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配電裝置安全運行規程
(一)運行與維護
1.配電裝置投入運行前應進行下列檢查:
(1)所有瓷瓶無裂紋,門窗上防小動物網欄應完好;
(2)母線清潔無雜物,接觸良好,漆色鮮明。測定母線的絕緣電阻每1千伏不得低于1兆歐;
(3)油開關、油面應在標準位置,油色透明無雜質,油標玻璃及油箱外部清潔無漏油。各部分接線螺釘應緊固,不松動。各部分瓷瓶無裂紋,操作機構各部分銷子無斷裂或脫離,跳閘彈簧無斷裂,緩沖器油量充足。電力、操作回路熔斷器符合規定值,合、拉閘試驗合格;
(4)隔離開關觸頭應接觸嚴密。瓷瓶和連接拉桿無斷裂,銷子無脫落,電鎖銷子在正確位置;
(5)互感器的母線,二次線路及接地線,應聯接牢固、完好不松動。測定絕緣電阻,一次側每1千伏應不低于1兆歐。二次側應接地良好。電壓互感器一、二次側熔斷器完整,二次回路無短路。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無斷路,
(6)避雷器的瓷套管應清潔無裂紋。接線及接地線完整良好,并記錄指示器的指示數據;
(7)電力電纜頭應無漏油,外表清潔,接地線接觸良好,室內電纜外部涂漆良好,鋼鎧不生銹,不斷裂;
(8)電力電容器的外殼應無膨脹漏油,絕緣完整良好,熔絲完整;
(9)對“五防”開關柜,應至少每月一次維護,檢查并記錄存檔。
2.正常運行中的巡視規定:
(1)配電裝置無論在運行或備用中,每班均要進行一次巡視檢查(包括無人值班的中心配電室);
(2)前夜班高峰負荷時,應對配電裝置進行一次熄燈檢查;
(3)室外電纜頭白班巡視一次;
(4)每次短路故障跳閘后,對跳鬧的配電裝置要進行外部檢查;
(5)新安裝或大修后投入運行的配電裝置,在起始24小時內,每班檢查兩次;
(6)配電裝置在異常情況下,要加強監視;
(7)巡視檢查變配電裝置的同時,必須檢查各類安全工具,檢查防小動物,防水,防火等情況;
(8)巡視檢查繼電保護,信號指示裝置的有關情況。
3.值班員每班對運行中的配電裝置進行巡視時,除按上述規定的基本項目檢查外,還應注意檢查:
(1)瓷瓶及瓷套管有無斷裂,有無放電痕跡及異聲;
(2)母線接觸點有無發熱和變色,以蠟觸試應不熔化(或用其它測溫裝置檢測),溫度應不超過70℃,且無異聲和振動;
(3)隔離開關的刀片是否接觸嚴密,觸頭有無變色,溫度不應超過70℃,觸頭有無火花及放電聲,
(4)油開關油箱內有無放電聲及雜音,活動銅皮是否斷裂,合閘機構指示是否正確,小車插嘴位置是否準確;
(5)互感器內部有開放電現象及響聲,檢查指示器有無動作,并將情況記錄;
(6)電力電纜頭各部位有無漏油、破裂,引線絕緣有無破裂,有無過熱移動現象;
(7)電力電容器外殼有無膨脹和漏油,有無響聲和火花。檢查三相電壓、電流和室溫情況,電壓不超過額定值的1.1倍,室溫不應超過40℃。
4.檢查時發現的缺陷及有關情況應記入記錄簿內,并向主管人員報告。
(二)倒閘操作
1.所有電氣設備的倒閘操作,必須遵守配電室值班電工安全操作規程。
倒閘操作,必須接到設備動力部門主管人員的命令后才可進行。
2.正常停電操作,必須先檢查、調整該線路的負荷,應在負荷最小、信號燈指示正常的狀態下操作。
油開關斷開后,要根據機械指示牌判斷油開關位置,不得以表計信號證明油開關斷開。
3.各種不同運行方式的倒閘操作順序:
(1)單一出線操作:
停電時,先斷油開關,后斷線路側刀閘,最后斷母線側刀閘。
送電時,先投母線側刀閘,再投線路側刀閘,最后投入油開關;
(2)帶聯絡線的操作;
停送電時(同一系統),要先用油開關并列,后用油開關解列,切不可用隔離開關并、解列;
(3)母線停電操作,電壓互感器應最后停電,送電時,應先送給電壓互感器;
(4)停電操作必須先檢查有關指示儀表是否允許,拉閘后按操作程序從低壓到高壓依次進行。送電操作必須先從高壓側送電對變壓器或線路充電,然后依次從高壓到低壓送電。送電操作前應檢查設備上裝設的各種臨時安全措施,保證接地線確已拆除,有關保護裝置已按規定投入,斷路器確在開閘位置;
(5)操作單相的隔離開關,應先拉開中間一相閘刀,然后再拉開兩側的閘刀,合閘時則相反。
4.當回路中沒有油開關時,可利用隔離開關進行以下操作,但必須在系統無單相接地故障時進行:
(1)拉合空載母線的充電電路;
