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采掘工作面電氣操作規程

采掘工作面電氣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7348

一、上崗條件

第1條采掘機電維修工,必須進行專業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能獨立工作。學徒工不得獨立進行操作。

第2條必須熟悉《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煤礦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及電氣防爆標準有關規定。

第3條必須熟悉采掘設備和電氣設備性能、結構和原理,具有熟練的維修保養以及故障處理的工作技能和基礎知識。熟悉維修范圍內的供電系統、設備分布、設備性能及電纜與設備的運行狀況。

第4條必須清楚采掘巷道、工作地點的安全狀況和瓦斯濃度。并熟悉出現事故時的停電順序和人員撤離路線。

第5條必須掌握現場電氣事故處理和觸電事故搶救的知識。

二、安全規定

第6條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和工種崗位責任制度,監守工作崗位,嚴格遵守停送電制度及有關規章制度。

第7條必須隨身攜帶合格的驗電筆和常用工具、材料、停電警示牌及便攜式瓦斯檢測儀,并保持電工工具絕緣可靠。

第8條在檢修、運輸和移動機械設備前,要注意觀察工作地點周圍環境和頂板支護情況,保證人身和設備安全,嚴禁空頂作業。需要用棚梁起吊和用棚腿拉移設備時,應檢查和加固支架,防止倒棚傷人和損壞設備。

第9條排除有威脅人身安全的機械故障或按規程規定需要監護的工作時,不得少于兩人。

第10條所有電氣設備、電纜和電線,不論電壓高低,在檢修檢查或搬移前,必須首先切斷設備的電源,嚴禁帶電作業、帶電搬運和約時送電。

第11條只有在瓦斯濃度低于1%的風流中,方可按停電順序停電打開電氣設備的門,經目視檢查正常后,再用與電源電壓相符的驗電筆對各可能帶電或漏電部分進行驗電,檢驗無電后,方可進行對地放電操作。

第12條電氣設備停電檢修檢查時,必須將開關閉鎖,掛“有人工作、禁止送電”的警示牌,無人值班的地方必須派專人看管好停電的開關,以防他人送電。環形供電和雙路供電的設備必須切斷所有相關電源,防止反供電。

第13條當要對低壓電氣設備中接近電源部分進行操作檢查時,應斷開上一級的開關,并對本臺電氣設備電源部分進行驗電,確認無電后方可進行操作。

第14條電氣設備停電后,開始工作前,必須用與供電電壓相符的測電筆進行測試,確認無電壓后進行放電,放電完畢后開始工作。

第15條采掘工作面開關的停送電,必須執行“誰停電、誰送電”的制度,不準他人送電。

第16條一臺總開關向多臺設備和多地點供電時,停電檢修完畢,需要送電時,必須與所供范圍內的其他工作人員聯系好,確認所供范圍內,無其他人員工作時,方準送電。

第17條檢修檢查高壓電氣設備時,應按下列規定執行:

1、檢查高壓設備時,必須執行工作票制度,切斷前一級電源開關。

2、停電后,必須用與所測試電壓相符的高壓測電筆進行測試。

3、確認停電后,必須進行放電,放電時應注意:

⑴放電前要進行瓦斯檢查。

⑵放電人員必須戴好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站在絕緣臺上進行放電。

⑶放電前,還必須先將接地線一端接到接地網上,接地必須良好。

⑷最后用接地棒或接地線放電。

4、放電后,再將檢修高壓設備的電源側接上短路接地線,方準開始工作。

第18條在使用普通型儀表進行測量時,應嚴格執行下列規定:

1、測試儀表由專人攜帶和保管。

2、測量時,一人操作,一人監護。

3、測試地點瓦斯濃度必須在1%以下。

4、測試設備和電纜的絕緣電阻后,必須將導體放電。

5、測試電子元件設備的絕緣電阻時,應拔下電子插件。

6、測試儀表及其檔位應與被測電器相適應。

第19條檢修中或檢修完成后需要試車時,應保證設備上無人工作,先進行點動試車,確認安全正常后,方可進行正式試車或投入正常運行。

三、操作準備

第20條準備采區機電設備檢修、維護用的材料、配件、油脂、工具、測試儀表及工作中其他用品。

第21條辦理計劃停電審批單、高壓停電工作票,與通風隊聯系安排瓦斯檢測事項。

第22條在工作地點交接班,了解前一班機電設備運行情況,設備故障的處理情況及遺留問題,設備檢修、維護情況和停送電等方面的情況,安排本班檢修、維修工作計劃。

四、正常操作

第23條接班后對維護地區內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況、電纜線吊掛及各種保護裝置和設施等進行巡檢,并做好記錄。

