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機車司爐安全操作規程

機車司爐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1730

1.必須熟悉機車鍋爐結構,性能和安全運行知識,并經考核,持有操作證,才能獨立操作。禁止赤膊赤腳操作。

2.接班時認真查看運行記錄,詳細檢查鍋爐安全閥,水位表、壓力表等安全附件,電氣儀表和管道附件等是否靈敏可靠。

3.司爐應保證有足夠汽壓,供機車正常運行。清理爐渣要在規定地點進行,不準亂丟亂拋。正確使用工具,使用火鉤時,要戴好手套,不要捏在鐵圈頂端。

4.鍋爐進水時,必須打開空氣閥,鍋爐內應保持正常水位。有兩個水位表的,顯示的水位應當一致。

5.升火前,應先打開空氣閥和煙道閘板進行煙道通風,驅除積氣。升火時應緩慢升高,逐級加熱。使燃燒室均勻受熱。

6.水位表每班至少沖洗一次,安全閥每班手動試開一次,每周不少于一次自動試啟,并與壓力表校對。

7.玻璃管式水位表必須裝有防護裝置,更換時應先將各止回閥關閉。換好后緩慢開啟,預熱后再全部開啟。

8.根據水質情況,增減排污次數。排污應在低負荷時進行。注意水位變化和及時添加軟水劑。

9.檢查承受壓力的儀表部件時,開放水汽閥要緩慢,禁止動用手錘或其它金屬硬物敲擊受壓部位。檢修連接部位、汽、風、水管道系統及帶壓力部位時,應先切斷壓力來源或減弱壓力,并作好安全防護措施。

10.檢查火室內部時,必須小開送風器,卡牢自動門壓把。禁止身體探入火室、煙室內進行作業。

11.向水箱注水或開風泵、排污時要看清周圍人員情況。運行中禁止在司機室外察看水位。

12.用煤時應注意檢查煤內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

13.媒水車內的附加高邊板必須牢靠,砂箱內應配備足夠的干沙。

14.鍋爐遇到下列情況時必須緊急停爐:

(1)氣壓超過允許工作壓力,已采取減弱通風,停止給煤,加強給水等措施,壓力仍繼續上升時;

(2)當水位表已看不見水位,雖經叫水,不斷加大向鍋爐給水或采取其它措施,仍不見水位;

(3)鍋爐水位已升至最高可見水位以下(落水),雖經放水仍不能看到水位出現時;

(4)所有給水設備水位表、壓力表、安全閥失效時;

(5)鍋爐元件損壞危及人身及設備安全時;

(6)因其它原因威脅鍋爐及機車安全時。

15.遭到上述情況應采取如下措施:

(1)停止添煤和送風,并減弱吸風。停爐時應先停鼓風機,后停引風機;

(2)要用沙土或濕煤灰復蓋熄滅爐膛內明火。禁止用水澆入爐膛;

(3)爐火熄滅后,將爐門和煙道閘門打開,以冷卻爐膛;

(4)將鍋爐與總汽管隔斷;

(5)在緊急停爐時,如無缺水和滿水現象時,可向鍋爐給水或進行排污以降低鍋爐壓力;

(6)若鍋爐發生嚴重缺水事故,嚴禁向鍋爐給水。

16.認真做好交接班。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篇2:蒸汽鍋爐司爐工安全操作規程

一、上崗條件

第1條年滿18周歲。

第2條身體健康,沒有妨礙司爐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第3條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取得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部門頒發的司爐工操作證,持證上崗。

第4條熟練掌握鍋爐的操作規程和各項管理制度,對以水為介質的固定式低壓鍋爐進行安全操作。

第5條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具備鍋爐操作和運行的安全知識,懂得蒸汽鍋爐的工作原理和本工種的應會知識。

二、安全規定

第6條司爐工必須持證上崗,且操作的鍋爐應與司爐證類別允許操作的范圍一致。

第7條司爐證要定期進行復審,復審時應先進行考核,,復審不合格或超期未復審的司爐證作廢。

第8條鍋爐投入使用前,必須取得使用證,運行后必須按規定要求進行定期檢驗。

第9條建立健全各種管理制度和記錄。

三、操作準備

第10條運行前檢查與準備

1、入孔、手孔、出污手孔是否嚴密,附屬零部件裝置是否齊全。

2、爐篦、爐墻是否正常,前后煙箱是否嚴密。

3、風道內煙氣調節門是否靈活,開關位置是否與圖紙吻合。

4、鼓風機、引風機、給水設備運轉是否正常。

5、蒸汽管道、給水管路、排污管路,裝置是否完整。

四、正常操作

(一)升火:

第11條升火的步驟如下:

1、關閉排污閥,開啟排空閥,讓鍋爐內空氣可以排出。

2、將已軟化并除氧的水通過省煤器緩緩注入鍋爐內(進入溫度一般不高于40℃),讓爐內水位升至水位表最低水位處,關閉給水閥門,待爐內水位穩定后,觀察水位是否降低。

3、升火時,開啟點火門,在爐排前端把木材等引燃物放置在爐篦上(嚴禁鐵釘帶入)引燃,點火前先開引風機,調節煙氣調節門,待引燃物燃燒旺盛后可以關閉點火門,向煤斗內加煤。間斷開啟爐排,并在左側拔火孔處加強觀察著火情況,適當進行拔火,等前烘燒熱,煤能連續著火后調節鼓引風量,爐堂負壓維持在2-3毫米水柱,使燃燒正常。

第12條升火時,溫度不能增加太快,避免各部分受熱補同,產生過大壓力,影響鍋爐壽命。

第13條升火后影注意爐內水位,加熱后水位會上升,如超過最高水位時,可進行排污。

第14條當開啟的一只安全閥內,冒出蒸汽時,即應關閉安全閥,沖洗水位表盒壓力表彎管,當氣壓增至0.2-0.3MPA氣壓時,檢查入孔及手孔是否嚴密,如有滲漏,應擰緊手孔及入孔蓋螺栓,同時檢查排污閥是否嚴密無漏。

第15條當爐內氣壓逐漸升高時,應注意各部有無特殊聲響,如有,應立即檢查,必要時應立即停爐檢查。

第16條鍋爐初次升火,從冷爐到氣壓升至工作壓力,需要的時間不少于4小時,以后升火,從冷卻起步小于12小時,從熱爐起不小于半小時。

第17條初次升火時,應按勞動局的《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第137條表7-2的規定壓力進行調整。

(二)運行

第18條水質要求:鍋爐給水需進行處理,水質標準必須符合GB1576-20**標準。

第19條鍋內水位:蒸汽鍋爐水位應保持正常水位±50毫米的范圍內,不的高于或低于高低水位。水位表內的水一般有微微晃動現象。如水面靜止不動,則水位表內可能堵塞,應立即進行沖洗。

玻璃水位計每班應沖洗兩次,并保持安全良好的狀態,玻璃水位計每班必須校正一次。

第20條壓力:經常注意壓力變化情況,盡可能保持爐內壓力穩定。壓力表彎管應每班沖洗一次,為保證正確,壓力表每年應校驗一次。。蒸汽鍋爐氣壓不得超過最高許可工作壓力。

第21條給水設備:蒸汽鍋爐給水盡可能采用連續供水,控制水泵出口閥門細水長流,省煤器出口最高水溫應低于工作壓力之下飽和溫度40℃,如超過規定溫度,用接到水箱的在循環管調節水溫,保證省煤器不損壞。發現省煤器與箱殼之間墊料不密封而漏風(可用燭火試驗)應用石棉繩嵌密。

第22條安全閥:注意安全閥是否正常,為了防止安全閥盤和閥座粘住,定期拉動安全閥提升手柄,作排放試驗,每隔2-4星期應升高一次,作排放試驗以校驗安全閥作用。

第23條安全保護:蒸汽鍋爐應用高低水位報警裝置,低水位聯鎖保護裝置,額定蒸發量大于或等于6t/h的鍋爐還應裝設蒸汽超壓報警和聯鎖保護裝置。

第24條供汽:當鍋爐內壓力接近工作壓力,準備向外供氣時,火勢宜緩,供汽前爐內水位,不宜超正常水位。

(三)正常操作注意事項:

第25條爐膛內正常的燃燒狀況應是:火床平整,火焰密而均勻呈黃色,沒有穿冷風的火口,燃盡段整齊一致,從煙囪冒出的煙呈淺灰色,爐膛負壓保持在2-3毫米水柱。

第26條必須不間斷的根據供熱情況來調整鍋爐內負荷和檢查燃燒室的運行。保持鍋爐壓力穩定。

第27條大部分燃燒在正常運行下,其燃燒層厚度不應超過170-180毫米,一般對于煙煤采用薄煤層快速燃燒,煤層厚度建議為80-120毫米,雨天煤濕時宜采用厚煤層慢速度燃燒。

第28條煤斗內不能缺煤,隨時消除斗內搭橋以及煤不能下落到爐排上的現象。

第29條對于高揮發份的燃料,為了防止煤在閘門下燃燒,煤在吊入煤斗前應打堆澆水,澆水要均勻,一般以手掐能結成松團最適宜,含水量在10--20%之間。

第30條當煤進入爐膛后,應在距離煤閘門0.2米的范圍內著火,任何情況下不允許在煤閘門下面燃燒。若發現煤閘門低下燃燒,可對燃煤加些煤渣,適當增加澆水量,并加快爐排速度。

第31條如果燃料在距煤閘門0.4米處才開始著火稱“脫火”。發生脫火時,可在左側著火孔處用拔火勾將后面已燃燒的煤拔到新進入爐膛的燃燒層上,或投入木材,加速其著火。

第32條燃層應在爐排尾部保持一定厚度的煤渣層,防止爐排直接暴露在火光下。應注意,如發現后軸線前0.5米處紅火,應立即拔火,讓其充分燃燒盡。

第33條發現結焦時要打焦。

第34條應避免長時間的壓火,因長時間壓火爐排兩側板不能得到足夠的冷卻,可能會引起爐排過熱而產生損壞。

第35條運行時,應注意鍋爐各部分有無特殊響聲,如有應立即檢查,必要時停爐檢查,解除故障后方可正常運行。

第36條向供熱系統供氣時必須是在循環水泵運行的情況下方可打開供氣閥供氣。

(四)清爐:

第37條對于4噸鍋爐清爐工最好選擇在低負荷時進行。

(五)排污前注意下列事項:

第38條禁止兩臺鍋爐同時排污。

第39條如有一臺鍋爐正在檢修,則排污前必須將檢修中的鍋爐與排污管路隔斷分開。

第40條排污時應在低負荷、高水位中進行。

(六)停爐:

停爐有三種情況:暫時停爐、安全停爐、緊急停爐。

第41條暫時停爐步驟如下:

(1)停爐前適當減少添煤量,同時相應減弱通風。

(2)爐排上的煤在停止供汽前應盡量燒完。

(3)鍋爐冷卻后水位降低,因此停爐的水位應高于正常水位。

(4)停止供汽后應關閉主氣調節門。

第42條完全保護:停爐時要注意安全和維護設備。停爐后、待爐水慢慢冷卻70℃以下時,方可把水放出,這時必須先將安全閥抬起,讓鍋筒內部與大氣相通。

第43條緊急停爐:先關鼓風機、后關引風機,清除爐排上的燃料。

(七)維護、保養

第44條鍋爐運行2-3星期應檢查一次。打開省煤器頂蓋,清除管外積塵,清除管內污垢。對鍋爐內進行檢查,發現可疑之處應立即處理。檢查各部輔助設備是否正常。

第45條鍋爐運行3-6個月,應停爐進行全面的檢查、維修。

第46條鍋爐保溫層罩殼(外包皮)每年至少要油漆一次。

第47條鍋爐在運行期間應注意一下幾點:

1、不允許爐膛噴火、正壓燃燒。

2、爐排前部輪軸和后輪軸的四只油杯中每班應旋緊一次對軸承加油。

3、傳動裝置,如爐排減速器、引風機軸承箱以及出渣裝置等傳動部分的潤滑油應保持在規定范圍內。

4、鏈條爐排是否斷路,如有應進行更換。

5、閥門及管道是否露水。

第48條鍋爐長期不用的保養方法,有干法和濕法兩種,停爐一個月以上應采用干法保養,停爐一個月以下可采用濕法保養。

五、收尾工作

第49條打掃工作場地,保持設備的清潔。

第50條認真填寫鍋爐及其附屬設備的運行記錄。

第51條認真做好交接班工作。

篇3: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程(司爐工)

1.鍋爐司爐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特種作業操作證上崗作業。

2.作業時必須佩戴防護用品。嚴禁擅離工作崗位,接班人員未到位前不得離崗。嚴禁酒后作業。

3.安全閥應符合下列規定:

(1)鍋爐運行期間必須按規程要求調試定壓。

(2)鍋爐運行期間必須每月進行一次升壓試驗,安全閥必須靈敏有效。

(3)必須每周進行一次手動試驗。

4.壓力表應符合下列規定:

(1)鍋爐運行前,將鍋爐工作壓力值用紅線標注在壓力表的盤面上。嚴禁標注在玻璃表面。鍋爐運行中應隨時觀察壓力表,壓力表的指針不得超過盤面上的紅線。如安全閥在排氣而壓力表尚未達到工作壓力時應立即查明原因,進行處理。

(2)鍋爐運行時,每班必須沖洗一次壓力表連通管,保證連通管暢通,并做回零試驗,確保壓力表靈敏有效。

(3)鍋爐運行中發現鍋爐本體兩閥壓力表指示值相差0.05MPa時,應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5.水位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鍋爐運行前,必須標明最高和最低水位線。

(2)鍋爐運行時,必須嚴密觀察水位計的水面,應經常保持在正常水位線之間并有輕微變動,如水位計中的水面呆滯不動時應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3)鍋爐運行時,水位計不得有泄漏現象,每班必須沖洗水位計連通管,保持連通管暢通。

6.鍋爐自動報警裝置在運行中發現報警信號時,應立即進行處理。

7.鍋爐運行中啟閉閥門時,嚴禁身體正對著閥門操作。

8.鍋爐如使用提升式上煤裝置,在作業前應檢查鋼絲繩及連接,確認完好牢固。在料斗下方清掃作業前,必須將料斗固定。

9.排污作業應在鍋爐低負荷、高水位時進行。

10.停爐后進入爐膛清除積渣瘤時,應先清除上部積渣瘤。

11.運行中如發現鍋筒變形,必須停爐處理。

12.燃油、燃氣鍋爐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1)必須按設備使用說明書規定的程序操作。

(2)運行中程序系統發生故障時,應立即切斷燃料源,并及時處理。

(3)運行中發生自鎖,必須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嚴禁用手動開關強行啟動。

(4)鍋爐房內嚴禁煙火。

13.運行中嚴禁敲擊鍋爐受壓元件。

14.嚴禁常壓鍋爐帶壓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