(2)拉合無故障的電壓互感器;
(3)拉合空載電流不超過2安的空載電力變壓器。但20千伏以上的變壓器必須使用戶外三聯隔離開關拉合;
(4)拉合電容電流不超過5安的空載線路;
(5)拉合10千伏以下電網中的70安以下的環路均衡電流。
(三)事故處理
1.配電裝置發生故障時,應根據信號指示及故障現象,判斷并逐項仔細查找原因,故障消除后,才允許投入運行。查找前后均要及時取得動力調度室的指示,并根據調度室的命令執行。
2.隔離開關接觸點過熱變色,用蠟觸試立即熔化,則應將該線路改為備用電源供電,無備用電源時,通知用電單位減負荷,同時應派人監視。
3.油開關拒絕合閘時的處理:
(1)合閘時儀表指示無變化,紅燈不亮,綠燈閃光,檢查操作把手是否返回太快,及操作機構輔助接點接觸情況;
(2)合閘時接觸器(繼電器)動作,操作機構不動作:檢查電力回路熔斷絲是否熔斷,檢查操作機構是否卡住;
(3)合閘時儀表有指示,紅燈已亮,油開關合閘,但綠燈閃光,檢查操作機構輔助接點是否未打開;
(4)合閘時油開關已合上,但紅燈不亮:檢查操作機構輔助點接觸情況及燈泡和信號回路;
(5)合閘后油開關合上立即跳閘:檢查過流繼電器及信號繼電器是否卡住未返回或觸點接觸不良,操作機構掛鉤是否掛住或跳閘連桿死點位置是否過高。
4.油開關拒絕跳閘時的處理:
(1)不動作:檢查操作回路電壓是否過低或無電壓,操作把手接點按觸情況,以及彈簧是否儲能,操作機構有無問題;
(2)表針為零,紅燈已滅,綠燈不亮:檢查油開關是否跳閘并檢查燈泡及信號回路和操作機構輔助接點接觸情況;
(3)跳閘線圈動作,但油開關不動作:檢查操作機構是否卡住或連桿死點是否過低。
5.油開關自動跳閘時的處理:
(1)首先檢查油開關保護動作情況,并確認油開關已斷開;
(2)檢查油開關油色有無變化,如有噴油、冒煙現象時,要停電處理;
(3)油開關兩側母線聯接處過熱變色,瓷瓶或瓷套管斷裂時,立即停電處理;
(4)有重合閘的油開關自動跳閘,重合不良時,必須查明原因后恢復送電,不得強送;
(5)對無重合閘的油開關,如自動跳閘無異常現象,可強送一次,強送不良必須查明原因后方可恢復送電。遮斷容量不足的油開關不準強送。
6.油開關缺油時,應立即停止該油開關的操作電源,在操作把手上掛“不許拉閘”警示牌。然后聯系將油開關所帶負荷全部倒至備用電源或停掉,最后用故障油開關切斷空載線路或循環電源。必要時,用上級油開關切斷。
7.發生油開關合閘后拉力瓷瓶或彈簧斷裂事故時應立即停止該油開關的操作電源,在操作把手上掛“禁止合閘”警示牌,然后按下列規定辦理:
(1)如油開關是一相拉力瓷瓶斷裂,可先將該線路負荷倒至備用電源供電,無備用電源時,通知有關用電單位停電,然后斷開事故油開關;
(2)如油開關是二相或三相拉力瓷瓶振斷,將線路負荷倒至備用電源或通知用電單位,停電后,斷開上級油開關,再將事故油開關斷開處理;
(3)跳閘彈簧斷裂還能切斷油開關時,依項(1)處理,不能斷開油開關時依項(2)處理。
8.誤合隔離開關后,不論發生任何情況,也不論合上了幾相,都不許立刻拉開。必須用油開關將這一回路斷開或查明確無負荷后,方許方拉開。
誤拉隔離開關引起弧光時一般應拉到底,不許立刻重合。但對蝸輪操作的隔離開關在緩慢拉開時,若在閘刀剛離開固定觸頭的閘口處,出現強烈的電弧(未全部拉開),即發現誤拉時應迅速重合。
9.當電壓表、瓦特表、電度表指示不正常,及電壓回路發出信號時,需查明原因,確定是電壓互感器內部發生故障,還是二次回路故障,并作如下的處理:
(1)如電壓互感器音響失常,有放電聲、噪聲,發出臭味或煙味、本體過熱,引線漏油等明顯內部故障時,應斷開上級油開關,停電處理,不許用隔離開關切斷故障互感器;
(2)根據表針指示,并檢查一次側熔斷絲確已熔斷時,允許用隔離開關切斷電源。測量絕緣電阻,如內部短路,應停電處理;
(3)二次側熔斷絲熔斷應查明二次回路短路點。
10.發生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開路事故時,電流表和電力表指示為零,電度表轉數降低或停止而且響聲增大時,必須穿絕緣靴戴絕緣手套將開路的電流互感器用專用線在端子排上短路。如故障消除,應查明二次回路開路點。若短路后故障沒有消除,系電流互感器內部開路,應停電處理。
11.電纜頭及電纜爆炸起火,應立即切斷電纜電源,用滅火器和沙撲滅,同時報告調度室組織處理,如火災較大應報警消防隊。
