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單枝修剪工具使用維護規范
園林單枝修剪工具的使用與維護
(一)修剪工具
修剪工具的種類很多,應根據枝條粗細和木質的軟硬選用。
截鋸用于鋸斷較粗的干枝。修枝剪有兩種:長柄高枝剪是用來修剪高處的枝條,短柄的修枝剪有復位彈簧,修剪高處枝條時,需借助升降臺或梯子。
(二)液壓剪枝機
以二行程汽油機為動力,和液壓剪安裝在一個可以背負的機架上,運輸時由一人背負。這是目前正在發展的一種剪枝機具。
液壓剪枝機的液壓剪,由液壓油缸、控制閥操縱手柄、油管接頭、定刀片和動刀片等組成。工作時,手持把柄,操縱控制閥,動刀片即在活塞推力作用下繞銷軸轉動,剪斷枝條。我國常州生產的5*Y-5型液壓剪,能剪斷直徑30mm左右的枝條,剪枝高度為5m。此外,國外還有氣動修枝剪,動刀片是靠壓縮空氣來工作的,工作原理與液壓剪基本相同。
(三)割灌機
有手持式和手扶式兩大類。手持式又有側掛式和后背式兩種,側掛式多用硬軸傳動,后背式多用軟軸傳動。我國目前生產的都是手持式割灌機。
1、側掛式割灌機
圖為DG-2型手持式硬軸割灌機。主要由二行程汽油發動機、傳動部件、工作部件、操縱裝置和背帶等組成。
(1)傳動部件。由自動離心式離合器、傳動軸和減速器等組成。離合器的主動盤與發動機曲軸相連。傳動軸借橡膠含油軸承安裝在套管內,后端與離合器被動盤組成一體,前端裝有方孔軸套,與減速器小錐形齒輪相連。工作時,當發動機轉速達到2800r/min以上時,離合器接合(其工作原理參考挖坑機),動力通過離合器、傳動軸和減速器帶動工作部件旋轉。當發動機怠速運轉或工作部件阻力過大時,離合器自動分離,發動機照常運轉,而工作部件不運轉,使發動機不致熄火或因過載而損壞機關。
(2)工作部件。有兩套工作件,一套是割灌木的圓鋸片,另一套是割綠籬和雜草的刀盤和刀片。刀片在刀盤上的外伸長度,應根據草的老、嫩進行調整,割嫩草時外伸長些;割老草時外伸短些。
2、后背式割灌機
這種割灌機用軟軸傳動,構造與DG-2型類似。
軟軸是由幾層緊密地貼在一起的鋼絲卷制而成。相鄰鋼絲層的纏繞方向相反。使用時,應根據扭矩大小和方向選擇,使扭矩的方向與軟軸最外層鋼絲繞向相同,即扭矩只能使外層鋼絲繞緊而不能放松。
軟軸外層有保護殼。由成型鋼帶卷制的軟管、乙烯管和編織管組成。主要起撓性軸承的作用,并可保存軸面的潤滑油,防止灰塵浸入軸內。
后背式割灌機工作頭的工作角度,可根據作業要求隨時調整,適用范圍較廣。但軟軸在切割阻力突增時,易產生反彈作用,影響工作正常進行,并且結構復雜,耐久性也不如硬軸可靠。
3、割灌機的使用
起動前,注意混合油的比例,經攪拌過濾后加入油箱。檢查工作部件、運動部件和外部連接件的緊固情況,松動者應及時擰緊。
工作時,背好割灌機,雙手緊握手把左右擺動,根據負荷大小,隨時改變手油門的開度,使發動機轉速適應實際負荷的需要。割雜草和小灌木時,可左右擺動連續切割;割8cm以下的枝條時,只能由一方單向切割;割8cm以上的喬、灌木時,采用雙向進鋸的方式(先鋸下口,后鋸上口)。發生卡鋸時,應立即關小油門,待離合器分離,工作件不轉時,再平穩地抽出鋸片。轉移工作地點或停機前,應關小油門,怠速運轉3-5min后再停機,嚴禁高速突然停機。刀片和鋸片磨損后應及時銼磨。新機應按規定進行磨合,然后才可正式使用。
