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廠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
一、總則1、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作為工作規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切實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為了搞好公司職業病防治工作,避免傷亡事故的發生,促進公司協調發展,特制定此操作規程。并要求職工在作業中不折不扣執行操作規程。勞動者遵守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等于珍惜生命、保護健康。2、職工在作業活動中要互相提醒,共同遵守,不能認為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是保護個人的,可以不予遵守。培訓職工遵守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是勞動者的法定義務。二、操作事項1、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創建清潔工作場所(1)整理—做到物品有毒、無毒分開,有用、無用分開,無用物品及時處理。(2)整頓—有用物品須分類存放,取放簡單,使用方便,安全保險。(3)清掃—隨時打掃、清理垃圾、泄露物、灰塵和污物。(4)清潔—保持服裝整潔,車間干凈。要求各部門嚴格實行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創建安全、舒適而清潔的工作場所,要做到及時清理無用物品,歸整有用物品,物品拿取方便,有毒無毒分開,確保職業安全衛生。2、安全裝置和防護設施是預防職業安全衛生事故的有效手段安全裝置和防護設施是預防職業安全衛生事故的有效手段,要經常檢查,不得擅自拆除。當操作人員發生錯誤操作,或者機械設備出現故障時,安裝在機械設備上的安全裝置便起到保險作用,從而能夠預防機械設備引起的傷害。工作場所配置通風、除塵、排毒、凈化、防暑降溫、抗震、防噪聲等防護設施,能有效降低粉塵、毒物、物理因素等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或強度),從而保障勞動者健康。安全裝置和防護設施應當定期維護,并遵守:(1)不得隨意拆除,不得使其失效。(2)發生故障時,應及時報告上級,盡快維修。(3)即使安全裝置正常,也不得接觸危險部位,必須接觸時應使用輔助工具。(4)必須拆卸安全裝置或防護設施時,應切斷電源,并加強信號聯絡。3、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個人職業安全衛生防護用品在預防職業病和工傷事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進入受限空間,應當佩戴適當的個人防護用品。在粉塵、毒物濃度超標的作業環境下工作,適宜的個人防護用品可以達到保護勞動者健康的目的。公司應當按規定為勞動者發放、維護個人防護用品,并通過培訓使每個員工能正確使用和維護個人防護用品。如果使用方法不當,也會損害健康。例如,“粉塵通過佩戴的防塵面罩與面部留有的縫隙進入機體而危害健康”等。因此,要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4、正確選用適宜的防護用品4.1如何選擇個人防護用品4.1.1頭部防護:佩帶安全帽,適用于(1)環境存在物體墜落的危險;(2)環境存在物體擊打的危險。4.1.2墜落防護:系好安全帶,適用于(1)登高作業時(2米以上);(2)有跌落的危險時。4.1.3眼睛防護:佩戴防護眼睛、眼罩或面罩,適用于(1)存在粉塵、氣體、蒸氣、霧、煙或飛屑刺激眼睛或面部時,佩戴安全眼睛、防化學物眼罩或面罩(需整體考慮眼睛和面部同時防護的需求);(2)焊接作業時,佩戴焊接防護鏡和面罩。4.1.4手部防護:佩戴防切割、防腐蝕、防滲透、隔熱、絕緣、防滑等手套,適用于(1)可能接觸尖銳物體或粗糙表面時,防切割;(2)可能接觸化學品時,選用防化學腐蝕、防化學滲透的防護用品;(3)可能接觸高溫或低溫表面時,做好隔熱防護;(4)可能接觸帶電體時,選用絕緣防護用品;(5)可能接觸油滑或濕滑表面時,選用防滑的防護用品,如防滑鞋等。