第24條巡檢中發現漏電保護、報警裝置和帶式輸送機的安全保護裝置失靈、設備失爆或漏電、采掘和運輸設備、液壓泵站不能正常工作、信號不響、電話不通、電纜損傷、管路漏水等問題時,要及時進行處理。對處理不了的問題,必須停止運行,并向領導匯報。防爆性能遭受破壞的電氣設備,必須立即處理或更換。

第25條安裝和拆卸設備時應主要以下事項:

1、設備的安裝與電纜敷設應在頂板無淋水和底板無積水的地方,不應防礙人員通行,距軌道和鋼絲繩應有足夠的距離,并符合規程規定。

2、直接向采煤機供電的電纜,必須使用電纜夾,無法上電纜夾的電纜放在專用的電纜車上。

3、橡套電纜之間的直接連接,必須采用冷壓、冷補工藝。綜掘機及煤電鉆的負荷電纜,禁止使用接線盒連接。其他電纜的連接按有關規程規定執行。

4、用人力敷設電纜時,應將電纜順直,在巷道拐彎處不能過緊,人員應在電纜外側搬運。

5、搬運電氣設備時,要綁扎牢固,禁止在上三角區吊掛電纜。工作面的電纜及開關的更換,必須滿足設計要求。

6、搬運電氣設備時,要綁扎牢固,禁止越寬超高。要聽從負責人指揮,防止碰人和損壞設備。

第26條對使用中的防爆電氣設備的防爆性能,每月至少檢查一次,每天檢查一次設備外部。檢查防爆面時不得損傷或沾污防爆面,檢修完畢后必須涂上防銹油,以防止防爆面銹蝕。

第27條采區維修設備需要拆檢打開機蓋時要有防護措施,防止煤矸掉入機器內部。拆卸的零件,要存放在干凈的地方。

第28條電氣設備拆開后,應把所拆的零件和線頭記清號碼,以免裝配時混亂和因接線錯誤而發生事故。

第29條拆裝機器應使用合格的工具或專用工具,按照一般修理鉗工的要求進行,不得硬拆硬裝以保證機器性能和人身安全。

第30條在檢修開關時,不準任意改動原設備上的端子位序和標記。在檢修有電氣連鎖的開關時,必須切斷被連鎖開關中的隔離開關,實行機械閉鎖。裝蓋前必須檢查防爆腔內有無遺留的線頭、零部件、工具、材料等。

第31條開關停電時,要記清開關把手的方向,以防所控制設備倒轉。

第32條采、掘工作面電纜、照明信號線、管路應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懸掛整齊。使用中的電纜不準有雞爪子、羊尾巴、明接頭。加強對采、掘設備用移動電纜的防護和檢查,避免受到擠壓、撞擊和炮崩,發現損傷后,應及時處理。

第33條各種電氣和機械保護裝置必須定期檢查檢修,按《煤礦安全規程》及有關規定要求進行調整、整定,不準擅自甩掉不用。

第34條注意檢查刮板輸送機液力藕合器有無漏液現象,保持其液質、液量符合規定。液力藕合器用易熔合金塞內無污物,嚴禁用不符合標準規定的其他物品代替。

第35條電氣安全保護裝置的維護與檢修應遵守下列規定:

1、不準任意調整電氣保護裝置的整定值。

2、每班開始作業前,必須對低壓檢漏裝置進行一次跳閘試驗,對煤電鉆綜合保護裝置進行一次跳閘試驗,嚴禁甩掉漏電保護和綜合保護運行。

3、移動變電站低壓檢漏裝置的試驗按有關規定執行。

4、在采區內做過流保護整定試驗時,應與瓦斯檢查員一起進行。

第36條采區機械設備應按規定定期檢查潤滑情況,按時加油和換油,油質油量必須符合要求不準亂用油脂。

五、特殊操作

第37條井下供電系統發生故障后,必須查明原因,找出故障點,排除故障后方可送電。禁止強行送電或用強送電的方法查找故障。

第38條局部通風機、瓦斯自動檢測報警斷電裝置與電源必須實行聯鎖。嚴禁任意停止局部通風機運轉,局部通風機及其供電系統需要停電時,必須經通風管理人員批準,并采取相應措施后方可停電。在恢復送電前,必須經瓦斯檢查員檢查瓦斯濃度后方可送電,開動局部通風機。