(四)打枝機
這是一種高效的手持動力機具,主要用于代樹和修剪粗大的干枝。由于多用汽油機作動力,也稱油鋸。機型很多,生產上以DJ-50型打枝機(CH2、5型油鋸)應用較多。
1、打枝機的構造
由單缸二行程汽油機、傳動機構、鋸木機構和操縱裝置組成。
(1)傳動機構。由離心式離合器和驅動鏈輪等組成。離合器裝在曲軸的一端,主動盤與發動機曲軸相連,被動盤與鋸木機構的驅動鏈輪組成一體。工作時,離合器接合,帶動驅動鏈輪轉動,驅使鋸鏈沿導板旋轉。當發動機怠速運轉或鋸鏈受阻時,離合器自動分離,鋸鏈不動,保證油鋸和人身安全。
(2)鋸木機構。由鋸鏈、鋸鏈導板、張緊裝置、插木齒和潤滑裝置組成。鋸鏈采用萬能鋸鏈,是由左、右刨旋齒,中導齒,連接片按一定順序連接而成的閉合鏈條。鋸木時,刨旋齒的垂直刃切斷木纖維,形成鋸口的兩側壁,起切齒作用。水平刃橫向切削,刨掉鋸口中的木屑并帶出鋸口,起清理齒的作用。限量齒的作用是控制齒刃切入深度。導向齒使鋸鏈在導板中運動。連接片和銷軸用于連接各鋸齒。萬能鋸鏈可以橫向(垂直于樹干方向)、縱向或斜向鋸截樹干。
導板是用來張緊和支承鋸鏈,引導鋸鏈按一定方向運行的部件,有帶導向輪和不帶導向輪兩種。導板兩側,有供鋸鏈旋轉的溝槽。導板后端有長孔,由螺栓固定在機體上。鋸鏈的張緊力由改變導板的位置來調整。導板后部左右還各有一個機油通孔,均與溝槽相通,來自油箱的潤滑油經此孔壓入溝槽,使鋸鏈得以潤滑。
插木齒位于工作裝置的后下方,固定在鋸體上。鋸木時,插木齒抵住樹干,為油鋸的一個支撐點,以便油鋸手控制油鋸作業。
(3)潤滑裝置CH2、5型油鋸鋸木機構的潤滑裝置采用自動泵油,即機油箱通過單向閥與曲軸箱相通,利用與曲軸箱的壓力差將油吸出。單向閥的開度大小,可通過機油調節旋鈕進行調節。
2、打枝機的使用
(1)新機使用前,須經30h的中、小負荷磨合后,才能全負荷作業。
(2)使用前要檢查鋸鏈的張緊度,以手指上抬鋸鏈,使其離開鋸板10mm左右為宜。
(3)鋸截前,先將插木齒靠近樹干,然后使鋸齒輕輕接觸樹干,待鋸板鋸入樹干后,再逐漸增大油門和增加送鋸力。
(4)出現夾鋸時,將鋸板在鋸口中活動一下,若仍然夾鋸,應向鋸口中加楔。
(5)油鋸使用后,應妥善保存,注意防潮、防曬。長期存放時,應放凈油料,拆下鋸鏈及導板,清潔后涂油存放。
篇2:園林花木的修剪時節方法規范
園林花木的修剪時節和方法
1.0目的:
美化植物形狀,調節植物生長,豐富園林景觀。
2.0概念:
整形是指通過剪、鋸、綁等手段,使植物按人為意愿整理或盤曲成各種特定形狀;修剪是指對花木枝、葉、花、果等部位的疏刪或短截。
3.0修剪時期:
3.1一般分為休眠期修剪(又稱冬剪)和生長期修剪(又稱夏剪)兩個時期。冬季這段時間樹木生長停滯,樹木體內大部分養份回歸到根部,修剪后營養損失小,且傷口不易被細菌感染,有利于樹木的春季發芽生長。
3.2落葉花木冬季修剪應在嚴寒以后,春季芽即將萌動前進行為宜,不應過早或過晚,以免造成剪口受凍抽干而留下枯樁或過分消耗養分。
4.0修剪方法:由于修剪時期和修剪部位不同,采用的修剪方法也不一樣。
4.1休眠期的修剪方法
4.1.1短截:一年生枝剪去一部分叫截。多年生枝剪去一部分稱回縮,也屬截的范疇。
輕截:剪除當年生枝條的1/5-1/4