4.1.5足部防護:佩戴防砸,防腐蝕、防滲透、防滑、防火花的保護鞋,適用于(1)可能發生物體砸落的地方,要穿防砸保護的鞋;(2)可能接觸化學液體的作業環境要防化學液體;(3)注意在特定的環境穿防滑或絕緣或防火花的鞋。4.1.6防護服:保溫、防水、防化學腐蝕、阻燃、防靜電、防射線等,適用于(1)高溫或低溫作業要能保溫;(2)潮濕或浸水環境要能防水;(3)可能接觸化學液體要具有化學防護作用;(4)在特殊環境注意阻燃、防靜電、防射線等。4.1.7聽力防護:根據《工業企業職工聽力保護規范》選用護耳器;提供適宜的通訊設備。4.1.8呼吸防護:根據《呼吸防護用品的選擇、使用與維護》GB/T18664—20**選用。要考慮是否缺氧、是否有易燃易爆氣體、是否存在空氣污染、種類、特點及其濃度等因素之后,選擇適宜的呼吸防護用品。5、如何配置個人防護用品勞動防護用品品種繁多、涉及面廣,正確配置是保證生產者安全與健康的前提。公司應當為勞動者配備適宜的防護用品,勞動者有必要了解配置防護用品是不符合國家規定的防護要求。我國《勞動防護用品選用規則》GB11651—89規定。5.1呼吸防護用品的選擇方法5.1.1過濾式防護用品的選擇應根據空氣污染物選擇過濾式防護用品,并注意:(1)防塵口罩不能用于防毒;未配防塵過濾元件的防毒面具不能用于防塵;(2)當顆粒物有揮發性時,如噴漆產生漆霧,必須選防塵防毒組合防護;(3)當有害物刺激眼和皮膚時,應選全面罩;(4)當顆粒物具有放射性、致癌性等高毒性時,應選過濾效率等級最高的過濾材料;(5)當沒有適合的過濾元件時,應選擇供氣式呼吸系統防護用品。5.1.2防塵面罩的正確用法(1)佩戴嚴實,吸氣時,粉塵不得從臉和防塵面罩的縫隙間進入。(2)必須按規定使用防塵面罩。(3)不得在氧氣稀薄處或有毒氣體中使用。(4)保管于通風處,防止擠壓變形,勤換濾膜。5.2化學物質危險性的具體防護措施工作環境中化學物品存在的形態有固態、液態和氣態。可通過呼吸道、胃腸和皮膚進入人體。5.3化學物質對健康的影響5.3.1急性中毒在短時間內吸入濃度極高或毒性級強的有害物質,使身體產生了迅速而劇烈反應。(1)中樞神經系統:引起頭痛、暈眩和麻醉等癥狀。(2)呼吸系統:引起咳嗽、呼吸加速、窒息甚至死亡。(3)五官:引起咽干、皮膚紅腫和發炎、眼結膜炎和眼痛等現象。5.3.2慢性中毒由于長時間接觸有毒有害物質而形成中毒現象,其病癥可能經過數年或數十年后才顯露出來,形成職業病。可能引起的健康損害歸納如下:(1)神經障礙:如頭痛、頭暈、睡眠障礙等。(2)呼吸系統:引發咳嗽、咳痰、氣短、呼吸困難、哮喘、氣管炎等肺部疾病。(3)損害肝臟及腎臟:出現黃疸、腎炎、肝功能衰竭、中毒性肝炎等癥狀。(4)消化系統:出現胃腸功能失調、嘔吐、腹絞痛等癥狀。(5)造血系統:引起血細胞減少、貧血等。(6)泌尿及生育系統:引發腎病、不孕不育癥等。(7)致癌:可致肺癌、白血病、膀胱癌、皮膚癌等。5.4使用化學物質的安全操作規程5.4.1通用操作規程(1)從事有中毒危險的作業時a有毒無毒分開。b盡量受限或隔離毒物污染源。c保持通風排毒。d定期監測有毒氣體濃度。e必要時使用防毒面具、空氣面罩、氧氣面罩或送氣面罩。使用化學物質前必須認真閱讀容器標簽的資料或該化學物質的安全資料,并遵守職業安全衛生規則。5.5有機溶劑作業的防護措施有機溶劑種類繁多,各種工作場所甚至家庭均有使用。有機溶劑揮發性強,易燃易爆,有些能在常溫下揮發為氣體,可經多種途徑進入人體,損害多個器官。使用時應熟悉溶劑性質,盡量選用危險性小的溶劑。5.5.1防止灑漏。5.5.2切記容器加蓋。5.5.3禁用溶劑洗手。5.5.4保證通風系統暢通,不得在通風口堆放物品。5.5.5不得在煙火附近或火星飛濺處使用。5.5.6作業時必須使用規定的防護用品。5.5.7不得擅自關閉通風裝置。5.5.8避免在下風處工作或停留。5.6預防高毒物品的健康損害高毒物品是指廣泛生產和使用的化學物質中,引起工人患職業病、皮癌、職業中毒、神經損傷等疾病危險性大的化學物質。目前我國2003年頒布的高毒物品目錄有54種化學物質。5.6.1如何防止高毒化學物質的健康危害(1)防止灑漏。(2)作業前需檢查密封裝置、局部通風裝置等是否正常。(3)按操作規程作業。(4)經常檢查容器的完好性。(5)工作中不得吸煙或飲食。(6)不得徒手觸摸沾有化學物質的物品。(7)使用防護服及防護用品作業。(8)不得將高毒化學物質擅自帶出車間。(9)不得穿工作服就餐或穿帶回家。謹記:不熟悉的物品千萬不要經易觸摸!5.7加強通風換氣為保證勞動者健康,車間需充分進行通風換氣。