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業管理服務細則
一、前言
為了更好地提供大學校園內的物業管理服務,制定一系列具體規定及操作細則,以方便學生及教職員工使用校園內的各種設施,同時保證校園內物業管理服務的高效性、安全性和可持續性。
二、基本原則
1.提高服務質量
物業服務員應以為居民提供優質服務為宗旨。根據每位居民的需求,合理制定服務計劃和執行方案,盡可能地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需求。
2.加強安全管理
物業管理人員應始終以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為首要任務,加強日常安全巡查,并及時發現并處理安全隱患。同時,要加強對學校校園內安全設施的管理,確保設施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3.節約資源
物業管理人員應根據學校資源利用狀況,采取合理的節約能源、水資源等措施,并引導居民節約用水、用電等日常生活行為。
三、校園環境清潔和美化
大學校園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場所,校園環境的清潔和美化是保障學生身心健康和創造良好學習氛圍的基礎元素。為此,制定一系列具體的服務細則,以提高大學校園環境的美觀度和整潔度。
(一)基本原則
1.
在校園環境清潔和美化的過程中,應以保護校園內的植被和自然景觀為前提。合理的利用和回收垃圾、廢棄物和其他資源,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2.
在校園環境清潔和美化的過程中,應確保服務的安全和衛生。嚴格遵守有關衛生、安全和環保的法律法規,堅持用安全的方式清潔、美化和維護校園環境。
3.
清潔和美化校園環境的工作由物業管理部門負責,學生、教師和校友等校園內所有人員均有義務保持校園環境整潔衛生,并需承擔相應的責任或責任。
(二)校園環境清潔服務
1.
定期清理、分類和收集垃圾,確保垃圾清理的高效率和衛生性。同時,為居民提供便利的垃圾回收和處理方案,推行垃圾分類和安全處理的理念。
2.
定期對校園內的公共設施進行清潔和衛生消毒,保證設施的高效率和衛生性。同時,注重清理學生公寓、圖書館、教學樓等,提高大學生的生活質量和工作質量。
3.
定期對校園內住宿區、辦公區的室內進行清潔和衛生消毒,保證室內的高效率和衛生性。同時,引導學生加強日常衛生,遵守衛生學規范與基本素養。
4.
在疫情或疾病爆發期間,需對大學校園內的公共設施、學生公寓等進行環境消毒,及時排除隱患與衛生風險,提高校園衛生安全系數。
(三)校園環境美化服務
1.
在大學校園內培育美麗的花草和樹木,以凈化空氣、減少噪聲、改善學校環境、減輕意外事故引起的負面影響等。同時,可以引導學生對園林花卉有更多的了解和了解,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良好行為。
2.
為了創造良好的體育氛圍和培養體育興趣,大學校園內都建有立體育場地。定期對體育場地進行清理和整修,確保校園體育設施的高效率和安全性。
3.
在大學校園內增加藝術感和文化氣息,可以定期在墻壁上使用包含教育、文化、藝術、詩歌和其他主題的精美壁畫和校園主題標語,用美麗提高校園氛圍。
4.
