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攔焦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攔焦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8966

一、崗位職責

1、服從工段長的領導,完成其交給的任務,并聽從班長的生產聯系。

2、認真執行本崗位規程和安全規程,按計劃出爐。

3、掌握本車性能、構造、原理,并能熟練操作。

5、負責維護好爐門,使其不冒煙著火。

6、負責清掃爐門和爐框上部的焦油、石墨。

二、工藝流程

入爐煤→1至5號料倉→皮帶秤→煤1皮帶→破碎機→煤2皮帶→煤倉→搖臂給料器→加煤車→碳化室→推焦車→攔焦車→熄焦車→熄焦塔→晾焦臺→焦1皮帶→轉運站→焦2皮帶→焦廠→外運

三、設備構造及型號

攔焦車

1、機車

設備重量:49T軌道中心距:1800mm

鋼軌型號:P50導焦欄移動最大行程(液動):550mm

2、主配套電動機(走行電機)

型號:YZR180L-6功率:15kw電壓:380V

3、輔助配件

型號:7SC750

四、操作規程及技術指標

(一)技術指標

1、出焦前,打開爐門不予許超過5分鐘。

2、出焦后,爐門應在3分鐘內上好。

3、導焦槽與爐門框對好后,最大間縫不得超過100㎜.

4、碳化室自摘門到上門敞開時間不得超過7分鐘,補爐時間不得超過10分鐘。

5、焦餅推出至裝煤開始,空爐不得超過8分鐘,燒空爐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個別情況要延長時間,須經車間領導批準。

6、因故延長推焦時間10分鐘以上時,必須將已打開的爐門重新上好(與班長聯系)。

7、推焦系數計算見《推焦司機崗位規程》。

(二)操作細節

1、出爐前,按計劃看清爐門號對位。

2、在爐門工配合下,摘門機構對準爐門,松開上下大螺絲,掛好鉤子,脫出橫鐵,緩慢向上提門,再向外拉門至鋼柱表面稍停,爐門工清掃爐門、爐框后,將摘門機構退回原位,并轉90°。

3、爐門工繼續清掃爐門刀邊,襯磚上的焦油,石墨。

4、清掃干凈爐框底部,將導焦槽對準爐號,卡好卡頭,給熄焦車發予許推焦信號。

5、對導焦槽時要檢查爐框下沉,外移情況,若發現不正常情況,立即報告班長、工段長。

6、推完焦后,導焦槽收回原位,車離開本爐號,爐門工清掃爐框底部及尾焦,得到允許上門信號后對位上門。

7、上門時在爐門工配合下,扶好橫鐵,擰緊上、下螺絲,退回摘門機構,再進行下一爐操作。

8、將軌道附近焦炭清掃干凈。

(三)特殊操作

1、推焦途中,如遇夾框或導焦槽對不正時,應立即通知推焦司機停止推焦。并報告值班長。

立即收回導焦槽,將車開至爐間或爐端臺,組織人力將導焦槽內及爐框附近焦炭掃凈。

2、出焦途中停電:

(1)切斷電源總開關,將導焦槽操作開關復零位。

(2)用手搖裝置將導焦槽收回。

(3)用手搖裝置將攔焦車移至爐間臺或端臺(同時將熄焦車內的紅焦熄滅,然后停在與攔焦車相同位置,對準導焦槽)將導焦槽內焦炭扒入熄焦車內。

(4)組織人員清理爐框附近的紅焦。處理完后,用手搖裝置上好門。

3、在操作中,攔焦車個別機構斷電時,用手搖裝置的要用手搖裝置完成操作過程(同時找電工修理)。但停電后必須將操作開關復零位斷電。

五、崗位制度

1、交接班檢查內容;