尤其在高溫高濕崗位和產生有機溶劑氣體、蒸氣的場所,若不加強通風,不僅會引起頭痛、惡心等不適感,還會導致其他健康問題。自然通風時,應根據需要打開門窗。局部通風裝置和全面通風裝置的設置,應考慮有害物和操作人員的位置等因素,以利于提高通風效果(使用通風裝置時,若打開門窗往往會影響通風效果)。5.8受限空間職業危害的具體預防措施5.8.1什么是受限空間受限空間應當滿足三個條件:空間足夠大但又有限;進出口受限制、入口或入孔僅能夠容納一人進入、通風不良,但能進行指派的工作;非常規、連續作業場所。如爐、塔、釜、罐、槽、車以及管道、煙道、隧道、下水道、溝、坑、池、涵洞、船艙、地下倉庫、儲藏室、地窖、谷倉等。5.8.2受限空間存在的職業危害(1)可燃性氣體、蒸氣、煙霧、超過爆炸下限(LEL)10%;(2)空氣中可燃性物質濃度達到或超過可燃下限,引起爆炸;(3)空氣中氧濃度低于18%或超過22%,引起缺氧或爆炸;(4)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濃度超過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限值,引起職業中毒;(5)存在其他任何含有立即威脅生命或健康(IDLH)的環境條件。5.8.3受限空間對健康的損害(1)死亡:如硫化氫、一氧化碳等中毒引起窒息死亡;(2)喪失能力;(3)損壞自救能力(無法從許可空間逃生);(4)造成損傷或引起急性疾病的環境。5.9受限空間職業危害的預防措施5.9.1預防受限空間職業危害必須具備的三要素:(1)持續監測濃度(包括防爆、缺氧和有毒氣體)。(2)持續通風換氣。(3)應急救援。(4)在進入坑窖或罐內等受限空間時,應先充分通風換氣(不得送入純氧,有危險),使氧氣濃度達到18%以上,并保持通風換氣,使氧氣濃度始終保持在18%以上。隨時監測有害氣體濃度。(5)未經許可不得進入受限空間。(6)許可進入者進入受限空間工作前,應得到作業負責人許可,并隨時與監護人保持聯絡。(7)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而不能通風或情況不明時,應使用空氣面罩、氧氣面罩或軟管送氣面罩等呼吸防護用品。(8)若有滾落、附落危險時,應系安全帶、安全索等。(9)作業前對防護用品、防爆設備、照明設備、通訊設備等進行檢查。(10)一旦發生缺氧窒息、中毒等事故,救護人員需使用空氣面罩、氧氣面罩或軟管送氣面罩等呼吸防護用品(防毒面具對缺氧環境無效),迅速將窒息者或中毒者移至戶外露天處,施以人工呼吸或其他急救措施。5.10用法律知識維護職業健康及其相關權益5.10.1什么是法定職業病法定的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1)法定職業病分為10大類115種,主要有:a塵肺病:矽肺、煤工塵肺、電焊工塵肺等。b放射性疾病。c職業中毒:鉛、汞、錳、鎘及其化合物、光氣、一氧化碳、汽油、正己烷等。d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中暑、高原病等e生物因素所致職業病:炭疽、森林腦炎、布氏桿菌病。f職業性皮膚病:接觸性皮炎;電光性皮炎等g職業性眼病:電光性眼炎、職業性白內障等。h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噪聲聾、鉻鼻病等。i職業性腫瘤:石棉所致肺癌、苯所致白血病等。j其他職業病:金屬煙熱、職業性哮喘。5.10.2到哪里進行職業病診斷(1)職業病診斷機構勞動者可以在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的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2)申請職業病診斷需要提供的資料:a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進行職業病診斷,或直接到診斷機構申請。b申請職業病診斷時,需提供以下材料:◇職業史、既往史;◇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復印件;◇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工作場所歷年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資料;◇診斷機構要求提供的其他必需的有關材料。