在大學校園內,有時開放給學生或教師組織一些演講、文藝、會議等,這時就需要對校園場館進行合理調整安排,使活動效果更佳。
四、公共設施維護
規范大學小區物業公共設施的維護管理,維護業主的合法權益,確保物業公共設施的安全可靠性、功能完善性、美觀度和衛生環境,提高師生的生活質量。
(一)公共設施的定義
本細則中所指的公共設施包括但不限于:
1.房屋外墻、屋頂、地下室、走廊、樓梯、電梯等建筑物主體部分;
2.照明設施、消防設施、安防設施、供水、排水、電力等設備;
3.綠化、花壇、草坪、兒童游樂設施、休閑座椅等公共場所設施。
(二)維護管理的責任分工
1.物業公司承擔公共設施的保養、維修、更換、管理等職責,在設施發生損壞或故障時,及時上報管理委員會,并按照管理委員會的要求及時維修或更換;
2.管理委員會成員應對物業公司提出的有關設施維修、保養、更換等需求進行審核,并及時通知業主大會;
3.師生應當配合物業公司維護設施的工作,如檢查公共設施的狀況,遵守公共設施使用規定,不得惡意破壞公共設施。
(三)公共設施的日常保養
公共設施的日常保養包括但不限于:
1.房屋外墻及屋頂的清潔、保養;
2.走廊、樓梯、電梯等區域的日常保養及定期維護;
3.綠化、花壇、草坪等公共場所的修剪、養護;
4.照明設施、消防設施、安防設施、供水、排水、電力等的日常檢查及維護等。
(四)公共設施的維修與更換
在設施出現損壞或故障時,物業公司應按照管理委員會的要求及時進行維修或更換。在更換時應優先考慮設施的質量、安全性和實用性。
(五)公共設施的衛生管理
1.物業公司應負責公共設施的日常衛生管理工作,保持公共設施的清潔和衛生;
2.業主應當自覺遵守公共場所的衛生管理規定,不得隨意亂扔垃圾等行為;
3.物業公司應定期進行公共場所的深度清潔,確保公共場所的整潔和衛生。
(六)公共設施的安全管理
1.物業公司應加強公共設施的安全管理,定期開展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
2.物業公司應及時處理公共設施存在的安全隱患,確保師生的人身安全;
3.師生應自覺遵守公共設施安全使用規定和注意事項,確保自身的安全。
(七)公共設施的美化管理
1.物業公司應加強公共設施的美化管理,定期進行綠化和花壇的養護、修剪等工作;
2.業主應自覺維護公共設施的美觀,不得隨意損壞或破壞公共設施的美化效果。
(八)違規行為的處理
1.對于惡意破壞公共設施或擅自改變設施用途的行為,物業公司應及時報告管理委員會,并與管理委員會一同對違規者進行處理;
2.違規行為者應在規定時限內修復損壞的公共設施,如有必要,應承擔相應的經濟賠償責任;
3.違規行為者在修復公共設施后,應進行相應的檢查和驗收,經確認無誤后,可視情況將其列入黑名單,限制其商業行為等。
五、安全和應急管理
(一)安全物資配備
物業管理人員應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制定疏散預案和危險應急預案,并準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和器材,保證應對緊急情況時能夠及時、有效地控制事態。
(二)安全巡查
物業管理人員應加強校園的安全巡查,及時發現和排查安全隱患,引導居民加強安全意識,嚴禁私拉電線、亂接電線、私挖地坑等不安全的行為。
(三)安全培訓
物業管理人員應定期對學生及校園居民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教育大家關注校園安全,加強消防、電器安全及突發事件應對等方面的知識培訓。
六、其他服務
1.
物業管理人員應對停放在校園內的外來車輛進行管理和檢查,確保車輛有停放的合理憑證。同時加強校園內交通秩序和交通監管。
2.
物業管理人員應對校園內健身設施進行檢查、維修和管理,確保設施的安全性和易用性,同時可以開設相關健身注意事項的講座或推廣活動。
3.
物業管理人員應規范外賣配送的流程,加強對外賣配送人員的管理和審核。同時,要引導學生和教職員工使用安全的食品外賣配送服務,嚴厲打擊假冒偽劣食品流通和銷售行為。
篇2:物業管理服務細則范文
物業管理服務細則,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物業管理服務細則,歡迎閱讀。
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為了依法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國務院對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價格改革和實施普遍性降費措施涉及的行政法規進行了清理。
經過清理,國務院決定:對66部行政法規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
三十五、刪去《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第六十一條。
此外,對相關行政法規的條文順序作相應調整。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原文:
第三十三條從事物業管理的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職業資格證書。
第六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物業服務企業聘用未取得物業管理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從事物業管理活動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全文(2016修改)
(2003年6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9號公布根據2016年2月6日《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活動。
第三條國家提倡業主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機制選擇物業服務企業。
第四條國家鼓勵采用新技術、新方法,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物業管理和服務水平。
第五條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業主及業主大會
第六條房屋的所有權人為業主。
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接受物業服務企業提供的服務;
(二)提議召開業主大會會議,并就物業管理的有關事項提出建議;
(三)提出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建議;
(四)參加業主大會會議,行使投票權;
