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電器設備使用操作規定
一、安全用電規定
1.專業電工負責庫區內用電設施的安裝、驗收、維護和安全運行等管理,負責組織庫區內安全用電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工作,負責庫區內人身觸電傷亡事故和設備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并做到處理三不放過的原則,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應受教育者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
2.每年編制設備檢修、試驗及設備升級改造的年計劃,提高電器設備的技術水平,消滅三類設備,實現配電臺區標準化。
3.用電設施必須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視檢查。配電變壓器臺(架)每月巡視檢查一次,配電室(箱)每周巡視檢查一次,低壓電力線路每月巡視檢查一次,電機及附屬設備運行時,要每天巡視檢查一次,在巡視檢查中發現的設備問題,必須做好記錄,對危及人身和設備安全的故障要及時處理,不能及時處理的暫停使用,限定時間修復。
4.電氣故障引起的電火花、電弧和高溫是引起電氣火災事故直接原因,發生電氣火災時,要先斷開電源再行滅火,不能切斷電源時要使用專用滅火器(干式滅火器)。
二、機械設備操作規定
1.輸送機工作時應空載啟動,以降低啟動阻力,發現有不動的托輥,應及時更換,膠帶應經常檢查,發現破損及時修補,輸送機進糧應均勻且與輸送帶對中,防止偏載,嚴禁停機后進料。
2.為了保證斗式提升機的正常工作,轉動部位要定期加油,檢查軸承溫升、畚斗帶的松緊、畚斗瓦與螺栓的松緊度,定期檢查進出口料位保護裝置運行情況,防止進料堵塞造成機械部件損壞。
3.清理篩開車前應常規檢查,檢查傳動裝置、安全防護裝置、緊固件,進出料段閘門,開機后控制統量在適當范圍,保證除雜效果。
4.扒糧機、吸糧機定期對減速機、軸承等附件進行檢修、維護、運轉工作時一般一至三個月加一次油,發現損壞應立即予以更換,定期對連接板的螺拴進行檢查。
5.轉向膠帶輸送機不許負載起動,為保證機械使用壽命,要定期對轉動零部件進行潤滑,使用過程中應保持清潔。定期檢查滾筒、托輥、軸承有無磨損,螺栓、螺母有無松動現象,一般機件有無折斷,如發現機件損壞及時更換,確保設備運轉安全。
6.移動式打包機運行時應經常保持控制柜內清潔衛生,并定期用皮風箱除塵。保持秤體表面的清潔衛生,應定期檢查,并擰緊面板上的電源開關的固定螺母和強電柜內電器元件、接線端子、電動機、電磁閥、接線柱上的壓線螺栓、螺母應每年大修和檢修一次。
7.機械通風機通風時經常檢查通風機運轉是否正常,如果電動機溫升過高或設備劇烈振動,要立即停機檢查,對吸出式通風系統要經常觀察出風口是否有糧粒被吸出,如設備自動停機,一定要先檢查斷電原因,排除故障后才可重新啟動,要嚴格禁止運轉中進行檢修,以防止發生人身事故。
8.谷物冷卻機的操作管理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機械制冷和機電設備使用維修保養和儲糧冷卻通風專業知識,經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篇2:液壓系統及電器設備使用規定
液壓系統
一、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所操作機械的液壓系統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故障排除及調節方法。
二、液壓系統所用油料,應符合有關說明書中所規定的液壓油種類和牌號,或根據油泵和油馬達的結構型式、液壓系統采用的壓力,環境溫度等選用粘度適當的油液。
三、保持液壓油清潔應做到下列各項:
1.加補油料必須經過嚴格過濾,向油箱注油應通過規定的濾油器;
2.經常檢查和清洗濾油器,發現損壞及時更換;
3.定期進行液壓油檢測,發現變質及時予以更換;
4.向油箱加注新油的牌號必須與舊油液牌號相同,沒有同型號的油液加注時,應將液壓系統內的舊油液全部放凈,清洗后再換新油液,不同牌號的液壓油不許混合使用;
5.做好單機加、換油記錄及油品檢測記錄。
四、起動前應仔細檢查:
1.油箱油平面是否在上下限之間;
2.冷卻器冷卻水是否充足,風扇是否完好;
3.液壓油泵的出入口和旋轉方向應與標牌一致,拆裝聯軸器時不得敲打泵軸。
4.液壓缸的軟管連接不得松弛,各部閥的出入口不得裝反。法蘭螺絲按規定扭力擰緊,液壓缸密封圈松緊應適度。
5.各液壓元件及管路的固定是否牢固,軟管應無急彎或扭曲,不得與其它管道或物件相撞和摩擦。
6.壓力表是否正常,開關是否靈活;
7.傳動皮帶張緊程度是否適當;
8.所有操作桿是否處于中位;
9.在嚴寒地區,可更換低凝點油液。
五、起動后應注意事項