(3)勞動者日常需要注意收集以下相關資料。b診斷簽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對職業病診斷有異議的,應當在接到診斷證明書之日起30日內,可以向作出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所在地設區的市級衛生行政部門申請鑒定。對鑒定結論不服的,應當在接到職業病診斷鑒定書之日起15日內,可以向原鑒定機構所在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再鑒定。省級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為最終鑒定。c申請職業病診斷鑒定時,需提供以下材料:◇職業病診斷鑒定申請書;◇職業病診斷證明書;◇《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材料;◇其他有關資料。勞動者對參加鑒定的專家有申請其回避的權利。5.11勞動者的職業衛生保護權利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勞動者享有的職業衛生權利包括:⑴教育培訓權;⑵健康服務權;⑶知情權;⑷衛生防護權;⑸批評、檢舉和控告權;⑹拒絕違章作業權;⑺參與決策權;⑻工傷社會保險權;⑼獲得賠償權;⑽特殊保護權。5.12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應盡的義務5.12.1遵守法律法規各項規章制度的義務:在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守職業病防治、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5.12.2接受教育培訓義務:應當接受職業安全衛生教育和培訓,自覺學習和掌握相關的職業安全衛生知識,提高職業病防治技能,增強職業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5.12.3隱患報告義務:即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隱患時應當按規定報告。5.13簽訂勞動合同時應注意的事項5.13.1勞動者在與有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應注意以下條款:(1)勞動合同期限;(2)工作內容;(3)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4)勞動報酬;(5)勞動紀律;(7)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8)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9)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危害后果;(10)職業病防護措施。5.14職業病患者應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5.14.1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5.14.2職業病患者應依法享有獲得治療、康復和定期檢查的待遇。5.14.3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調離原崗位,并妥善安置。5.14.4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但用人單位沒有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的,其醫療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單位承擔;最后的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該職業病是先前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單位承擔。5.14.5職業病病人變動工作單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變。用人單位發生分立、合并、解散、破產等情形的,應當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妥善安置職業病病人。