中截:剪除一年生枝條長度的1/3-1/2
重截:剪除一年生枝條長度的3/4-2/3
為了調節枝勢平衡,短截可采取"強枝短留,弱枝長留"的做法。回縮一般修剪量較大,刺激較重,有更新復壯的作用。
4.1.2疏(又稱疏刪或疏剪):把一年生枝從基部剪除稱為疏。花木常規修剪就是疏弱枝、病蟲枝、枯枝、交叉枝、過密枝、萌蘗枝、徒長枝。
4.2生長期的修剪方法:原則上采用輕度修剪以及捆、綁、伸拉等,不宜重修剪。
5.0整形修剪特點:
5.1喬木:
5.1.1首先要考慮喬木生長特點及耐修剪程度實施不同的修剪。
5.1.2園區內種植的喬木,幼樹時適當修剪,達到造型要求,成年樹后一般保持原有生長形狀,不再進行大的修剪。
5.1.3喬木剪枝前首先觀察樹冠形狀,怎樣剪才能達到引光效果和保持樹冠美觀,待確定需要修剪的枝條后,用高枝剪進行操作。
5.1.4修剪時間一般在樹木休眠季節,先疏除過密枝、傷殘枝、病枯枝,然后修枝定型。注意正確選擇留剪口芽,一般留外側向上芽,使新生枝條合理分布。
5.2花灌木:
5.2.1自然式:各種樹木都有一定的樹型,保持植物原有的生長形狀,能體現園林的自然美。
5.2.2人工式修剪:
按照設計的形狀,將樹冠剪成各種特定形狀,如垂枝式、懸崖式、球形式、半球式、主干式、自然開心式等。在植物自然生長的基礎上加以人工造型,形成一種園林藝術。
5.2.3早春開花的種類,花謝后要對開花枝進行短截,以防止徒長并促新的花芽形成。夏秋開花的種類,應在休眠期(早春)重修剪,采用短截和疏剪相結合。
5.3綠籬(綠籬):
5.3.1綠籬的修剪要注意頂面和側面兼顧。
5.3.2要求面要平,線要直,曲線要流暢,棱角分明。
5.3.3綠籬修剪至少應在春末、秋初各修剪1次,平時也要經常帶著修剪工具,隨手把突出于樹叢之外、擾亂樹形的枝條剪掉。
6.0注意事項:
6.1注意安全,尤其是進行高樹作業。
6.2疏剪時不留殘樁。
6.3抹芽除蘗時,不要撕裂樹皮。
6.4上樹修剪時應穿不帶釘的皮鞋或軟底鞋。
6.5修剪病枝的工具用后應消毒后再修剪其他枝條,以防感染并將病蟲枝收集燒毀。
7.0標準:植物無病枝、枯枝,修剪整齊,造型美觀,適合園林要求。
篇3:觀賞園林修剪方法規范
園林觀賞樹木修剪時期分為生長期(春季或夏季)修剪和休眠期(冬季)修剪。
在園林觀賞樹林修剪過程中,掌握正確的修剪方法,通過合理的修剪,可以培養出優美的樹形。通過修剪進一步調節營養物質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長,促進花芽分化,達到幼樹提早開花結果,又能延長盛花期、盛果期,也能使老樹復壯。樹木的冬季修剪方法主要分為三種,可以概括為截、疏、除蘗。
一、截又稱短截,即把枝條的一部分剪去。其主要目的是刺激側芽萌發,抽生新梢,增加枝條數量,多發葉多開花。根據短剪的程度可分為以下幾種:
1.輕短截:輕剪枝條的頂梢(剪去枝條全長的1/5―1/4),主要用于花果類樹木強壯枝修剪。此種修剪方法在枝條在去掉頂梢后,刺激其下部多數半飽滿芽的萌發,分散枝條養分,使來年園林觀賞花果樹類的枝條能產生更多中短枝,易形成花芽。
2.中短截:剪到枝條中部或中上部飽滿芽處(剪枝條長度1/3―1/2),主要用于某些弱枝復壯以及各種樹木培養骨干枝和延長枝。