(1)各傳動機械是否處于正常位置,軸銷螺絲有無松動。

(2)各潤滑處的油量是否充足,有無堵塞現象。

(3)手搖裝置是否齊全,聯系信號是否好用,卡頭、導焦槽有無變形。

(4)電器系統、抱閘、限位開關等是否完好。

(5)檢查完試車,聽電機、減速機聲音是否正常,看走行輪與軌道接觸是否良好。

2、開車前檢查

(1)檢查摩電板與摩電道應接觸良好,摩電道無搭掛障礙物無短路。

(2)車上電氣系統正常,各操作按鈕(或扳把)處于正確位置。

(3)攔焦車安全聯鎖和限位裝置靈敏可靠,導焦槽行程極限標志清晰。

(4)液壓系統(油泵、油缸、油箱油位)滿足使用要求。

(5)車上傳動機構(減速機、連軸器等)處于良好狀態,走行制動可靠。

(6)導焦槽進退移動平穩;其外緣和內緣無變形,滿足使用要求。

(7)焦側操作平臺及攔焦車軌道無行車障礙物

六、安全管理制度

(一)攔焦車安全管理制度

1、摘門前應確認所摘爐門號與推焦計劃一致;摘門后推焦時間因故延長10分鐘以上時,必須把爐門重新上好。

2、導焦過程中遇到突然停電時,應首先切斷車上的總電源開關,并將各主令控制器復“零”位,之后才允許利用手搖裝置進行操作。

3、車上電氣聯鎖裝置,導焦槽行程限位裝置及走行制動裝置應靈敏可靠,電氣聯鎖裝置不得拆除。

4、嚴格執行用電安全規定,除電工維修外禁止其他人打開電控柜后蓋觸動各電器元件。

5、推焦開始后,人必須離開攔焦車并站在攔焦車附近觀察焦炭導出情況并做好處理突發故障的準備。

6、設備檢修或不用時,應將車上的電源總開關斷開,各操作手柄復“零”位并掛上“禁動”牌。

7、嚴禁用手或金屬導體碰觸磨電板與磨電滑道。

8、行車時必須先了望操作臺是否有人和其他障礙物,確認無誤后,方可行車。

9、不允許從攔焦車往爐頂爬。

10、不允許機械聲音不正常時繼續操作。

11、機械操作中,不允許清掃、加油。

(二)安全生產基本原則

1、嚴格遵守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勞動紀律。正確使用勞保護具,做到安全作業。

2、認真檢查專責設備,工具、工藝條件和工作環境,使其符合規定的標準要求,保證其處于正常的安全狀態。

3、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和操作法,正確分析、判斷和處理生產或作業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

4、精心操作、嚴格工藝控制,記錄清晰準確可靠,不得仿造記錄,要按時巡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和匯報。

5、加強設備保養,正確使用妥善保管各種勞保用品和防護器材。

6、對分配本崗位的新工人,應負責其安全技術上包教、監護其人身安全和安全生產。

7、發現險情和事故時,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現場,立即向領導匯報,積極參加事故調查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8、熟悉本崗位的設備、工具、安全裝置、防火及防護設施,并能正確操作和使用,且經常進行檢查,并保存其完好。