(五)選舉業主委員會成員,并享有被選舉權;
(六)監督業主委員會的工作;
(七)監督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八)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使用情況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
(九)監督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專項維修資金(以下簡稱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七條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遵守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三)執行業主大會的決定和業主大會授權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
(四)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專項維修資金;
(五)按時交納物業服務費用;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八條物業管理區域內全體業主組成業主大會。
業主大會應當代表和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全體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的合法權益。
第九條一個物業管理區域成立一個業主大會。
物業管理區域的劃分應當考慮物業的共用設施設備、建筑物規模、社區建設等因素。
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第十條同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的業主,應當在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的指導下成立業主大會,并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
但是,只有一個業主的,或者業主人數較少且經全體業主一致同意,決定不成立業主大會的,由業主共同履行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職責。
第十一條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
(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
(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
(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
(五)籌集和使用專項維修資金;
(六)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
(七)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二條業主大會會議可以采用集體討論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書面征求意見的形式;但是,應當有物業管理區域內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參加。
業主可以委托代理人參加業主大會會議。
業主大會決定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五)項和第(六)項規定的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2/3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2/3以上的業主同意;決定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的其他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決定,對業主具有約束力。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侵害業主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業主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第十三條業主大會會議分為定期會議和臨時會議。
業主大會定期會議應當按照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規定召開。
經20%以上的業主提議,業主委員會應當組織召開業主大會臨時會議。
第十四條召開業主大會會議,應當于會議召開15日以前通知全體業主。
住宅小區的業主大會會議,應當同時告知相關的居民委員會。
業主委員會應當做好業主大會會議記錄。
第十五條業主委員會執行業主大會的決定事項,履行下列職責:
(一)召集業主大會會議,報告物業管理的實施情況;
(二)代表業主與業主大會選聘的物業服務企業簽訂物業服務合同;
(三)及時了解業主、物業使用人的意見和建議,監督和協助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四)監督管理規約的實施;
(五)業主大會賦予的其他職責。
第十六條業主委員會應當自選舉產生之日起30日內,向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和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備案。
業主委員會委員應當由熱心公益事業、責任心強、具有一定組織能力的業主擔任。
業主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在業主委員會成員中推選產生。
第十七條管理規約應當對有關物業的使用、維護、管理,業主的共同利益,業主應當履行的義務,違反管理規約應當承擔的責任等事項依法作出約定。
管理規約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違反法律、法規或者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管理規約對全體業主具有約束力。
第十八條業主大會議事規則應當就業主大會的議事方式、表決程序、業主委員會的組成和成員任期等事項作出約定。