3.重短截:剪去枝條全長的2/3―3/4。此種修剪方法刺激作用大,主要用于弱樹、老樹、老弱枝的更新復壯。
4.極重短截:在樹條基條基部留1―2個癟芽,其余全部剪去。園林中紫薇常采用此方法。
5.回縮:是將多年生的枝條剪去一部分。因樹木多年生長,離枝頂遠,基部易光腿,為了降低頂端優勢位置,促多年生枝條基部更新復壯,常采用回縮修剪方法。
二、疏又稱疏剪或疏刪。將枝條自分生處剪去,疏剪可以調節枝條均勻分布,加大空間,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有利于樹冠內部枝條生長發育,有利于花芽分化。疏剪的對象主要是病蟲枝、干枯枝、過密的交*枝等。
三、除蘗,除去樹木主干基部及傷口附近當年長出的嫩枝或根部長出的根蘗。避免這些枝條和根蘗,有礙樹形,分散樹體養分。
在樹木修剪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修剪枝條的剪口要平滑,與剪口芽成45度角的斜面,從剪口的對側下剪,斜面上方與剪口芽尖相平,斜面最低部分和芽基相平、這樣剪口傷面小,容易愈合,芽萌發后生長快。疏枝的剪口,于分枝點處剪去,與干平,不留殘樁。叢生灌木疏枝與地面相平。剪口芽的方向、質量,決定新梢生長方向和枝條的生長方向。選擇剪口芽的方向應從樹冠內枝條的分布狀況和期望新枝長勢的強弱考慮,需向外擴張樹冠時,剪口芽應留在枝條外側,如欲填補內膛空虛,剪口芽方向應朝內,對生長過旺的枝條,為抑制枝條它生長,以弱芽當剪口芽,扶弱枝時選飽滿的壯芽。
2.在對較大的樹枝和樹干修剪時,可采用分步作業法。先在離要求鋸口上方20厘米處,從枝條下方向上鋸一切口,深度為枝干粗度的一半,從上方將枝干鋸斷,留下一條殘樁,然后從鋸口處鋸除殘樁,可避免枝干壁裂。
3.在鋸除較大的枝干,造成傷口面較大,常因雨淋或病菌侵入而腐爛。因此在鋸除樹木枝干時,鋸口一定要平整,用20%的硫酸銅溶液來消毒,最后涂上保護劑(保護蠟、調和漆等)。起防腐防干和促進愈合的作用。
4.落葉樹和常綠樹的修剪時期應有區別。冬季落葉樹停止生長,這時修剪養分損失少,傷口愈合快。而常綠樹雖冬季為其休眠期,但剪去枝葉有凍害的危險。由于常綠樹木的根與枝葉終年活動,新陳代謝不止,故葉內養分不完全用于貯藏,剪去枝葉時,其中養分損失,影響樹木生長。常綠樹修剪時期一般在冬季已過的晚春。
5.在修剪中工具應保持鋒利,上樹機械和折梯,使用前應檢查各個部件是否靈活,有無松動,防止事故的發生。上樹操作系好安全繩。在高壓線附近作業時,要特別注意安全,避免觸電,必要時請供電部門配合。行道樹修剪時,有專人維護現場,以防鋸落大枝砸傷過往行人和車輛。
一、行道樹的修剪與整形
行道樹是指在道路兩旁整齊列植的樹木,每條道路上樹種相同。城市中,干道栽植的行道樹,主要的作用是美化市容,改善城區的小氣候,夏季增溫降溫、滯塵和遮蔭。行道樹要求枝條伸展,樹冠開闊,枝葉濃密。冠形依栽植地點的架空線路及交通狀況決定。主干道上及一般干道上,采用規則形樹冠,修剪整形成杯狀形、開心形等立體幾何形狀。在無機動車輛通行的道路或狹窄的巷道內,可采用自然式樹冠。
行道樹一般使用樹體高大的喬木樹種,主干高要求在2m―2.5m。城郊公路及街道、巷道的行道樹,主干高可達4m―6m或更高。定植后的行道樹要每年修剪擴大樹冠,調整枝條的伸出方向,增加遮蔭保溫效果,同時也應考慮到建筑物的使用與采光。