七、嚴格禁止事項

1、對好導焦槽,熄焦車發出推焦信號后,嚴禁移車和跨越導焦槽。

2、導焦槽和移門機構不回原位,禁止攔焦車走行。

3、攔焦車走行時,嚴格禁止司機將頭伸出爐門測。

4、爐門、爐框著火時,嚴禁用水滅火。

5、嚴禁上一爐著火時,不處理完去出下一爐焦。

八、工人的權利與義務

1、操作工應熟悉本崗位設備的構造、原理、性能與用處。

2、嚴格遵守生產工藝規程,崗位操作法,安全及防火制度。

3、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和車間臨時指示。

4、不遵守上述制度和指示,以致發生事故,操作者應負全部責任。

5、外人進入本崗位時,應該詢問和制止。

6、制止非本崗位人員擅自進行本崗操作和動用本崗位設備。

7、有權制止他人違章作業,監護其人身安全,有權拒絕違章指揮。

篇2:攔焦車安全維護檢修技術規程

1、總則本規程適用于FRC5541攔焦機的維護檢修。2、攔焦車的用途及機構與結構說明2.1、.本設備的主要用途:FRC5541攔焦機為5.5米搗固焦爐配套設備,設置在焦爐出焦側爐端臺的軌道上,其作用是摘取、安裝焦側爐門、推焦時用導焦柵將紅焦炭導入熄焦車內、集塵罩將出焦煙塵導入集塵干管、清掃爐門、框、處理頭尾焦等。2.2.主要結構簡述:2.2.1鋼結構鋼結構采用型鋼、鋼板焊接的框架式結構。它由上部橫梁、立柱、斜立柱、一層平臺、二層平臺、三層平臺等構成。各層平臺設有梯子、欄桿和鋪板。并設有司機室、電氣室、機械室。2.2.2.走行裝置走行裝置是用電動機拖動,采用變頻控制,驅動整車在軌道上運行。由電動機、減速機、制動器、萬向聯軸器、柱銷聯軸器、傳動底架、單輪平衡器、雙輪平衡器、清道器等組成。走行裝置由三臺30KW變頻電動機分別驅動三套傳動機構,通過變頻控制,可以實現四種速度(即60、30、10、3m/min)的運行。傳動機構采用封閉式減速器,減速器通過萬向聯軸器和柱銷聯軸器與驅動車輪相連接,當軸中心產生微量的偏差時也可以正常運轉。2.2.3.導焦裝置導焦裝置用于將推焦車推出的紅焦導入熄焦車內。由上導軌、驅動機構、側輥、吊輥、導焦柵、導焦柵架、下導軌、鎖閉機構、防落焦機構、防傾翻機構等組成。導焦柵是由八個輥輪懸掛在上導軌上,由兩個油缸通過杠桿驅動其前后移動。導焦柵標高可以通過調節螺栓進行調整,以便適應炭化室爐底高度的變化。導焦槽的底面鋪設RQTSi4Mo耐熱板,為了防止導焦柵的左右擺動,在上部設有側輥,在下部設有防傾翻機構。導焦柵設有鎖閉機構,導焦柵還設有防落焦機構,防止導焦柵底部余焦脫落。為了防止推焦煙塵污染大氣,在導焦柵兩側設有防塵板。2.2.4.取門裝置取門裝置是用油缸驅動進行取、裝焦側爐門的裝置。它是由取門機、同心軸裝置、移動臺車、下部導軌等組成。本裝置是通過油壓使取門機前后移動、旋轉、進行取、裝爐門工作。取門機的上下支承點固定在旋轉架上通過上、下軸承與臺車相連,由旋轉油缸直接驅動旋轉架回轉90°(相對爐面而言)。取門機允許爐門傾斜50mm,確保取、裝爐門順利進行。為了防止移動臺車的傾斜,設有同心軸裝置,通過齒輪與齒條、同心軸達到同步的目的,移動臺車由上下導輥定位,防止其移動操作時傾翻。取、裝爐門時,當爐門標高有變化時可通過調節取門機油缸螺桿的行程位置,與爐門標高相適應。2.2.5.爐門清掃裝置爐門清掃裝置用以清掃附著在爐門上的焦油和石墨。它由傳動機構、銑刀臺車、下部清掃機、吊掛裝置、框架、移動臺車、臺車輪裝置、臺車軌道、導輥裝置等組成。移動臺車是通過油缸驅動帶著爐門清掃機前、后移動,臺車通過四個車輪吊掛在上部軌道上,并且設有四個定位輥。爐門清掃機與臺車采用雙十字軸連接形式的吊掛裝置,清掃機可以前、后、左、右傾斜及對位誤差,也可以調整螺母使清掃機上、下移動,適應爐門的標高變化。由油缸帶動螺旋銑刀張開或收縮,螺旋銑刀由油馬達直接驅動旋轉清掃爐門側面耐火磚,同時由刮刀清掃爐門刀邊溝槽。下部清掃機由油缸帶動進行左、右移動,螺旋銑刀由油缸馬達驅動左、右旋轉清掃爐門下部底面并且通過刮刀清掃爐門刀邊溝槽。爐門清掃框架下部設有緩沖裝置用以緩沖銑刀臺車向下移動時產生的沖擊力,移動臺車、銑刀臺車設有限位裝置,用來控制臺車的行程。2.2.6.爐框清掃裝置爐框清掃裝置用以清掃附著在爐框表面和爐框內側面的焦油和石墨。它是由上部導向裝置、爐框清掃機、下部導向裝置、上部回轉軸承、移動臺車、同心軸裝置、旋轉架、下部軸承、齒條裝置等組成。