后再徹夜地玩游戲,第二天上班體力和精力就達不到會影響工作。當時的食堂負責人為了管住這批精力旺盛的年輕人,讓他們收心,管理非常嚴格。為了查出有誰玩網游不休息,他晚上就在網上到各網游網站“守株待兔”,一旦發現有晚上上網不休息的就會做出非常嚴厲的懲罰。嚴格的管理制度“鎮”住了XX,再加上當時他所在的班組里都是年長的技術骨干,他們的敬業作風和良好的生活習慣讓XX耳濡目染,漸漸地他把精力收回到學習和練習技術上。切土豆是鍛煉廚師刀工的基本功,食堂要求剛來的廚師每天都得用土豆練習,不少年輕的廚師根本沒有韌性,切不了幾個就偷懶不干了,XX每天都全部完成,一天下來得切出近100斤的土豆。懂事明理、勤奮肯學讓XX技術突飛猛進,很快嶄露頭角,2006年當了班長,27歲便做了基本伙食餐廳的廚師長。

  基本伙食餐廳的廚師炒的是大鍋菜,隨著生活質量和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學生食堂大鍋菜已不是早年間的大鍋燉的做法了,得根據學生們的口味,“學生吃什么就得做什么”,所以菜品的花樣必須定期改進、創新。原來食堂有份大鍋菜“燉豆腐”幾乎天天有,學生都吃膩了,XX便琢磨怎么下花樣,一天他得到啟發,用水煮肉片的方法做成了“咸水煮豆腐”推出后很受學生歡迎。“我們沒經過系統學習,在做菜過程中一點一滴地學到了很多廚藝常識”:紅燒肉過油是為了鎖住里面的水分和營養、炒黃瓜容易出水得用淀粉勾芡……茄子吃油很多,每次做的茄子都得用去好多油,很不符合現在健康飲食。有次XX外出吃飯,餐館有道“風味茄子”不但油少,而且外焦里嫩,口味香而不膩。到后廚一打聽才知道,原來茄子切完后掛上淀粉,炸出來吃油少口感更好,一回到食堂他便推出了這道菜。“每次推出一款新菜心里都很有成就感”,XX從做菜中找到了工作的意義和價值。

  XX是個多面手,不但會炒菜還會做面食。2008年中心組織廚師暑期培訓班,好學的他報名學習面食制作,學習了刀削面、拉面等面食技術。正所謂“藝不壓身”,他的所學都有了用武之地,每天廚房工作的高峰期經常會出現人手不夠的現象,這時他這塊敬業的“革命的磚”不但服從領導安排而且自己見“空”就鉆:做完了本職工作,哪個崗位忙,人手不夠,他就去頂缺。面食組、炒菜組他經常來回做,不但炒菜技術好,刀削面、烙餅、蒸包等面食技術也是頂呱呱。今年XX第一次參加了飲食中心烹飪技術大賽便得了紅案一等獎;7月他被選送參加濟南片區第一屆烹飪技術大賽又獲得了紅案一等獎;他還將參加全國高校第二屆烹飪大賽。

  身為廚師長的XX時時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每天早去晚走,臟活累活都是第一個跑在前。食堂的下水道每年都得疏通一次,里面積累的廚房垃圾油污又多又臟,XX都是主動下去進行疏通。以前沒有物業時,食堂的機器壞了,也是XX第一個去檢查維修……他的奉獻精神得到了食堂上下的認可,2006-2011年連續被評為先進工作者。近期XX每星期都去中心參加青年骨干培訓班的學習,這是中心為培養、選拔、儲備管理人才開設的培訓班,XX又將面臨新的機遇。

  天道酬勤,機遇往往只會垂青有準備的勤勉者。能夠掌控自己的身心,腳踏實地、懂得奉獻的人必定會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