二、杯狀形行道樹的修剪與整形
杯狀形行道樹具有典型的三*六股十二枝的冠形,萌發后選3―5個方向不同,分布均勻與主干成45°夾角的枝條作主枝,其余分期剝芽或疏枝,冬季對主枝留80cm―100cm短截,剪口芽留在側面,并處于同一平面上,第二年夏季再剝芽疏枝,幼年法桐頂端優勢較強,在主枝呈斜上生長時,其側芽和背
下芽易抽生直立向上生長的枝條,為抑制剪口處側芽或下芽轉上直立生長。抹芽時可暫時保留直立主枝,促使剪口芽側向斜上生長;第三年冬季于主枝兩側發生的側枝中,選1―2個作延長枝,并在80cm―100cm處再短剪,剪口芽仍留在枝條側面,疏除原暫時保留的直立枝、交*枝等,如此反復修剪,經3年―5年后即可形成杯狀形樹冠。
骨架構成后,樹冠擴大很快,疏去密生枝、直立枝,促發側生枝,內膛枝可適當保留,增加遮蔭效果。上方有架空線路時,勿使枝與線路觸及,按規定保持一定距離,一般電話線為0.5m,高壓線為1m以上。近建筑物一側的行道樹,為防止枝條掃瓦、堵門、堵窗,影響室內采光和安全,應隨時對過長枝條行短截修剪。
三、開心形行道樹的修剪與整形
多用于無中央主軸或項芽能自剪的樹種,樹冠自然展開。定植時,將主干留3m或者截干,春季發芽后,選留3―5個位于不同方向、分布均勻的側枝進行短剪,促進枝條生長成主枝,其余全部抹去。生長季注意將主枝上的芽抹去,保留3―5個方向合適、分布均勻的側枝。來年萌發后選留側枝,全部共留6―10個,使其向四方斜生,并進行短截,促發次級側枝,使冠形豐滿、勻稱。
四、自然式冠形行道樹的修剪與整形
在不妨礙交通和其它公用設施的情況下,樹木有任意生長的條件時,行道樹多采用自然式冠形,如塔形、卵圓形、扁圓形等。
1、有中央領導枝的行道樹。如楊樹、水杉、側柏、金錢松、雪松、楓楊等。分枝點的高度按樹種特性及樹木規格而定,栽培中要保護頂芽向上生長。郊區多用高大樹木,分枝點在4m―6m以上。主干頂端如受損傷,應選擇一直立向上生長的枝條或在壯芽處短剪,并把其下部的側芽抹去,抽出直立枝條代替,避免形成多頭現象。
闊葉類樹種如毛白楊,不耐重抹頭或重截,應以冬季疏剪為主。修剪時應保持冠與樹干的適當比例,一般樹冠高占3/5,樹干(分枝點以下)高占2/5。在快車道旁的分枝點高至少應在2.8m以上。注意最下的三大枝上下位置要錯開,方向均稱,角度適宜。要及時剪掉三大主枝上最基部貼近樹干的側枝,并選留好三大主枝以上層枝留得長,萌生后形成圓錐狀樹冠。成形后,僅對枯病枝、過密枝疏剪,一般修剪量不大。
2、無中央領導枝的行道樹。選用主干性不強的樹種,如旱柳、榆樹等,分枝點高度一般為2m―3m,留5個―6個主枝,各層主枝間距短,使自然長成卵圓形或扁圓形的樹冠。每年修剪主要對象是密生枝、枯死枝、病蟲枝和傷殘枝等。
行道樹定干時,同一條干道上分枝點高度應一致,使整齊劃一,不可高低錯落,影響美觀與管理。
五、花灌木的修剪與整形
首先要觀察植株生長的周圍環境、光照條件、植物種類、長勢強弱及其在園林中所起的作用,做到心中有數,然后再進行修剪與整形。
1、因樹勢修剪與整形。幼樹生長旺盛,以整形為主,宜輕剪。嚴格控制直立枝,斜生枝的上位芽有冬剪時應剝掉,防止生長直立枝。一切病蟲枝、干枯枝、人為破壞枝、徒長枝等用疏剪方法剪去。叢生花灌木的直立枝,選生長健壯的加以摘心,促其早開花。