本裝置上通過油缸帶動爐框清掃機前、后移動,旋轉及清掃爐框。清框機的上、下支承點固定在旋轉架上,通過上下軸承與臺車相連接,由旋轉油缸直接帶動旋轉架回轉90°(相對爐面而言)。爐框清掃機用十字軸連接形式的吊掛裝置和彈簧平?裝置懸掛在旋轉架上,可以在爐框傾斜±50mm的情況下進行正常清掃。移動臺車行駛在下部導軌上,由上、下導輥定位,防止移動臺車的傾翻。清掃刮板采用角張開伸縮機構,工作時,刮板靠上爐框,與此同時,鏡面刮刀接近爐框表面,當清框機前進時爐框內側面刮刀繞回轉點擺動,鏡面刮刀桿也帶動連桿向后移,在二者作用下,使側面刮刀連續變位與爐框內壁相一致,通過彈簧產生一定的壓緊力,伸縮自如,清掃效果好。2.2.7.頭尾焦處理裝置頭尾焦處理裝置是由四條刮板輸送機和一個貯焦料斗組成。第一號刮板輸送機設在爐側且平行于焦爐布置,第二號、第四號刮板輸送機是垂直于爐體布置,第三號刮板輸送機設在熄焦車側且平行于焦爐布置,貯焦料斗安裝在支承架上。主要是將取門、清掃爐門、清掃爐框、導焦時散落下的焦炭、焦油和石墨等經過四條刮板輸送機和貯焦料斗再排入熄焦車內。第一號、第二號、第三號刮板輸送機通過帶電機的減速器驅動套筒輥子鏈旋轉,使鏈條刮板移動。第四號刮板輸送機由擺線針輪減速器驅動直接帶動刮板鏈條。第一號、第四號刮板輸??機采用水封式,使倒塌的紅焦在運輸過程中能夠及時熄滅。第四號刮板輸送機設置在爐門清掃機的下方,接受清掃爐門時落下的焦油和石墨運到第一號刮板輸送機內。刮板輸送機設有張緊裝置,便于調整鏈條的松緊程度,貯焦料斗的下面設有由油缸帶動的閘板,把收集的頭尾焦排放到熄焦車內。2.2.8.集塵裝置集塵裝置是收集出焦過程中散放的煙霧和粉塵,通過干管送到地面除站。由翻板機構、導套機構、吸塵罩、檢修走臺等組成。吸塵罩是由型鋼焊接的骨架和不銹鋼板組成。兩者用螺栓連接,并且留有空隙以便適應熱變形。吸塵罩設有兩個連接器,通過油缸推動連接器的移動與集塵管道相接通,并開關集塵管道上的閘板,把收集到的煙霧和粉塵送到地面除塵站。2.2.9.空調裝置由高溫特種空調,空調箱及管路等組成,用來改善司機室和電器室內的溫度。2.2.10.氣路,液壓系統。氣路系統設有一臺3W-0.9/7的空氣壓縮機,其壓縮空氣用來對來攔焦車進行吹掃。攔焦車的液壓系統由液壓室內兩臺葉片泵供給液壓油(其中一臺為備機)。各液壓缸的控制開關安裝在司機室操作臺上,工作介質為L-HM46#抗磨液壓油(GB/T7631.2-1987),系統清潔度等級ISO19/16。2.2.11.集中潤滑裝置集中潤滑裝置是為各潤滑點供給潤滑脂進行潤滑。它是由電動潤滑泵、分配器、壓力操作閥及配管等組成。攔焦車各部分潤滑點由裝在二號閥站內的電動潤滑泵為其給脂,系統的壓力及供脂的時間,由壓力操作閥來控制,設在配管比較長的末端,當達到限定壓力時,潤滑泵自動停止工作。管道中裝有Y形過濾器,用來過濾潤滑脂中的雜質。2.3.主要技術性能:?軌型………………………………………………………………………QU100?軌距…………………………………………………………….……………2700mm?走行速度(變頻調速)?……………………………………60、30、10、3m/min?導焦柵移動速度…………………………………………….…………….3~6m/min?取門機移動速度…………………………………………….……………3~6m/min?取門機旋轉速度………………………………………………………….2.5m/min爐門清掃裝置移動速度……………………………………………………..5m/min爐框清掃裝置移動速度………………………………......……………....3~6m/min爐框清掃裝置旋轉速度………………………………..……………..........2.5m/min集塵裝置工作行程?…………………………………………………………1500mm2.4液壓系統(1)設計壓力…………………………………………………………………7Mpa(2)工作壓力…………………………………………………………………6.3Mpa(3)工作介質…………………………………………………………….水乙二醇(4)系統流量…………………………………………………………………190L/min3、設備完好標準3.1.零部件3.1.1主機輔機的零部件完整齊全質量符合要求3.1.2連鎖信號和各種安全裝置齊全靈敏可靠3.1.3管線管架管件等安裝合理牢固3.1.4防腐完整有效3.2.