第39條發生電氣設備和電纜著火時,必須及時切斷就近電源,使用電氣滅火器材滅火,不準用水滅火,并及時向調度室匯報。

第40條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時,必須立即切斷電源或使觸電迅速脫離帶電體,然后就地進行人工呼吸,同時向調度室匯報,觸電者未安全恢復,醫生未到達之前不得中斷搶救。

六、收尾工作

第41條清點工具、儀器、儀表、材料,填寫檢修記錄。

第42條現場交接班,將本班維修情況、事故處理情況、遺留的問題向交接班人交待清楚。對本班未處理完的事故和停電的開關,要重點交接,交接清楚后方可離崗。

篇2:工作面機電設備管理電氣安全技術措施

1、機電設備使用管理

1、本采區新面投入的所有機電設備必須進行驗收及檢查合格后,方準許入井安。

2、電氣設備入井前必須檢查其產品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及安全性能;檢查合格并簽發合格證后,防爆率達到100%,方可入井。

3、本采區井下變電站必須設在進風流中,巷道要直平、無滴水、新鮮風流暢通,嚴禁存放無關的設備和物件,變電站必須設置足夠數量的撲滅電氣火災的滅火器材。

4、設備列車放在回風巷必須有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5、電氣設備不得超過額定值運行

6、供電線路必須使用檢漏繼電器或有選擇性的漏電保護裝置,保證自動切斷漏電的饋電線路每天必須對低壓檢漏裝置的運行情況進行一次跳閘試驗,并有相應的試驗記錄。

7、井下變電站(變電列車)值班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值班。

8、井下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電纜和電線。檢修或搬遷電氣設備前,必須先切斷電源,并經瓦斯員檢查瓦斯濃度后,在作業巷道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低于1%以下時,再用與電源電壓相適應的驗電筆檢驗,檢驗無電后,方可進行導體對地放電。

9、普通型攜帶式電氣設備測量儀表,只準在瓦斯濃度1%以下的地點使用,并由瓦斯員實時檢測作業地點的瓦斯濃度。

篇3:X工作面液壓支架電氣焊安全措施

1505工作面液壓支架檢修,需要進行切割、焊接,為保證施工安全,特制定電氣焊安全措施如下:

一、施工時間:

二、施工地點:1505工作面

三、安全負責人:

四、安全注意事項:

1.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和《電氣焊操作規程》中有關規定。

2.搬運或運輸材料時,運輸工具必須能承受器材的重量且放置平穩,必需對器材加以固定,搬抬器材前,應先清理現場道路上的雜物,以防器材滑落或摔倒傷人。

3.易燃易爆物品必須有專人運送到指定地點。

4.必須由瓦檢員檢查在井下施工點附近20米范圍內檢查瓦斯濃度,瓦斯濃度不超過0.5%,且20米范圍內無瓦斯積聚現象方可施工。

5.清除現場易燃易爆物品,且作業地點20米范圍內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6.現場至少備兩個滅火器和足夠的滅火器材。

7.采取措施防止火花濺落在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和人員身上,必要時停止作業。

8.搭接電源時,搭接點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5%,接點附近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9.搭接電源時,必須執行斷電后驗電放電制度。

10.施工地點前后20米必須將煤幫及頂、底板灑水,使其沒有粉塵。

11.施工地點上風側必須安裝全斷面噴霧,必須霧化好。

12.焊接地點必須用鐵板接火星。

13.作業完成電氣設備必須恢復防爆性能,應反復檢查現場1小時后無異狀方可離開。

14.各氣瓶相距5米以上,距明火點10米以上。

15.氣嘴嚴禁沾上油脂油污,不得對有壓力油管式部件直接作業,作業時應將油和壓力釋放。

16.作業過程中應加強與有關部門聯系,作業情況應隨時報告調度室。

17.焊條頭、廢料件不得亂仍,應就地放置,離開時及時清理送入廢料堆。

18必須有專職安全員監督執行。

19.其他嚴格按“煤礦三大規程”執行,同時在施工前一并貫徹執行。