壯年樹應充分利用立體空間,促使多開花。于休眠期修剪時,在秋梢以下適當部位進行短截,同時逐年選留部分根蘗,并疏掉部分老枝,以保證枝條不斷更新,保持豐滿株形。
老弱樹木以更新復壯為主,采用重短截的方法,使營養集中于少數腋芽,萌發壯枝,及時疏刪細弱枝、病蟲枝、枯死枝。
2、因時修剪與整形。落葉花灌木依修剪時期可分冬季修剪(休眠期修剪)和夏季修剪(花后修剪)。冬季修剪一般在休眠期進行。夏季修剪在花落后進行,目的是抑制營養生長,增加全株光照,促進花芽分化,保證來年開花。夏季修剪宜早不宜遲,這樣有利于控制徒長枝的生長。若修剪時間稍晚,直立徒長枝已經形成。如空間條件允許,可用摘心辦法使生出二次枝,增加開花枝的數量。
3、根據樹木生長習性和開花習性進行修剪與整形。春季開花,花芽(或混合芽)著生在二年生枝條上的花灌木。如連翹、榆葉梅、碧桃、迎春、牡丹等灌木是在前一年的夏季高溫時進行花芽分化,經過冬季低溫階段于第二年春季開花。因此,應在花殘后葉芽開始膨大尚未萌發時進行修剪。修剪的部位依植物種類及純花芽或混合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連翹、榆葉梅、碧桃、迎春等可在開花枝條基部留2個-4個飽滿芽進行短截。牡丹則僅將殘花剪除即可。
夏秋季開花,花芽(或混合芽)著生在當年生枝條上的花灌木。如紫薇、木槿、珍珠梅等是在當年萌發枝上形成花芽,因此應在休眠期進行修剪。將二年生枝基部留2個―3個飽滿芽或一對對生的芽進行重剪、剪后可萌發出一些茁壯的枝條,花枝會少些,但由于營養集成電路會產生較大的花朵。一些灌木如希望當年開兩次花的,可在花后將殘花及其下的2-3芽剪除,刺激二次枝條的發生,適當增加肥水則可二次開花。
花芽(或混合芽)著生在多年生枝上的花灌木。如紫荊、貼梗海棠等,雖然花芽大部分著生在二年生枝上,但當營養條件適合時多年生的老干亦可分化花芽。對于這類灌木中進入開花年齡的植株,
修剪量應較小,在早春可將枝條先端枯干部分剪除,在生長季節為防止當年生枝條過旺而影響花芽分化時可進行摘心,使營養集中于多年生枝干上。
花芽(或混合芽)著生在開花短枝上的花灌木。如西府海棠等,這類灌木早期生長勢較強,每年自基部發生多數萌芽,自主枝上發生量直立枝,當植株進入開花年齡時。多數枝條形成開花短枝,在短枝上連年開花,這類灌木一般不大進行修剪,可在花后剪除殘花,夏季生長旺時,將生長進行適當摘心,抑制其生長,并將過多的直立枝,徒長枝進行疏剪。
一年多次抽梢,多次開花的花灌木。如月季,可于休眠期對當年生枝條進行短剪或回縮強枝,同時剪除交*枝、病蟲枝、并生枝、弱枝及內膛過密枝。寒冷地區可進行強剪,必要時進行埋土防寒。生長期可多次修剪,可于花后在新梢飽滿芽處短剪(通常在花梗下方第2芽―第3芽處)。剪口芽很快萌發抽梢,形成花蕾開花,花謝后再剪,如此重復。
六、綠籬的修剪與整形
綠籬是萌芽力、成枝力強、耐修剪的樹種,密集呈帶狀栽植而成,起防范、美化、組織交通和分隔功能區的作用。適宜作綠籬的植物很多,如女貞、大葉黃楊、小葉黃楊、檜柏、側柏、冬青、野薔薇等。
綠籬的高度依其防范對象來決定,有綠墻(160cm以上)、高籬(120-160cm),中籬(50―120cm)和矮籬(50cm以下)。綠籬進行修剪,既為了整齊美觀,增添園景,也為了使籬體生長茂盛,長久不衰,高度不同的綠籬,采用不同的整形方式,一般有下列2種。