1.在低溫或嚴寒地帶起動油泵時,可用加熱器提高溫度。起動后,當油溫低于10℃時,應使液壓系統在無負荷狀態下運轉20min以上。
2.冬季用加熱器加熱油箱時,不宜使油溫過高,因油溫過高,零件與油溫差過大,膨脹不一,易產生咬死現象。
3.停機時間較長的油泵和油馬達,起動后應空轉一段時間,才能正常使用。
4.溢流閥的調定壓力不得超過液壓系統允許的最高壓力,檢查各操縱閥、管路、管接頭等是否有破損漏油的地方,檢查液壓裝置及桿件機構是否運轉靈活,確認一切正常后方可進行工作。
六、運轉中在系統穩定工況下,隨時注意油溫、壓力、噪音、振動等情況,并經常檢查液壓缸、油馬達、換向閥及溢流閥等的工作情況。
七、液壓油的工作溫度一般應保持在30~80℃范圍內,使用中應盡量控制油溫不得超過所允許的上限值。
八、注意液壓吸入管及泵軸密封部分等低于大氣壓的地方不要漏入空氣,以免影響系統正常工作。
九、當開啟放氣閥或檢查高壓系統泄漏時,不得面對噴射口的方向。
十、高壓系統發生微小或局部噴泄時,應即卸荷檢修。不得用手去檢查或堵檔噴泄。
十一、蓄能器注入氣體后,各部分不得拆開或松動螺絲。在拆蓄能器封蓋前,必須先放盡器內氣體,確認無壓力后方可拆開。
十二、液壓系統工作中,如出現下列情況,應停機檢查:
1.油溫過高超過允許范圍;
2.系統壓力不足或完全無壓力;
3.流量過大過小或完全不流油;
4.壓力或流量脈動;
5.嚴重噪音或振動;
6.換向閥動作失靈;
7.工作裝置機能不良或卡死;
8.管系泄漏內滲、串壓、反潰嚴重時。
十三、工作完畢后工作裝置及控制閥等均應回復原位。
十四、認真進行保養。長時間不使用時,對外露的活塞桿應涂黃油以防銹蝕。
十五、拆檢某系統及管路時,應確保系統內無高壓,方可拆檢。
電氣設備
一、電氣設備必須由專職電工或在專職電工的指導下進行維修,修理前必須切斷電源,并掛上“禁止合閘”牌或派人守閘,嚴防誤送電。
二、電源電壓必須與電氣設備額定電壓相同(三相電壓變動量應在5%范圍內)。供電變壓器的容量必須滿足機械設備的要求,并應按規定配備電動機的起動裝置。所用保險絲必須符合規定,嚴禁用其他金屬絲代替。
三、所有用電設備都應在其線路上安裝合格的觸電保安器。
四、電動機驅動的機械設備在運行中移動時,應由穿戴絕緣手套和絕緣鞋的人移動電纜,并防止電纜擦損。如無專人負責電纜時,應由操作人員負責照顧,以免損壞而導致觸電事故。
五、電氣裝置掉閘時,應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合閘,不得強行合閘。
六、電氣設備啟動后應檢視各種電氣儀表,待電流表指針穩定和正常時,才允許正式工作。
七、定期檢查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是否符合規定,不應低于1000Ω/V(如對320V絕緣電阻應不小于0.22MΩ)。
八、漏電失火時,應先切斷電源,用四氯化碳或干粉滅火器滅火,禁止用水或其他液體滅火器潑澆。
九、發生人身觸電時,應立即切斷電源,然后用人工呼吸法作緊急救治。但在未切斷電源之前,禁止與觸電者接觸,以免再發生觸電。
十、所有電氣設備應接地良好,不得借用避雷器地線做接地線。
十一、電氣設備的所有連接樁頭應緊固,并須作經常的檢查,如發現松動應先切斷電源,再行處理。
十二、各種機械的電氣設備,必須裝有接地、接零的保護裝置,接地電阻不得大于10Ω,但在一個供電系統上不得同時接地又接零。
十三、各種機械設備的電閘箱內,必須保持清潔,不準存放任何東西,并應配備安全鎖。未經本機操作人員和有關人員的允許,其他人員不準隨意開箱拉、合線路總閘或分段線閘,以防造成事故。
十四、用水清洗電動施工機械時,不得將水沖到電氣設備上去,以免導線和電氣設備受潮。
十五、電氣設備應存放于干燥處。在施工現場上,各種電氣設備應有妥善的防雨、防潮設施。
十六、工作中如遇停電,應立即將電源開關拉開,并掛上“禁止合閘”的標示牌。
十七、修理和保養機械時,不僅要切斷電源,拔下保險絲,還應在電閘上加鎖,同時掛上“修理機械禁止合閘”的標示牌。合閘時,必須與檢修人員聯系妥當后方可合閘。
十八、電器工作完畢后,應及時切斷電源,并鎖好閘箱門。
篇3:廚房電器設備安全使用及檢修制度
1、值班科長負責對每天出現的設備問題進行落實,監督機電隊工作人員對出現問題的設備進行維修,認真填寫設備檢修表;
2、每半月進行一次全面的設備,電線線路,管道隱患排查,對排查出的問題認真落實,需更換的部件及時更換;
3、每月督促機電隊工作人員進行一次全面的設備保養,使機器保持最佳的運行狀態;
4、當班班長對當班所使用的電器設備負責,操作期間必須時刻注意設備的運行狀態,使電器設備處于安全完好狀態并合理使用,如存在安全隱患,必須停止操作,并及時上報值班科長。
5、設備使用完畢后必須關閉電源,按要求清洗干凈放回原位。
6、各班班長對所負責設備負責,每天進行一次檢查,保證設備正常使用,對出現的問題及時上報值班科長。
7、甲醇管路勤檢查,閥門發現滴漏及時更換灶火,銅管每半年更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