設備性能3.2.1運轉平穩無雜音和異常振動3.2.2設備潤滑良好各部油品符合要求3.2.3生產能力達到指定能力3.3技術資料3.3.1有設備總圖、產品合格證和使用說明書3.3.2設備檢修記錄、運行記錄、故障記錄、缺陷記錄齊全3.3.3有關檔案、資料按時填寫,內容完整準確3.4設備及環境3.4.1設備清潔3.4.2基礎及環境整潔3.4.3設備及管線無跑、冒、滴、漏4.設備的維護4.1日常維護4.1.1每班檢查主走行及第三軌走行減速器油位符合要求。4.1.2注意運轉中有無異聲,異常振動。4.1.3每月對各清門清框蝸輪蝸桿減速器的潤滑油脂進行檢查、填充。4.1.4每三月對各車輪軸承進行檢查及潤滑脂進行檢查及更換。4.1.5每月對各刮板機鏈條和鏈輪、軸套進行一次潤滑。4.1.6每班檢查走行電液制動器,閘瓦磨損后要及時更換,使制動器處于良好狀態。4.1.7檢查各部連接螺栓,及時緊固。4.1.8每半年對各萬向聯軸器的潤滑脂進行檢查及更換。4.2檢查部位及檢查周期序號檢查部位檢查項目檢查周期日周月季一鋼結構⑴外觀檢查、有無嚴重銹蝕。⑵螺栓連接有無松動現象。⑶梯子、欄桿的連接是否牢固。⑷緩沖器是否損壞。二走行機構1、軌道⑴兩端止擋器狀況、螺栓是否松動。⑵軌道固定螺栓是否松動。⑶軌道及其接頭磨損狀況。2、取門臺車⑴踏面磨損狀況。⑵固定螺栓是否松動。⑶給油情況檢查⑷軸及軸承的磨損狀況。[5]檢查軌道使用情況3、減速機⑴油量檢查。⑵齒輪嚙合磨損狀況。⑶螺栓連接是否。4、聯軸器⑴螺栓連接是否松動。⑵鍵槽的磨損狀況。5、制動器⑴閘瓦磨損狀況。⑵連接螺栓是否松動。三導焦裝置1、車輪⑴車輪踏面及輪緣的磨損狀況。⑵軸承、油封的磨損狀況。⑶連接螺栓是否松動。2、各輥⑴輥的磨損狀況。⑵油封的磨損狀況。⑶給脂狀況。。⑷連接螺栓是否松動。導焦裝置3、導焦柵⑴導焦柵的框架變形狀況。⑵導焦柵兩側壁面變形磨損狀況。⑶防塵罩的變形狀況。⑷連接螺栓是否松動。4、導焦柵⑴底架的磨損狀況。⑵襯板的磨損狀況。⑶連接螺栓是否松動。5、驅動機構⑴運轉狀況。⑵軸承、銷的磨損狀況。⑶給脂狀況。⑷連接螺栓是否松動。6、防落焦機構⑴動作狀況。⑵襯板的磨損狀況。⑶輥、軸承、銷的磨損狀況。。⑷連接螺栓是否松動。7、鎖閉機構⑴動作狀況。⑵銷的磨損狀況。⑶給脂狀況。⑷限位開關的動作。⑸連接螺栓是否松動。四取門裝置1、各種支承輥⑴踏面及輪緣的磨損狀況。⑵油封的磨損狀況。⑶給脂狀況。。⑷連接螺栓是否松動。2、各種軸承⑴軸承的磨損狀況。⑵給脂狀況。⑶連接螺栓是否松動。3、上下掛鉤間距⑴間距3925±5mm。4、同心軸裝置⑴動作狀況。⑵齒輪、齒條磨損狀況。⑶連接螺栓是否松動。五爐門、爐框清掃裝置1、清掃裝置⑴銑刀、刮刀磨損狀況。⑵外觀檢查,是否變形。⑶清掃元件能否進入清掃部位。2、傳動機構⑴動作狀況。⑵鏈輪磨損狀況。⑶鏈條磨損狀況。⑷齒輪、齒條磨損狀況。⑸軸承的磨損狀況。⑹給脂狀況。⑺連接螺栓是否松動。3、開閉機構⑴銷軸的磨損狀況。⑵轉動是否靈活,行程能否滿足要求。4、各輥輪⑴踏面及輪緣的磨損狀況。⑵油封的磨損狀況。⑶連接螺栓是否松動。5、限位開關⑴動作狀況。⑵行程能否滿足要求。6、爐框上下平衡裝置⑴能否適應焦爐的變形要求。⑵銷軸、套的磨損狀況。⑶給脂狀況。。六頭尾焦處理裝置1、刮板機⑴運轉狀況。⑵No1、No2刮板機槽內水位確認。⑶焦油和炭渣粘著情況。⑷鏈條磨損狀況。⑸鏈條張緊狀況。2、料斗⑴排放閘板的運轉狀況。⑵連接螺栓是否松動。⑶限位開關動作情況。七集塵裝置⑴運轉狀況。⑵輥的磨損狀況。⑶給脂狀況。。⑷連接螺栓是否松動。八空調裝置⑴見使用說明書。⑵運轉狀況。九集中潤滑裝置⑴運轉狀況。⑵是否滲漏。十液壓系統1、液壓裝置⑴各液壓元件的動作狀況。⑵是否滲漏。2、油箱⑴是否滲漏。⑵傳動油油量狀況。3、配管⑴是否滲漏。⑵軟管有無損傷。4、油缸⑴動作狀況。⑵是否滲漏。⑶擺動軸和銷軸的磨損狀況。