1、綠墻、高籬和花籬采用較多。適當控制高度,并疏剪病蟲枝、干枯枝,任枝條生長,使其枝葉相接緊密成片提高阻隔效果。用于防范的綠籬和玫瑰、薔薇、木香等花籬,也以自然式修剪為主。開花后略加修剪使之繼續開花,冬季修去枯枝、病蟲枝。對薔薇等萌發力強的樹種,盛花后進行重剪,新枝粗壯,籬體高大美觀。
2、中籬和矮籬常用于草地、花壇鑲邊,或組織人流的走向。這類綠籬低矮,為了美觀和豐富園景,多采用幾何圖案式的修剪整形,如矩形、梯形、倒梯形、籬面波浪形等。綠籬種植后剪去高度的1/3―1/2,修去平側枝,統一高度和側萌發成枝條,形成緊枝密葉的矮墻,顯示立體美。綠籬每年最好修剪2―4次,使新枝不斷發生,更新和替換老枝。整形綠籬修剪時,頂面與側面兼顧,不應只修頂面不修側面,這樣會造成頂部枝條旺長,側枝斜出生長。從籬體橫斷而看、以矩形和基大上小的梯形較好,下面和側面枝葉采光充足,通風逼真,不能任枝條隨意生長而破壞造型,應每年多次修剪。
七、片林的修剪與整形
1、有主干軸的樹種(如楊樹等)組成片林,修剪時注意保留頂梢。當出現競爭枝(雙頭現象)只選留一個;如果領導枝枯死折斷。應扶立一側枝代替主干延長生長,培養成新的中央領導枝。
2、適時修剪主干下部側生枝,逐步提高分枝點。分枝點的高度應根據不同樹種、樹齡而定。
3、對于一些主干很短,但樹已長大,不能再培養成獨干的樹木,也可以把分生的主枝當作主干培養,逐年提高分枝,呈多干式。
4、應保留林下的樹木,地被和野生花草,增加野趣和幽深感。
八、藤木類的修剪與整形
在自然風景中,對藤本植物很少加以修剪管理,但在一般的園林綠地中則有以下幾種處理方式;
1、棚架式:對于卷須類及纏繞類藤本植物多用此種方式進行修剪與整形。剪整時,應在近地面處重剪,使發生數條強壯主蔓,然后垂直誘引主蔓至棚架的頂部,并使側蔓均勻地分布架上,則可很快地成為蔭棚。除隔數年將病、老或過密枝疏剪外,一般不必每年剪整。
2、涼廊式:常用于卷須類及纏繞類植物,高精尖偶而用吸附類植物。因涼廊有側方格架,所以主蔓勿過早誘引至廊項,否則容易形成側面空虛。
3、籬垣式:多用于卷須類及纏繞類植物。將側蔓進行水平誘引后,每年對側枝施行短剪,形成整齊的籬垣形式。為適合于形成長而較低矮的籬垣形成,通常稱為“水平籬垣式”,又可依其水平分段層次之多而分為二段式、三段式等。稱為“垂直籬垣式”,適于形成距離短而較高的籬垣。
4、附壁式:本式多用吸附類植物為材料。方法很簡單,只需將藤蔓引于墻面即可自行*吸盤或吸附根而逐漸布滿墻面。例如爬墻虎、凌霄、扶芳藤、常春藤等均用此法。此外,在某些庭園中,有在壁前20―50cm處設立格架,在架前栽植植物的,例如蔓性薔薇等開花繁茂的種類多在建筑物的墻面前采用本法。修剪時應注意使壁面基部全部覆蓋,各蔓枝在壁面上應分布均勻,勿使互相互重疊交錯為宜。在本式修剪與整形中,最易發生的毛病為基部空虛,不能維持基部枝條長期密茂。對此。可配合輕、重修剪以及曲枝誘引等綜合措施,并加強栽培管理工作。
5、直立式:對于一些莖蔓粗壯的種類,如紫藤等,可以修剪整形成直立灌木式。此式如用于公園道路旁或草坪上,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