12.電纜頭帶電部分發生放電或電纜外部鉛皮破裂,并嚴重漏油時,應立即將該線路的負荷倒至備用電源供電,或通知用電單位停電,然后將該線路油開關斷開,處理電纜。
13.因雷電使避雷器爆炸或放電嚴重時,應報告領導并停電處理。
14.中性點不接地或經消弧線圈接地的電網中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的處理:
(1)發現絕緣監視電壓表一相降低到零,其他兩相升高,或出現單相接地警報時,如本電網由外來電源供電,應立刻和供電單位聯系,聽從統一指揮,查找接地。如發生在本廠獨立吧網內,應由值班負責人指揮尋找;
(2)查找接地的方法有:測定各線路的接地電流,把電網分成幾個不相連的部分,短時間順次拉開各線路進行試驗等;
(3)查找接地應迅速,一般應盡量在2小時內消除。進行尋找接地工作時應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并盡量避免觸及接地金屬。在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時不準用隔離開關拉合空載線路。發現接地點后,在室內工作人員不得接近故障點4米以內,室外不得接近故障點8米以內。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篇2:高壓配電裝置安全一般規定
1、配電裝置的布置和導體、電器、架構的選擇,應滿足在當地環境條件下正常運行、檢修、短路和過電壓時的安全要求,并應考慮到遠景發展。
2、配電裝置各回路的相序排列宜一致。對屋內硬導體及屋外母線橋應涂刷相色油漆,不涂相色油漆的應有相色標志。
3、110kV、及以上屋外配電裝置的架構荷載條件及電氣距離,有條件時宜考慮帶電、檢修的要求。
4、為保證電器和母線的檢修安全,每段母線上宜裝設接地開關或接地器;電壓為63kV、及以上的配電裝置,對斷路器兩側的隔離開關和線路隔離開關的線路側,宜配置接地開關。
屋內配電裝置間隔內的硬導體及接地線上,應留有接觸面和連接端子,以便于安裝攜帶式接地線。
5、屋內外配電裝置均應裝設閉鎖裝置及聯鎖裝置,以防止帶負荷拉合隔離開關,帶接地合閘,有電掛接地線,誤拉合斷路器,誤入屋內有電間隔等電氣誤操作事故。
6、空氣污穢地區屋外配電裝置中的電氣設備和絕緣子,應根據不同的污區等級采取相應的外絕緣標準(見《高壓架空線路和變電所電瓷外絕緣污穢分級標準》)及其它防塵、防腐等措施,并應便于清掃。
水電廠配電裝置位置的選擇應避開水霧、泥霧區及其緊靠的下風向。
7、選擇屋外高壓電器及導體的氣候環境參數,應取在短時間內出現的溫度和濕度的年極值的平均值。在濕熱帶地區應采用濕熱帶型電器產品,在亞濕熱帶地區亦可采一般電器產品,但應加強防潮、防水、防銹、防霉及防蟲害措施。
8、周圍環境溫度低于電氣設備、儀表和繼電器的最低允許溫度時,應裝設加熱裝置或其它保溫設施。
在積雪、覆冰嚴重地區,應采取防止冰雪引起事故的措施。
隔離開關的破冰厚度,應大于安裝場所最大覆冰厚度。
9、設計配電裝置及選擇導體和電器時的最大風速,可采用離地10m高,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風速。最大設計風速超過35m/s、的地區,在屋外配電裝置的布置中,降低電氣設備的安裝高度,加強其與基礎的固定等。
500kV、電器宜采用離地10m、高,5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風速。
10、地震基本烈度超過7、度的地區,配電裝置設計應按有關的抗震規定采取抗震措施。
11、海拔超過1000m、的地區,配電裝置應選擇適用于該海拔高度的電器、電瓷產品,其外部絕緣的沖擊和工頻試驗電壓應符合高壓電氣設備絕緣試驗電壓的有關規。
12、配電裝置設計應重視對噪音的控制,降低有關運行場所的連續噪聲級。配電裝置緊鄰居民區時,其圍墻外側在居民區處的連續噪聲級,應按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執行。
13、電壓為330kV、及以上的配電裝置內設備遮欄外的靜電感應場強水平(離地1.5m、空間場強)不宜超過10kV/m,少部分地區可允許達到15kV/m.