4.3常見故障及處理辦法4.3.1走行裝置故障現象產生原因處理方法異常振動①減速器地腳螺栓松動②聯軸器聯接螺栓松動或損壞③軌道不平或彎曲變形或有異物存在④車輪軸承損壞①緊固螺栓②緊固或更換③調校軌道或清理④更換軸承減速機運行時異響①軸承損壞②齒輪磨損嚴重①更換軸承②更換齒輪減速機接合面或軸封處漏油①油面過高②接合面螺栓松動或平面變形③上下接合面密封失效④軸封損壞①將油放到規定位置②緊固螺栓、研磨平面③重新密封④更換軸封減速機殼溫度高①缺潤滑油②軸承損壞③超負荷運行①加油到規定位置②更換軸承③降低負荷停車時滑行距離太長①抱閘太松②磨擦片損壞①調整抱閘②更換磨擦片4.3.2液壓系統故障現象產生原因處理方法油泵啟動后噪聲大①電機、油泵地腳螺栓松動②泵出口溢流關閉③泵吸油口溢流閥關閉④泵未吸入油或油粘度高或吸程太長①檢查墊平緊固②檢查閥門使之全開③檢查閥門使之全開④檢查吸程和油粘度查出原因后再點動試車泵加壓力發出噪聲①管路較長,固定未做好②溢流閥及管路引起共振③泵吸油不足負壓超過規定①檢查固②溢流閥升壓時離開某一點噪聲消失③吸程阻力過大檢查疏通泵啟動后壓力不穩定①系統內有空氣②壓力表接管內有空氣未排盡③泵站放置不平,壓力升高產生振動①運轉3-5分鐘重新調整溢流閥②排盡空氣重新啟動③調平后壓緊地腳螺栓泵啟動后無壓力①泵未吸入油液②溢流閥未起作用③系統油液直接回入油箱①檢查吸入閥及油液粘度②檢查溢流閥③檢查系統管路有壓力調不到額定壓力①泵吸入油液不足或吸入阻力大②控制元件內漏嚴重①檢查吸入管路②檢查控制元件有壓力液壓缸不動作①換向閥未動作②節流閥調整不當③液壓缸入油口堵塞①檢查換向閥②重新調整③檢查入油口4.4緊急情況停車4.4.1突然發生異常響聲。4.4.2突然振動過大。4.4.3電機電流超過額定值。4.4.4輸出軸連接銷扭斷、變形。5、檢修周期和檢修內容5.1檢修周期中修大修12個月36個月5.2檢修內容5.2.1平時經常性的維護保養5.2.1.1檢查、緊固各部位連接螺栓。5.2.1.2檢查、更換刮板機鏈條側銷及柱銷。5.2.1.3檢查、更換各走行輪潤滑銅管及油分配器。5.2.1.4檢查液壓系統各部接頭。5.2.1.5檢查各減速機有無不正常振動。5.2.2中修5.2.2.1包括平時維護保養內容。5.2.2.2檢查更換各液壓缸密封元件。5.2.2.3檢查各零部件運行情況,測量間隙,修復或更換易損件。5.2.2.4檢查更換緊固件。5.2.2.5檢查更換軸承及密封件。5.2.2.6檢查更換連軸器上的易損件。5.2.2.7消除運行中的缺陷及漏點。?5.2.2.8所有電機中修5.2.2.9檢查各部導向輥視磨損情況進行修復或更換軸承。5.2.2.10檢查各部傳動機構的銅套。5.2.2.11檢查清理液壓站各部濾油器。5.2.2.12液壓泵中修。5.2.2.13集中潤滑泵中修。5.2.2.14各部機殼防腐處理。5.2.2.15各車輪軸承檢查。5.2.3大修5.2.3.1包括中修內容。5.2.3.2檢查更換導焦柵導軌及導向輪。5.2.3.3檢查更換刮板機鏈條及刮板。5.2.3.4檢查更換導焦柵。5.2.3.5各部機殼檢查修理5.2.3.6各軸承磨損情況檢查、更換。5.2.3.7車輪軸承及車輪檢查、更換。5.2.3.8軌道連接螺栓檢查、更換,軌距、標高檢查、調整。6、檢修方法及質量標準6.1走行減速器拆卸順序簡述6.1.1松開聯接螺栓,將電機和機齒殼分開6.1.2取出全部銷套6.1.3取出軸用檔圈后取出軸頭的軸承及擋圈6.1.4取出上面的一片擺線輪及間隔環6.1.5取出轉臂軸承6.1.6取出下面的擺線輪6.2機座6.2.1機座與針齒殼結合面應平整光嚴密滑,保證裝配嚴密。6.2.2殼體不應有裂紋和砂眼。6.3擺線針輪減速機外殼6.3.1檢查針齒銷孔磨損情況。針齒銷孔極限尺寸見下表針齒銷孔直徑公差標準極限尺寸≤10+0.016-0.019+0.030>10-20+0.019-0.023+0.0376.3.2針齒銷孔磨損超標時,一般可用擴孔鑲套法修復6.3.3針齒銷孔圓心對針齒殼中心徑向跳動見下表針齒銷孔公稱直徑徑向跳動≤100.030>10-200.0376.3.4針齒銷孔均勻分布,兩相鄰孔距最大誤差見下表針齒銷公稱直徑孔距最大誤差≤100.05>10-200.066.3.5擺線針輪減速機外殼兩端面的針齒銷孔同軸度φ0.03mm針齒銷孔軸線對針齒殼兩端面垂直度0.015mm6.4擺線齒輪6.4.1擺線齒輪嚙合面粗糙度為0.8,無毛刺、傷痕、裂紋等缺陷6.4.2擺線齒輪內孔與軸承配合間隙見下表擺線輪內孔直徑間隙使用極限≤40<0.050.10>60-121.50.05-0.080.136.4.3擺線齒輪嚙合面磨損超過下表值必須更換6.5輸出軸擺線齒輪直徑使用極限≤2500.05>2500.086.5輸出軸與軸徑不得有裂紋、毛刺、劃痕等缺陷6.5橡膠密封圈應無裂紋、老化等缺陷,內外圓密封面平滑光潔,每次拆裝都應更換。6.6針齒套、針齒銷不得有裂紋、毛刺、劃痕等缺陷。