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氣儲配站消防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①儲配站生產區域內,應在醒目位置設置“嚴禁煙火”的警示牌,并不準任何人攜帶火種(如火柴、打火機等);如因施工需要,必須動火時,應事先制訂動火方案,并按規定程序報批。
②在生產區域作業的人員,應穿防爆鞋,其他進入生產區域的人員也不得穿鞋底有鐵釘的鞋。
③各種機動車輛進入生產區域時,必須在排氣管上戴防火帽;同時,嚴禁獸力車、電瓶車和拖拉機等車輛進入生產區。
④不準機動車輛在生產區域內進行修車、擦車和加油等作業,在進行灌裝和卸液操作時,必須將車輛的發動機熄火。
⑤不準在生產區域內放散液化石油氣和亂倒殘液,并應及時消除從設備和管道“跑、冒、滴、漏”出來的液化石油氣。
⑥每天末班下班時,必須將生產用的電源切斷。
⑦各種設備都應裝有良好的接地設施,其最大接地電阻不得超過10Ω。
⑧消防水泵系統
a.消防水池的儲水量應按規定備足,并每天檢查,及時補水。
b.消防泵、深井泵應各有應急電源,泵和電源應定期檢查和試運轉。
c.消防水帶和水槍應放置在固定位置,保持整齊完好,不得挪作他用,并應經常檢查、修復或更新。
d.在每次試運轉時,全面檢查消火栓有無漏水,卡口有無損壞等現象。
⑨滅火器
a.定期檢查各種滅火器的數量和質量,若有失效,應及時補充或更換。
b.干粉滅火器一般每年春、秋季各檢查一次,平時應加強保管,防止干粉受潮或變質。
c.泡沫滅火器每年入冬之前應進行全面檢查,并放在室內使用方便的地方,以防藥液結凍;次年春季應再檢查一次,并移至室外放置。
⑩消防隊伍。除公安部門的專業消防隊伍外,各儲配站都應建立義務消防組織。義務消防隊員應學習有關液化石油氣的安全基本知識。熟悉各種消防設施和器材的使用方法,既會預防事故,又能處理事故,一旦遇有火警,即可迅速投人滅火和搶險救災活動,防止事態擴大,保護人民生命和社會財產不受或少受損失。
篇2:石油氣灌裝站消防器材管理制度
1、消防器材設備由設備管理員負責檢查、測試和維修保養。
2、對所有滅火器材應每12個月組織或委托維修單位進行一次功能性檢查。掌握各類滅火器的有效使用年限,到期強制報廢。
3、滅火器、防毒面具、滅火毯等應當建立維護、管理檔案,記明類型、數量、設置部位和維護管理責任人,并制作維護、保養卡進行明示。
4、消防器材日常衛生清潔、管理指派專人負責。
5、消防器材應置放在便于取用的規定地點,不準隨意挪動。每次使用后應及時檢查,充裝藥粉,以備急用。
篇3:餐飲部使用液化石油氣爐灶消防操作規程
1、必須嚴格執行夜化石油氣爐灶的管理規定,確保爐灶在完好狀態下使用。
2、裝氣的鋼瓶不得存放在住人的房間、辦公室和人員稠密的公共場所。
3、經常檢查爐灶各部位,發現閥門堵塞、失靈、膠管老化等問題,要立即停用修理。如發覺室內有液化氣石油氣氣味,要立即關閉爐灶開關和角閥,切斷氣源,及時打開窗戶,嚴禁在周圍吸煙、劃火。檢查泄露點可用肥皂水,嚴禁使用明火試漏。
4、爐灶點火時,要先開角閥后劃火柴,再開啟爐灶開關,如沒有點著,應關好爐灶開關,等油氣擴散后再重新點火。
5、用完爐火應關好爐灶的開關、角閥,以免因膠管老化破裂、脫落或被老鼠咬破而使氣體逸出。6、使用液化石油氣爐灶不能離人,鍋、壺不得裝水過多,以防水溢出撲滅爐火,逸出液化石油氣。
7、鋼瓶要防止碰撞、敲打,周圍環境溫度不得大于35℃,不得接近火爐,暖氣等火源、熱源。
8、鋼瓶不得傾倒、側置,嚴禁用自流的方法將油氣從一個鋼瓶倒入另一個鋼瓶。9、廚房工作人員不得自行處理殘液,不允許隨意排放油氣,更不得用殘液生火或擦拭機械零件。
10、發現角閥壓蓋松動、絲扣上反,手輪關閉上升等現象,應及時上報有關部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