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焊工防止燙傷和火災安全操作規程
焊接時,焊接金屬的飛濺極易引起燙傷,飛濺金屬和亂扔焊條頭也容易引起火災。因此,一般要采取下列措施:
1、焊工應按勞動部門頒發的有關規定使用勞保用品,穿的工作服和戴的手套不應有破洞,以防火花濺進引起燙傷。
2、長時間進行仰焊時,應穿皮上衣或戴皮套袖,不要將工作服束在褲腰內,褲腳管不要卷邊,也不要束在鞋里,以防金屬飛濺造成灼傷。
3、禁止在儲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間或場地、容器上焊接。在易燃物品附近焊接,應遠離至少10m,并要有防火材料遮擋。
4、焊工在高空作業時,應仔細觀察焊接處下面有無人和易燃物,防止金屬飛濺造成下面人員燙傷或發生火災。
5、有接地線的結構,在焊前應將接地線拆除。防止由于焊接回路接觸不良,使接地線變為焊接回線,燒毀接地線,引起火災。
篇2:防止灼燙傷窒息措施
重點要求:
工作時必須穿棉質工作服。運行中對部分熱力設備檢修時,必須從水、汽、風、油、煤、煙、氣、電等各方面可靠隔絕,懸掛警告牌,執行上鎖制度。高、低壓加熱器檢修前,應先將汽側水側旁路側閥門嚴密關閉,打開疏水門、排氣門,確證壓力到零方可開始工作。當松開加熱器、給水泵法蘭螺絲時應避免正對法蘭站立,以免殘壓水汽沖出傷人。在容器、油箱、管道等處工作時,禁止用氧氣吹掃設備和用氧氣吹風。工作人員進入SF6配電裝置、室內,必須先通風15分鐘。撲滅電纜火災時,應使用正壓式防毒面具,以防吸入有毒氣體中毒和窒息。
4.1工作時必須穿著工作服。凡接觸明火、爐渣、易燃、易爆、帶電設備、高溫作業的工作,工作人員還必須要穿著純棉工作服,不準穿著尼龍、化纖、棉化纖混紡的工作服,以防工作服遇火燃燒時加重燒傷程度。
4.2焊工應穿著帆布工作服,戴工作帽,上衣不準束在褲子里。口袋須有遮蓋,腳面應有鞋罩,以免焊接時被燒傷。
4.3在室內或露天進行電焊工作,必要時應在周圍設擋光屏,防止弧光傷害周圍人員的眼睛。
4.4進行焊接工作時,必須設有防止金屬熔渣飛濺、掉落引起燙傷、觸電、爆炸、火災等的安全措施。焊工離開現場前,必須檢查現場有無火種留開。
4.5焊接或割切存有殘余油脂或可燃液體的容器和可能殘存易燃易爆氣體的容器時,必須打開蓋子清理干凈。對存有殘余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應先用水蒸汽或熱堿水沖洗干凈,并將蓋口打開,方準焊接或割切。
4.6在容器、油箱、管道等處工作時,禁止用氧氣吹掃設備和用氧氣吹風。
4.7在容器和封閉的發電機內進行涂漆、包扎絕緣、襯膠等工作時,除工作人員進出口外,至少應打開一處斷面足夠的通風口,并應進行強力通風。工作場所應備有滅火器、干砂等消防器材,嚴禁明火。
4.8進入容器、溝道內進行進修工作,必須采取防止蒸汽或疏水在檢修期間排入工作地點的可靠措施。
4.9禁止在工作場所儲存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品。
4.10在鍋爐升爐期間或燃燒不穩時,不可站在看火門、檢查門或噴燃器檢查孔的正對面。觀察鍋爐燃燒情況時,必須戴防護眼鏡或用有色玻璃遮著眼睛。
4.11沖洗水位計和開啟鍋爐的看火門、檢查門、灰渣門時,必須緩慢小心,工作人員須站在水位計的側面或門后,并看好向兩旁躲避的退路。應盡可能避免靠近和長時間停留在可能受到燙傷的地方。
4.12鍋爐吹灰時,應適當提高燃燒室負壓,并保持燃燒穩定。吹灰期間,禁止打開檢查孔觀察燃燒情況。當制粉設備內部有煤粉空氣混合物流動時,禁止打開檢查門。
4.13運行中需要對熱力設備部分解列,進行檢修工作時,必須在工作票安全措施欄上注明把檢修設備從水、汽、風、油、煤、煙、氣、電等各方面運行設備或系統中可靠隔絕的安全措施,懸掛警告牌,并要求上鎖。
4.14熱交換器檢修前,為了避免蒸汽或熱水進入熱交換器內,應將熱交換器和聯接的管道、設備、疏水管和旁路管等可靠隔離,所有被隔離的閥門應上鎖,并懸掛警告牌。
4.15運行人員只有在確證熱交換器的疏水門、排氣門已全部打開,且全行程打開;疏水口、排氣口已沒有水汽排出;熱交換器的水側、汽側壓力已到零時,才能辦理熱交換器檢修工作許可手續。
4.16檢修人員只有在確證熱交換器的疏水門、排氣門已全部打開,蒸汽和熱水已全部放盡,檢查現場情況符合安全要求時,方可開始工作。當松開法蘭螺絲時應特別小心,避免正對法蘭站立,以免殘壓水汽沖出傷人。
4.17在給水泵解體檢修拆御螺絲前,工作負責人必須先檢查進出口閥門確已關閉,然后將泵體放水門打開,放盡殘余存水,防止拆御螺絲后有壓力水噴出傷人。
4.18裝有SF6設備的配電裝置室,必須裝設強力通風裝置,風口應設置在室內底部。工作人員進入SF6配電裝置室內,必須先通風15分鐘,并用檢漏儀測量SF6氣體含量。防止SF6氣體泄漏,造成工作人員缺氧窒息。
4.19在SF6配電裝置室內,不準在SF6設備的防爆膜附近停留。進入SF6配電裝置低位區或電纜溝進行工作時,應先檢測空氣中含氧量不低于18%和SF6氣體含量不超過規定值。工作中如聞到刺激性或不舒服的氣味,應立即停止工作,迅速跑到有新鮮空氣的環境中。
4.20發電廠和變電站控制室內應配有正壓式防毒面具。撲滅電纜火災時,應使用正壓式防毒面具,以防滅火人員吸入煙氣中的一氧化碳、氯化氫、二氧化碳等有毒氣體中毒或窒息。
篇3:工貿企業電焊工防止燙傷和火災安全操作規程
焊接時,焊接金屬的飛濺極易引起燙傷,飛濺金屬和亂扔焊條頭也容易引起火災。因此,一般要采取下列措施:
1.焊工應按勞動部門頒發的有關規定使用勞保用品,穿的工作服和戴的手套不應有破洞,以防火花濺進引起燙傷。
2.長時間進行仰焊時,應穿皮上衣或戴皮套袖,不要將工作服束在褲腰內,褲腳管不要卷邊,也不要束在鞋里,以防金屬飛濺造成灼傷。
3.禁止在儲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間或場地、容器上焊接。在易燃物品附近焊接,應遠離至少10m,并要有防火材料遮擋。
4.焊工在高空作業時,應仔細觀察焊接處下面有無人和易燃物,防止金屬飛濺造成下面人員燙傷或發生火災。
5.有接地線的結構,在焊前應將接地線拆除。防止由于焊接回路接觸不良,使接地線變為焊接回線,燒毀接地線,引起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