三、崗位職業病危害因素告知崗位職業病危害因素對操作者危害臨床癥狀防護措施應急救援洗煤操作工煤塵、噪聲可通過呼吸道引起塵肺。通過耳朵接觸引起噪聲聾。塵肺:胸悶、咳嗽、咯痰、氣短。噪聲聾:聽力嚴重下降。加強通風,必須戴防塵口罩、必須戴護耳器。定期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就醫。皮帶工煤塵、噪聲、電離輻射可通過呼吸道引起塵肺。通過耳朵接觸引起噪聲聾。電離輻射可引起放射病。塵肺:胸悶、咳嗽、咯痰、氣短。噪聲聾:聽力嚴重下降。電離輻射:皮膚損傷、造血障礙。加強通風,必須戴防塵口罩、必須戴護耳器。間隔防護、距離防護、屏蔽防護定期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就醫。備煤操作工煤塵、噪聲可通過呼吸道引起塵肺。通過耳朵接觸引起噪聲聾。塵肺:胸悶、咳嗽、咯痰、氣短。噪聲聾:聽力嚴重下降。加強通風,必須戴防塵口罩、必須戴護耳器。定期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就醫。運焦操作工粉塵、噪聲可通過呼吸道引起塵肺。通過耳朵接觸引起噪聲聾。塵肺:胸悶、咳嗽、咯痰、氣短。噪聲聾:聽力嚴重下降。加強通風,必須戴防塵口罩、必須戴護耳器。定期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就醫。焦爐操作工焦爐煤氣、高溫焦爐煤氣可通過呼吸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高溫天氣可引起中暑。頭痛、頭暈、惡心、乏力、呼吸困難。加強通風,操作者必須穿防護服、防護鞋、戴防護手套、防毒面具,高溫天氣供應防暑降溫飲料。一旦發生急性中毒,立即將中毒者移至空氣新鮮處,并及時送醫院搶救,急救電話:120。冷凝操作工焦油、氨水、噪聲焦油:通過皮膚接觸引起皮炎、中毒性黑皮病,可引起鼻中隔損傷。氨水:吸入后對鼻、喉、和肺有刺激性,濺入眼睛內可造成灼傷,皮膚接觸可致灼傷,口服灼傷消化道;可致皮炎。噪聲:通過耳朵接觸引起噪聲聾。焦油:皮膚搔癢、起紅疹;氨水:咳嗽、氣短和哮喘;噪聲聾:聽力嚴重下降。全面通風,嚴格佩戴防護用品;濃度超標時,必須佩帶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必須戴護耳器。工作場所禁止吸煙;一旦發生急性中毒,立即將中毒者移至空氣新鮮處,并及時送醫院搶救,急救電話:120。脫硫操作工氨水、液堿、噪聲氨水:吸入后對鼻、喉、和肺有刺激性,濺入眼睛內可造成灼傷,皮膚接觸可致灼傷,口服灼傷消化道;可致皮炎。液堿:攝取對消化系統造成嚴重的和永久的損傷,吸入刺激呼吸道,腐蝕鼻中隔;對皮膚可引起灼傷;對眼睛可引起燒傷甚至損害角膜或結膜。氨水:咳嗽、氣短和哮喘;液堿:呼吸道粘膜糜爛、出血、休克;皮膚潰瘍。噪聲聾:聽力嚴重下降。全面通風,嚴格佩戴防護用品;濃度超標時,必須佩帶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工作場所禁止吸煙;工作后,淋浴更衣;必須戴護耳器。一旦發生急性中毒,立即將中毒者移至空氣新鮮處,并及時送醫院搶救,急救電話:120。硫銨操作工硫酸、噪聲可通過皮膚和呼吸道引起皮膚灼傷、眼及呼吸道刺激癥狀,可通過耳朵接觸引起噪聲聾。眼紅、流淚、咳嗽、頭痛、呼吸困難。噪聲聾:聽力嚴重下降。加強通風,操作者必須穿防護服,戴防毒面具、防護手套、護耳器。一旦發生急性中毒,立即將中毒者移至空氣新鮮處,并及時送醫院搶救,急救電話:120。粗苯操作工苯、甲苯、二甲苯、洗油、噪聲可通過皮膚、呼吸道進入人體,引起苯、甲苯、二甲苯中毒。噪聲:可通過耳朵接觸引起噪聲聾。頭痛、頭暈、惡心、乏力、呼吸困難、昏迷。噪聲聾:聽力嚴重下降。加強通風,操作者必須戴防毒面具,護耳器。一旦發生急性中毒,立即將中毒者移至空氣新鮮處,并及時送醫院搶救,急救電話:120。生化操作工噪聲噪聲:可通過耳朵接觸引起噪聲聾。噪聲聾:聽力嚴重下降。必須戴護耳器。定期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就醫。