6.6.1針齒套與針齒銷的間隙見下表針齒銷直徑針齒套外徑間隙標準極限尺寸<10<14≤0.0830.1310-2414-35≤0.100.15>24>35≤0.1190.176.7銷軸與銷套6.7.1銷軸與銷套不得有裂紋、毛刺、劃痕等缺陷。6.7.2銷軸與銷套的圓度和圓柱度符合下表直徑允許公差極限尺寸≤100.0090.014>10-180.0120.018>18-300.0140.021>30-500.0170.026>50-600.0200.0306.8滾動軸承6.8.1應轉動自如無雜音滾珠和滾柱及內外圈表面應無麻點銹痕及分層現象6.8.2軸承裝拆須用專用工具,嚴禁直接敲打6.8.3軸承與軸承座間不允許放置墊片6.9導焦柵進退減速機、提門、進退、旋轉減速器6.9.1軸6.9.1.1蝸桿和軸的修復方法,磨損后可采用噴涂涂鍍和電鍍的方法修復6.9.1.2質量要求6.9.1.2.1軸徑不應有劃痕碰傷毛刺裂紋等缺陷6.9.1.2.2軸徑圓柱度0.02mm6.9.1.2.3蝸桿直線度φ0.04mm6.9.1.2.4鍵槽磨損后,可在原槽120o位置上另銑6.9.1.2.5軸嚴重磨損或有裂紋不得繼續使用6.9.2軸承6.9.2.1拆裝應使用專用工具,嚴禁直接敲打6.9.2.2油浴法安裝時,溫度不得超過1200C6.9.2.3軸承內外圈滾道滾動體,有麻點銹蝕裂紋或滾子過分松動時更換6.9.2.4軸承裝入軸徑后,內圈端面必須緊貼軸肩或定位環,用0.05mm塞尺檢查不得通過6.9.3箱體6.9.3.1剖分面應平整光滑,不得有明顯缺陷6.9.3.2箱體和蓋不得有裂紋等缺陷,要求裝入煤油后兩小時不得滲漏6.9.3.3上蓋與箱體安裝時結合面應涂密封膠,保證其密封性6.9.3.4箱體上的軸承孔圓度與圓柱度見下表6.9.4清門清框渦輪蝸桿孔徑軸徑>30-5051-120121-260261-500501-800圓度圓柱度0.0100.0120.0150.0200.0256.9.4.1渦輪蝸桿齒型表面不得有裂紋,毛刺嚴重劃傷等缺陷6.9.4.2蝸輪蝸桿嚙合的側間隙應符合下表規定中心距41-8081-160161-320321-630631-1250>1250側隙0.095-0.1900.130-0.2600.190-0.3800.260-0.5300.380-0.7500.530-1.106.9.4.4蝸輪齒圈的徑向圓跳動符合下表規定6.9.4.5裝配后的蝸輪減速器需檢查轉動的靈活性蝸桿在任何位置上所需的轉動力應基本一致。精度等級蝸輪分度圓直徑精度等級≤5051-8081-120121-200201-300321-500501-8008011250-70.0320.0420.0500.0580.0700.0800.0950.11580.0500.0650.0800.0950.1100.1200.1500.19090.0800.1050.1200.1500.1800.2000.2400.3007、試車與驗收7.1試車前的準備工作7.1.1蝸輪、擺線減速器均為附屬設備完成單機大修后可進行磨合運轉7.1.2檢查油位7.1.3手動盤車無異常現象7.2試車7.2.1整車運轉應平穩無沖擊無異常振動各密封面無泄漏7.3驗收7.3.1檢修質量符合本規程要求檢修記錄齊全準確試車正常可按規定辦理驗收手續交付生產使用8、維護檢修安全環保注意事項8.1維護安全注意事項8.1.1嚴格執行維護操作規程8.1.2嚴禁使用不合格或變質潤滑油8.1.3臨時處理故障時必須辦理安全檢修任務書并按規定進行審批8.1.4設備運行中不得在轉動部位擦抹或進行檢修8.1.5現場不得存放與設備無關的物品保持現場暢通8.2檢修安裝注意事項8.2.1按規定辦理設備交出手續進行檢修8.2.2切斷電器電源并掛上有人檢修禁止合閘標志8.2.3拆卸零件必須按順序整齊擺放上蓋下墊并用圍欄圍上8.2.4拆開設備留下的孔要及時堵塞好防止掉入雜物8.2.5使用吊車或其它起重機具時必須認真檢查有專人指揮起吊重物不得在重物下方停留8.2.6需要動火時必須按規定辦理動火作業證并得到批準8.2.7檢修完畢時對需要封閉的部位進行仔細檢查防止工具等雜物留在設備內8.2.8對現場進行清理必須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8.2.9試車中如發現有不正常聲音應立即停車檢查找出原因消除缺陷后再試車