第十九條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依法履行職責,不得作出與物業管理無關的決定,不得從事與物業管理無關的活動。
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違反法律、法規的,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銷其決定,并通告全體業主。
第二十條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配合公安機關,與居民委員會相互協作,共同做好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社會治安等相關工作。
在物業管理區域內,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積極配合相關居民委員會依法履行自治管理職責,支持居民委員會開展工作,并接受其指導和監督。
住宅小區的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應當告知相關的居民委員會,并認真聽取居民委員會的建議。
第三章前期物業管理
第二十一條在業主、業主大會選聘物業服務企業之前,建設單位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的,應當簽訂書面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
第二十二條建設單位應當在銷售物業之前,制定臨時管理規約,對有關物業的使用、維護、管理,業主的共同利益,業主應當履行的義務,違反臨時管理規約應當承擔的責任等事項依法作出約定。
建設單位制定的臨時管理規約,不得侵害物業買受人的合法權益。
第二十三條建設單位應當在物業銷售前將臨時管理規約向物業買受人明示,并予以說明。
物業買受人在與建設單位簽訂物業買賣合同時,應當對遵守臨時管理規約予以書面承諾。
第二十四條國家提倡建設單位按照房地產開發與物業管理相分離的原則,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服務企業。
住宅物業的建設單位,應當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服務企業;投標人少于3個或者住宅規模較小的,經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以采用協議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服務企業。
檔案管理制度
篇3:物業會務接待工作流程服務細則
物業公司會務接待工作流程及服務細則
禮儀接待組負責局總部辦公區局領導和四公司領導辦公室衛生日常保潔和7樓、6樓、4樓、3樓會議室及多功能廳會務接待工作。接待工作中主要有儀容儀表儀態、工作時間、領導辦公室衛生清潔、接待會議以及隨機性事務處理五方面:
(一)儀容儀表儀態注意事項
1.儀表:工作時必須著工裝上班,配戴統一配置(絲巾、工牌)。
2.儀容:保持面部干凈,化淡妝。工作中耳部和手部不可配戴飾品(手表除外)。
3.儀態:微笑式服務,笑容自然親切。言談舉止得體大方。
(二)工作時間注意事項
1.正常工作時間每天早8:40--8:45分打開七樓禮儀接待組辦公室門(在9:10分之前要保持辦公室門敞開,以示我們工作人員已經到崗)。
2.不論有無會議,每天先備兩壺熱水,為臨時通知會議急用。無會議通知就在辦公室坐班。
3.從當天開展工作的第一刻起,對于每一件事都要做好工作筆記,以便查詢。
4.前一天在下班之后清潔領導辦公室衛生時,如有取回已批閱的文件,要在次日9:30之前交于總經理辦公室主管文件的工作人員,并做好記錄,其中包括批閱文件的標題、哪位領導已批閱、文件字號等,以防文件丟失我們有據可查,便于查詢。
5.到收發室取回各領導當天的報紙,并按照《局領導當年報刊訂閱表》開始逐一分類和分配。盡量在上午10:30--11:00送入各領導辦公室。
6.中午11:40到二層小餐廳接待領導用餐,必須提前做到五件事:1〉打開小餐廳門;2〉檢查小餐廳衛生;3〉核對消毒柜領導用餐碗具姓名與編號相符;4〉熟知當天午餐飯菜花樣;5〉將飯菜花樣告知用餐領導,征詢并按個人要求確保無誤送到。
7.下午一點上班,有會議接待會議,無會議就在辦公室等待處理總經辦或其他領導以及各部門(各公司)隨時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8.及時了解哪位領導不在辦公室,可在下午4:30之后有計劃安排清理各層領導辦公室衛生。
9.清潔完各領導辦公室衛生,在離開辦公室之前,記得查看當天的工作記錄,次日有無重要事情以及會議安排,力爭做到第二天的工作順利開展。
(三)領導辦公室衛生清潔
1.禮儀式敲門:握緊拳頭用中指輕輕敲動,每次連續三下(1、2、3),連續三次,每次中間間隔兩秒,等無人應答時,再用鑰匙開門,開門后先稱要進入房間的稱謂,**總:您好!如無反應,才方可進入。
2.1〉進入主要領導辦公室清潔工作流程依次是:茶杯--煙灰缸--垃圾筐--桌面、茶座、書架--窗臺--花盆--洗手間(整體浴室、整體面池、馬桶、地面)。2〉進入其余局領導及四公司領導辦公室工作流程依次是:茶杯--煙灰缸--垃圾筐--桌面、茶座、書架--窗臺--花盆--洗臉盆。
3.檢查事項:1〉有無要帶回的批閱件;2〉抽紙是否還需配備;3〉瓶裝純凈水是否需要再備;4〉飲水機是否還要續水。注明:每次另需檢查主要領導洗手間配置生活用品(衛生紙、香皂、毛巾)等。
4.收拾完畢,出辦公室切記鎖好房門。
(四)接待會議
1.會前籌備:1〉確定會議地點;2〉確定會議名稱和參會人數;3〉清潔會議室衛生并將桌椅擺放整齊;4〉和總經辦做好溝通,確保會議要求和服務標準;5〉根據季節性掌握續水標準要求。6〉提前半小時將會議室門、燈打開,并備好茶葉、水和抽紙。
2.會中服務:〈1〉續水:1〉等會議開始,領導就坐,從本次參會的最高領導(或主賓)處依次加水;2〉夏季第一次續水10--15分鐘,依次是15--20分鐘,第三次以后每25--30分鐘續水。冬季第一次續水15--20分鐘,第二次續水20--25分鐘,第三次以后每25--30分鐘續水。〈2〉解決隨機問題:1〉指引不了解會場周圍環境的入會人員上洗手間;2〉傳遞文件〈3〉休會期間:大型會議在休會期間為領導更換茶杯。〈4〉接待會議途中,要確保業務聯系暢通,在辦公室無人情況下,桌面必須有留言條,告知來人去向,并留下本人移動電話號碼。移動電話隨時隨地帶于身上,設置為振動模式,以便及時聯系。
3.會后服務:〈1〉會議結束提醒參會人員帶好自己物品;〈2〉待人員走完,檢查有無遺忘物品;〈3〉清潔會場衛生。
(五)隨機性事務處理
1〉領悟清楚各位領導交辦事宜;2〉做好相關記錄;3〉以及時、高效、優質的服務方式處理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