電廠操作工焦爐煤氣、噪聲焦爐煤氣可通過呼吸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噪聲:可通過耳朵接觸引起噪聲聾。頭痛、頭暈、惡心、乏力、呼吸困難。噪聲聾:聽力嚴重下降。加強通風,操作者必須穿防護服、防護鞋、戴防護手套、防毒面具,必須戴護耳器。一旦發生急性中毒,立即將中毒者移至空氣新鮮處,并及時送醫院搶救,急救電話:120。司爐工焦爐煤氣、高溫、噪聲焦爐煤氣可通過呼吸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高溫天氣可引起中暑。頭痛、頭暈、惡心、乏力、呼吸困難。噪聲聾:聽力嚴重下降。加強通風,操作者必須穿防護服、防護鞋、戴防護手套、防毒面具、護耳器,高溫天氣供應防暑降溫飲料。一旦發生急性中毒,立即將中毒者移至空氣新鮮處,并及時送醫院搶救,急救電話:120。機修工電焊煙塵、紫外線、氮氧化物、潤滑油可通過眼睛、皮膚、呼吸道引起電光性眼炎、皮膚灼傷、電焊工塵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錳中毒等。一氧化碳中毒為頭痛、頭暈、惡心、乏力、呼吸困難、昏迷等。加強通風,操作者必須穿防護服、戴防塵口罩、防護眼鏡。一旦發生急性中毒,立即將中毒者移至空氣新鮮處,并及時醫院搶救,急救電話:120。采制樣操作煤塵、噪聲可通過呼吸道引起塵肺。通過耳朵接觸引起噪聲聾。塵肺:胸悶、咳嗽、咯痰、氣短。噪聲聾:聽力嚴重下降。加強通風,必須戴防塵口罩、必須戴護耳器。定期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就醫。鏟車司機煤塵、可通過呼吸道引起塵肺。塵肺:胸悶、咳嗽、咯痰、氣短。加強車輛駕駛室的密封。定期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就醫。
篇2:焦化廠貯煤工作安全注意事項
1起重機械的設計、制造、檢驗、報廢、使用和管理:應遵守gb6067-85的有關規定。
2堆取料機應設下列裝置:
a.風速計;
b.防碰撞裝置;
c.運輸膠帶聯鎖裝置;
d.與煤場調度通話裝置;
e.回轉機構和變幅機構的限位開關及信號;
f.手動或具有獨立電源的電動夾軌鉗。
3堆取料機供電地溝,應有保護蓋板或保護網,溝內應有排水設施。
4禁止推土機橫跨門式起重機軌道。
5煤堆應有防止自然的措施,煤堆上宜噴覆蓋劑或水。
6煤槽上部的入孔應設金屬蓋板或圍欄,煤流入口應設篦子,受煤槽的篦格不得大于0.2×(0.3m),翻車機下煤槽篦格不得大于0.4×0.8m,粉碎機后各煤槽篦縫不得于0.2m。
7煤槽的斗嘴應為雙曲線形,煤槽應設振煤裝置。
8地下通廊應有防止地下水浸入的設施,其地坪應坡向集水溝,集水溝必須設蓋板。
9煤塔頂層除膠帶通廊外,還應另設一個出口。
10進入煤槽、煤塔扒煤或清掃時,必須系好安全帶,且必須有人監護。人工捅料時,應采取安全措施。
篇3:焦化廠運煤工作安全注意事項
1膠帶輸送機及有關設施,應有按工藝要求啟動或停止的順序聯鎖,宜集中操作、集中控制。
2膠帶輸送機應有下列裝置:
a.膠帶打滑、跑偏及溜槽堵塞的探測器;
b.機頭、機尾自動清掃裝置;
c.傾斜膠帶的防逆轉裝置;
d.緊急停機裝置;
e.自動調整跑偏裝置。
3膠帶輸送機通廊兩側的人行道,凈寬不得小于0.8m,如系單側人行道,則不得小于1.3m。人行道上不得設置入孔或敷設蒸汽管、水管等妨礙行走的管線。
4膠帶通廊不得采用可燃材料建筑。
5沿膠帶走向每隔50--100m,應設一個橫跨膠帶的過橋。過橋走臺平面的凈空高度應不小于1.6m。
6膠帶輸送機側面的人行道,其傾角大于6°的,應有防滑措施;大于12°的,應設踏步。
7運輸膠帶宜加罩。未加罩的,應在機架兩側的下列地點,設置鋼制檔板:
a.人工挑揀雜物處;
b.電磁分離器下需要人工揀出鐵物處;
c.起落膠帶分流器及清掃溜槽處;
d.人工跑盤和人工采樣處;
e.其他經常有人操作的地方。
8膠帶輸送機支架的高度,應使膠帶最低點距地面不小于400mm。
9膠帶輸送機的傳動裝置、機頭、機尾和機架等與墻壁的距離,不得小于1m。機頭、機尾和拉緊裝置應有防護設施。
10采用長溜槽運煤,應設防堵振煤裝置。
11需人工清掃的溜槽,上部應設平臺。
12膠帶卸料小車應設夾軌鉗,其軌道兩端應有限位開關。
13膠帶輸送機運行時,禁止用鐵鍬等工具處理、清理轉動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