篇3:攔焦車司機崗位安全規程

(1)基本要求①勞保用品必須穿戴齊全。②開車前發出信號,注意行車前方是否有人或障礙物,確認無誤后,方可行車。信號和制動裝置失靈時,禁止行車。③事故處理完畢,送電前,必須做好一切準備,各開關必須處于關閉狀態。④不準操作過程中摘門、移門、手離開控制器,不準與他人講話或打盹。⑤司機室必須鋪設絕緣板。⑥煙大、汽大影響視線時,行車要減速。⑦長距離行駛時,必須鳴長笛。⑧攔焦車檢修時,要停在規定位置,切斷電源并掛檢修牌。(2)禁止事項①對好搗焦槽,熄焦車發出推焦信號后,禁止再移動車輛。②導焦槽和移門機構不送回原位,禁止攔焦車行走。③行車時,禁止上下車,禁止把身體任何部位露出車體外。④爐門、爐框著火時,禁止用水滅火。⑤上一爐冒煙著火沒有處理完,禁止出下一爐焦。⑥禁止機焦兩側同時摘門修理。⑦禁止不按計劃推焦。⑧無操作證不準開車,禁止把車讓給非司機操作。⑨禁止在熄焦車、攔焦車與爐頂之間爬上爬下。⑩禁止攔焦車機械聲音不正常時繼續使用。⑾在機械運轉中,禁止加油和清掃。⑿禁止在鐵軌上坐臥休息或在鐵軌上放工具、鐵器等雜物。⒀嚴禁在行車中打倒輪。⒁嚴禁將搗焦棺長時間停在炭化室前和將焦炭留在導焦槽內。⒂嚴禁集出罩上推桿沒收到位就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