配電裝置圍墻外側處(非出線方向,圍墻外為居民區時)的靜電感應場強水平(離地1.5m空間場強)不宜大于5kV/m.
14、電壓為330kV、及以上的配電裝置應重視對無線電干擾的控制。在選擇導線及電氣設備時應考慮到降低整個配電裝置的無線電干擾水平。
配電裝置圍墻外20m、處(非出線方向)的無線電干擾水平不宜大于50dB.
篇3:高壓配電裝置入井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我礦生產進度要求,現中央變電所運行的9臺高壓配電裝置因機構磨損嚴重,故障率頻繁,急需更換,為保證高壓配電裝置入井安全有序進行,特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一、組織機構:
組長:張永政
副組長:陳群聚
成員:原建兵、曹振云等
二、高壓配電裝置入井方案
(一)、入井步驟
1、主井庫房裝車2、井下運輸
(二)運輸路線
根據礦井現場條件,運輸路線為:主井庫房裝車→主斜井→膠帶大巷→西聯絡巷→北大巷→中央變電所。
三、安全技術措施
(一)吊裝
1.采用鏟車吊裝方法進行裝車。
2.裝車時注意觀察嚴防碰人,人員站在安全地點,嚴禁在鏟車支臂下站立、行走與逗留。
3.裝車時現場10m以內嚴禁有閑人逗留、圍觀。
4.指定專人指揮裝車。
5.檢查車輛完好后方可裝車。
6.裝車時要保證物件重心與車輛中心重合。
7.運載車輛使用架車運送。
8.裝車后要捆綁牢靠,嚴防竄動,必要時使用倒鏈捆綁。
9.人工裝較重構件時合作人員要配合好,嚴防磕手碰腳等現象發生。
10.構件不得壓住插銷位置。
11.裝車時注意正反方向,考慮中途調方向(有戧道岔)因素,確保到位卸車后構件方向正確。
(二)、平巷運輸
1.巷道坡度大于千分之七時嚴禁人力推車。
2.彎道推車時要提前大聲喊以防撞人。
3.彎道推車時要控制速度以防掉道及撞壞軌道。
4.每次只準推一輛車,推車時不準將手放在車檐上,也不得在兩側推車。
5.嚴禁放飛車,更不準蹬車。
6.推車前必須檢查變坡點擋車器完好狀況及是否起到擋車作用,有問題必須處理好后方準推車。
7.絞車牽引時聲光信號必須靈敏可靠。
8.彎道嚴禁用絞車牽引。
(三)、斜巷運輸及放置位置
1.嚴格檢查‘一坡三檔’是否齊全可靠,確認無問題后方可運行。并保證車輛過后立即起到擋車作用。
2.主斜井絞車行車速度不超過1m/s,調度絞車行車速度不超過0.7m/s。
3.嚴格檢查提升絞車完好狀況,各類保護是否齊全可靠,特別檢查提升絞車固定方式及牢固程度,確認無問題后方可啟動運行。
4.嚴格檢查提升鋼絲繩磨損、腐蝕情況,一旦超限或繩徑不符合相關規定,必須更換合格后運行。
5.嚴格檢查各段提升絞車地錨固定是否齊全牢靠,有松動必須補打方可使用。
6.嚴格檢查各臺絞車聲光信號是否齊全靈敏,確認無問題方可起動絞車。
7.嚴格檢查個連接部位構件規格質量及完好狀況,確認無問題后方可運行。
8.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制度。
9.往下發車前必須檢查確保斜巷內無人,并上下設好崗哨方可發車。
10.上方崗哨位置在上部平巷,保證自己和他人不進入斜巷。
11.下方崗哨位置在放平后擋車器外,保證自己和他人不進入斜巷。
12.根據絞車發布情況,進行分段警戒設置。
13.北巷至中央變電所采用人工運輸,運輸期間一次只能運輸一臺,并檢查有效的作業空間,防止擦傷,碰傷。
14.放置高壓配電裝置時注意按設備布置圖位置放置,確保一次性放好,便于高壓配電裝置連接的順利進行。
15.本措施未涉及之處按《煤礦安全規程》和膠帶巷提升運輸安全技術措施執行。
大西煤業機電科
2014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